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本章免费)
我去雷副主任办公室,他不在,说是到省委宣传部开会去了。我只好叩开报社分管党群工作的党组副书记、副总编辑潘泓铮的办公室,他从高靠背的真皮转椅里欠了欠身,“是静之啊,请坐。听说你出去了,什么时候回来的?”
潘副总持有传播学博士学位,是本报惟一一位高学历人才,据说架子很大,就是其他副总找他商量什么事,他也只是从座位里欠欠身就算打过招呼了。一般记者找他,常常是动也不动一下。
我在潘副总对面的座位上坐下,说:“潘总,有个情况我得向您汇报一下。”
“哦,什么事?”他放下手中的文件,望着我。
我把李珍与许维舟的关系,和小敏敏失踪的事作了简要汇报。
潘副总沉『吟』片刻,“这样的事,记者下去采访常常遇到。可一旦形成材料,证据总是不够充分。报社不是司法部门,不能取证。何况,这种事取证也难。这样吧,可以先拿个稿子出来。记住,材料一定要扎实,不然会把报社搞得很被动的。”
见潘副总这里原则上已经通过,我很高兴,“潘总您放心,我会把握好这个度的。”说到这里,我站起来,又道,“那我就不打扰您了。”
“没事,静之你再坐一会。我读了你最近发表在副刊的几篇文章,不错不错!”
没想到潘副总会对我的那些散文感兴趣,“信笔涂鸦,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也入得潘总的慧眼?”
“不不不,我也很喜欢散文的。”
“潘总博览群书,是我们老师辈的人物了。”我说的是实话。从潘副总的话里,觉得他好像也在写散文。
潘副总很高兴,都是读书人,读书人之间的赞词,不过如此。“我常说,现在的消息啦、通讯啦什么的,就应该有点散文笔意。你在这方面做得不错,不错不错!”
我有些脸红,“那,那件事,我就先拿稿子出来?”
“好的好的,以后常来坐。”
内参稿件很快编发,我们等待着,观望着,看这发已经打出去的“炮弹”,能否击中目标?
阿依告诉我说,她已经给王主任打过电话了。王主任在电话里说:“哎呀,小事情嘛,你们放心好了,就是稿子登不出来也没有关系,交朋友总可以吧。”阿依只好把信封交到了报社纪检组。
我想了想,说:“阿依,这件事办得好。”
“是呀,纪检组长拿着两个沉甸甸的信封愣了愣,把事情弄清楚后,直说阿依不错,阿依觉悟高,我们报社就需要这样的同志嘛!”阿依学着纪检组长的口气,惟妙惟肖,说完,笑得很开心。
我想,也许是阿依觉得自己实习期满,以后有希望正式分配到报社来了。我也替她高兴,一个实习生能够得到副厅级的纪检组长的表扬,不容易。我说:“阿依呀,毕业了,就到我们报社来吧!”
“好啊好啊,那时我们就是真正的同事了。”阿依还真会顺着竿子往上爬,脸上写满了希望和憧憬。
“你怎么总是那么在意我是你的老师呢?”
“我就是在意。我喜欢我们是同事,是朋友,不是更好吗?”
我睁大眼睛望着她,只见她的脸上仍然充满希望和憧憬,“难道我们现在就不是同事?不是朋友?”
“那不一样。”阿依摇摇头,声音明显低了八度,随后抓起一张报纸,把头埋了下去。
这期内参发出后的第二天,雷副主任又一次走进了我们这间办公室,脸『色』很难看,“静之,你来一下!”
在雷副主任办公室,我有一种莫名的紧张。
他没有让我坐下,将那本内参甩到桌上,盯*潢色 着我问:“为什么不等我回来就发出去了?”
雷副主任似乎也觉得自己的口气严厉了一些,有点恨铁不成钢的味道,“静之呀,我看这次是要闯祸了。我让你去采访那里的计划生育,你倒好,弄了这么一篇东西出来。”
“有什么问题吗?”
雷副主任摇摇头,“你难道不知道内参的分量?我看维舟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你就等着吧!”
他这么一说,我还真有点忐忑不安了。特别是听他说到许维舟的口气,他们之间大概还有些交情。
回到办公室,阿依好像等不及了,“雷主任的脸『色』好难看,是不是找你说内参的事?”当她发现我的脸『色』也很难看时,立刻埋头看报,时不时偷偷盯我一眼。
两天后,省委转来了签有意见的内参复印件。分管纪检的省委副书记刘一亭在内参复印件上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1廉洁自律是我党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做到了。但是,有的同志在权力、金钱、女『色』面前没有经受住考验,是让人惋惜的,痛心的。2发生副县长包小蜜违规生育这样的事,不必大惊小怪。虽然暂时还不能肯定此文所述与事实有没有出入,但所反映的这种现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3请省纪委、省监察厅、省报派员,配合眉江市委开展调查。如果所述属实,不管涉及到什么人,一定要按党纪、法纪从严处理。
读了省委领导的批示,我很高兴,我们反映的问题毕竟引起了省委高层的重视。阿依却显得并不怎么样,“事情还没有得到解决,一个批示有什么可高兴的。”
“你在实习期间就能参与这样的行动,还不满足?”我把行动两个字说得很重。
“记者不就是做这些事的吗?”
“你以为天天都是这样啊?是你的运气好,正巧遇上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