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儒道至圣

儒道至圣_分节阅读_1121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被清洗的消息人尽皆知。

    一些在界山城墙上经常与方运一起作战的大学士发来传书,有的安慰,有的劝说,还有的表示愿意和方运一起去楚国震慑一下楚王。

    方运一一谢过,表示自己可以解决。

    此事绝不能轻易了结!

    只不过,必须要完成毕参之战。

    随后,解炳知与屈铜两位负责联络珠江军的文界司总书走近,与方运聊了聊张经安与楚王清洗珠江军的事,劝说方运尽量保持心境,千万不可乱了方寸,因为这里是两界山,稍有不慎,便会战死。

    方运表示感谢,但是在接下来的数天,一直沉着脸,再也没有笑过。

    第九山之战的考验本来就有巨大的压力,方运率军参战更担负着全军的重担,即便这样,还要不断苦学读书,提升自己,现在张经安出事,珠江城被楚王清洗,哪怕是天大的喜事都难以让方运开怀一笑。

    祺山军与珠江军换防,珠江军的将士们横眉冷视,祺山军大多数将士面有愧色,但是,还有一些人得意洋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苟葆前一阵一直黑着脸,毕竟在军功簿上已经难以追上珠江军,但这几天一直心情舒畅,毫不掩饰内心的轻松。

    两军相遇,方运只是淡然一扫,不再说话。

    双方擦身而过,苟葆突然道:“靖郡王,现在荆州城的梅花定然盛放,白梅高洁,红梅如血。”

    “不错,冬日红梅最艳。”

    方运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呼出,继续向前走。

    “狗东西。”王黎忍不住骂道,红梅如血自然是暗指张经安和遭受清洗的伤者或死者。

    “败犬哀嚎。”苟葆冷冷一哼,扬长而去。

    五个灰袍跟在珠江军之后,其中四个皱着眉头,但很快恢复平静,那个叫杜陵的年轻进士却一直在微笑,好像并不在乎苟葆在攻击珠江军和方运。

    看着祺山军的背影,王黎低声道:“侯爷,您自己真能解决?若是您缺人手,叫上末将!这口气要是咽下去,我还算什么读书人!楚王咱得罪不起,但坑一下苟葆那老东西绝对能做到。”

    “对!”一众珠江军将领双眼发亮。

    “此事,我自有计较。”方运道。

    众将露出失望之色,继续战斗。

    其余四个灰袍站在珠江军后方警戒,杜陵则进入珠江军中参战。

    八个小时后,珠江军内部换防,杜陵后退,停在方运身边稍作休息,依旧面带微笑,休息了一个时辰,他再度参战。

    第二天清晨,祺山军前来,珠江军徐徐后撤,双方交接。

    方运也不理祺山军将士,稍作整备后,带着珠江军离开,五位灰袍也随着珠江军走下城墙,杜陵一直笑嘻嘻的模样。

    几个将领见杜陵又这副模样,就开他玩笑逗他,杜陵也不生气,一直笑嘻嘻,而其余四个灰袍一直板着脸。

    尤其是其中的灰袍翰林徐长祥,从见面起就带着口罩捂着嘴,从来没人见过他笑,甚至也没人见过他吃饭,和杜陵形成极大的反差。

    回到军营后,方运和往常一样稍作训话,指出昨日之战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向自己的营房走去。

    走到营房外,方运伸手推门,后面传来轻咳声,方运身为格物境大学士,立刻判断出这是杜陵的声音。

    方运转头看向面带微笑的杜陵,杜陵一拱手,和所有灰袍一样,并不说话。

    “写吧。”方运也懒得客气,说着一扬下巴示意他想说什么就写。

    杜陵笑了笑,拿出纸张笔墨书写。

    “珠江侯大人,在下人微言轻,但这几日发现,珠江军士气有所不稳,所以斗胆前来。”

    方运不跟杜陵见外,白了他一眼,道:“有写废话的功夫早写完了,你直说吧。”

    杜陵笑了笑,继续书写。

    “您的情绪影响了珠江军。”

    方运一愣,脑海中浮现无数个念头,强大神念让他瞬间明白,自己这些天因为张经安和珠江军被清洗之事一直闷闷不乐,虽然没有因此发火或做出其它不合理的举动,但所有将士看在眼里,他们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方运不需要镜子,凭借大学士的能力直接观察自己面色,发现自己的面色的确比平时阴郁,于是立刻收敛极淡的愁容,恢复正常,并拱手道:“多谢杜陵贤弟指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你便是愚兄今日的镜子。”

    杜陵咧开嘴笑着,左手连摆,右手却不断写着:“不敢不敢……”

    方运忍不住微笑起来,道:“手写‘不敢’,平生仅见。”

    杜陵笑着继续写:“张鸣州果然大才,换成任何大学士听到别人劝谏,都很难像您如此刹那悟通,甚至还妙语连珠。”

    “所谓妙语,还得多亏你启发。”方运道。

    杜陵笑着书写:“您这三为镜之言发人深省,可否书写成文赠与在下?”

    “好,随我一同回书房。”方运带着杜陵回到书房,把“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写成一幅字赠与杜陵。

    “谢过张鸣州。”杜陵写完,喜滋滋捧着字帖慢慢向外走。

    方运微笑着出门相送,正要问杜陵为何加入灰袍,但话到嘴边又收回来,因为极可能是因为杜陵要报杀父之仇,不能勾起他不好的回忆,于是方运笑着问:“听说你以前常哭,后来为何天天带着笑脸?”

    杜陵停步,然后小心翼翼把方运的字帖收好,转身认真看了方运一眼,面带微笑低头书写。

    “不能让妖蛮见到我的眼泪!”杜陵写完,抬头望着方运,微笑不减。

    方运看着杜陵的双眼,只觉其中天地耸立。

    方运伸手拿过杜陵写着“不能让妖蛮见到我的眼泪”的纸张,道:“这幅字就赠与我吧。”

    两人相视一笑。

    两界山战事仿佛永不间断。

    十二月初一的当天夜里,吃过晚饭的珠江军将士继续战斗。

    方运原本在平步青云上读书,突然抬起头,收起书,望着前方。

    与此同时,许多大学士或大儒也望着前方。

    (。)

    第1562章 蛮王攻城!

    本书籍由 qgkan520/ 提供下载

    妖蛮营地的备战区中,多了数百头蛮王。

    “全军戒备,蛮王或将出战!”方运舌绽春雷,与此同时,其余各军的大学士纷纷警示属下。

    所有人的心神为之一震,一些人甚至露出惊恐之色。

    之前就有过妖王与大妖王攻城,但都是突然袭击,根本没有预兆,而现在蛮王正在备战区缓慢集结,正在做充足的准备,意义明显不同。

    早就有大学士推测,下一次妖王或蛮王攻城的时候,就是决定毕参之战胜负之时。

    与此同时,一封封紧急传书发往两界山所有读书人官印中,随后,圣院与各古地也得到这个消息。

    整个两界山所有的力量全力动员起来,数以千万计的大军开始向两界山城墙方向进发,所有休息的读书人全部取消休假。

    各地潜修的大儒纷纷出关,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圣院。

    圣院上空偶尔有惊雷声或奇异的光芒,这是半圣意志降临圣院的现象。

    不只是两界山,全人族都因为这些蛮王的出现而如同巨大的机关开动起来。

    工家人开始加班,医家人等待召集令,农家人做好快速催熟粮食的准备,其余各家也纷纷做好进入两界山的准备。

    一些举人得到消息后,甚至准备放弃十二月十五的进士试。

    从高空看去,两界山被多座山峰分隔,但每一处的人都变得忙碌起来,来去匆匆,大量的人向两界山城墙的方向聚集。

    两界山外,三百头蛮王直立着身子悬浮在两百丈高的空中,徐徐向两界山飞来。

    这些蛮王的脚下,参与攻城的妖蛮是平日的五倍还多,妖侯与妖帅提高的比例更大。

    看到这一幕,方运不断发号施令,振奋军心,因为这是妖蛮开始大规模攻城的前兆。

    蛮族地位稍低,所以一开始会派遣蛮王,为试探人族,也为消耗人族,但之后,便会根据人族的反应派遣妖王蛮王,放弃所有花招,以绝对的力量与人族硬碰硬,进攻会一波接着一波,直到一方显现败象。

    三百头蛮王在天空缓缓飞行,宛如三百座山峰缓缓压来,未到近前,所有人都感受到那比飓风更恐怖的气势扑面而来。

    “嗷嗷……”

    大量的妖蛮疯狂嚎叫,血红的双眼昭显它们的杀意,它们如同疯了一样急速冲向界山城墙。

    方运在发号军令做准备的时候,神念也进入议事大殿,听其余大儒或大学士在说什么。

    但议事大殿的读书人没有讨论具体的战术。

    “三百蛮王开始攻城,这是重要的信号,接下来的妖王与蛮王不会偷袭,而是会如同海浪连绵不断袭来。”

    “最终若是妖蛮不支,必然会结束毕参之战,等到它们积蓄足够的力量,直接让妖圣出战,开启第二次两界山大战。但,若是我军支持不住,被迫出动大儒,那么它们也会立刻派遣大妖王与大蛮王,直接开启第二次两界山大战!当然,这都是老朽的个人推测。”

    “某些迹象已经很明显,妖界的一些行动我们都有所耳闻,它们正在不断调集大军,这些天要妖蛮城外的帐篷每天增加百万之多。众圣不出,早晚有一天会耗光人族将士。”

    “有幸文曲星连变,人族读书人数量暴增,否则,毕参之战打到这里,只能进行最后的强征。当年……”

    议事大殿内突然静下来,除了方运,这里所有人都超过三十岁,第一次两界山大战之时就已经记事,记得当年那是怎样的景象。

    方运没有亲身经历,但从书中看到过,圣元大陆虽然不至于十室九空,但也空半城之说,大量的男人被强征到两界山,亿万男儿血洒两城头。

    战后,人族各地处处是哭红了眼的寡妇,人族的男女比例至今极度失衡。

    两界山大战后人族的出生率暴增,有人推测,是众圣动用了什么手段,让女子更容易怀孕。

    第一次两界山大战已经过去二十余年,当年的孩子终于成长起来,成为现在战斗的主力。

    之前的妖王蛮王会用最快的速度攻城,但是这些蛮王飞到一里外后便悬停在空中,待大量妖蛮开始攀爬城墙的时候,它们一起使用妖术。

    “狡诈的妖蛮!”人族纷纷大骂。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