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亲人
是国都第一大庵堂,不仅仅是因为很多皇族在里面出家为尼,还因为当今皇太后是里面的庵主。
顾名思义,四周种满了莲花,正值夏日,莲花开的旺盛,蜻蜓也漫天的飞舞。
空荡的后院和走廊,总是有几个总年的尼姑拿着扫帚在打扫,你永远看不清她们的表情到底是喜还是忧,你也猜不到她们的心境是否真是说一面平镜。
“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
这个庵堂很华丽,华丽的让人感觉不到身处佛堂,可是这里很少有人来上香,也没有多少人来添香油,有的只是每年皇太后的生辰,国王都会亲自前来贺寿,而皇太后总是背对着国王年经,不说一句话,不说接不接受他的礼物和祝贺,也不说思念。
庵堂很寂静。
庵堂的一切开支不用人说也能够看出来,全是国王一力承担。
主公换上了麻布衣,不过他带着帐帘帽子,不让人看清他的容颜。
他走到庵堂门前,看着面前正在打扫庭院的小尼姑,和颜悦色地问道,“请问,明净道姑在么?”
皇太后法号明净,希望一切都是这样的。
小尼姑看着主公,先是吃了一惊,然后说道,“你是何人?这里不能够让男施主进来!”
“那国王来的时候你们怎么没拦着?”主公玩味地问道。
“因为他是国王,贫道们不能拦!”小尼姑正色道。
原来国王是不能够拦的。
主公冷笑,这时候他很想杀了眼前的这个势利小尼姑,没有这么做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不想在这里杀戮。
“请帮我将这个玉佩交给明净道姑,她自然会接见我!”主公从怀中取出一块带着体温的翠玉,如果仔细去看的话,这块玉和慕容青云手中的那块一摸一样。
“那你等等吧!”小尼姑拿着翠玉走进了庵堂里面。
“师傅,外面来了一个很奇怪的男施主,要我把这块翠玉交给您。”小尼姑将翠玉递给前面体态有些丰满的老妇人。
老妇人转过身来,手上的佛珠不停地转动着,可是当她疲累的双眼看到那块翠玉的时候,她连手中的佛珠都握不紧了,佛珠断了一地,发出沉闷的声响。
老妇人颤抖的双手抚摸着翠玉,老泪纵横,小尼姑从来没有见过她这么激动的样子。
“这块翠玉的主人呢?”老妇人问道。
“在庵堂外面候着呢!”小尼姑说道。
“快把他请到禅房里来!”老妇人抹了一把眼泪。
小尼姑走出去。
老妇人便是当今的皇太后,一身素衣,吃斋念佛,平淡一身。
这块翠玉世间只有两块,一块给了穆王,便是当今国王,一块给看彦王,上面分别刻着穆和彦二字,而皇太后手中拿着的这块,上面清清楚楚地刻着一个“彦”字。
主公走今禅房,对上皇太后那双哭红的双眼,心里顿时潮湿一片,母后很疼我。
不错,主公便是彦王,便是当初被匪徒抓走的彦王!
“彦儿,你是彦儿么?”皇太后颤抖的双手伸向主公,主公动情地握住皇太后布满皱纹的手,喃喃道,“母后。”
“彦儿!”皇太后抱住主公,生生哽咽,“你还活着,你还活着……”
“孩儿不孝,这么多年没能侍奉在母后身边,是孩儿不孝!”彦王哽咽地说道(之后就称之为彦王,比较好听),只有在母亲的怀抱里,才能感受到最真挚的温情。
“彦儿,这么多年来你是怎么过的?你过的好不好?”皇太后看着彦王遮着面纱的面孔。
“孩儿过得很好。”彦王轻轻地说道。
“那你当年是怎么从那些匪徒手中逃脱的?为什么你皇兄没有找到你?”皇太后问道。
“当年孩儿被那群匪徒抓走,他们并没有杀了我,只是想以我为交换条件来索取好处,可是第二天我们国家的救兵就来了,他们知道没有转机了,于是全部落荒而逃,将我关在房间里,然后烧了整座山寨。”彦王想起那年自己一人困在火场里被烧的情景,就想起了自己的那张脸。
“你被火烧?有没有受伤?你为什么一直蒙着面纱?连娘都不肯见么?”皇太后心痛地问道。
“孩儿怕吓到娘亲,那年的那场大火,将孩儿的半边脸烧得面目全非,幸好天公见怜,下起了大雨,孩儿才能保住这一命!”彦王捂住那半边用面具遮盖住的脸。
“我苦命的孩子……”皇太后忍不住流泪,伸出手摸着彦王半边露出的脸,疼惜地问道,“为什么你不回来?你这么多年到底怎么过的?穿得暖不暖,吃的饱不饱?有没有人欺负你啊?”
“我被一个武功高强的高人所救,高人见我很有武学天赋便收养了我,我想起自己现在已近是个面目全非的怪物,不想回来吓人。”彦王也会装可怜哦!
“傻孩子,你是娘的心头肉,你变成什么样娘都不会嫌弃你,把面具去下来,让为娘好好看看你……”皇太后目不转睛地看着彦王。
彦王的手刚摸到面具,又犹豫了,“还是不要了,我怕会吓到娘亲!”
“娘不怕!”皇太后说道。
当彦王将面具摘下来之后,皇太后的的眼泪就不停地往下落,最后忍不住捂住嘴哭泣,这何止是面目全非,这半边脸,完全是烧成了焦炭,全都是伤疤,全都是模糊的一片,当初烧毁的时候,连里面的骨头都看得到。
可想而知,彦王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生存下来。
“娘对不起你,不该要你们兄弟二人去剿匪,不应该啊!”皇太后悔不当初。
“娘啊,不关你的事,这都是命,孩儿此次前来找您,是有一事相求!”彦王转入正题。
“你有什么事需要娘帮忙的?”皇太后现在只想为他做一点儿事,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事都好。
“皇兄病危,母后您不知道么?”彦王现在口口声声叫着国王皇兄,到底是为何?
“穆儿病了?什么病?”皇太后就算出家为尼,也不会连亲情也一并剃去了。
“皇兄是被皇后毒害的,皇后想造反,现在先害的皇兄病危,让自己的皇儿即位,母后,现在城堡里已经没有人能够奈何得了皇后了,只有您啊!”彦王说道。
“造反?谋朝篡位?彦儿,你可有证据?”皇太后大惊。
“孩儿掌握了皇后和各方官员通敌谋反的密函,现在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可是就算有这些密函,没有一个盖过皇后的人去正法她,是没有用的!”彦王一副着急的样子。
“那陛下的处境岂不是很危险?”皇太后急了,忙说道,“可是皇后没有道理谋反啊?她的皇儿是太子,登基是迟早的事情!““母后你长居庵堂有所不知,皇后势力庞大,她早就不安分了,现在皇兄就快没命了,母后您要是再不去的话,皇兄恐怕是凶多吉少了!“彦王摇着头叹息。
“彦儿,你陪母后一同进宫!”皇太后请求道。
彦王摇摇头,为难地说道,“孩儿已经冒险前来通传,其他的事情,还是交给母后去处理吧!孩儿现在已经是一介草民,什么都不是……”
“你是皇室血脉,是皇室的一份子,谁敢说你什么都不是,陪母后进宫,看谁有胆子不尊重你!”皇太后长居庵堂凤威不改。
“那孩儿就陪母后走这一趟,铲除奸佞,为民除害!”阎王说的义正言辞。
“好,就让我们母子联手,拯救我们的国家!”皇太后满眼泪水。
彦王冷冷地笑着,世上只有我一人才配称王称霸!!
第一百七十三章 亲人
是国都第一大庵堂,不仅仅是因为很多皇族在里面出家为尼,还因为当今皇太后是里面的庵主。
顾名思义,四周种满了莲花,正值夏日,莲花开的旺盛,蜻蜓也漫天的飞舞。
空荡的后院和走廊,总是有几个总年的尼姑拿着扫帚在打扫,你永远看不清她们的表情到底是喜还是忧,你也猜不到她们的心境是否真是说一面平镜。
“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
这个庵堂很华丽,华丽的让人感觉不到身处佛堂,可是这里很少有人来上香,也没有多少人来添香油,有的只是每年皇太后的生辰,国王都会亲自前来贺寿,而皇太后总是背对着国王年经,不说一句话,不说接不接受他的礼物和祝贺,也不说思念。
庵堂很寂静。
庵堂的一切开支不用人说也能够看出来,全是国王一力承担。
主公换上了麻布衣,不过他带着帐帘帽子,不让人看清他的容颜。
他走到庵堂门前,看着面前正在打扫庭院的小尼姑,和颜悦色地问道,“请问,明净道姑在么?”
皇太后法号明净,希望一切都是这样的。
小尼姑看着主公,先是吃了一惊,然后说道,“你是何人?这里不能够让男施主进来!”
“那国王来的时候你们怎么没拦着?”主公玩味地问道。
“因为他是国王,贫道们不能拦!”小尼姑正色道。
原来国王是不能够拦的。
主公冷笑,这时候他很想杀了眼前的这个势利小尼姑,没有这么做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不想在这里杀戮。
“请帮我将这个玉佩交给明净道姑,她自然会接见我!”主公从怀中取出一块带着体温的翠玉,如果仔细去看的话,这块玉和慕容青云手中的那块一摸一样。
“那你等等吧!”小尼姑拿着翠玉走进了庵堂里面。
“师傅,外面来了一个很奇怪的男施主,要我把这块翠玉交给您。”小尼姑将翠玉递给前面体态有些丰满的老妇人。
老妇人转过身来,手上的佛珠不停地转动着,可是当她疲累的双眼看到那块翠玉的时候,她连手中的佛珠都握不紧了,佛珠断了一地,发出沉闷的声响。
老妇人颤抖的双手抚摸着翠玉,老泪纵横,小尼姑从来没有见过她这么激动的样子。
“这块翠玉的主人呢?”老妇人问道。
“在庵堂外面候着呢!”小尼姑说道。
“快把他请到禅房里来!”老妇人抹了一把眼泪。
小尼姑走出去。
老妇人便是当今的皇太后,一身素衣,吃斋念佛,平淡一身。
这块翠玉世间只有两块,一块给了穆王,便是当今国王,一块给看彦王,上面分别刻着穆和彦二字,而皇太后手中拿着的这块,上面清清楚楚地刻着一个“彦”字。
主公走今禅房,对上皇太后那双哭红的双眼,心里顿时潮湿一片,母后很疼我。
不错,主公便是彦王,便是当初被匪徒抓走的彦王!
“彦儿,你是彦儿么?”皇太后颤抖的双手伸向主公,主公动情地握住皇太后布满皱纹的手,喃喃道,“母后。”
“彦儿!”皇太后抱住主公,生生哽咽,“你还活着,你还活着……”
“孩儿不孝,这么多年没能侍奉在母后身边,是孩儿不孝!”彦王哽咽地说道(之后就称之为彦王,比较好听),只有在母亲的怀抱里,才能感受到最真挚的温情。
“彦儿,这么多年来你是怎么过的?你过的好不好?”皇太后看着彦王遮着面纱的面孔。
“孩儿过得很好。”彦王轻轻地说道。
“那你当年是怎么从那些匪徒手中逃脱的?为什么你皇兄没有找到你?”皇太后问道。
“当年孩儿被那群匪徒抓走,他们并没有杀了我,只是想以我为交换条件来索取好处,可是第二天我们国家的救兵就来了,他们知道没有转机了,于是全部落荒而逃,将我关在房间里,然后烧了整座山寨。”彦王想起那年自己一人困在火场里被烧的情景,就想起了自己的那张脸。
“你被火烧?有没有受伤?你为什么一直蒙着面纱?连娘都不肯见么?”皇太后心痛地问道。
“孩儿怕吓到娘亲,那年的那场大火,将孩儿的半边脸烧得面目全非,幸好天公见怜,下起了大雨,孩儿才能保住这一命!”彦王捂住那半边用面具遮盖住的脸。
“我苦命的孩子……”皇太后忍不住流泪,伸出手摸着彦王半边露出的脸,疼惜地问道,“为什么你不回来?你这么多年到底怎么过的?穿得暖不暖,吃的饱不饱?有没有人欺负你啊?”
“我被一个武功高强的高人所救,高人见我很有武学天赋便收养了我,我想起自己现在已近是个面目全非的怪物,不想回来吓人。”彦王也会装可怜哦!
“傻孩子,你是娘的心头肉,你变成什么样娘都不会嫌弃你,把面具去下来,让为娘好好看看你……”皇太后目不转睛地看着彦王。
彦王的手刚摸到面具,又犹豫了,“还是不要了,我怕会吓到娘亲!”
“娘不怕!”皇太后说道。
当彦王将面具摘下来之后,皇太后的的眼泪就不停地往下落,最后忍不住捂住嘴哭泣,这何止是面目全非,这半边脸,完全是烧成了焦炭,全都是伤疤,全都是模糊的一片,当初烧毁的时候,连里面的骨头都看得到。
可想而知,彦王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生存下来。
“娘对不起你,不该要你们兄弟二人去剿匪,不应该啊!”皇太后悔不当初。
“娘啊,不关你的事,这都是命,孩儿此次前来找您,是有一事相求!”彦王转入正题。
“你有什么事需要娘帮忙的?”皇太后现在只想为他做一点儿事,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事都好。
“皇兄病危,母后您不知道么?”彦王现在口口声声叫着国王皇兄,到底是为何?
“穆儿病了?什么病?”皇太后就算出家为尼,也不会连亲情也一并剃去了。
“皇兄是被皇后毒害的,皇后想造反,现在先害的皇兄病危,让自己的皇儿即位,母后,现在城堡里已经没有人能够奈何得了皇后了,只有您啊!”彦王说道。
“造反?谋朝篡位?彦儿,你可有证据?”皇太后大惊。
“孩儿掌握了皇后和各方官员通敌谋反的密函,现在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可是就算有这些密函,没有一个盖过皇后的人去正法她,是没有用的!”彦王一副着急的样子。
“那陛下的处境岂不是很危险?”皇太后急了,忙说道,“可是皇后没有道理谋反啊?她的皇儿是太子,登基是迟早的事情!““母后你长居庵堂有所不知,皇后势力庞大,她早就不安分了,现在皇兄就快没命了,母后您要是再不去的话,皇兄恐怕是凶多吉少了!“彦王摇着头叹息。
“彦儿,你陪母后一同进宫!”皇太后请求道。
彦王摇摇头,为难地说道,“孩儿已经冒险前来通传,其他的事情,还是交给母后去处理吧!孩儿现在已经是一介草民,什么都不是……”
“你是皇室血脉,是皇室的一份子,谁敢说你什么都不是,陪母后进宫,看谁有胆子不尊重你!”皇太后长居庵堂凤威不改。
“那孩儿就陪母后走这一趟,铲除奸佞,为民除害!”阎王说的义正言辞。
“好,就让我们母子联手,拯救我们的国家!”皇太后满眼泪水。
彦王冷冷地笑着,世上只有我一人才配称王称霸!!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