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儒道至圣

儒道至圣_分节阅读_1064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r/≈

    “张青枫此人以稳重老辣著称,我出狱这么久,张青枫能一直憋着不传书不联系。但在今天突然憋不住了,意味着接下来的路程会比之前凶险百倍。我本来就怀疑蛮族会出手,如此看来,我的想法没错。要看书 ·1kanshu·鹿门侯虽然远比张青枫更加老辣,但他在北方统军,第一次南下到珠江,对这里的熟悉程度和我相差无几,远不如张青枫理解更深。”

    “鹿门侯有祺山侯相助,或许已经意识到此行的危险。不过,祺山侯会对他推心置腹吗?两人关系虽然不错,但还算不上至交好友。更何况……祺山侯很想我死!单凭这一点,祺山侯就未必会如实相告。鹿门侯乃是大学士。就算被蛮族围堵,逃是可以逃掉,但我不过是翰林,逃跑的机会小得多。”

    方运反复思索。始终不清楚蛮族会使用何种方式开战,也想了几个极其微小的可能,但大都被否定。毕竟蛮族不是人族,它们的智慧、动员力和合作的能力都有限,很难完成只有人族才能完成的事。

    “关键是孔圣文界的蛮族一共也只有三头大蛮王,而且只是蛮族的精神支柱,不能参与战争。历史上,任何亲自参与战斗的大蛮王,都会被人族各国大儒联手杀死。文界的人族大儒除了为出征的士兵使用壮行诗,几乎不出手,历史上只有几次出手的记录,而且仅仅是保护己方士兵撤退。”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孔圣文界需要蛮族磨砺人族,任何顶不住这些蛮族的国家都不配留在文界,所以每次蛮族侵略,各国都会全力抵抗。也正是有蛮族的威胁在,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国才能屹立不倒,任何一位君王犯下大错或不理朝政,文武百官都会想方设法弥补。”

    “我们若被蛮族攻击,哪怕全军覆没,楚国大儒也未必会出面。其他大学士就算有心救助,也力有未逮。”

    “接下来,我要加快修习,尽早突破,晋升大学士。一旦晋升大学士,能驾驭武侯车,哪怕被多位蛮王围堵,也能战略撤退。”

    方运脑海中闪过数不清的念头,最终做出决定,安下心,为突破翰林成大学士而努力。

    大军抵达鹏城外,安营扎寨,方运想出营看看珠江出海口形成的零丁洋,但被鹿门侯阻挠,无法离开军营,只得继续修习。

    大军没有多加停留,清晨便沿着河岸十里外的道路前往广洲城。

    在临行前,方运听到各军各营各队从上到下层层严令,要求每个人随时做好战斗准备,毕竟从这里到广洲城的路程有四百余里,蛮族极有可能再度出击。

    由于水族已经控制珠江,那江南的蛮族大军极可能会快速过江,展开偷袭。

    就在大军抵达鹏城与广洲城中间位置的时候,大量的蛮族在水族的帮助下,跨江而来,展开攻击。

    此次前来的蛮族从蛮民一直到蛮王皆有,总数超过四万,为首的还是蛮王熊狈与狼单。

    这一战双方打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大战半个时辰后,方运发现己方呈现颓势,就算最后能挡住蛮族的攻势,也会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鹿门侯,请准许本侯参战!”方运终于忍不住传音给鹿门侯。

    鹿门侯继续与蛮王激战,没有回话。

    数十息后,方运深吸一口气,再度传音求战。

    鹿门侯充耳不闻。

    三息后,方运第三次求战。

    突然,鹿门侯的传音在方运耳边爆开,犹如群山崩散,落石滚动。

    “闭嘴!大战当前,岂容你喋喋不休?你若再说半句,本侯以扰乱军心为由,夺你珠江侯之位,镇封你文胆!”

    方运没想到自己一片好心,竟然换来如此羞辱,牙齿紧咬,死死盯着高空鹿门侯的背影。

    “我会让你后悔这些天的所作所为!”

    方运说完,回到车厢内。

    过了半刻钟,鹿门侯的舌绽春雷在天空炸开。

    “鹿门军身陷囹圄,请苟兄相助!”

    随后,一个苍老但有力的声音从百里之外传来。

    “鹿门侯莫慌,老夫这就大开城门,调集城中甲牛车蛟马车前去接应!”

    (。)

    第1470章 秦国丞相

    本书籍由 qgkan520/ 提供下载

    “哈哈,老夫与全军将士,恭候祺山侯大驾!”

    随着两位大学士的声音在天空炸响,大军的士气空前高涨。 要看 书·1ka书nshu·

    众将士全力防守,而敌方却受到惊吓,许多蛮族开始减少攻击,随时做好逃跑准备。

    两刻钟后,蛮族不得不撤退。

    两头蛮王骂骂咧咧离开。

    蛮族撤走,祺山侯则回返广洲城,鹿门军稍加整备便加快赶路。

    方运暗中倾听军士交谈,得到一个不好的消息,这一战,鹿门军与荆南军一共战死两万人,超过八万人受伤,其中有一万余人严重伤残,无法再度战斗,还有一万余人需要休养两个月以上。

    十五万援兵,现在的能战之兵不足十万!

    方运长长一叹,这就是战争。

    全军不眠不休,终于在凌晨抵达广洲城外。

    由于伤员太多,鹿门侯下令休养三日。

    第一日,祺山侯苟葆与广洲城部分读书人为鹿门侯等将领接风洗尘,并且举办一场“振奋文会”,让在场的读书人书写与军旅有关且能振奋士气的诗词。

    这种文会不怕任何人攻击指责。

    和当日在赣州一样,无论是接风洗尘还是振奋文会,所有人都好像忘记方运,没人拜访,也没人宴请。壹看书 ·1kanshu·

    方运的车夫满肚子牢骚,感觉自己和主人被看低了,但方运却并不在乎,一心阅读儒家书籍,为晋升大学士而准备。

    第二天清晨,方运正在车厢里吃饭,就听门外也在吃饭的车夫不客气地道:“韦将军不去吃饭,来我们这里做什么?”

    “我来这里是与张侯爷商谈要事。张侯爷。您不介意的话,我上车了。”

    “你在车外等着吧,有什么事,等我吃完饭再说。”方运不咸不淡地回应。

    “哼!”韦长弦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方运慢慢腾腾吃饭,本应该半刻钟吃完的饭。他吃了一刻钟,然后又故意晾了韦长弦一刻钟,才走出车厢。

    方运微笑道:“韦将军,有何贵干啊?”

    韦长弦盯着方运,挤出笑容,关切地道:“张侯爷,您的白头发又多了,以后可不要太操劳了,反正您也没什么事做。整天就窝在车厢里吃睡。”

    “既然没事,那我回车厢了。”方运作势转身。

    韦长弦急忙陪笑道:“您等等,我这就说正事。眼看就要到二月,广洲城今晚要举办一场盛大的早春文会,广洲知府想托我邀请您参与早春文会。一看书 ·1kans书hu·”

    “若是我没记错,早春文会理当更早举办。”方运道。

    “战事吃紧,自然要延后几日。”韦长弦面不改色回答。

    “哦,那鹿门侯参与吗?”方运问。

    韦长弦笑道:“您这便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虽然您上次在文会之外作诗,让我等有些狼狈。但我们不至于只让你一人去然后报复。您放心,鹿门侯与军中大部分将领都会参与。更何况,这早春文会意在引动天地元气,希望风调雨顺,就算您自己去,我们也没有办法污您文名。”

    “黄鼠狼给鸡拜年!”方运说完转身回到车厢。

    “侯爷。您别这样说啊,下官可是带着广洲全城的读书人与百姓的诚意来邀请您,您若是这么说,那我们只能说,您瞧不起广洲城读书人和百姓。连一首诗也不留。”韦长弦委屈地道。

    “让我留诗?好啊,你让鹿门侯改变军令,允许我舌绽春雷,我一夜能留十首诗!”方运道。

    韦长弦无奈叹气,道:“张侯爷,您就行行好,给我个面子,参加早春文会吧。”

    “你也配在本侯面前提面子?”方运朗声道。

    站在韦长弦近处的车夫笑眯眯看着韦长弦,十分解气。

    韦长弦的脸一阵青一阵白,最后冷哼一声,道:“这是你与我们家大人重修旧好的机会,也是与广洲城百官打好关系的机会,错过今天,你永远得不到我家大人的友谊,而广洲城众官也会为难你。你要知道,珠城的粮草和军械,过半由广洲府提供!”

    “呵呵……”方运笑了两声,并不回答。

    韦长弦气急败坏离开。

    到了午间,诗痴老人传书。

    “张鸣州,广洲城发生了何事?我听说有人在广洲城污你文名,说广洲城所有读书人恳请你参与早春文会,一睹你的英姿,哪知你说广洲城不配得你赠诗。还有人说,你的诗词根本就是在囚牢里花了十多年冥思苦想出来的,根本不会临场作诗,怕了早春文会。还有别的难听的话,我就不多言了。”

    方运立刻把韦长弦的话转告诗痴老人。

    诗痴老人很快传书道:“原来如此,他们一定在文会设下手段,想方设法污你文名,你干脆不去,然后找时机澄清,或者我出面帮你,老夫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先不劳先生费心,等我实在解决不了,再请您出马。”

    “那好,我再观望一阵。不过,以你的才华,他们就算用手段,也未必能难到你,反而会成全你的文名。你若有信心,就参与文会,击破他们的谣言!”

    “多谢诗痴老人提点,我会深思熟虑。”

    方运根本就不想去,但过了一刻钟,接到一个传书,传书之人赫然是孔圣文界秦国的丞相,祝奉穹。

    “从今日开始,你将受老夫约束,除非你放弃半圣衣冠。”

    方运看到这传书愣了好一会儿,这位祝奉穹可是孔圣文界大名鼎鼎的大学士,在圣元大陆都有一定的文名,此人现在虽是大学士,但公认五年内必然可成大儒,而且会成为孔圣文界历史上最出色的大儒之一。

    方运心念一动,想起左相柳山的身份,想起杂家与宗圣的手段,恍然大悟,这位祝奉穹,恐怕就是宗圣安插在孔圣文界的一枚棋子。

    方运脸上绽放出笑容,没想到,自己明明在闯第九山的考验,却能得到众多的好处。

    孔圣文界一直以来都是孔家的自留地,若是知道宗圣在孔圣文界安插了一枚如此重要的棋子,孔家绝对不会置之不理。

    “时机一到,我便引爆这颗棋子!”

    随后,方运回复道:“秦朝丞相管不住我楚国侯爷,我无须遵从谁的约束。不过,若是举手之劳,我倒不介意合作。”

    (。)

    第1471章 他乡遇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