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他有青山独往之(下)

他有青山独往之(下)_分节阅读_2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徐青山心口有些温热,转过了身子,背对着李往之道:“睡吧睡吧,时候不早了……”

    李往之道:“好,就睡了。”然后抱怨了一声:“你别离的那么远。”

    徐青山只好又转回来,这才两人安稳下来,片刻后,李往之睁开眼,屋里一片漆黑,身边的人呼吸深深浅浅。

    李往之是真的疲累,连着忙了许久加上赶路奔波,实在是耗力,不过回到家见到了徐先生后,心满意足,仿佛身子都轻了一截,两者一并冲击,倒有些飘飘然了起来。睡是睡不着的,这冲击的后遗症便是李往之陷入到温软的被褥中后,虽然身子有沉坠感,可睡意始终提不上来。

    李往之轻轻的唤了一声。

    “青山……”

    徐青山此时有点迷糊,语气也松软了起来,呢呢喃喃的回应了一声。

    “怎么了?”

    李往之只是轻道:“睡吧。”

    ☆、三

    李往之要在本地做大夫,就必须要和县镇上的医馆打招呼,由医馆出人,去检验他的医术,检验过了关,才算是初步通过了医馆的承认,之后他还要在医馆做杂务,理药制药抓药熬药,并兼还要打扫医馆,再之后才能跟着老大夫出诊,在一旁等候老大夫的各种提问。

    其实若是换成这里随意的一个学徒,拿到医牌并不需要那么严苛,但李往之他不是本地人,年岁在这一行当里又浅,作为医馆的立场来看,这些经过就变得格外重要。

    第一医馆最为厌恶的便是外来的游方郎中到本地游荡摸食,虽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郎中的医术,可由于这些郎中的医术参差不齐,行踪不定,加之停留时日总不会太长,用药方面又各自有各自的秘制方子,给人看病无法兼顾全程,病人问题出的多,医馆拿不到先前的方子,下药方面顾忌的就多,久而久之,对外面来的自然就没有什么好脸色。

    李往之想要得到认可,付出的当然不少,这期间他不能离开医馆,一旦擅自离开,医馆就有取消他学徒的资格,于是整整一年,李往之在外镇的医馆里做着最苦最累的活,之后才的了允准,有了出门跟诊的资格。

    跟诊了大半年之后,李往之才拿到本地的行医医牌,随后他向医馆告辞,医馆极力挽留,然而李往之去意已决,他知道自己花了太久的时间,生怕徐青山已经和他人成亲。

    每每回想起这些,李往之都会觉得庆幸,庆幸一切。

    如今他和徐青山已经名正言顺的住在一处,平时只在附近的村镇出诊,每半年会去县镇的医馆报备。报备本来只一二日便够了,可这一次碰上了寒春,县里患病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医馆人手不够,老大夫都出门去了,赶巧县衙派了人来请大夫,李往之无法,只好去了,期间托人带回口信,说明了情况,等照看到病人痊愈,半个月也就过去了。

    其实他很想问问徐青山,分开那么久,徐青山有没有想他?只是回到家一看到人后,这些话也就都忘了,抱着人在怀里,想不想什么的话,也不重要了。

    李往之睡到日上三竿才悠悠转醒,堂屋的桌上盖着饭菜,徐青山早就去了学堂。他起身洗漱后将饭菜吃光,朝着阳伸了个懒腰,就开始打理起来。

    洗衣做饭烧水,理药晒药配药,兴许是休息的足够,李往之的精神格外的好,喂好了家禽后,李往之提着饭便奔去了学堂去找徐青山去了。

    午时休堂的时候长,离家近的学生便回家去吃饭,远一些或自备着干粮或带着些银钱解决,学生们正值好动的年纪,加上时间也好,野花漫了山野田间,所以休了堂都爱出门,几乎没人愿意呆着。

    徐青山想着李往之会来,于是就没有回去,他去看了看院子里花开的过于茂盛的李树,怕花开的太盛到了秋日不好结果,打算修剪掉一些,正好小春从门外进来,徐青山就喊道:“小春,帮我搬个凳子出来。”

    小春答应了一声跑进了屋,抱了个凳子就出来了,此时李往之从家赶来,一进门就看见徐青山和小春一起站在树下。

    李往之道:“怎么在外面呆着?”

    徐青山指了指树,说:“得修掉些花,开的太多不好。”说罢又道:“还得找把剪子。”然而便杂物间寻剪子去了。李往之笑着看他离开,然后半蹲下身和小春打了声招呼。

    “小春怎么那么早就回来了。你爹呢?”

    小春乖乖的答道:“我爹病了,不过快好了。”

    李往之放下篮筐,一手从怀中摸出个纸包,一手将小春的手心展开。

    “来,这个小春拿着。”

    小春问:“是糖嘛?”

    “对的,是糖。”

    “那喝药的时候吃糖是不是就不苦了。”

    “……还是会苦的,不过能好一些。对了,小春回去告诉你爹一声,明天我会去给他看看。”

    小春点点头道:“知道了,李叔叔。”

    小春话音刚落,徐青山已找到剪刀出来,李往之站起身来,提起篮筐晃了晃,说道:“等会再修,先吃饭。”

    徐青山看了看树,又看了看李往之,很快道了声:“好罢。”然后拿着剪刀准备再放回去。

    小春拉了拉李往之的衣袖,李往之低下头问道:“怎么了?”

    小春咬了咬唇,很费脑筋的然后说:“我觉得先生今天怪怪的……”

    “哪里奇怪了?”

    “嗯,就是走起路来快了很多,对了,嗓子,还有嗓子也好了,爹说的是真的,的确很管用……”

    此时徐青山站到了屋门口,朝着两人喊道:“不是说吃饭吗,怎么还不进来。”

    “好,来了来了。”李往之回道,随即拉着小春朝屋里走去,边走边对小春说道:“你先生的嗓子吧,是因为我才好的。”

    换而言之就是说,对于徐先生的这些小毛病,李往之可觉得自己是要比那几味解热的花草药要管用的多。

    作者有话要说:  惯例求收收藏~

    这文真是满满的治愈啊~

    ☆、四

    小春的爹叫王唯清,王家镇上的人,和徐青山念的同一间私塾,同窗过一段时间便去了外地,后来带了妻儿回乡,不知怎么和家里人闹翻了,就离了家住,身子看样子也不大好,徐青山的姑妈听说了之后,便起了心思,想着徐青山他一个人照看学堂也怪吃力的,便和徐青山提了提,后来,一家人就从镇上搬过来了。

    小春年纪小,从镇上搬来后又没有玩伴,王先生和徐青山提了下,便让小春也到学堂了来了。

    学堂里添了个先生,徐青山顿时轻松了许多,只是王先生的身子的确是不好,一到转季的时候总会病上一场,今年尤重,徐青山二话没说,便将人赶回去养病去了,小春则还照常来学堂。兴许是家里大人的缘故,小春从会说话之后性子就静,没有同龄的孩子活泼,和其他的孩子也不大近亲,除了徐青山外,最喜欢的也就是一直给他爹看病的李叔叔了。

    三人吃完饭菜后,李往之和徐青山合力剪了许多花枝下来,剪下来的花枝也没有丢弃,被李往之理清成束寻了个陶罐插了进去摆在了学堂的案子上,随后陆陆续续的学生回来,徐先生数着人数眼看着就要开堂,李往之自然准备回去,他离开屋后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站在门外时,转身又看了看徐先生。

    徐先生此时抬了眼,正好对上李往之的视线,面容上不自觉的露出笑容来,目送着李往之走出学堂。

    谷雨过后学堂会放七日的长休,学生的心早就长了翅膀不知飞向了何处,所以放了堂后,一个个便抑制不住的奔跳起来,流水似的告别了先生,欢快的出了学门,徐青山则照常的留下来收拾堂屋,只是等收拾完毕要离开时徐青山发现,除他之外,竟还有个学生没走,正抱着布包坐在门槛上望着村口的路出了神。

    他唤了唤学生。

    “王聪?”

    学生转过头来,张了张嘴,仿佛是大梦初醒。

    “先生啊……”

    徐青山走到学生的面前道:“怎么还不回去?”

    “阿姐说会来接我。”

    学生叹了口气,又道:“平日都是早来的,今天不知怎么了。”

    “你姐?就是早上常送你来的姑娘吗?”学生一提,徐青山一下子就想起来这个姑娘来。

    “是啊,阿姐和我关系好,总是要送我来。”说罢,学生停顿了片刻,忽然又道:“先生对我阿姐怎么看?”

    “怎么看?”徐青山接下学生抛来的问题一时没明白过来,反应过来后,心里自然就冒出了和李某人相关的事情来。

    怎么看呢……

    就是个喜欢李大夫的姑娘吧。

    不过话说回来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怎么大伯母都发现了,自己却一点儿察觉都没有?

    该不是大伯母想太多了吧……

    这姑娘送王聪来学堂该有两年多了吧,这李往之才来多久啊!

    真是一点儿都不安生……

    “先生?先生……”学生见徐青山毫无反应,叫了叫人。

    徐青山才连忙回道:“你阿姐对你很好……所以是个好姑娘。”

    “这样啊……”学生似乎是对先生的回答不中意,随后又道:“先生是知道的吧?”

    “知道什么?”

    “知道我阿姐她……”

    话说到一半学生却停了下来,似乎是有些犹豫该不该说出口。这一犹豫,连带这也将徐青山的心提了起来,一时之间心里涌出无数的思绪……

    这孩子难不成也知道她姐中意李往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