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中午,乔安顺利抵达骑士营地。
为免引起误会,他在哨塔的视野规模之外降落下来,变回人形徒步前行。
乔安从德林镇飞到德林河谷,途中飞越百里只花了两个钟头,感受很轻松,最后这一段路还不到十里,徒步行走同样花了他不下两个钟头,还累得满头大汗。
好不容易到了营地门口,不出意料的被哨兵拦下来。
乔安出示瓦萨少校授予自己的委任状,或许是因为他的面相实在太过稚嫩,执勤的哨兵队长不敢相信他真是瓦萨少校雇佣的随军法师,经由一番盘问委曲同意放行,还特地派了两名卫兵追随乔安前往瓦萨少校的指挥部。
名义上是“护送”,乔安却以为那两个满脸警惕的家伙,明确是在监视自己。
乔治·瓦萨正在伏案办公,听卫兵禀报乔安到来,连忙起身相迎,刚晤面就给他一个热情的拥抱。
随行护送乔安的卫兵见素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少校先生稀有地面露笑容,惊讶之余也放下心来,取消对这位过于年轻的法师先生的怀疑。
瓦萨打发走卫兵,笑着问乔安:“你还真准时,说八月十六到就八月十六到,我很好奇你是怎么赶来的?”
“飞过来的。”乔安如实回覆。
“这不是在开顽笑?”瓦萨将信将疑。
“虽然不是,2环‘变身术’使我不必忍受漫长的旅途劳碌。”
“原来如此。”瓦萨会意所在了下头,“这是一个好消息……你的航行能力不仅有助于快速旅行,在军事上也有普遍的用途,行军途中我们很可能需要你肩负某些超出雇佣条约划定之外的任务,好比空中侦察,你不介意能者多劳吧?”
“虽然不介意,一切都是为了胜利。”
“说得很好,乔安,一切都是为了胜利。”瓦萨少校被少年法师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英勇气概感动,拍了拍他的肩膀感伤道:“乔安,相比终日坐在书斋中的枯燥生活,或许你更适合从军,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将领。”
乔安笑了笑,没有做声。
做人最难的是有自知之明。
他不清楚自己有没有军事才气,可是他很清楚自己偏偏喜欢瓦萨少校所抨击的那种“枯燥乏味的书斋生活”,之所以来参军,一来是想酬金瓦萨少校对自己的多方看护,二来就是为了赚那笔佣金。
口袋里有足够的钱,才气维持成本高昂的“书斋生活”。
瓦萨与乔安一直聊到天色向晚,摇了摇办公桌上的铃铛,召唤卫兵进来,付托他去通知厨房准备晚宴,为远道而来的“随军法师”接风洗尘。
瓦萨知道乔安不喜欢社交运动,在外人眼前总会显得有些怯生,所以当天晚上受邀加入宴会的客人都经由他本人的慎重筛选,总共请了不到十人,大多照旧乔安认识的。
第一位收到邀请的,虽然是瓦萨少校的老搭档,骑士团副团长兼军需官纳撒尼尔·格林少校。
格林少校也是乔安的老熟人,而且是军营中少有的“学者”型军官,乔安对这位文武双全的格林先生印象很好。
第二位贵客,是昨天刚率领阿萨族佣兵赶到军营与瓦萨会师的马格尼·波瓦坦,康蒂的年迈,虽然也不是外人。
此外尚有军营中的尉级军官,都是瓦萨少校一手提拔起来的少壮派精英,其中就包罗乔安的两位老朋侪迪克·丁道尔和罗杰丁道尔。
这兄弟俩运气是真好,成为见习骑士为期还不到一年,就依附在狩猎大赛上勇夺银牌的英勇体现被破格提拔为少尉军官,令无数比他们更年长的骑士羡慕不已。
当晚的宴会气氛融洽,乔安坐在丁道尔兄弟中间,倒也不以为拘谨。
席间闲谈时得知这兄弟俩急于赶路,都没来得及绕道回家看看,便把德林镇的现状向他们讲述了一遍,特别提到自己和康蒂在锯木厂消灭害虫的经由,好让这兄弟俩放心。
武士聚会免不了谈到战事,乔何在席间得知,这次作战的主要使命是驱逐由黄铜山口流窜过来的虎豹人匪帮,除此以外,队伍还将在黄铜山口设立一个军事据点。
乔安的使命之一,就是协助制作这座前线碉堡。
一切顺利的话,最迟九月底据点就能完工,在那之后,乔安就可以竣事服役返回德林镇了。
接下来三天,乔何在军营中协助瓦萨少校处置惩罚一些简朴的文书事情,其余的时间都用于钻研术数。
8月20日下午,本次南下作战的指挥官——年近六旬的莱顿港民兵副司令埃德蒙·哈里森上校——抵达骑士营地,受到以瓦萨为首的各级军官排队接待。
乔安也站在迎接埃德蒙·哈里森的队伍中,好奇地审察那位骑乘一匹高峻黑马的上校先生。
埃德蒙·哈里森是亚尔夫海姆殖民地资历最老的现役军官,这位头发花白的瘦削老上校端坐在马背上,腰杆挺得笔直,戴着一尘不染的空手套,蓄着山羊胡,蓝灰色眼眸给人以狂妄冷漠的印象。
乔安曾听瓦萨说起哈里森上校不仅在军队中德高望重,照旧一位拥有万亩良田的大种植园主。
鉴于他老人家年岁已高,盖茨将军和诺福克总督不止一次劝说他退役回家享清福,然而都被哈里森上校拒绝,坚称自己依旧精神充沛,至少还能继续为殖民地兵团服务五年。
乔安也知道,大多数少壮派军官私下里对这位老上司风评不佳,指责他太过虚荣,贪恋权位,自己攻克着副司令的位置不愿退休,下面那些中校和少校便无法更进一步,只能苦熬资历,虚度年华。
瓦萨少校对埃德蒙·哈里森的评价更为中肯。
他认为这位上校先生之所以拒绝退役,主要是因为不平老,想证明自己在这把年岁依旧能够赴汤蹈火。
虎豹人的凶残秉性尽人皆知,与之作战风险很大,难免支付伤亡价钱,如果哈里森上校只是贪恋权位,何须主动请缨带队南下剿匪?
谁又能要求一位六旬老人亲自上阵,跟虎豹人拼命?
由此可见,埃德蒙·哈里森这小我私家或许是有那么一点“好大喜功”,可是也应该认可他并不缺乏勇气和荣誉感,堪称武士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