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攀谈,男人就算不喜欢也不会拒绝,况且月眉是个娇俏可人,模样讨喜的小姑娘,一来二去两人渐渐地就熟了。
熟了之后宁远对月眉也没有旁的意思。
月眉也不着急,钓鱼嘛就得慢慢来,她没事儿就跟宁远开点儿小玩笑,宁远是个十几岁的爷们儿,也是个好玩的,两人就打打闹闹的。
打闹到了一处,打打闹闹的时候月眉有意无意的让宁远一不小心的碰到自己的身子,然后再假意生气,最后宁远把她哄好,你来我往了一段日子,宁远就是块石头,也软了,况且十几岁小子,哪儿有不憧憬漂亮姑娘的,两人关系一点一点儿的变得暧昧起来。
不过仍然没有什么大的进展,直到有一天傍晚宁远垂头丧气的找月眉,月眉发现他手里拽着个蝴蝶簪,以为是给她买的,立刻兴高采烈的拿着玩儿:“这东西真好看,给我瞧瞧,我还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左看看,又看看,拿在头上比划来比划去,玩了很久就是不还给宁远,最后递给宁远的时候还不舍:“真好看,我要是有一个就好了。”
宁远看了一眼月眉:“送给你好了。”
“心不甘情不愿的,我不要。”月眉心里想收着,不过脸上还是要拿拿乔。
宁远想了想:“这会儿我只当我是真心给你。”
送了定情信物两人关系就这么坐实了。
万万没想到,宁夫人中意与月华,压根儿就看不上月眉,月眉辗转知道了后,心一横,就打算铤而走险,趁着宁远再训练的空当,溜进宁远的帐篷,躺在宁远的床上,宁远的帐篷不是他一个人睡,屋里还住着几个人呢
等宁远跟同伴们回来,看见月眉躺在床上
两人生米煮成了熟饭,月眉的清白被宁远毁了,于是宁夫人咬着牙让月眉进了门。
但是月眉也没讨到好处,宁夫人只打算让月眉进门,不肯给名分,她只是宁远的一个妾。
自个儿费了半天劲儿,好容易嫁给了个当官儿的后代,还是个妾,月华不声不响的嫁了个土舍,早知道还不如当初就直接去勾搭何珩以她的才貌手段,何珩估计是自己的了。
她能不妒忌
这姑娘运气太好了。
第七十一章 认门茶3
月眉转过身去的时候,月华看见她脑袋后面插着一个蝴蝶簪,认得是之前宁远送给自己的,她的眼神儿不由得怪异起来,宁远掉转头去跟别的姑娘,月华酸了一下,没旁的念想,你不喜欢他,就不准人家找别人,没这个道理但是看见他把送给自己的东西转手送给别人,这月华承认自己看到这场面,有点儿不舒服。
宁夫人不打算放过支使月眉的机会,让她去后边儿泡茶,屋里只剩下宁夫人和陈婆还有月华了,月华拿出耳坠子还给宁夫人,想好了措辞:“容我说句直话,这东西做新婚贺礼,太贵重,我不好收您的,以后还礼都不好还,若是您因为别的原因送,我就更不好收了。”
宁夫人看到耳坠子皱了皱眉头,她心里对于月华不选宁远选何珩还是存在一丝儿芥蒂,她当初只当抬举了月华,月华不领情,反而攀上了何珩,她后来也知道月华并没有手里抓着一个,还吊着一个,先拒绝了宁远再跟何珩好的,虽说宁远如今比何珩确实差一些,但是月华这样的小宫女居然看不上自己的儿子,也忒打脸了。
人有七情六欲,不能因为人家一时的妒忌心理去否定整个人,宁夫人旁的没话说的,做人也大气,也没真因为自己这点儿小心思就难为月华,这辈子就不和月华打交道了。
宁夫人只觉那天自己说话太难听,把人家姑娘给弄生气了,自己拉不下来脸,让陈婆给送礼缓和关系,没想到这礼没送好,这会儿笑道:“你这人想的忒明白,东西给你,算作给你的新婚贺礼,你不收我可要生气了,我不知道你跟何珩的事儿,给你添了麻烦,我打心眼儿里为你好,你怪罪我不收我的东西我可不好说了。”
月华赶紧道:“我没放在心上的,您要给我赔礼道歉,却是在说我小心眼儿,这东西我更不要了。”最后一句略带玩笑,她还这一对耳环不过是因为她不是真的生气,若是真的生气,也不是一点儿小东西就能收买的,自己主动上门,不过是给人台阶下,夫人真心赔礼道歉这事儿她打算就这么过去。
“你以前还收过我一对银臂钏了,这会子一副耳坠子就矫情了。”宁夫人笑骂。
月华笑道:“上回我还没出门子,收礼是自己的事儿,今儿夫人看得起我给我一对臂钏,明儿我瞧着什么好送给夫人,是咱们两个事儿,您在我新婚的当口儿送这么个东西,这东西是写在礼册子上以后还礼,还是您单独送我的,还是单纯只是赔礼的,我就得弄清楚了。”
“这丫头真是一五一十的什么都要论个明白,你收着吧,回头我再补份新婚贺礼吧”
“我可没有变着法子找您要贺礼。”
陈婆在一旁笑道:“这丫头人情世故比我这个几十年的老人还清楚明白。”
以往觉得这丫头做什么事儿,哪儿哪儿都好,那会子还只当这丫头会做人,这会子再看,这丫头真一点一点儿都明明白白的,人太清醒就失了些人情味儿,做人太明白,做事儿顾虑多,不会对一个人死心塌地,宁夫人以前想把她说给宁远一部分是喜欢这个丫头,还有一部分是因为这丫头清楚明白,会做人,会做事,说给宁远,拉拢到自己的身边,以后也是个好处。
宁夫人以前看月华还好,现在只觉得,这丫头做人太明白,不好糊弄,以后有事儿巴望不上。
月眉端了茶盘进来,月华跟宁夫人有说有笑的,月眉勉强笑道:“太太,二郎一会子过来拜见您,给您送你上回要的茯苓饼。”
月眉这句话其实是对月华说得,月眉没有见过宁远和月华有多亲近的时候,如今月华也结婚了,但是她总不放心。
月华听出了话头儿,老实说她也不想碰见宁远,起身:“我也该走了,家里就我一个人,也不能出去太早。”刚站起身来,宁远掀开帘子进来。
宁远第一眼就看见了站着的月华,她看起来不一样了,梳着妇人的发髻,没穿少女的半臂衫,换成了长衣,容貌没有什么变化,装扮变化了很多,看着整个人比以往多了几分庄重。
这样的变化,应该是成了亲的缘故吧。
他当初答应了月眉总觉得可以放下月华,两人的名字就差一个字,月眉也是个小美人,没有比月华差多少,可是还是觉得自己放不下。
月华笑着跟宁远打了个招呼,告辞了,宁远目送月华离开。
宁夫人看儿子那个样子,叹了口气:“你也是个娶了女人的人了,以后就得有个爷们儿样子,别磨磨唧唧让人厌烦。”宁夫人不喜欢月眉,到底儿还是儿子娶进门的,当初娶她的时候心不甘情不愿,拿他做筏子,杀杀性子,人都娶进门了,也只盼望着两人能好好过日子,转头对月眉说:“你是个妾,要时时刻刻牢记男人是天,好好照顾自个儿的男人,你照顾好了,以后新奶奶进门了也感念你。”
月眉被宁夫人整治地大气儿也不敢出,讷讷的应了。
宁远不喜欢月眉,到底儿是自己的女人,得护着,这会子不好跟母亲犟嘴,只笑道:“我看她还好,今儿早上的衣服也是她替我收拾的,别看她小,心细,她胆儿小,你别吓着她。”
宁夫人只恨儿子心太软,被人这么算计,人家就伺候了一个晚上,就忘光了,这会子自个儿的妈教训几句,这丫头委屈了,他就受不了了,在自个儿面前说好话:“我是做长辈的,说一句都说不得有些事儿你纵着,我得管。”
宁远只得笑着打哈哈。
月眉原本以为傍上了宁远又好日子过,没想到好日子没有,多了个厉害婆婆,好歹宁远是个好的,愿意对她好,她悄悄的把手伸过去,在袖子里婆娑宁远的手,宁远转过头来对她笑笑,脸上虽然是笑得,眼神儿分明告诉她,不要闹,捕捉痕迹的把手挪开。
第七十二章 要命
何珩中午回来,月华鼓起勇气煮米饭,第一次煮饭,饭是煮熟了,但是锅巴糊了,饭也有股子糊味儿,不过何珩很给面子的吃完了,月华觉得挺没脸的,作为一个女人,都不会做饭,传出去要闹笑话的,但是生活在南边儿总不能总吃面条馒头,怎么拖还得学着煮饭。
照旧是何珩牵着马,月华骑在马背上,不过走到僻静的道路的时候,何珩一下翻身上马,月华坐在他前头跟坐在他怀里一样,青天白日的,月华觉得很不好意思:“你下去,有人来了怎么办”
“这地方没什么人,放心。”不管不顾的拉缰绳,末了还在月华耳朵上轻轻咬了一口:“耳朵真软。”
“”月华在马背上扭着。
“我跟你说你别动。”燥热的呼吸传过来,月华不敢再动。
他却轻轻的笑着去亲月华的脖子。
月华眼见着快上大路了:“一会子人多,你下来。”
“我搂着自己的媳妇儿谁敢说。”何珩非不肯下去,只搂着月华。
月华气得推他,正好大路有几个人走过来,:“有人呢”何珩飞快的在月华的嘴角上啄了一口:“听你的,我下来便是了,不过这算是你欠我的,晚上你得还我”何珩到底儿也还内敛,也不肯当着人面跟月华亲热,这会子来人了就下马了。
“去你的。”月华以前不知道他还如此无赖,气得骂道。
“娘子别生气。”
何珩这人总有一种本事,前一刻还给你耍无赖,一说到正事儿立刻变得一本正经:“有些事儿在去之前我就得同你说道的。”他的脸变得严肃起来,仿佛跟刚刚那种赖皮不是一个人:“咱们的庄子在河谷,离这儿不远,不过中间儿有一段路不好走,你来回不方便。
一共五十多亩水田,可以种粮食,二十来亩山地,不能种粮食,但是可以种菜和种苞米什么的,这些你得知道,别一窍不通被人蒙了。
我给佃户定的规矩是,按照一般的规矩来,稻子收割了,佃户得一半,咱们得一半,赋税他们自理,但是碰到年成不好的时候,稻子收不上来这么多,不好五五分,咱们得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按照具体的年成定。
山地怎么处置交给佃户,山上的树木猎物也都交给他们,咱们不管,但是有一点,每个月的蔬菜瓜果以及鸡鸭猪羊这些得按时按量送来,过年的腊味菜干也不能少,另外收五两银子的租子。
咱们轻便,他们得宜,两下里方便。
这些事儿我都告诉你,别去了那儿,两眼摸黑。”
月华听了一愣一愣的。
老实说,月华一穷二白的额出身,没在农家呆过,她也知道到苞米买回来是什么样,不知道长在地里是什么样。
何珩明明是世家子出身,这些东西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有种人吧身上有股子韧劲儿,能身居高位享富贵,脱了锦衣华服,也能如鱼得水,看着很平和,却好像什么事情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何珩就是这种人。
“不是说分给军户的就四顷田么怎么这会子变七十多亩地了。”
他笑起来,又恢复了刚刚的惫懒样,回过头来跟月华耍赖皮:“这不是因为我能耐么不是偷来的抢来的,军功挣的。”
月华这才知道这次分田,按照等级分的,多的像何珩有七十多亩地,也有老土舍能分上百亩的,大部分普通军士顶多十几亩地,田优劣好坏也都不一样,这算是军里的一个奖惩机制,有军功的多得,没军功的少拿,同时,军里又拿出几万亩来额外分发给有军功又暂时没有升上去的普通军士作为奖赏,来抚平底下军士少分土地的不满。
这就好比让驴子干活儿得喂草,驴子看到了眼前的草,还有不远处的跟多的草拼命的干活儿。
再者,土地就这么多,若是平均分下来,一个人四十亩地,多少人,多少亩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万个人就得四十万亩地分出去,底下的军士不能多分,军里也不能赖着下头的。
这种按照军功分地的法子,个人发到的土地不一样,多的像军里的老一辈土舍能分一二百把亩,少的也有十几亩,普通军事压根儿不知道土地的准数儿,只看着人家拿得多,自己拿得少。
同时化解矛盾最平稳的办法就是转移视线,看到自己比同伴少要么妒忌同伴上头有人,要么就认为是自己不够好,侵占一部分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侵占来的一部分利益转移给另一部分人,那些得了更多土地的上层军官和普通军士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会和那一部分军士对抗,这样谁也不会把矛头指向军里。
这样矛盾被转移,他们不知道,算下来,每人平均摊下来不足四十亩的一半,究竟土地有多少也只有军里知道了。
这也解决了实际土地不够的问题,又缓解土地不足带来的矛盾,也不知道这法子是谁想出来的。
月华一直以为到了边关自己得下地干活儿,不会种地也得学着刨土,这会儿发现何珩手里一大块田产,自己压根儿不用下地,收租也能过日子,若是换做以前她会很高兴。
兴许是结了婚,就把何珩当做自己人,但是看到何珩肩膀下边儿的伤口,还有身上十几处小伤口,她觉得军功真是拿命换的,首先也得人活着,这么多地,不知道跟多少人换命得来的,反倒没那么高兴了,半晌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