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说想要带着所有一起赚钱的话了。”
而且他也相信陈景书此举还能解决了每次大灾过后的治安问题。
不说灾民们有了吃喝就不会愿意去做强盗土匪,就算真的有,为了自家货物往来的安全,那些富户们也必定会大力支持剿匪。
当然,不仅仅是这方面的支持,陈景书这次还将公开缮营造物司研究出的多种技术。
比如造清晰的水银镜子的技术。
以往那都得是权贵人家才用得起这样的镜子,而陈景书将技术公开之后,又允许大家经营,按照他的估计,虽然普通百姓家里可能还是用不起,但这水银镜子也不会是权贵专属了,那些家里有些积蓄的,都能用得起。
陈景书这次打算用在救灾方面的技术大概有十多种,哪怕随便拿出一种来都足够那些商人们打破头来抢,何况是十多种了。
北静王此时一脸复杂:“怎么听完你的计划,我反倒觉得沿海遭灾,不仅不是当地百姓的不幸,反而是他们的幸事了呢?”
所谓不破不立,大约就是如此了吧?
如果陈景书的计划顺利,那么短短几年之后,这些如今连饭都吃不饱的灾民,将会成为大晋生活最好的百姓。
陈景书道:“话是这么说,但只凭咱们,那些富户们轻易也不会相信。”
这倒是个问题。
北静王自己看着都觉得这像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这谁能信啊!
但他见陈景书一副不疾不徐的样子,便道:“想必就连这个,若瑜都有办法了吧?”
陈景书道:“我来之前已经写信给扬州的老父,请他联合扬州的大户们,带上银子带上人,这种好事,得先便宜家乡父老呢。”
北静王噗嗤一声笑出来,此时他的心情早已轻松不少,也有心情与陈景书说玩笑了。
不过他知道,陈景书这看似给自家牟利的做法,实际上也是担了风险的。
并不是任何人说了,扬州那些大户们就会听的,恐怕陈家不仅带头来灾区,还要带头在灾区投最多的银子,如此一来,那些大户们才敢相信。
而有了扬州地区带头,后面就好办不少了。
陈景书拿出一份名单递给北静王:“这是宁州省陆续要来的各家的名单,王爷收着吧”
北静王看了一眼,发现上头并不是他想的除了陈家就只剩几只小虾米,这份名单很长,上头有大势力的豪强也有不少,甚至有几家是在当地知府,甚至宁州总督面前都能说得上话的。
看到这里,北静王心中大定。
他知道,这事必定是成了!
仔细的收好名单,北静王不由抬眼打量陈景书,此时他早已是心服口服了。
多少人嫉妒陈景书仕途顺畅,觉得他是沾了陈孝祖的光。
可现在看来,哪怕没有陈孝祖,陈景书这样的人,也不是寻常人能比的。
怪道当初陈景书还未中状元,陈孝祖便敢辞官,现在看来,当时觉得陈孝祖对这家族小辈也太有信心了。
如今看来,恐怕还是陈孝祖最有眼光,多年之前就看出陈景书不凡啊。
不愧是兆源公,果然深不可测!
第109章
陈景书对于救灾的计划看起来很好,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难免遇到种种问题。
北静王对此没有太多办法,不过好在自从主动站队之后,北静王也清楚自己不需要太顾及面子了。
比起在明显是皇帝一党的陈景书面前强撑面子,先把差事办好了才是正经。
陈景书倒也不藏私,有什么问题,只要问他,只要他有办法的,就一定说出来,帮忙解决。
北静王有时候甚至觉得如今这里的总管不是他,而是陈景书了。
不过他很快想到自己这心态不对。
不管心里对陈景书的做法是不是舒服,至少在面子上他得领陈景书这份情。
北静王甚至做好了被架空的准备,哪知道陈景书在这事上完全没搭理。
北静王本以为陈景书那般事事都要知道,事事都要管的样子,显然是有备而来,可陈景书却只是忙着办事,要说争权,还真是半点心思没分给他。
最开始北静王还以为这是陈景书装样子,可几次之后,他发现陈景书确实是一心办事,纵然偶有冒犯的地方,那也是实际情况需要,若非救灾所需,陈景书压根懒得搭理。
如此一来,北静王倒是暗叹是自己小人之心了。
陈景书倒是真的没心思想那么多。
他从江南地区调集了不少钱粮,另外皇帝那里,因为已经解决了谈判的事情,因此军队便不必如之前一般紧张,便下令将不少粮草也运来灾区。
但这都需要时间。
在最开始的一段日子里,陈景书还是得靠以前那点东西坚持一下的。
好在几天之后,附近驻军送来了第一批粮食,陈景书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正式开始自己的计划。
灾民们按照原本计划的那样被进行分队分组,北静王自然知道这是为了方便管理,他本以为陈景书要用官府的人来管理,哪知道陈景书直接从灾民里选人。
陈景书对此的解释是:“咱们说的再好听,那也只是外人,而让灾民们自己推选他们信得过的人……王爷,大灾面前能够被推选出来的,肯定都是他们信任的人,是他们的主心骨,再加上灾民之中也有家族,地域等等关系,由咱们来分辨,费时费力,如今让他们自己选就方便多了,而咱们办事也一样,原本要一个一个的去说服灾民相信我们,现在只需要让这些小头目相信我们就可以了,这岂不是方便了许多?”
北静王刚觉得陈景书说的很对,此乃君子之思,转脸就见陈景书暗中派人去联络灾民中那些地痞流氓,各式威逼利诱的手段都用上,短短时间就收服了不少人。
对这批人,陈景书倒是没说怎么用,可北静王很快就看到了。
灾民们选出的小头目来管理灾民,而陈景书则派人管理这些小头目,看似妥当的做法,实际上却难免让下头有抱团的行为,一些人亲近,一些人关系好,又有一些人是同乡,等等等等……
这些小头目也不是个个都公正无私的,人总有私心,有了私心之后,就根据亲疏远近有了种种不公正的待遇。
更别说这年头的老百姓不像以后,陈景书的在现代看到过许多但凡有点事情就要闹,也敢闹的人,那个时候是官府怕百姓闹,但如今却完全相反,百姓怕官府,怕的不得了,说是要选头目,可多数善良百姓是不愿意出头的,这种‘枪打出头鸟’的思想,再加上百姓对官府的不信任,让他们根本不愿意相信陈景书给出的承诺,这时候从他们当中站出来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