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而来,想必已经非常累了,先到驿管休息片刻,稍后我们再仪。”说完曹操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也不等陈兴说话,门外的仆人便将他请了出去。
而远在青州的我,此时正坐在家里和家人们玩耍着。
“亮儿,你的哥哥,和叔叔都到了幽州有没有想他们啊?”我看着真逗小馨儿和小锋玩的诸葛亮道,他的哥哥诸葛谨,和他的叔叔被派到了并州帮助鲁肃主持屯田和政务事宜,还别说他家的人遗传基因就是好,个个都是脑袋聪明那一类。
“义父,那孩儿什么时候能够像叔叔和哥哥他们一样?”聪明到是反问起我来了。
“哦那我来考考你。”我看他的可怜的样子说道。
“请,义父赐教。”诸葛亮一听要考他,立马来了精神。
“那好,我问你敌我双方在边境之上囤积重兵,在兵力和装备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决定胜负的关键在于什么?”我问道。
“这个呀,我知道,是主帅对不对?”一边的赵雨听到后不加思索的答道。
“主帅是三军之灵魂,但却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我说道。
“又瞎说了,不是主帅是什么?”赵雨不服气的道,看着她那张可爱而又略显成熟的粉脸上,比起生孩子前可是一点也不多让,这也许就是少妇为男人之最爱的原因吧,光看那身段就丰满,性感得诱人犯罪。
我笑了笑并没有回答,而是看着一边的诸葛亮,他那双充满智慧,而又明亮的双眼,映在阳光下显得是聪慧。
“是粮草对吗?”终于在否定了主帅是胜负的关键时,他说道。
“对……”我答道,这下可把他高兴得。
第九十章 后勤
“但也不全对。”我补充道,将正处于高兴之中的诸葛亮来了一盆冷水。
“请义父赐教。”诸葛亮听了明显一愣,但还是很谦虚的问道。
“粮食只是一部分,决定胜负的关键就是——后勤。”我说道。
“我说你瞎说,哄孩子玩还不承认,这不就是粮草,辎重嘛。”赵雨不满的说道,此时她和莲儿一人怀里抱着一个孩子,已经坐到了我的身边听我的“高论”。
“请义父明示。”诸葛亮拱手道。
“这才对嘛,不要像你的赵妈妈不懂装懂,这样不好,做人要实事求是……哎哟!”突然一阵巨痛从我的耳上传到了心里,不用说“母老虎”发威了。
“谁不懂装懂了你给我说清楚。”赵雨一边揪着耳朵一边问道,可手上力可是一点也没有松。
“雨儿,好雨儿你看孩子们都看着呢?”这招可是我不久前想到的,不能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果然松手了,可她还是一脸不满的看着我。
“小亮知道为什么义父每年都要用很多钱来修路的原因吗?”我不理赵雨,问道。
“以前只知道,我们走路,和行军方便了,现在知道了不仅方便了走路行军,而且加快大批的辎重运输到前线,缩短了时间也节约了运送人员在路上的消耗。”诸葛亮说道。其实也就是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你想啊要是道路难走等运到之时可能已经被运输人员在路上就吃光了还打什么。
“修一条路还有这么多理由就你最有道理。”赵雨还是不服气的道。
看着恢复了老虎本性的赵雨,我不仅感慨道:“哎!还是莲儿对我是最好的。”说完我已经将莲儿的手握住了,拿到脸上轻轻的抚摩着一副很是陶醉的样子,气得赵雨有时一顿粉拳。
“那小亮还想到了什么?”我问道,这时我和赵雨也停止了打闹。
“屯田,可是曹操也想到了屯田,不知道其它诸侯会不会。”这小子还是很聪明,并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来。
“呵!呵!曹操要屯田就让他屯吧,在义父心里巴不得天下所有的诸侯都能像我这样实行屯田。”我站起身来说道,换来的是众人不解的目光。
我不理他们异样的目光,又道:“哎,可惜了只有曹操知道我的想法,也只有曹操才是我争霸天下的最大障碍,你们可不要小看他。”言语之中不知不觉已经带上了一股霸气在里面。
这时一边听我说话,看得出神的糜环,小声的嘀咕道:“我还要谢谢他呢,要不是他我又怎么会到这里来,遇见了你。”她的声音并不大可还是让心细的莲儿察觉到了什么,先是深情古怪的看了看糜环,又回头看了看我。
“义父您的意思是让天下人都有饭吃,有衣穿吗?”诸葛亮问道。
“小亮,有些事情看似简单,其实很复杂,我想等你经历的事情多了就会明白的;那你知道我花巨资培养的那些军医和民医做什么吗?”
我又问道。
“小亮知道,人的命是宝贵的,无论是军人和百姓他们都是活生生的生命,培养更多的医生就是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尤其是在战场之上一场仗打下来,伤者不计其数可如果没有很多的军医他们句无法活下去,或者留下终身的残废。”诸葛亮说道。这时众人听到诸葛亮的话也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小亮还有什么吗?”我又问道。
诸葛亮想了一会,一脸期望的看着我,希望我能给他说明。
“小亮知道为什么我北方四州的商人特别的多,而我的钱总是用不完吗?”我又问道。
一听到这,赵雨又兴奋了,“我知道的,都是昊哥哥做的,他鼓励商人们去做买卖,并且还规范了他们的行规,收他们的税,这商人们的生意做大了,自然他们交的钱就越多了。”
“那你说说昊哥哥要那么多钱来做什么?”我问道。
“钱,我记得都拿去修路,发奉银,办学校,造军舰,武器,发军饷……昨天我还和莲姐姐说你花钱如流〃奇〃书〃网-q‘i‘s‘u‘u‘‘c‘o‘m〃水般这么快呢,原来有这么多地方需要钱啊。”赵雨恍然大悟道。
“小亮如果我只是依靠老百姓收税做这些够吗?”我问道。
“不够,如果我们加税对于是身奉乱世的普通百姓老说无疑是血上加霜,况且再怎么加也收不到多少的税。”诸葛亮说道。
“这也是后勤?”莲儿问道。
“是啊刚才我说的什么医疗,道路,税收,运输,交通等等可都是后勤的一部分啊。”我总结道。
“我的乖乖从来没想过打仗也要这么多的东西。”赵雨感叹道。
“怎么样?知道什么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了吗?”我看着诸葛亮问道。
“多谢义父教诲,今日孩儿领教破深,回去后一定要学习更多的知识。”诸葛亮恭身道。
“好了,去吧但是在学习其他知识的同时不要忘了兵法,作战,和谋略,只有这些条件都有了你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事家,政治家。”
我嘱咐道,他高兴的领命而去。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后勤”。军事上要证明你是一个大国,不是你的作战部队有多么的强大,你的军事指挥官有多么的厉害关键看的是一个国家的后勤能力,包括:食物,运输,交通,可持续保障能力,医疗,福利,等等因素。在现代外国军事专家评论中国的军队作战能力是世界上一流,后勤却是二流国家水平,关键就在于中国的运输能力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说大型的军用运输机,目前中国拥有的不是一个军事大国的水平(单是这也靠的是进口)其次是基础上,一旦敌人摧毁了主要干道和主要的基础设施,那么我们将陷入瘫痪。这是我看了很多的军事节目上那些军事专家们说的,我觉得这也是我们中国目前的国情,好在中央已经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和建设,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将会成为一个世界一流的军事大国。)
第九十一章 匈奴来犯
就在北方各地都在闹灾害之时,遥远的大草原深处,居住着中国自古便与之作战的草原民族——匈奴。他们世代都是已草原为生,他们是天生的好猎手,他们也是已游牧为生的民族,他们不会同汉人一样住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也当然不会有什么农耕的出现,更不会做什么漂亮的衣服,可口的饭菜,他们只会打猎。他们的祖训是:我们没有衣服怎么办?南边的汉人有!但是他们不给我们怎么办?抢回来!但是汉人有军队,他们会阻止我们,我们怎么办?杀了他们!对,那里有漂亮的女人,金光闪闪的珠宝……
于是他们生下来就知道了,南边的汉人是软弱的,是为他们提供女人,事物,衣服的……
这两年匈奴人也时常前来犯边,尤其最近几年,他们虽然内部有争夺但我们也一样,由于内斗可以说已经没有了边防,生活在北地的百姓更是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我在占了与匈奴接壤的并州大部分地面后,也时常有小股匈奴犯边,但是都被张辽的“猎豹”军在巡逻边境之时歼灭。
匈奴王庭,现在的匈奴也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风光,在汉武帝之时被打得是远走大漠,好不容易有一些恢复了,可又发生了内乱,匈奴被分为北匈奴和南匈奴两部,还不时的受到东面鲜卑民族的“抢劫”,日字过得也不怎么的。
刚才我已经说了天灾加人祸导致了,匈奴人每次打秋风都是少兴而归,抢来的东西还不够分的。
“禀告大单于,我们的机会来了。”一名高大的壮汉,右手拖着胸口恭身道。
“机会??什么机会,哈桑,你还是想想挨饿的族人们吧。”主位上方是一个巨大的狼头,张着血盆大口,目光敏锐而显凶残,狼头下是一名头戴着族长象征的大单于,不过现在不是他一个人叫这玩意,还有一个也叫这玩意。只见他三十都岁的样子,摸样显得有些阴险,还带有一丝狡诈,不停的把玩着手中的权力之丈。
“大单于,我们的机会,会让族人们吃得比以前还好。”那叫哈桑的汉子兴奋的答道。
“是吗?说说看。”听到这里大单于也来兴趣了。
“南边的汉人……”可话说到一半便被一个声音打断了。
“你这蠢猪,南边的汉人正发天灾,那里还有我们的秋风。”一听到汉人大单于就是一肚子火。
“汉人其他地方发灾,可有一个地方虽然发灾但却损失不大,而且听说日子过得还是红火。”哈桑说道。
“哦说说看,是什么地方?”大单于语气稍微有点缓和的道。
哈桑从怀里拿出地图,铺在地上打开后,指着一个的方道:“这里!”
单于走上前一看,回头就给了哈桑一巴掌,打得哈桑北是找不到了,要说这单于的力道还是很大的,看哈桑的脸上立即出现了五跟乌青的手印,嘴角还流着血,单于回头就是一口水喷到脸上的大骂道:“你个蠢猪,你找死啊,那地方也是抢得的?”
“大单于,就是此时我们的机会才是最好的,汉人们都去应付天灾了,听说还很严重的,如果等他们回过劲来我们就没有机会了。”哈桑小心的说道。
“你忘记鲜卑人的教训了?”大单于提醒道。
“单于,属下当然没有忘记,但如果是鲜卑人打的秋风……”哈桑又说道。
“恩你说什么,再说一偏。”单于听后打断他的话道。
“如果是鲜卑人打的秋风……”哈桑说道。
“对呀,鲜卑人可是和他们有大仇的,正好……”大单于接着阴险的说道。
代县,此时的张辽和审配正坐在大厅内,商讨如何攻打并州的顽固势力,盘踞在晋阳的张杨,这个家伙趁我和袁绍,公孙瓒打得正欢之时拿下了晋阳。
“报!!”一名亲卫飞身而入打断了他们的商谈。
两人此时正谈得起劲,没想到被人打扰了,张辽可是吩咐过的没事别打扰,看来是有紧急军情了。
“禀将军,探马来报我并州边界突然出先大队鲜卑骑兵,已经连克两座县城。”亲卫有些喘息的道。
“什么?鲜卑寇边?”张辽和审配都是一愣,心里同时也起了疑惑。
“正南兄如何看待此事?”张辽问道。
“鲜卑人这个时候打来,似乎有些蹊跷,不过我们和鲜卑之间的边境太长,而鲜卑又是骑兵为主,等我们的援军到时恐怕?”审配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张辽此时也站起身来,底着头思考着。
“正南兄,请你立即将这里的情况汇报给主公和翼州的郭先生,我现在就带猎豹去阻击敌人。”张辽思考了半天也没结果,只有作出这样的决定。着也是目前的上策了,先摸摸情况再说。
“也只有如此了,文远兄一路小心,鲜卑人才吃亏不久就来犯边,这其中定有阴谋请一切都要小心行事。”审配道。
“正南兄放心,兄弟晓得的。”张辽拱手道。
此时远在许昌的曹操,正满脸兴奋的在主位之上。你说这是为什么?是什么事能把他高兴成那样??
这话还得从陈兴和曹操谈生意说起,他把陈兴请去休息后便和众人商议此事。
这些达官贵人,那一个看得起商人的,和他们做生意本就有很多人反对,再经过“会计”一算,这不算还好一算吓死人。
几个天文数字摆在了众人面前,个个眼睛瞪得跟牛眼似的一个比一个大。都没有想到会这么多,可就是没办法,谁叫你没粮食,人家有粮食的。商量来商量去也没有个结果,最后还是叫来了陈兴看他还有什么话说。
陈兴也“体谅”他们,说可以不用一次付清,钱分几次付,只要辅国大将军将大印一盖就行。
第九十二章 秋风
曹操他们这些人那里听过“分期付款”一说的,都在想天下还有这样的好事???(大家都知道在古代那可是一次付清,无论是什么修水利,修路等等,只有到了近代清政府的割地赔款实在是太多中国才有了“分期付款”一说。)这曹操问道:“该不会粮食也是分期付款吧?”他有些疑惑的看着陈兴。
陈兴答道:“不是,粮食是一次拖来,一石不少;只是……”说道这里他顿了顿的看着曹操。
“可是什么,来使有话尽管说。”曹操有些不快的道,看来他对“可是”着中话很是感冒啊。
“我家主公说了,辅国大将军是断不会做出有损名誉之事,但为了将来计以及我们双方能够更好的合作,我家将军希望大人能够拿出这些粮食价格的三成做为抵押,以示诚意。”陈兴说道。
“抵押?”曹操问道。这下又热闹了,堂堂辅国大将军还“抵押”,成何体统?
“大将军也不用为难,我家大人说了希望能够长期合作下去……”陈兴说道。
就这样经过半天的商量,终于有人想到了说什么我陈天昊要当一名商人,那就暂时将盐在曹操的管辖范围内十年三成经营权作为抵押。抵押嘛又不是卖,所以很多人没有放在心上,到时候钱一还还不是又回来了。
就在众人高兴之时许褚这傻冒,突然说了一句:“如果我们不能在期限内还清该怎么办?”
这下众人又闭嘴了,是啊要是还不上呢?可众人又想怎么可能这么大的地方,连这点钱也没有??
辽阔的大草原上,此时正有一大队骑兵,满步行走着,看他们的士兵个个脸上带着喜气,灿烂的笑容,就知道在这草原上能让他们如此兴奋的就只有打秋风的“收入”。
看着他们一个个腰包里涨鼓鼓的,连战马之上也是大包小包的拖着,有得实在是太多,干脆光拖东西了人下来牵着走,有时还传出女子轻轻的哭泣之声。
看他们的装扮是鲜卑人,草原上的人特征都是差不多的,鲜卑,匈奴,都是马背上的民族。
就再他们兴奋之时,不远处去传来了号角之声,呜!呜!的提醒着每一个鲜卑人,他们的敌人来了,不愧是与狼共舞,拜狼为师的民族反应就是快,他们如狼一样的嗅觉很快感到了危险,多年在草原上搏杀的经验告诉他们眼前的敌人不一般,甚至有可能威胁到他们的生命。
他们很快的做处了反应可,没人愿意扔掉好不容易抢来的东西,他们的贪婪此时也被暴露无疑。
“左贤王,是汉人的骑兵,他们速度很快。”一名探马跑来跪报道。
“汉人,这么快就来了?看清楚了吗?对方将领是谁?”那名左贤王问道,这时匈奴人的迎战准备也做好了,可是怎么看就怎么别扭。
“对方的军旗是张姓,都是轻骑兵。”探马报道。
“那就好,只要不是那个人的重骑兵来就好说,这姓张的我知道,是张辽,听说是一员猛将。”关于张辽其实他参加的大战并不多,所以草原上好多人都只知道赵云,这是他们的失误。
“贤王,撤吧,你看将士全身都是……”一员副将装扮的人,说道,还用手指着眼前怪异的战阵。
左贤王看后也是一愣,没想到会这样,刚才的宝贝现在到成了累赘了。
听着渐渐增大的马蹄声,左贤王知道现在不是和汉人打的时候,于是他果断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可这一撤不要紧,关键是人人都不希望被后面的追兵追上,于是众人纷纷抱着自己的战利品疯狂的奔跑着,战阵也被冲得是散乱不堪,要说这个时候最着急的便是左贤王了,他没想到会是这样,没半法只有带着亲卫,亲自压后。
后面的张辽是快马加鞭,终于看到了鲜卑骑兵的后队,奔跑中我军的众人都是纳闷的看着前面的队伍,只见是尘土飞扬,阵型散乱,只有压后的一只队伍还要好一点。
追可一阵后,终于看清了前面军队的面貌体态,只见个个是一副腰缠万贯的样子,有的马上还有女人,什么金银器皿,在马上是撞得个叮当响,这是什么军队,和土匪没什么区别。
张辽果断的下达了追击命令,这时有人建议道:“对方这样恐怕有诈。”
张辽却是果断的道:“追,给我全力追击,不要去管什么诈不诈的,你们的任务就是带领自己的人马追上并歼灭他们。”
众人见主帅如此坚决,也不多说,带领人马一路猛追,终于在一方越跑越慢一方越跑越快的情况下,被追上了。
领头的张辽见在后压阵的是对方的将领,立即做了一个包抄的手势而自己却是正面直击过去,随着距离的接近,渐渐的双方的可是清楚的看到对方的脸,张辽以前就是并州刺史丁原的手下,与外族作战也不在少数,尤其是匈奴人,可是他的老对头了,看着对方压阵将领的脸,和装备,战马,行军方式,等等综合因素,最后判断这跟本不是什么鲜卑骑兵,都是匈奴骑兵假扮的。
以张辽的头脑不难想出,这是匈奴人的阴谋,好从中得利。如果是其他的将领也许他们不会这么快就被看穿,可他们遇到的时张辽,那就不同了。
当!!张辽的枪和匈奴左贤王的刀撞在了一起,火花四射。
这撕好大的力气,双方都是一惊,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对手。
“对面的可是匈奴的左贤王大人?”张辽直接接开了他的面纱,到出了他的真实身份,这让左贤王有一种被人拔光了衣服的感觉。
他先是一惊,后又极力掩饰道:“什么贤王不贤王的,老子乃是鲜卑勇士,慕容强。”
张辽见对方的死鸭子嘴,也不多说,提枪再战,张辽的枪法是家传,而左贤王的刀法是和狼搏杀出来的,刀刀要命,只攻要害,而且是又快又狠,张辽也不含糊,枪速及快,见缝就插,而防守更是密不透风,不时左贤王的身上已经多了几道伤口,鲜红的血液还不断的涌出。
亲卫们见主帅受伤,想上前帮忙可被张辽的亲卫挡在了外面。
两翼的猎豹此时也追上完成了合围,贪婪的匈奴人这时才发现生命原来比任何东西都更重要,于是纷纷扔掉自己身上的“累赘”。
第九十三章 谁是鱼翁
并州,随着张辽的猎豹主力前去应敌,我所占的并州大部的兵力就只有防守的份,这才是进攻并州的最好时机。
俗话都说,鱼翁是最后的赢家,也是笑到最后的人,可如果你不是一个好的鱼翁,或者你不是一个撒错了网,不仅不会得利,反而会惹得一身马蚤。
占据并州另一半的是张杨部,你说他一个河内的跑到这里来做什么,与我争地盘??
“郭先生,这么急找我来不知有何事?”太史慈进来对正在研究地图的郭嘉道。
“鲜卑寇边的事子义知道吗?”郭嘉没有抬头,而是继续看着地图问道。
“刚听说,鲜卑选在此时寇边,我看这其中定有阴谋。”太史慈说道,其实他一收到消息就开始琢磨着匈奴的事。
“哦子义认为有何阴谋啊?”郭嘉问道。
“鲜卑族经过上次的掺败,还敢前来,而且是并州,这可是与匈奴,我,鲜卑交界的地方,来报仇?”太史慈说道。
“不对,他们可是信奉狼的民族,不可能做这种无畏的事,可偏偏选在此时。”太史慈分析道。
“子义你说张杨为什么有胆子敢和我们争地盘?”郭嘉并没有接着太史慈的话说,而是看着地图问道。
“这我到是没想过,不过先生这么一问我到是觉得以张杨的胆子是不可能做傻子才做的事,除非……”太史慈说道这里突然停了下来。
“除非什么?”郭嘉有些赞赏的看着太史慈问道。
“除非有人在暗中支持,而以目前的形势看难到是……?”太史慈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没有再继续。
可郭嘉似乎懂了太史慈在说什么,只见他抬头道:“对,就是他他为了牵制我们,同时转移我们的注意力,从而达到他的目的。”
“先生急召我来是想……?”太史慈问道。
“张辽此时肯定被牵制在了北边,而代县就审配一人,兵力上有所不足,而此时也是张杨这个鱼翁捕鱼的最好时机。”郭嘉说道。
“我明白了先生,审先生之能守些日子是没问题,我这就去支援审先生。”太史慈道,他自己也知道目前太的兵种可是全军速度最快的,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哦对了你把文丑也叫上吧,这家伙每天来烦得我头都大了。”郭嘉无奈的道。
“先生,什么时候有仗打啊?”听声音就知道是问丑来了,看着他那张有些扭曲的脸他和颜良在一起可真是绝配啊。
“哟子义也在啊,是不是有仗打了,叫上我吧。”文丑说道。
“是有仗打,先生也同意你去了,不过你在路上可要听我的。”太史慈道。
“行只要有仗打,你让我做什么都行。”文丑答应能的到是爽快。
代县,城头,此时战场的气氛笼罩在整个代县。
审配此时正端了把椅子,坐在城墙之上用眼睛眺望着城下的攻城部队。
只见上面写着一个若大的张字,是张杨的部队,人还不少足足数万人。可以说代县是并不是很大,可并州除了晋阳就他最大了。
看着城下的部队,审配笑了笑的点点头,还让亲卫送了一个碗茶水,这些举动可是让守城的将士们轻松不少,信心也增加不少,目前审配是这里的最高指挥官员。
“从装备上和,攻城的武器看来张杨部显得有些匆忙。”审配对身边的守城将领说道。
“是的,看来他并没有和鲜卑人勾结,但消息很快啊,看来我们城里有他的j细。”将领说道。
“通知天眼分部,一定要把j细找出来。”将领命令身后的亲卫道。
一边的审配看了看道:“裴将军待会敌军前来挑战,记得没有我的命令不得应敌。”
“先生这是为何?”裴元绍不解的问道。
“敌人新来士气正胜,我们这个时候没有必要和他去硬碰硬,我们的任务就是守城直到援军到来。”审配道。
果然敌方前来挑战不果,气得敌将在城下大骂,“美妙”的节奏响了起来,听得敌方的兵士是大叫过瘾,而我方将士由于有命令只得忍住,这样第一天敌人的挑战不果。
休息一日再来,城上的兵士们有些坐不住了,什么东西,只许你骂,老子有嘴不能骂啊,再说了审先生不是只说了不许出战吗?又没说不许骂人,于是双方的对骂开始了,以裴元绍为首的我军将士们是奋起还击,可城下的一听城上的开骂了,也不落后,还越骂越勇。
骂了一整天,城下的敌军硬是会溜溜的撤了,这还是小裴同志的功劳啊,你想啊一个土匪出身的平时就脏话不断,这骂人可是一流。
次日,输了一阵的敌军知道这会遇到“高手”,不再开骂而是一来就摆阵攻城,这时他们也增加了一些攻城器械。原来敌人也不笨,趁对骂之时赶做了一些器械,为攻城之用。这不一来对方主将是二话说便开始了攻城。我军将士们守城都是用的连弩,距离远威力大。敌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掺重的代价。
可还没到城下敌军便下令撤军了,这可让城上的裴元绍郁闷了半天,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这时审配也来到了城墙上,一看究竟,为什么城攻到一半便停止了??
“审先生这是为何?”裴元绍指着撤走的敌人道。
“照目前看,敌人选择这个时候撤军,有两种可能,一我们的援军到了,可这不可能以我军的最快速度也要明天或后天;那么第二种可能便是敌人军中有高人指点,今天只是试探攻击。”审配答道。
“那我们该怎么办?”看来是第二种了。
“目前城内的j细还没有抓住,我们不如这样……”接着审配和裴元绍两人说起了悄悄话来,只见裴元绍是不住的点头,嘴里还不时的恩恩不断,好象是表示同意的样子,而审配却是不停的在他耳边说着什么。接着两人神秘的一笑,又各忙各的去了。
第九十四章 黎明偷袭
代县,城外的张扬部军营内。操练在继续,喊杀在继续,看来兵士们并没有因为今天的失败而有太多的士气低落的情况。一个个三五成群,还有说有笑的开着“荤”玩笑。
这时中军大帐之中,此时只有两人在里面,好象是在商量什么机密之事。
其中一名身才高大的武将,手持宝剑,黑而圈的烙腮胡,双眼微凸,凶光外露。
“子廉将军,今日攻城却是为何?”一名身材有些瘦弱的中年问道,看来他就是张扬了,他虽然在问话,但语气却是对他口中的子廉十分的尊敬。
“我家主公让我来帮你攻打代县,临走时戏先生曾经告诉我说张辽和审配都是不可小虚;尤其是张辽,但是现在张辽已经不在,就只剩下审配一人,我就放心多了,至于今日的攻城嘛……”曹洪说到这里停顿的看了看张扬。
“那为何今日不一举拿下代县,活捉审配?”张扬有些不解的问道。
“近日我在向戏先生学习兵法时,教了我几手正好用用。”曹洪说道。
“哦子廉将军能得戏先生传受兵法,真是令人羡慕啊。”张扬恭维道。
这人都喜欢听人吹捧自己,曹洪也不例外,他还一副很是享受的样子,张扬见了又道:“那不知将军要用什么兵法来攻代县?”
还满脸的讨教样,曹洪看着更是高兴,没想到还有人讨教我的,于是他说道:“今晚偷袭。”
这张扬一听还以为有什么好计谋呢,原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可一想刚才撤退之事,不对,“偷袭”敌人肯定会怀疑的,不行这可是我的兵,不能就这样当成曹洪的实验对象了。
于是他慌忙道:“不可啊将军你今日攻城撤得很是蹊跷,敌人一定有所怀疑。”
可谁知曹洪听了他的话后哈哈大笑的道:“我要的就是他们怀疑,既然你可以想到他们当然不会例外,肯定会做防范。”
“那将军为何?”张扬有些不解了,满脸疑惑。
“他们有所防范是不假,但他们并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偷袭,所以他们要等,士兵们在一晚上都要在紧张中度过,人是会累的,况且他们的兵力本就不足。”曹洪说道。
“哦我明白了将军是想趁他们最放松,犯困时进攻,到时候恐怕他们是连武器都很难拿起了。”张扬高心的道。
“将军真是英才,辅国大将军手下有将军这样的人才,真是我大汉之福,百姓之福。”张扬又开始了他的“拍马神功”。
曹洪很“谦虚”的道:“这就是兵法所说的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说完后两人相视大笑。
代县城头。此时已经到了晚上,插在墙上的火把照亮了周围的夜空。
突然城下传来了急促的马蹄之声,正在休息的兵士们立即起身准备应敌,紧张的气氛一下子笼罩在了代县的整个城头。
这时城下传来了喊杀声和马步急行之声,声音是由远而近,越来越大,大得士兵们的耳朵都开始了震动,士兵们搭起了手中的弓箭。
可等了一段时间,却连敌人的一个影子都没有发现,而声音却越来越小了。
“对手很高明嘛,懂得用疲敌战术。”审配站在城头,笑着说道。
“张扬什么时候这么聪明了?”裴元绍问道。
“是吗?我看这仗并不是张扬指挥,是另有其人。”审配分析道。
“哦那先生我们开始实施计划了吗?”裴元绍问道。
“恩,是时候了,让他们把我们的”士兵“带上来,撤夜不动的严防敌人偷袭。”审配很是自信的道。
很快代县城墙之上便多了很多全副武装的士兵,一个个手拿武器,标准的站在那里是一动不动,尽职的守城。
“禀将军,敌人果然加强了防备。”探马来到曹洪面前跪报道。
“哈哈哈!!好!通知下去回营睡觉。”曹洪高兴的道。
就这样我的兵马在城头之上站了一晚上,曹洪的人马也是时不时的马蚤扰一下,先开始我的兵士们还防守着,可后来见每次都是闹一阵就回去了,于是撤了一部分“士兵”,留下一部分还算精神的守城,敌人再来我们也不加理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黎明时分,是人最疲劳之时,也是偷袭的最佳时间。
守城的兵士们一个个是睡意十足,上眼皮和下眼皮不住的打架,左右手是劝也劝不住。
就在这时几道黑影,闪了几闪靠近了城门处,他们轻轻地抽出了衣服中的短刀,速度很快,〖奇`书`网`整理提供〗直奔城门而去。
守门的将士还没有反应过来,已经被手起刀落,倒在了血泊之中。
领头的一名黑衣人,正准备发出信号之时,突然破空之声响起,数百支利箭将几名黑衣人变成了刺猬。
“监视你们几天了,还不知道真笨。”一名青年走近道,看他们的衣服和那几名黑衣人差不多。
青年从一名黑衣人身上拿出一物,并将其点燃向城外舞了舞。
突然急促的马蹄声,和兵士的喊杀声,又将刚已入睡的我军士兵惊醒,他们还以为和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