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军户幸福生活吧

军户幸福生活 分节阅读 168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点儿玩笑都开不得。”

    “我可比不得你,什么都能说”月华摇了摇头。

    “嚯”宁碧云冷笑一声,捏了捏月华的脸:“太较真了不好,学着点儿我,银子是用来使,我就喜欢花银子买高兴,不需要太计较。”

    月华:“”摇了摇头:“您老能不能有点儿正形。”

    “看开一点,日子过一天少一天,人也是,家人相逢一次少一次,人生在世,不过大梦一场,高兴就笑,不高兴就哭,你娘我现在高兴就想笑。有银子就用,没银子在说,银子是银子,还是身边的人更重要”

    “还讲上大道理了。”月华抿嘴,其实她也觉得宁碧云说得对,随着儿子的出世,时间对于她而言是越过越快,日子真是一天少一天,倒不如快活过日子,她很乐意宁碧云折腾,但是还是不希望她在娘家人跟前这样:“你身边的人不就是我你用你的钱,没钱了还有我了,别想些别的人。”

    宁碧云听了,倒没说什么,月华也不希望话讲的太过。

    两人倒没再说了,这个话题在此打住

    宁碧云打破尴尬,招呼月华来帮忙,两母女取了白酒来,把桃花浸入酒瓶子里,用泥巴把口子封住,放在墙角里,桃花浸泡十五天,取出来,把盖儿掀开,酒里一股桃花香,晚上喝一杯,微醺正好入眠,摸摸皮肤果然肌肤润泽了不少,确实对女人好。肌肤润泽人的心情也变得好,无惊无怒,笑口常开,确实是个好东西。

    当你身边人都是笑着的时候,你自己也是笑的,一家子气氛都是宁静安详的。

    七八天之后月华掌柜的拿了做好的簪子过来,月华怎么看都觉得跟图纸上画的有出入,但是取了图纸出来,仔仔细细对照每一个细节,确实是完全按照图纸做的,额外付了手工钱,簪子的做工非常精致,上面镶嵌的珠宝也是尽量挑最好的来,东西是十成像了,但是总感觉差点儿什么,月华不知道到底差什么。

    只能说没做出图纸的神韵来。

    月华拿了笔:“簪子做出来了,照着图纸做的,但是总感觉跟图纸有出入神韵差了点儿马上就是清明节了,要祭祖,你能回来吗”

    栗子拿了篮子割了野韭菜,回来做野韭菜鸡蛋,小包子特别长大了自己拿了勺子吃米饭,一勺子一勺子的挑米饭十分有模有样,宁碧云拍着手直乐呵:“跟你小时候一样,拿勺子的手很稳,第一次拿勺子吃饭,米饭没撒出来一点儿。”

    “当然,我的宝贝儿子”

    何珩不知不觉已经在金陵呆了两个多月了,见了皇上之后,皇上半点也没有提起西南的事情,何珩每天下午都去皇帝那里陪侍,有的时候替皇帝代写奏折,皇帝偶尔会忽然抛个折子出来,让他去想应对办法,这些有可能是北边儿的旱灾折子,也有宗室的折子,并不拘泥于军队战事的问题,何珩每次都被忽如其来的问题弄到焦头烂额。

    但是他毕竟还是有几分敏锐度的,皇帝不会无缘无故的让无缘无故的人做无缘无故的事情,知道皇帝是在借此考验他的能力,比在西南的时候更忙了,金陵的情况更为复杂,被各种复杂的朝堂关系弄得身心俱疲的时候,就格外盼望月华的信件,看她在信件里聊家常,那是最放松的时候。没了年轻时候的骄傲和浮躁,他觉得他的心态也越发趋于稳定成熟。

    天子当了皇帝也不会松懈学业,皇上每隔三五天就要召集大臣去书房讲经论道,这个习惯到了金陵也没有变,讲经论道的大臣几乎全是饱学诗书的文官,何珩作为一个武官也被拉了进来,还好他去参军了,当年所学的东西没有全部忘记,虽然不能够像那些文官那样侃侃而谈,不过还是能说两句。

    文官肚子里都有股子傲气,自觉读书高品,其他的都是下品,看到何珩一个武官掺和进来颇为看不起,经常故意刁难他,故意让他发言,皇帝很显然是不管这些的,似乎还很乐意看好戏。

    何珩早年读书,书本多年前就丢下了,这些年偶有时间读点书,肯定不如他们这种每天啃书本的,那些人给他出些刁钻生僻的问题,他还真没办法全部都答上来,颇为厌烦,很多时候都把自己弄得捉襟见肘

    之前何珩还觉得这位皇帝登基是因为用了一些手段,随着跟皇帝相处久了,何珩越来越佩服皇帝,这个只比他大十岁的男人,他有着操控一个国家的权利,也有着权力匹配的能力和手段、气魄,虽然很累,但是在金陵确实接触了比西南更大的世界,有了更为开阔的视野,他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

    月华受到何珩的回信,回信很短,就两个字:“那是”

    月华拿着信有点无语

    “那是”

    那是什么呀那是

    不过转天就收到了第二封信,月华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可以写在一封信里,他要寄两次月华觉得她已经看清楚何珩这个人了,深沉起来像个男人,胡闹起来像个孩子,她也搞不清楚他为什么一个人可以分裂成这样,把信拆开,何珩不出所料的回不来。

    月华只好代替他祭祖。

    “带着包子去见了他的老太爷和老夫人,包子跪在地上扣土,指甲缝里全是泥巴,我把他打了一顿,这孩子看我打他,不哭还笑,我拿了竹棍子来,他才知道害怕,哭了出来指甲缝里的泥巴洗不掉,我只能招呼底下人,把他的指甲全剪了”

    她们现在住在桐城,回去还要坐车,小孩子可兴奋了,月华主持祭祀,没空管他,包子坐在地上扣土,扣得嘴巴都咧到了眼睛上。

    在包子的教育问题上,月华和宁碧云、何珩三人的意见一致。

    何珩自己小时候娇养出来,年纪轻的时候轻狂任性,男孩子台娇惯养成了骄傲的脾气不好。

    宁碧云因为宁遣的死,觉得男孩子不可太过娇惯,年纪轻轻不学好还脾气大。

    月华看了宁遣和宁远的对比,又听了宁碧云和何珩的话,觉得男孩子不可太过娇惯,教养很严格,所以包子照顾得也没有一般的世家公子那么“精心”,教养也更为严格。

    包子如今断了奶,身边也就一个奶妈和一个上了年纪有些经验的婆子服侍,非常寒掺,不过包子虽然调皮了些,不过不骄矜,摔倒了不哭不闹自己爬起来,很好伺候。

    ps:今天只有一章,字数没少,今天卡文,只好写过渡章节,有点平淡,见谅。我一直怕写太多过渡章节,总担心读者说我灌水

    很晚才回来更新,没检查就发出去了,语句不通和错字告诉我,我来修改。

    第315章

    月华觉得宁碧云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宁碧云大概真的很担心月华跟二爷秋后算账,自从那次酿酒时间之后总是有意无意的提起二爷的种种好处,月华好气又好笑。

    她知道宁碧云是想着要调和她和宁家二爷的关系,避免两人真为了这点儿钱撕破脸皮,就是这样她才觉得好笑。

    其实月华跟宁家二爷散货不全是因为钱的事儿,她是真不打算跟宁家人沾边。

    宁碧云是个很重情的,她知道否则也不会这么掏心掏肺的对自己,可是也太重情得别人算计自己都无所谓这也月华无法理解她这种做法。

    以前宁远成亲的时候,宁碧云送宁远产业,月华心里不太认同,宁家人做的不对,又不是宁碧云亏了宁远和宁夫人,宁家一家人做什么去了没必要她来补偿那两个母子,不过宅子和田产都是宁碧云的,她接受宁碧云的东西,也不贪图她这点儿东西,她想送给谁就送给谁。姑姑送侄儿东西也说得过去,月华也不去管,也没资格和立场去管。

    只是田产铺子月华接了过去,她就得好好管管,她实在见不得宁家二爷这么明着欺压宁碧云的事情。

    宁碧云是自己的长辈,同辈有些话可以说,晚辈做的不好可以直接骂,但是百姓孝为先,做长辈的可以说子女的不是,做自己的可不能妄论长辈的不是,她数次想开口说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每次宁碧云似有若无的提起宁家那点儿事儿,她就不开口,宁碧云自己觉得没意思也就不说话了。

    宁家二爷是个尖酸刻薄,为了点钱就肯跟人撕破脸,目光短小的人,他的夫人田氏一样的尖酸刻薄,不过比这位田氏比起宁家二爷的愚昧短浅的来,她的脑子会拐弯儿,而且脸皮厚。

    宁家二爷为了多挣那点儿钱一点儿情面不讲,月华还真的很给面子的就不去二爷那里进货,二爷还觉得是月华不识抬举,特地写了信来说月华的不是,指着鼻子骂月华不识好歹,信里他是因为看到月华两母女可怜才来拉扯一把,扬言我不销给你,我可以销给别人。

    月华没把二爷当个人,他信里骂她她也一笑置之,被宁碧云知道了,宁碧云躲在屋里哭的稀里哗啦的。但是哭完了,二爷嚣张目光短浅,田氏就比二爷会做人,立刻写了信来说抱歉,还假模假样的提了一堆礼物过来,却丝毫不说掌柜的把东西销往别家的事儿,这是想用几句抱歉和一点儿礼物糊弄过去了真的打算接着这个机会跟宁碧云拆伙。

    可是宁碧云呢田氏稍微示好,她又把二爷的不好给忘了,觉得这位二哥尖酸是尖酸了点儿,对自己还是有情分的

    月华当时真的想说:“您老一大把年纪了,还这样也是心大”可是她没说出口。

    随着战事一点一点的结束,边关慢慢的恢复到了往日,流民返乡,客商们也渐渐的开始做生意,别的客商贩货过来,边关各种物件的价格也就慢慢的回归到了以前。

    以前宁碧云和宁家二爷说好了是对半分的,无论买卖里头双方的利润是多少都是对半分的,价格都是不定的,有时候宁碧云吃点儿亏,有的时候二爷吃点儿亏,反正亲戚之间没算计那么多,对半分就对半分,若是换做关系好的或者不那么爱算计的,你不算计我,我不算计你大家都不算计,亲戚之间原本也确实不用算计这么多。

    可是宁碧云和宁家二爷明明是宁家二爷在算计。

    宁碧云过年过节还要送很厚的礼物给宁家二爷,月华查账的时候,发现账目上每个月都有一笔开销是给宁家二爷的商队的,原来宁家二爷商队到了边关吃住都是宁碧云的。

    宁碧云不爱在钱上算计,但是掌柜的记账还是记得清楚,月华发现,二爷抠门儿,有的时候甚至连工钱都要宁碧云这里付,这不归宁碧云管,也不知道宁碧云付工钱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换做月华肯定不行。

    可是宁家二爷跟别人合伙可就没这么好了,人家做生意没有亲戚情分,一点点算的很清楚,压根没有跟宁碧云合伙这么合适,可是他已经为了那点儿钱跟月华闹翻了,现在要弄回来也没那么容易。

    如今两家一分开,刚开始月华高价进货亏了点,不过随着物价正常,少养了一批人,利润比往日多了许多,二爷是个糊涂蛋子有时候瞎进货,运过来的东西也不管能不能卖出去,一律扔给宁碧云卖,卖得出去就卖,卖不出去两家一块儿亏钱

    月华管了之后,她稳重,刚开始接手,给自己的目标就是熟悉熟悉,稳扎稳打,什么东西卖得好进什么,不求有大利润,只做到不压货,不赔本,她发现稳扎稳打的法子竟然比以前利润还高,很多风险利润并存的货物,她都没敢卖,生怕压货,可见宁碧云跟二爷搭伙是吃了多大的亏

    月华拿着账本子去堵宁碧云的嘴巴,宁碧云刚刚还在念宁家二爷的好,看了账本开始支支吾吾的起来,月华觉得不给她看账本她压根儿就不会理会。

    账本果然是个好东西一个账本让宁碧云没法还嘴,事实说话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也就罢了。

    宁家二爷跟月华散伙儿之后,他的商队运东西过来得自己找销路,月华不在负担商队的伙食住宿,一支商队通常都是一个掌柜带三五个伙计,十来个押运的护院,一行十几人到了边关要吃要喝还要住,本身是一笔不小的花销,这些可全都得算在成本里,问题是掌柜的自己去找卖家还耽误工夫,如今物价恢复,客商多了起来,销路不那么好找,利润也没那么高了,成本就高了许多,掌柜的要找销路,跑的躺数少了,利润也就少了很多。

    这下轮到二爷后悔了。

    这就是月华要的效果。

    第316章

    宁家二爷就想着掉转头来找月华,他们大概以为月华不过是个年轻面嫩的媳妇子,宁家二爷的掌柜的来找月华销货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进了店门坐下来:“换了人就没规矩了吗,也没个人进来给爷端茶倒水。”有小子要上去倒水,被月华拉住了,这种掌柜的理都不想理,还别说给茶喝,这掌柜的看到没人给他上茶,颇为心虚的大吼:“人呢我们新到了一批货物,卸在仓库里了。”

    “谁让你们卸在仓库里的,我们可没说收。”月华走过来笑道。

    “以前可都是卸在这儿的,怎么想变卦,你怎么这么点儿规矩都不懂,要不让姑太太来,姑太太是个懂道理的。”

    “不用她来了,你把东西卸在我们仓库里,回头被我们扔出去,砸了什么东西我们可不管,有本事回去找你们二爷去,要不要我把你们二爷的信拿出来”

    这掌柜的不说话了,他再要说话,被月华的人教训了一顿,二爷的掌柜的自觉理亏又觉得丢人见到月华就绕道走。

    其实月华也不知道她最近嘴巴为什么这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