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天昊传

第 15 部分阅读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果然和历史上的一样)看来刘备有麻烦了。”我说道。

    “吕布乃是”三姓家奴“,而且名声不是很好,我想刘备应该对其有所防范才是。”徐庶进门说道。

    “哦!元直这样认为啊那我们打个赌怎样?”看来徐庶对刘备的看法很高啊。

    “恩!主公要赌什么?”徐庶身性本就豪爽,听我这么一说也是来了兴趣。

    “那就赌一顿饭怎样?”我笑着问道。

    “好!就一顿饭。”他到是爽快。

    “饭要在天然居吃,这人嘛,便是我青州的大小官员怎样?”我又问道。

    “啊主公,你干脆杀了我算了。”徐庶听后笑着道。

    “要不,请俺老典喝也行,你看俺也喝不了你多少。”我身后的典韦说话了,这家伙一听到吃,那是积极得很,可全青州谁不知道他是饭桶加酒桶一个。

    终于,一声清脆的哭喊,响彻云霄。

    “生了!生了!恭喜主公是个男孩。”事先请好的产婆给我带来了惊人的消息,我有儿子了……

    抱着怀里的孩子,我激动的来到赵雨床前,此时幸福的流水已经掩盖了一切的话语;看着身子有些虚弱,脸色略显苍白的赵雨我心疼的将母子两一起拥进了怀里。

    “给孩子起个名字吧!”莲儿在一边也是激动的流着泪水道。

    “就叫陈锋吧,身奉乱世,男人就应该有宝剑一出谁与争锋之气势。”我说道。

    征北将军喜得贵子这可是天大的消息,转瞬间消息已经传遍了太平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纷纷喝彩着,高兴的放着鞭炮,吹罗打鼓以示庆祝而我的将军府更是人满为患,门槛已经踏破了几道了。

    可有人就看不贯别人高兴,什么俗话说的好“众人乐呵呵,不如一人乐呵呵”这不袁绍老兄和公孙老兄可是闲不住的主。联盟过后双方的势力是大增,而且北地民风本就彪捍,这下两家军队的战斗力也上了一个档次。听说我喜得贵子,作为“朋友”也要来庆祝一下不是,于是两人带着军队一路上是“敲罗打鼓”好不热闹。

    而切,为了能够早点到青州为我庆祝,更是马不停踢的一路“猛杀”。

    邺城,城守府内。

    “幸好,群众撤离及时,真是没想到,袁绍军中还真有厉害的角色。”荀攸感慨的说道。

    “目前他们的前进速度,和行军路线来看,我们的第一步作战计划成功了。”郭嘉说道。

    “那是不是现在就进行第二步,作战计划,给袁绍和公孙瓒一个惊喜。”荀攸问道。

    “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要等,可也不能这样干等,我们要让袁绍他们举步为艰,深深的陷进翼洲这趟混水里。”郭嘉说道。

    “你说辽东那情况怎样,看来子敬兄身上的担子不轻啊?”荀攸有些担心的道。

    “有子敬,子龙,管亥,张辽,张合几位将军,是绰绰有余,我们就坐在这里看好戏吧。”郭嘉轻松的说道。

    袁绍和公孙瓒的两路联军,利用优势兵力对翼洲实行了重点突破,而守军由于事先得到通知,只有较小的抵抗便放弃了城池撤退,这时联军由于速度太快,后续部队已经出现脱节现象,在军师沮授的建议下联军放慢了进攻步伐,改重点突破为四处开花。

    袁绍凭借着“四世三公”的身价,号召了一部份县府官员的主动投降。

    “主公!属下觉得事情有些蹊跷,这一路打来我们连翼洲,陈天昊的主力部队影子都没看到。”沮授这时在南皮的城墙上对袁绍道。

    而正在为拿下南皮而兴奋不已的袁绍,还没高兴多久就有人泼他冷水,他老大不自在的白了沮授一眼道:“那你说说怎么个蹊跷法?”

    “以属下之见,这是陈天昊似乎早设好的圈套等我们往里专。”沮授分析道。

    “何以见得?”袁绍问道。

    “刚传回消息,我们的辎重被人半路烧了,而且我们的士兵经常半夜失踪,因此属下以为陈天昊是另有阴谋。”沮授说道。

    “竟有此事?”袁绍有些不满的看了一眼身后的郭图。

    此时郭图也感受到了袁绍责备的目光,小心的道:“主公,我想他陈天昊一定在集中力量与我军决战,烧辎重只是他的缓兵之计而已,至于士卒失踪一事,属下也是有所耳闻,属下立即派人前去调查清楚。”说完已经转身跑下城墙。

    “公孙瓒的骑兵现在在什么位子?”袁绍问道。

    由于袁绍的主力基本是步兵,而公孙瓒的基本是骑兵,公孙瓒以寻求我之军主力决战为由,转战四处,可有一个奇怪现象发生了,公孙瓒的骑兵并没有遇到什么所谓的“青州主力”,人员却是越来越少,越打越少。

    “越儿,和邹静他们约好的时间也快到了,幸亏你想出的秒计,既然在战时将兵力一部分,一部分的派回并洲,就算他袁绍再聪明也想不到我们会有这招,到时候就来个里应外合,我看雁门破不破。”公孙瓒拍着弟弟的肩膀高兴的说道。

    “这都是做弟弟的本份,哥哥过讲了,剩下的就看邹将军那边的了。”公孙越恭身道。

    “不过,我们还是要小心袁绍那边。”公孙越提醒道。

    “这个哥哥知道,沮授的事安排的怎样了?”公孙瓒问道。

    第七十章 阴谋和阳谋

    “奉孝他们做得不错嘛!一招诱敌深入便将袁绍和公孙瓒的兵马变成了饺子馅儿。”我看了报告后赞赏的说道。

    “是啊不过臧将军那里的压力变得大了起来,主公是不是派人支援一下?”田丰有些担心的道。

    “不用,以臧霸之才足够了;到是公孙瓒那边,看来他要得到并洲的心不死啊,难道就不怕我在后面给他一下?”我笑着道。

    “以目前的形势对我们非常有利,主公为何?”田丰疑惑的问道。

    “公孙瓒和袁绍那个是喝稀饭长大的,他们就真的是联盟,两人恐怕此时正在想怎么借我的手除去对方,如果现在就将他们包了饺子,虽然我们有必胜的把握,可这样反而让他们两家真正的联合起来反抗,这可不是闹着玩得,弄不好还真让他讨到什么便宜去,那到时候可就得不尝失了。”我说道。

    这时孙乾气喘嘘嘘的跑了进来道:“主公!北平传来消息,驻守北平的公孙瓒部邹静已经趁夜西进,目标雁门。”

    “你看,这不就来了,通知各部密切注意两军动向,必要的时候给他们加把火。”我迅速的命令道。

    “另外,让子敬和子龙他们自行制定作战计划,在出兵的同时不要忘记北方的外族,有些人可不是真的臣服。”我补充道。

    “主公!曹操那边也传来消息了,他将吕布打败后便成了衮洲最大的势力,用不了多久曹操便会成为衮洲之主。”孙乾拿着另一份情报递给了我。

    血,鲜红的血,从不同的尸体里流出,汇成一条条小溪,最后流入城下的护城河,将何水也染成了血红之色。

    城下的袁绍看到这一幕,是气不打一处来,没想到一路平静的他们,也放弃了警惕之心,以为紫阳好是象以前的城池一样,一两个冲锋便被拿下。还是军师沮授看出了不同,可袁绍没看到,先锋淳于凉也没看到,他们只看到了城里的粮食和女人。

    沮授大喊着在一旁苦苦的劝柬,袁绍最烦的便是在高兴之时有人少兴,这个沮授可不是第一次了,(在加上一边的郭图吹风)一怒之下将他绑了起来。

    “老子就不信,一个小小的紫阳还能挡住我几万大军的脚步。”袁绍狠声道。

    一听到这话,手下的众将都是一阵胆寒,想起刚才攻城那一幕,有的已经冒出了虚汗。(当袁军一个万人队,对东城门发起冲锋时,迎接他们的不是以前零星的箭支,而是覆盖满天的箭雨,他们这才记起青州兵的弩弓手,可为时已晚,有的甚至还没举起手中的盾牌便被扎成了刺猬,可举起盾牌的也好不到那里去,第一轮覆盖袁军便损失了近两千人,主将淳于凉在没听到袁绍的退兵命令下只得将兵士分散,俩躲避密集的弩箭覆盖,可这明显也没收到什么好的效果,伤亡依然掺重。阵后的原绍也看到了不对,迅速命令盾牌兵上前开路,手拿两米高盾牌的士兵走在了袁军的最前面,这下效果好了很多,袁军立即步步为营向城墙推进;可袁绍他忘了我军还有一种杀伤力巨大的武器。只听得城墙上一声大喊,接着便有数十个物体以抛物线轨迹飞来,顿时袁军开路的盾牌兵被砸死砸伤者不计其数;这时的袁绍才反应过来,不甘心的下达了撤退命令。“这是专门用于守城的投石机体积比较小,由于现在就我一家也不用担心其他人用投石机打我”。)手上挨了一箭的淳于凉一听还打,也顾不得许多,出列道:“主公!将士们都打了一个上午,您看是不是先安营,休息商讨一下?”

    袁绍此时看了看四周疲惫的将士们,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远在北边的雁门关。

    “报!将军!关外发现大量骑兵,看旗号是幽洲公孙瓒大人的”白马骑“。”探马迅速的将情况汇报给了高干。

    “是吗?公孙瓒的人终于来了,走随我到关前去看看。”高干一副好象早知道的样子道。

    来到关前,公孙瓒的骑兵已经列好了阵,不过要用骑兵拿下雁门似乎有点异想天开。

    “将军,公孙瓒部下邹静要求进关,他说我们两家正是联盟之时,他要进关帮忙。”守关小校禀道。

    “看这阵势,帮忙的?行,你让他命令将士卸甲,再放下武器进关。”高干说道。

    高干来到关前,邹静对他大声道:“高将军你为何拦我去路?”

    “邹将军,别误会,你我现在都属友军,只是这雁门关乃重镇有不得半点马虎,还请见凉。”高干道。

    就在双方对峙之时,关后突然传来了喊杀声。

    “怎么回事?”高干问道。

    “将军我们的后方被偷袭了,敌军已经杀进关来,弟兄们抵不住了。”一小校浑身是血的跑来报道。

    “哼,果然有诈,发信号。”高干命令道。

    这时只见身后的亲兵,跑到了城墙的最高处将大旗舞了起来。

    “本初兄,听说兄今日吃了败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公孙瓒假惺惺的问道。

    “伯硅兄,是来看笑话的吗?”袁绍有些不快的问道。

    “兄何出此言,我的兵都是骑兵如何相助你攻城?”公孙瓒诧异的问道。

    他看了看袁绍又道:“本初兄,不是还有沮军师吗?”

    这下袁绍火来了,还跟我提沮授,没他我袁绍就一事无成吗?说道:“他因作战不力已经被我绑起来了。”

    “什么?连沮先生都无法攻下吗?那我们该怎么办才好?本初兄我们不如退兵吧?”公孙瓒阴阳怪气的道,一口一个沮军师,沮先生,还什么撤。这不是明显的说袁绍军中就只有沮授。这种往伤口上撒盐之事也只有公孙瓒这种人,做起来是得心应手。

    而袁绍此时,却是阴狠的看了一眼公孙瓒,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更不要说一边以“阴谋”发家的郭图了。

    第七十一章 引狼入室

    “军师,对不起了,黄泉路上可别回来找我们兄弟两,我们也只是奉命行事。”一个高个大汉对着被绑在地上的沮授说道,手里端着一个装菜用的小木盘子,上面放着一个酒瓶;听他说话的意思,看来这酒便是毒酒了,不知道上什么毒?

    旁边一名比较瘦矮的兵士将酒倒满,拿到了沮授面前,有些小心的道:“军师,要怪就怪老天吧!也许真的是天妒英才。”看这名士卒同情的表情,就知道他也在为沮授报不平。的确沮授在士兵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这都是沮授用实力来证明一切的结果,可就是这种威望最终却是害了他的性命。我的三国记忆里,对于沮授还是很佩服的,不过他的个性我也了解,他只要认定后就不会改变。

    “请上路吧!军师!”声音有些沙哑,很明显士卒有些不忍。

    士卒将酒杯递给了沮授后,将身子转了过去,长长的叹息一声,不忍再看。难道真的是天妒英才??

    雁门关上,高干的亲卫将令旗舞完后,只见高干站在关上大声的笑着,关下的邹静听见了关上的动静后,知道动手了,正准备命令全军准备之时,忽见高干在关上大笑,笑的是那么的得意,甚至是有些忘形。其实刚才他发信号邹静便有所注意,又看到这一幕;多年的马上生活和同外族作战的经验使他闻到了危险的气息。

    不愧是久经沙场,反应就是快,只听他果断的命令道:“快加强戒备!尤其是后军!”

    可他的命令刚下达完,阵后便传来了震耳的锣鼓声和呐喊声;邹静惊讶的看着后方,他最不愿见到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是鲜卑人!快!列阵,准备迎敌!”反应过来的邹静,快速的下达着命令。

    公孙瓒的白马骑不愧是征战多年的劲旅,士兵们在很短的时间内便组成了一个冲锋战阵(为什么是冲锋呢?很简单因为冲锋阵是骑兵中组成较快的阵,在这种情况之下,只有是突围而出,而冲锋便是将兵力集中一点进行冲击,很容易撕开口子。)可接下来进入他们视野的“鲜卑人”却让他们更为惊讶了,想不到这次竟然早被完成了合围,只见四周都是身穿铠甲,手持马刀的鲜卑骑兵,邹静知道已经是不可能有机会突围了,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他犹豫着,这时全军的将士们也都看着他。

    可时间并没有多少让邹静犹豫,因为关上的喊杀声渐渐小了,这证明他们失败了,而邹静将要面对的是鲜卑,和关上的高干,他没有想到袁绍会引鲜卑之兵来包围他,他没有想到公孙瓒也没有想到。

    邹静一脸平静的走到阵前,对着身后朝夕相处的将士们,看着一张张熟悉的脸,他知道他不能倒下,如果连他都倒下了那就真的完了。

    邹静举起长枪,对着正面的鲜卑骑兵道:“弟兄们,今日就是我们”白马骑“扬威之时,我们要让那些鲜卑人看看我大汉的精锐。”

    “白马无敌!!”说完率先冲了出去。

    而后面的将士们也跟着大喊着:“白马无敌!白马无敌!”冲了出去。

    这巨喊,震撼了鲜卑人,震撼了关上的袁军士兵,他们同是汉人却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同胞在关下与外族奋战,而他们却是“汉j”。

    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事,雁门关上有些将士们不忍再看已转过身去,默默的为关下的同胞们祈祷着。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可数量比例相差很大的情况下,勇者只能够给敌人带来更大的伤亡,而最终的命运还是“双拳难敌四手”。

    可接下来的事却让关上的将士们有些愤怒了,他们的主将,让他们背上汉j之名的高干,却下了一个让他自己后悔终身的命令,遵照他舅舅袁绍走时留下的密函,他下令将关门打开来迎接鲜卑来的“客人”。鲜卑是信奉狼的名族,这群没吃饱的狼当然是不会满意现在的收获。

    就如电影里演的那样,变数多在战争中最有体现,当高干下达开关命令之时却没有一个将士如高干之愿的行动;而是纷纷用一双愤怒的眼睛看着他,如果眼神真的可以杀死人的话,高干此时恐怕已被“万箭穿心”。

    而高干并没有意识到死亡的来临,他举着手中的剑对关上的将士道:“干什么?想造反啊?还不快去打开关口,让我们的客人进来。”

    可是高干和袁绍,还有下面的鲜卑骑兵都忘记了一点,那就是镇守雁门关的将士们,他们其中大部分都是在这关上几年几十年的老兵,和袁绍从并洲招来的新兵,他们的根在这里,他们深受着外族入侵之苦,基于这以上的共同点,他高干今天要倒霉了。

    此时的高干见还没有动静,对身后的亲卫使了个眼色,几名亲卫领命而下准备开关,可刚走上台阶便被几双有力的手挡住,再难前进半分高干一见这还了得。

    几个大步过去,一剑刺向拦路的其中一人,口中喊道:“妈的!给老子让开!”

    可让高干失望的事情发生了,剑并没有刺进大汉的胸口,而是被一支短枪架住。

    高干有些诧异的看着这名大汉,他没有想到有人真的敢反抗他,大汉一脚将高干踢开,其他几名汉子也同时将亲卫制服,这时那名带头的大汉赶上一脚将正要起身的高干踩之脚下,用那双锐利的双眼扫视着周围的兵士们,这时高干的亲卫也慢慢的向大汉逼近。

    这种情况下,高干当然是最好的人质。

    “弟兄们!我们,都是汉人,都是炎黄子孙,我们绝不允许那些野蛮的外族来抢夺我们的粮食,妻女,杀害我们的同胞!”声音洪亮而刚劲。

    “而这个人,却要开关让那些外族进关肆虐,他答应,我第一个不答应!他是出卖我们的j细,你们说怎么办?”大汉厉声问道。

    “杀了他!杀了他!”声音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关口。

    就在此时,关下响起了鲜卑的号角声。

    第七十二章 黄雀之后

    俗话说的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黄雀之后呢??

    随着鲜卑的号角声,关上将士的心里也骤然紧张起来,看来鲜卑人是等得有些不耐烦了,他们这个时候吹起号角无非是警告高干,如果不开关,那么他们就要不请自入了。

    而被大汉踩在脚下的高干,听到号角声就象吃了兴奋剂一样大声的吼道:“你们这些狗东西,还不放了你高爷爷,等我将鲜卑客人迎进来心情一好,说不定就既往不……”话还没说完,就已经没声了,不是他不想说而是他已经不可能再从嘴里吐出一个字。

    高干的亲卫们反应过来时,已经为时已晚,纷纷拔刀砍向大汉,可刚跑出一步身上都不同程度的插上了箭支。

    “弟兄们!高干判国已被我砍了,还有谁?要开关的站出来!”大汉说完扫视一周,众人纷纷低下头,不敢正视大汉的双眼。

    “杀的好!”不知何时一名老者走出,他虽然是老者可身体依然健壮,走路依然有力。

    “小伙子!杀的好,俺老张支持你,今后俺这把老骨头就交给你了,说把怎么干?”还是老年人有经验,知道这是表态的时候。

    “老人家,谢谢您的支持。”大汉突然声音温和的对老者说道。

    都说这惯性思维在人们心里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不只要有人带头就好办,众人纷纷附和着。那名大汉见差不多了,接着又对身后的一名汉子使了个眼色,那汉子会意从怀里取出一个竹铜状的东西,打开后一团光球以及快的速度直飞上半空。

    只听得半空中“碰!”的一响,发出一团彩色光环。众人都被这美丽的光环所吸引,连关下的鲜卑人也是一样。

    然而,在雁门关不远处的树林里,一名小兵看到后,迅速的转身跑入了树林深处。

    “禀将军!雁门关信号已经发出。”那名小兵跑到一名身穿银色铠甲的年轻将军面前报道。

    “这么快就动手了?好!传我将令全军出发,树林外集结。”那名将军命令道。

    五彩光环过后,关下的鲜卑人明显的一楞,可他们是草原上的狼,狼是最敏感的动物之一,一种抹名的危险笼罩在众人心里。

    “将军,事情好象有变。”一员小将策马来到鲜卑将军的马前,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那名将军好象也感觉到了什么,看了看小将,转身对传令兵道:“再吹一次号角,这次用冲锋号。”

    这声号角一响,关上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是鲜卑的冲锋号,看来他们是要攻城了。

    而大汉却是面不改色,继续吼道:“终位弟兄,鲜卑要攻关了,现在走还来得急。”此话一出,可并没有一个人走。

    大汉欣慰的看了看众人,又道:“好!既然大家都选择了这条路,今日要生一起生,要死一起死,你们都是我的好兄弟。”

    “人在关在!关破人亡!”大汉大声的吼着,众人纷纷附和,声势浩大,连关下的鲜卑人也听得是一清二楚。

    “不知死活的东西,老子就让你看看鲜卑民族的精锐是如何攻下雁门关的。”鲜卑将军狠声骂道,他现在才知道关是不可能这么容易进了虽然有些不愿意,可他是主将,可不能先打退膛鼓。

    “传令各营准备攻关。”将领对身后的副将说道。

    关不同于城,他是易守难攻,要想攻下一座雄关,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这一点鲜卑将军也知道,可来都来了不能空手而回不是,再说虽然他不知道具体情况,但是他知道一点那就是雁门关上,经过刚才的偷袭与叛变,剩下的士兵已经不多,这就给了他一个机会,都说鲜卑是马上的民族,怎么会攻关呢?不点也不尽然,他们要到汉地来抢东西,可好的东西都在高大城墙保护下的城里,他们要抢就只有苦练攻城。

    “大哥,鲜卑人也懂攻城?”一名汉子问道。

    “废话,不会攻城他们怎么抢我们的东西!小样的鲜卑狗还有摸有样的。”刚才的大汉说道。

    “大哥,这是什么战阵啊?怎么很眼熟的样子?”那汉子又问道。

    “笨蛋,你上徐先生的战阵课时,是不是开小差了?”大汉问道。

    汉子不好意思的摸着脑袋看着大汉,嘿嘿的傻笑着。

    幸好这次来狼主把攻城部队也加上了,要不真的不好办了,汉人果然是反复无常,要不这回就白跑了,妈的这次一定要抢她娘的几个漂亮的回去,慢慢享用,此时的鲜卑将军正骑在马上yy着,可他浑然不知危险已经来临。

    他得意的策马挥动着手中的马鞭,看着自己士兵组成的攻城战阵,这次虽然没有带多少器械,但他还是有一定把握,因为他们平时训练中将雁门列为重点,恩是时候了,他满脸阳光的将手中的马鞭高高举起,准备发令进攻,士兵们也做好了准备,就等主将一声令下。

    可天不随人愿,鲜卑的后阵突然响起了震天的马蹄声,所有的人都将目光集中在了后方。

    天边,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是一列列整齐的铁甲重骑,从马到人统一的黑色,在阳光的照耀下,铠甲上所反射的光芒,象带着死亡气息的夺命之光,摄人心魂。

    那名得意的鲜卑将军,也不笨,从马蹄声响起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要出事了。

    这时一面鲜红的帅旗出先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一个若大的赵字醒目的映在旗上。看这装备,这气势,再看这帅旗如果还不知道是谁来了那他死也不冤枉。

    果然帅旗之下,正有一名摸样俊秀,白马银抢的年轻将军位于阵前。

    “是赵云,妈的怎么遇到这个杀星了,倒霉!”鲜卑将军大声的骂道。

    可骂归骂,也不能等人打不是,只见他骂完后大吼道:“快快!列阵后队变前队,准备迎敌。”

    这时鲜卑阵营很明显已经出现混乱迹象,此时正是攻击的最佳时机,当然赵云也不会放过这难得的机会,要不他的突袭也就不奏效了。只见他手举银抢大吼道:“弟兄们,建攻立业就在此时,冲啊!!”

    铁甲重骑,开始了加速冲刺中,慢慢地速度越来越快,气势也是越来越胜,声势更为浩大,有如黑暗中的死神般,挥舞着夺命的镰刀向鲜卑人冲去。

    鲜卑将军一看防御是没用了,(对已经开始冲刺的铁甲重骑来说,如果没有好的防御阵还“三十六计走为上”)可鲜卑人是马背上的民族更是信奉狼的民族,他们“与狼共舞”与狼战斗,拜狼为师,有着天生的狼性,那怕就是身处绝境他们也不会放弃。

    而关上的大汉看到自己的军队兴奋的大叫道:“是赵子龙,赵将军!弟兄们赵将军来救我们了!”

    第七十三章 战阵之颠(上)

    此时的沮授也是一脸苦涩的看着手中的“毒酒”眼含热泪,又看了看帐窗外的天空,轻轻地叹息着,端起手中的酒杯准备喝下主公赏赐给他在这世上的最后一样东西。

    这时营外突然鼓声大作,这是迎敌之鼓,是陈天昊来讨战了吗,哎!可惜不能和他一教长短了。

    想到这里沮授端着酒杯的手往上递,可却被一双大手生生阻住,他有些诧异的抬头看着这个阻止他的人。

    是那名年轻的小兵,为什么?沮授心中不解的看着这名小兵。

    “军师,听这声音应该是陈军来讨战来了,我军又无大将坐阵,全靠军师指挥有方,我想主公定会想起军师的。”小兵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一脸真诚的看着沮授。

    说完将沮授手中的酒杯拿在了自己手中,等待着他的决定。

    此时袁绍营外,一个几千人所组成的战阵,摆在袁军营门外,帅旗为高字,虽然只有几千人可内中的奥妙旁人是不容易看出来的。

    “欺人太甚,区区几千人就敢在我营门外摆阵而切是怎么进。”袁绍一脸气愤的拍着桌子。

    “主公,这区区几千人不足为奇,关键在于陈天昊用兵一向是”无所不用“他的属下也是有样,以在下之见他定有什么后招,或者什么陷阱等着我们专。”郭图现在作为袁绍的首席军师关键时候还是有作用的。

    “那你说他们会有什么厉害的后招?”袁绍此时的心里也打着鼓,猜不到。

    “主公我们现在身处翼洲腹地,而趁天昊的军队反应却不是很大,只在切断我军后勤供应,今日这阵我们只有先进行试探,静观奇变。”郭图分析道。

    “诸位将军有谁愿前去破阵?”袁绍听得在理,也不说什么同意之话,直接发话问诸将。

    “主公!给属下一万人,出一出憋在心里的这口恶气。”是淳于凉,只见他的手还缠着白色的绷带出列道。

    可一边的袁谭不干了,作为袁家长子,这时就应该“挺身而出”,而切只有几千人,看起来很好欺负的样子,正是我立功表现之时。

    于是出列道:“父亲!孩儿愿出战。”

    袁绍有些诧异的看着自己的这个大儿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积极了?

    也罢难得自己的儿子愿意出战,对方又只有几千人,就点头同意了。

    袁谭此时正兴奋的坐在马上看着,对面少自己两倍的敌人,再看看自己身后的骑兵们,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俗话说这人一得意那有的时候他就要忘形,这一忘形他就要犯错误。

    “太!对面的那个什么?我乃袁谭是也,报上名来。”袁谭很是嚣张的问道。

    “袁谭,不就是袁绍的大儿子吗,怎么一点教养都没有啊?”高顺问道。

    这下可把袁谭给气得半死,没想到人家跟本不鸟他,打马便向高顺冲去,长枪直刺高顺胸口。

    可高顺见来枪的气势,轻蔑的一笑,举枪横挡,硬生生的将来枪挡在胸口两寸处再难前进半分。

    袁谭有些惊讶的看着这个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人,没想到他就这样轻易的将自己冲刺的一枪挡住,他就不信了,举枪再战。

    可战不数合,袁谭是有惊无险的左右闪躲,别说动作还挺优美的要是让他去参加什么国际马术比赛,说不定还能为国争光呢。

    这下袁谭知道了自己远不是此人的对手,虚慌一枪打马回到本阵,看来他是想用人海战术了。

    果然,袁谭发出了冲锋命令,两倍于我军的骑兵以急快的速度冲来,看来是想利用骑兵的速度优势来冲跨高顺的战阵。

    这时只见高顺右手平举,拇指向上,做了一个向内切的手势,兵士们很快做出反应,此时阵内闪出一支支乌黑长枪(长枪是破骑兵冲锋的最好武器之一,这就有人要问了你的弩不是厉害吗?为什么不用,原因就在于高顺,他的是“陷阵营”)可高顺的长枪却很怪异,因为他的枪是那种特别长的,而且是一阵接一阵,阵阵相连,阵后为刀斧手,后为弓弩手。

    很快两军相撞,发出巨大的撞击之声,有枪入马体之身,刺穿铠甲之声汇成一片。

    袁谭的骑兵有如撞在了一面墙上般,再难前进半步,前面的骑兵将后面的挡住,后面的自然要寻求其他突破点,进行突破,可两倍于我军的兵力只能将高顺的战阵围在中间也是豪无办法,袁谭见冲击无效,只得组织人马再次冲锋,经过多次的反复冲锋,袁军的骑兵到是死伤不少可高顺的战阵依然没被撼动半分。

    气得在台上观察的袁绍和郭图眼睛都绿了。

    这时同在一旁的公孙瓒见袁军败居以定,便上前道:“本初兄,还是将袁谭侄儿换回来,让我的白马骑试试。”

    他袁绍虽然现在很气愤,但经过刚才的冲阵,他也看出点门到来,知道对面的战阵不好惹,既然有人还不信邪,于是道:“公孙兄愿意为兄那不争气的儿子出这口恶气自是再好不过,请”袁绍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

    说完已经示意他儿子收兵回来,袁谭听到命令无奈的看了看立在眼前的战阵,一声长叹后打马回营。

    接下来,便是公孙瓒的白马骑,他公孙瓒也不笨,刚才观阵时已经告诉自己要留意了,所以这次虽然也是一万骑可都是精锐,个个无论是马上功夫和冲刺那后是军中较为优秀的。

    公孙瓒策马来到阵前,观察着破阵之计,从表面上看也就是一般的战阵,可袁谭那笨蛋就是没有前进分豪,这其中是不是另有名堂?

    可他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也没看出来有什么不同之处;没办法唯一的破阵之法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想得出来,可万一我败了多没面子,不行得找个替死鬼。

    第七十四章 战阵之颠(下)

    于是他将目标锁定在了一边正在转心研究的公孙越身上。

    “越儿,你带两个千人队以锥型阵冲击其侧翼,先进行一翻试探。”公孙瓒道。

    一边的公孙越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办法,看来只有冲阵试探了,于是策马而出,带领着两个千人队冲向了对面的战阵。

    要说公孙瓒的白马骑比起刚才袁谭的那些骑兵确不在一个档次上,只见两千骑如白色巨浪般向高顺席卷而来,气势非凡,速度及快,不愧是名震塞北的“白马骑”,光是这阵型便知高顺的侧翼要受到多大的冲击。

    这时只见高顺嘴角笑了笑,看着冲来的骑兵,好象小孩找到自己心爱的玩具般,双眼放光。

    只见他左右手同时举起,拇指向上后又同时内切。

    各将校领会,迅速变阵,只见几千人组成“陷阵营”如一台巨大的发动机般迅速的运动起来,兵士们相互间配合着,转动显不出一丝混乱也没有一丝的破绽可寻,公孙越见到这一变阵,知道这样冲肯定不是办法,于是迅速左右手上举,做了一个分开的命令。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