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内河学堂今天下午格外热闹,三间白墙青瓦的教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学堂里的学生都到齐了,连跛腿的工友今天也没有提前离开。教舍前面的空地上学生们八字排开,大家穿着整齐的校服迎接着客人。黄善启和张国豪刚跨进校园的门槛就听见热烈的鼓掌声,学生们齐声喊着“张先生好,黄先生好。”
黄善启把张国豪拉到一边,低声说:“国豪,都说了,只是顺道来看看,不要搞这样的仪式。我也没为学校做什么,这让我情何以堪。”
“善启,要不是你的资助,这些学生哪里有机会读书啊。他们一听你要来,都自愿跑出来迎接你啊,学生们还有礼物送给你呢。”张国豪冲黄善启神秘地眨了眨眼睛。
两个学生抱着两只鸡从人群中走了出来。“黄先生,这是我们在学校后院养的鸡,一只公的,一只母的。公的每天早上可以叫您起床,母的下蛋给您吃。”说完把两只活鸡恭恭敬敬地交给黄善启。
黄善启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拿活的鸡,实在是没有经验,还没拿稳,就被鸡锋利的爪子抓得不得不松开了手。两只鸡疯了一样往后院逃去。逗得学生们哈哈大笑。但看到黄先生一脸尴尬,学生们不好意思地又收起了笑容。
接着一个学生代表走到黄善启面前说:“黄先生,我们还有一个礼物给您。”
黄善启显然已经有些紧张了,他不知道学生们这次会拿出什么样的活物送给他。
只见那个学生稍稍停顿了一下,看了看身后的同学:“预备!起!”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这是李叔同写的歌曲,他和张国豪在汉口读书的时候,这首歌在学生们中很受欢迎。孩子们唱歌显然是没有受过训练的,音调走得厉害,但是歌词他们一字不差地记下来了,并非常认真用力地唱着,这让黄善启很是感动。
捐助学校对他这个黄家大少爷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况且他和张国豪一样都推崇孙中山先生教育兴国的理论。反倒是学生们的热情搞得他有些不好意思了,脸也开始微微发红。
“请黄先生为我们大家讲几句吧。”张国豪带头拍着手,很有诚意地看着这位同窗好友。
作为学校最大的资助人第一次到学堂来,理应给学生们一些鼓励,黄善启也不好推辞。
“同学们,孙中山先生早就提出过学校者,文明进化之源泉。世界文明要有知识才有进步。你们每一个人只要有了知识,就一定能推进我们国家的进步,推进世界文明的进步。你们每一个人都是国家未来的希望,都是有用之材……”内河镇的这些同学们听着这位省城来的黄先生这般振奋人心的鼓舞之辞,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对这位黄老师充满了敬意。
从学校出来已是黄昏,踏着青石板路张国豪和黄善启来到了一家叫“水乡人家”的小酒馆。两个人谈理想谈抱负,越谈兴致越高。想想明天就要别离,他们不由得多喝了几杯。
“远观历史,横览九洲。人才之盛衰,风俗之淳靡,实关教化。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风俗丕丕,而国以强。否则反此……”张国豪慷慨激昂地念起自己偶像孙中山先生的话。接着对黄善启说:“我替国家和内河学堂的学生们谢谢你!”
黄善启明显不胜酒力,趴在桌上喃喃自语:“报效祖国,抵抗外敌。还我中华,还我中华,国在家在,有国才有家。”
“玉莲,玉莲,我黄善启今生非你不娶。”
张国豪此时也有些醉意:“好!明天就娶,我今天喝你的送别酒,明天喝你的喜酒。”
黄善启站了起来,踉踉跄跄地走到窗口,推开窗子长叹了一口气,回过身来对张国豪说:“我明天就要离开去澄塘赴职,请你帮我照顾玉莲。等我把那边的事情安顿好,我就回来娶她。”
张国豪点了点头,用手指着黄善启,笑了几声,自顾自地又喝了起来。
已经亥时,两个人拿着酒瓶相互搀扶着,走在回客栈的路上。一路歌声不断:“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