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儒道至圣

儒道至圣_分节阅读_1157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冻结孙总书的血液。孙总书愣了一刹那,恍然大悟,低下头,一语不发。

    “老孙啊,我看你这些日子太辛苦了,回家休养半年吧。”严悟淡淡地道。

    孙总书猛地抬起头,用哀求的目光看着严悟,但严悟已经不再看他一眼,他从严悟的目光里看到前所未有的冷漠。

    “卑职领命!”孙总书说完,如同行尸走肉般离开知府衙门。

    泰合府城的所有衙役出动,抓捕明心书院光复社所有成员,全部送到泰合县衙之中。

    泰合府下辖九县以及一座府城,而泰合府城与其他县城一样,有知县管理,但由于有知府的存在,品级更低的知县处处受到限制,因此有句话说“前生作恶,知县附郭”,便是指在府城担任知县的人。

    泰合府知县卢鸣坐在大堂之上,望着大堂门外黑压压的读书人,满面愁容。

    “狗官!庆国的走狗!”

    “叛国县令,投敌进士!”

    “我们乃是读书人,是圣院门生,众圣弟子,你凭什么抓捕我们?”

    在县衙之外,数以千计的人堵在门口,这些都是光复社成员的亲友邻居,在不远处则围着许多看热闹的。

    “县太爷杀人啦!”光复社学子们的亲友开始闹事。

    卢鸣轻咳一声,一拍惊堂木,道:“肃静!”

    骂声依旧。

    卢鸣压下心中无名火,舌绽春雷,传遍附近百丈。

    “今日清晨,本官正在睡梦中被衙役叫醒,得知知府严大人认为光复社学子打砸商铺,火烧书院,要缉捕全城的光复社学子,然后送交本县审理。知府有令,本县只得领命。你们若有话说,那就待本县一一询问,若是继续口出不逊,别怪本县以扰乱公堂罪名打你们板子!”

    卢鸣这番话说的十分明白,在场的学子先是平静片刻,然后议论纷纷。

    一人低声道:“知府严悟是庆官,错不了!”

    周子任则道:“知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打砸烧的黑衣人,他们定当是庆国的走狗,一旦泰合百姓把那些人当成我们复兴社之人,不止泰合府,恐怕连论榜上都会有人对我等进行讨伐。当日有人打砸抢之时,全圣元大陆读书人都在嘲笑讥讽我们所有象州读书人都是蠢货不对!我明白了,难道上次打砸抢之人,并非真正反庆国之人,而是庆国人派出的细作?”

    “我看不像,理当是一些趁机闹事的地痞流氓。倘若真是庆国的细作,朝廷为何不公布?”

    “那帮官老爷为何要公布?他们为何要在乎我等平民百姓?或者说,不把官老爷逼到角落里,他们何时主动告诉我等真相?更何况,在那些官老爷眼里,这不过是一件小事,他们向来秉承不做不错,少做少错,多做多错的观念,为何要多此一举?更何况,嘲笑反庆国之人的,就有许多象州的官老爷!”

    “诸位稍安勿躁,看看卢知县如何处置。”周子任道。

    众人望着卢鸣。

    卢鸣望着上百读书人,思索良久,道:“社首周子任留下,容本县慢慢审案。来人,把其余人送入监牢,定要厚待,不得为难这些学子!”

    卢鸣开始审案,一人审一天。

    。

    第1621章 象州贼

    本书籍由 qgkan520/ 提供下载

    方运每天清晨都有阅读论榜的习惯,吃过饭,便懒洋洋躺在泉园的躺椅上,准备在京城逗留几日,顺便教导国君几天,然后去巴陵府接受象州事务。

    杨玉环和奴奴都在圣院,等方运在巴陵安置好后,再把她们接过去。

    方运快速浏览论榜,看到有兴趣或认为值得看的就看完,没兴趣的就略过。

    很快,方运发现有三篇文章谈及泰合府今日发生的事。

    第一篇是一位出身明心书院的举人,发文控诉泰合知府未经严查便逮捕抗议庆国人的复兴社成员。

    文章下的第一个回复便是嘲笑复兴社成员的,指出复兴社成员全都参与了打砸抢,甚至烧了一座书院,他们不配叫志士,只配叫象州贼。

    后面各国的读书人都被第一篇回复影响,跟着一起嘲讽复兴社成员,认为可以抗议宣传,但不应该打砸抢,因为受到伤害的是他们象州同胞,这种打着保卫象州实则祸害象州人的,都是象州贼。

    方运本能觉得第一个回复有些奇怪,因为回复很迅速,似乎就在等这篇文章。

    方运仔细一看那人名,顿时露出恍然之色,方运清晰记得,当年攻击自己的时候有这个人,而吹捧张龙象的时候也有这个人。

    第二篇关于泰合府文章的,也是一个象州人,怒骂复兴社成员,并历数此次打砸抢事件造成多少店铺破损、多少人被打伤、多少人在大骂。

    文章下面只有几个人很清醒,认为这只是象州人中的败类,打砸之人未必是志士,很可能是一些地痞流氓趁机兴风作浪发泄自己的不满,不能否定所有反对庆国的象州人。

    但是,那几个清醒的声音很快被嘲笑和攻击浪潮淹没,大多数人在讽刺象州志士,甚至故意把所有反对庆国支持景国的人污为象州贼。

    象州贼这个词语一出,一些原本中立和清醒的人突然不再为象州人辩解,生怕自己被人骂象州贼。

    这两篇文章内的回复中,反复出现象州贼这个词语,方运隐隐觉得,那些普通读书人定然会受到影响,渐渐认定所有象州志士都是象州贼,不再敢帮景国说话,甚至让更多人讨厌景国。

    象州贼并非是今日第一次出现,早在前些日子象州出现打砸抢事件后,就有人如此称呼反庆国之人。

    第三篇文章呼吁象州人不要用野蛮手段争斗,同时要求严查打砸抢之人身份,抓住幕后的黑手,由于这篇文章既没有极端的观点,也没有耸人听闻的事件,充满了理智和平和,反而没有多少人看。没人回复,这篇文章慢慢就沉了下去。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方运冷冷一笑。

    方运又等了一刻钟,终于坐不住,连皇宫也不准备去了,直接给亦师亦友的象州牧董文丛传书,而且是加急传书。

    “董州牧,本官以为你今晨会给我发一封加急传书。”

    仅仅在三息后,董文丛的传书飞来。

    “卑职恐慌,不知何事惊扰总督大人。”董文丛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疑惑和不安,毕竟方运竟然直呼官职并且以“本官”自称,凭两个人的关系,这一定发生非常重要的事。

    “泰合府之事,你可听说?”方运问。

    “知府严悟与知县卢鸣接连上报,严悟说,前些日子象州抓了一批打砸抢之人,今日复兴社为报复官府抓人,所以故技重施。卢鸣上报则有些含糊,言辞之中似乎说自己并不知内情,是严悟让他处理此案,他说要仔细审案。此案并非大案,卑职并不认为有必要传书给您,更何况是加急传书。”

    方运冷哼一声,继续传书。

    “我使用《水调歌头》,与你在月门相见,你屏退其他人。”

    “您稍等。”

    不多时,方运书写《水调歌头》,在写完“千里共婵娟”后,把原始的“兼怀玉环”,改为“兼怀文丛”。

    就见前面出现一道透明的弯月之门,董文丛正在里面弯腰作揖。

    “卑职见过总督。”

    方运也不说话,一步迈入月之门中,身体化为半透明的月光之体,瞬间跨越数万里,抵达象州巴陵府州牧衙门的后堂。

    方运环视空旷的房间,站在董文丛身前,面无表情问:“前些日子,象州与夕州因为边界和灌溉问题,几个村子的村民械斗争水,引发命案,让两州关系紧张。庆国突然向象州边境增加驻军,你与方都督是如何处理的?”

    方都督便是象州都督方守业,主管象州军务。

    董文丛却不敢抬头,微微低着头,过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认认真真道:“当时您在闭关,左相大人连发三封传书,要求我象州官兵保持冷静,不得挑衅,避免引发两国纠纷,我与方都督便按兵不动。但是,军中几位将军不满,无奈之下,我与方都督商量,既然无法在直中取,那便在曲中求,于是安排一些官员,暗中召集一些百姓,在巴陵府内聚集,形成群情激奋的场面,对庆国施压。”

    “然后呢?”方运问。

    “施压的目的达到了,庆国方面退军。”董文丛道。

    “哦?我听说的可不是这样,我听说,百姓聚集时,有一些人突然发疯似的打砸庆国的商铺和货物。”

    董文丛快速思考,口中却道:“您说这事啊,无伤大雅,那些打砸抢之人都是一些游手好闲的地痞流氓,我等抓捕了一些,事情也就平息了。”

    方运面色突然变得铁青,冷声道:“董知府,你很幸运,我若不是以月之门抵达此处,而是身在象州,定然把砚台砸你脸上!”

    位于月门外桌子上的砚龟撒腿就跑,咣当地一声从桌子掉在地上。

    董文丛愕然看着方运,他很清楚方运的脾气,几乎没对熟人友人发过火,就算生气也是因为妖蛮、左相或对立之人。

    董文丛眼中闪过一抹阴影,莫非方运担任总督后想要压一压属下的威风,增强自己权威,所以鸡蛋里挑骨头?

    “总督大人,卑职……不明白。”董文丛稍稍弯腰低头,态度诚恳。

    方运面色有所缓和,问:“你为官多年,难道看不出来,那些流氓地痞并非是你的属下召集,而是有人得到消息,故意往里面掺沙子!”

    董文丛忙道:“卑职与方都督也谈论过此事,但此事查证困难,而且并非要事,再加上左相党人与象州的庆官们阻挠,我们便放下此事不管。”

    “你们,糊涂啊……”方运长叹一声。

    (。)

    第1622章 象州邸报

    本书籍由 qgkan520/ 提供下载

    “卑职……依旧不明白。”董文丛更加疑惑。

    “当支持景国的象州志士被打成象州贼的那一天,当全天下都嘲笑象州有象州贼的时候,那就意味着,许多人会把打砸抢的罪名扣到所有……记住,是所有支持景国的百姓头上。那些本应该站出来支持景国的百姓,会后退,会闭上嘴,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同时,会有更多的人继续嘲笑象州贼,嘲笑那些用实际行动支持景国的象州人,直到所有象州人都叛出景国。哦,我倒是忘了,你们这些官老爷,从来不在乎百姓如何,即便他们为了维护景国被庆国的奸细骂成象州贼,你们也不在乎。无伤大雅嘛,你们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要做嘛。”

    方运冷淡地说完,转身离开。

    董文丛望着方运的背影,满面焦急,象州百姓和象州贼什么的他不在乎,但他从方运的语气中感受到浓浓的失望,这让他心里如同被大石头堵住。

    方运通过月之门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