书名:儒道至圣

儒道至圣_分节阅读_1026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发激烈,在场的人以兵家居多,经常有人吹胡子瞪眼,拍桌子喊叫,大家都知道这是对事不对人,不以为意,脾气好的反而笑面以对。

    一个辩题接一个辩题继续,哪怕不能完全说服一方,双方也都受益匪浅。

    “旭日将升,咱们讨论最后一个话题,唤兵战诗以快为主,还是以稳为主?”

    大学士章承宣抢先答道:“自当以快为主!战场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面对强大的妖王,稳不住,只能以最快的手段阻挡,然后用唇枪舌剑、文台或强大的战诗词将其灭杀!”

    “老夫以为,正是因为战场瞬息万变、意外连连,才要更稳!唤兵战诗,只有又稳又准,才能完成阻挡,太快无用,又不是赛跑。”

    “此言差矣!在下以为……”

    众人陆续加入争辩,而方运也参与其中,方运站在“求稳”的一方,因为曾经的作战经验告诉自己,快的确不如稳。

    很快,方运就跟章承宣对上,两人开始此次文会上的第三次交锋。

    (~~)

    第1409章 场上试兵

    本书籍由 qgkan520/ 提供下载

    c_t;  “……章大学士或许对‘稳’字理解有误,《说文解字》有言,稳可做安。最新章节全文阅读-79-何为安?静也!稳,乃是稳中求胜,并非贻误战机。若是太急,反而会影响判断。这稳与急,更深一步,便是对才气的利用效率,同样的才气,如何做才能起到最大的效用?一股脑扔出所有的战诗词,除了消耗才气,一无是处。综上所述,方某以为,稳胜于急。”

    “此中之‘急’,并非是着急之意,而是快速、迅疾之意。《孙子》有言,‘疾如风,徐如林,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此乃《军争》之言。何为军争?胜利之道便是军争!两军对垒,以‘疾如风’为始,以‘动如雷霆’结尾,这便是兵法之道!唤兵战诗,自当尊兵法!”

    “章大学士此言差矣。观其势可为而行之,方有疾如风,方可动如雷霆,如何依势而为?非稳不可,若无稳,则急如狼奔豕突,如恶犬奔于街、众兔蹿于野,空有烟尘,不得其道。”

    方运说到此处,多人微笑,方运此言如画在前,极为形象。

    两人继续争论,以至于其他人干脆停下来,听两人表达观点。

    很快,众人发现两个人的不同之处,章承宣乃是典型的兵家将军,争辩也是单刀直入,经常引用兵家经典内容,堂正刚毅,但过于直。

    方运的风格相反,喜欢以小见大,同时旁征博引,不仅涉及兵家,儒家和杂家亦在其中,甚至还引用了医家和工家的众圣经典,更加广博,趣味‘性’十足,让人不知不觉间认同。

    一个专‘精’兵家,一个涉猎百家,一时间竟然不分上下。旗鼓相当。

    在场的翰林们看着方运,心生敬意,自认为若是争辩其他,或可与章大学士一较长短。但是若是涉及兵法,必然落在下风,方运倒好,小小年纪就能不落下风,实在厉害。

    两人说话如连珠炮一般。完全来不及思考,所有的话全都是从平日的积累中压榨而出,是最能验证学问的方式之一。

    吴家主聆听两人争论,不久之后,发现太阳早早升起,‘门’外有下人开始打扫,便示意他们离开,随后略一沉思,‘露’出笑容。

    “两位且听老夫一言。”

    方运与章承宣同时停下,一起望向吴家主。

    吴家主微笑道:“急稳之争。颇为重要,但纸上谈兵,不得要理。我看,不如两位前往文战场,唤出战诗兵将,两军对垒,以场上胜负定文会输赢,如此可好?”

    哪知章承宣摇头道:“怎能如此。我是大学士,他是翰林,若是我胜了。便是以大欺小,若是我输了,这张老脸往哪儿搁?不妥,很不妥!”

    众人被章承宣的实话逗笑。

    吴家主道:“此次论战诗。←→x79小說网只准用与唤兵相关的战诗词,章老弟不准使用大学士战诗词,算不得以大欺小。”

    “倒也有理……”章承宣轻跟须,还在迟疑。

    “方虚圣您意下如何?”吴家主问。

    方运道:“我倒是无妨,可以用文心吧?”

    “文心自然可用,至于‘唇’枪舌剑或星位等力量就算了。您胜在天赋惊人。章老弟的优势是经验丰富,双方各有优劣,若只是不准用大学士战诗词,双方对阵公平合理。”

    方运点点头,道:“我倒不觉得吃亏。”

    章承宣道:“既然方虚圣如此想,那老夫就下场一试,赢了不算胜之不武,而输给虚圣倒也不算丢人。”

    “此处离孔府学宫很近,咱们就近找一处文战场,双方两军对垒,走!”

    众人明明聊了一夜,可依旧‘精’神抖擞,兴奋地离开吴家,坐着马车前往孔府学宫。

    路上行人很少,只有少数早读的学子和即将准备摆摊的商贩。

    不多时,一行人进入孔府学宫的一处文战场。

    双方见礼,分立一里外。

    “请!”两人说完,立刻提笔书写战诗。

    双方放弃任何文宝,只用普通的笔墨纸砚。

    方运并没有使用任何独特手段,只是以奋笔疾书先书写三境《风雨梦战》,唤出寒铁骑兵,然后又书写《白马豪侠篇》和《白马篇》,唤出两位进士将军,接着准备书写《易水歌》连诗《送荆轲》唤连诗刺客。

    一里外的章承宣舌绽‘春’雷道:“老夫以急而战,那便先动了!”

    章承宣说完,他的二境翰林战诗《踏连营》化为一千五百余强壮的将士,冲向方运,杀声震天。

    不仅如此,章承宣在使用神来之笔的同时,同时出口成章,不过数息之后,就形成上万战诗兵将冲向方运,铺天盖地,宛如山崩于前。

    章承宣微笑道:“我乃大学士,文宫之中才气烟柱化云,书写翰林战诗云气极少震动,我先休息十息,之后再唤出兵将reads;。我无文心‘得寸进尺’,无法为这些战诗兵将增加力量,也不算欺你文位低。”

    一位翰林愣住,低声道:“我们倒是忘了,章先生是大学士,他书写唤兵战诗,数量要远远多于翰林。这下,方虚圣不妙啊。”

    “你们看,此刻方虚圣只唤出一千五百寒铁骑士,数量远远少于章先生啊。”

    “方虚圣的战诗兵将是强,但就算有文心得寸进尺,能为战诗兵将使用强弓诗、增护诗等诸多战诗,也不可能战胜十倍的敌人。”

    “咦?方虚圣的得寸进尺似乎不弱,这些寒铁骑士身上诗光连闪,实力增强了不少。”

    “若是战诗兵将一对一,方虚圣必胜无疑。”

    在上万兵将之前,区区一千五百寒铁骑士正准备出击。

    这些寒铁骑士数量虽少,但全身光华闪动,每头骑兵身上都有出征诗《常武》的效果,身体素质暴增一倍有余,同时有增护诗《衣铠》,如同额外穿上一套铠甲,而且他们的兵刃散发着妖异的光芒,那是翰林强兵诗《锋刃》的作用。

    随后,方运‘吟’诵了一首去年所作的战诗,《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宁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初成之时,诗成腾龙,并不是战诗平常的力量,而这一次,展现出这首战诗的正常力量。

    就见天空落下少许菊‘花’,落在寒铁骑兵的身上,为他们的铠甲和兵器包上金光,强化他们的防护与攻击力量,与此同时,所有的寒铁骑兵身上散发着淡淡的菊‘花’香气,凡是接近他们的敌人,犹如“我‘花’开后百‘花’杀”,全都被香气侵蚀,力量流失。

    第1410章 他年我若为农圣

    本书籍由 qgkan520/ 提供下载

    三境的《风雨梦战》形成,天降落雪,与菊花相迎,雪中飞花,美丽异常。 壹看书 书·1kanshu·

    菊花落,杀意生。

    “杀!”

    长枪寒铁骑士起冲锋,而长弓骑士却开始游击战,不断把寒铁长箭抛射向章承宣的万人战兵中。

    方运眉头轻轻一动,没有雾蝶,不能使用星位的力量,没有墨女砚龟的力量,寒冰骑士的力量有些疲软,实力参差不平。一千五百余战诗骑兵中,竟然只有三百余实力达到妖侯,其余都只是妖帅。

    方运正想用《破楼兰》制造楼兰古战场,让战兵获得强有力的加持,从而毁灭地方,但又否决,《破楼兰》不仅能削弱敌人,还有强大的破坏力,若是用出来就等于违反规矩。

    方运并没有气馁,又试着使用和章承宣相同的翰林战诗《踏连营》,唤出一支强大的骑兵,但仅仅是一境,无论是数量还是实力,都远低于章承宣大学士的,还不如使用三境的《风雨梦战》,至少消耗才气少。

    于是,方运开始重复之前的举动,不断使用《风雨梦战》唤出战诗骑兵,然后凭借文心得寸进尺,用增护、强兵等诗词加强这些骑兵。

    千骑与万军对撞,方运的寒铁骑兵犹如一柄利剑,在章承宣的大军正中撕开一道口子,并将其不断扩大。

    但是,数息之后,寒铁骑兵被数倍的战诗兵将包围,失去冲锋之能,陷入围攻之中。一 看书 ·1kanshu·

    方运并没坐以待毙,再次攒够两千骑兵后,指挥它们冲出去,这一次放弃之前的中间穿凿,准备从两侧包抄。

    “来得好!”

    就见两位读书人开始使用兵家之法操控各自的战诗兵将,陷入鏖战。

    为了贯彻自己的“稳”,方运放弃许多战斗方式,而对面的章承宣也没有耍花招。彻底放弃防守,所有的行动全部遵循“急”。

    战场之外,一同前来的文会之人不断评判。

    “谁曾想,这一老一少。老的一方疾如奔雷,小的一方却方正稳健。至少目前为止,双方旗鼓相当。”

    “不,其实……方运已经是败了。”

    “哦,为何如此说?”

    “双方消耗同样的才气。章承宣的战诗兵将的数量是方运的七倍左右。方运有文心得寸进尺,他的单个战诗兵将的确更强,但只能击杀五倍的敌方。最多半刻钟后,你们就会现,章承宣将以绝对的优势冲垮方运的军阵,取得胜利。”

    时间慢慢过去,双方的战诗兵将不断死亡,但是,方运的战诗兵将有多少死多少,而章承宣的战诗兵将在每轮战斗后都会有所剩余。优势越明显。

    朝阳之下,文战场上,一位翰林与大学士分立两方。 要看 书·1ka书nshu·

    两人之间,万军穿行,杀声漫天,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