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之帝国崛起

三国之帝国崛起第84部分阅读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生存下去的机会。但是现在鲜卑人没有实力入侵中原,那么富庶的扶余国就成了最好地目标。大王不妨派遣使节。去求大秦国出兵。双管齐下,大事定矣。”

    “秦国会派兵吗?”

    “秦国和鲜卑人是有大仇的,只要大王谦卑一些。满足中原帝王的虚荣之心同时给予一定的利益。有着共同的敌人,秦国自然会派兵而出。”

    “智者的话有道理。这次你就随我去吧,只要你在身边,我就可以随时向你请教了。”

    “大王,这天下才学之士何其之多。我一个瞎子,风烛残年,又能做什么?况且我地身体快不行了,经不起折腾了。”

    纳哈徒河无奈地走了,他对这位屡次帮助他的智慧之人是很尊敬的。等到纳哈徒河走后。这瞎子慢慢品着茶叶,一行清泪从那空洞的眼珠中流下。

    这是我能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我虽然离开中原四十多年了。可我依然是汉人,永远不能忘却故乡的那山水。在死去之前,我所能为中原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这样了。秦国的帝王啊,希望你不要错过了这次的机会。

    在听从了这位瞎子地意见,扶余王纳哈徒河开始鼓舞士气,给大家确定必胜之心,同时将所有军队召集到王都扶余城。要和鲜卑人展开殊死的战争。

    又派出三路使节,一路向中原长安而去,令两路携带重礼,希望能说服轲比能出兵,或者接受了重礼的步度根能自己退兵。不过对于步度根地架势,这很有可能是无法收买的。最终的努力还是得在自己的身上。

    很快,扶余城就聚集了七万战士,算是他们的倾国之兵了。扶余国能否继续存在,成败在此一举了。

    在接到纳哈徒河的使节后。步度根看着礼单。哈哈大笑,说到:“扶余国怕了我们大鲜卑的威风。想来求和。就这么点东西?想打发谁?回去告诉你们的王,扶余国的一切都是我们鲜卑地了,他若识相,自行献出;若不投降,我鲜卑的勇士就会去告诉他什么才是鲜卑勇士的武勇。”

    纳哈赫连是王第,这样的身份已经够高的了。现在却在去长安的路上着急。不停的催促队伍在快点,可秦国人可不着急,慢慢的带着他走在大路之上,毕竟他也算一国的使节,虽然是注定要灭亡地国家。

    可各地的地方官也给足了他面子,让他见识到大秦的繁华富饶。若是平时,他自然巴不得享受这样的待遇,可现在他是心急如焚,但是在人家的地头上,他也不能太过分。在说,人家对他以礼相待,你能说这个不对?也只能不停的催促他们快点了…………

    可惜秦国的官员就是慢慢悠悠的前进,就是不加速,让纳哈赫连无可奈何。这秦国太大了,从幽州到长安,在他一再要求之下,总算是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到达了长安。

    在他到长安地时候,扶余国内已经打地热火朝天了。鲜卑人虽然凶狠,但是扶余人也不是泥捏的。在保卫国家地战斗中,这些人也发挥了相当的战力,奴隶制也有他的好处。就是这些奴隶们悍不畏死,在主人地命令下,也发挥着相当巨大的战力。

    扶余国内打的血流成河,轲比能也接见了扶余使者。在听到扶余王的建议之后,轲比能也颇为心动,他早就想统一鲜卑三部了。只是这各部实力都差不多。这些大人们各个都不是善茬,不好弄啊。

    而现在步度根的大军在征伐扶余,在扶余国中苦战。正是自己吞下他们的机会,但是这个事情还要谨慎,一个不好,这名声可就不大好听了,还会引起弥加他们这些老贵族地敌视。

    轲比能也召来自己的心腹商量起这个事情,大部分人都说应该趁这个机会吞下步度根,这样一来。实力大涨。弥加他们这些老牌大人们也会臣服,统一了鲜卑,才能与秦国对抗。否则是无法去劫掠秦国的财富的。

    只有慕容户大人摇了摇头,发出了反对的意见:“大人,我们要吞下步度根不是不可能。但是步度根手下可是带了八万精骑在扶余国作战呢。即便我们吃掉他的部众,占据他的草场,断了他的补给,可一旦他回军,我们打是不打?而一旦陷入绝境的步度根会不会去投靠秦国呢?要知道,现在不少人都偷偷跑去秦国了。”

    轲比能也是叹气,不少奴隶和被打散地小部落。不断的去跑去秦国。在那里,秦国庇护他们,让鲜卑人也无计可施。更不要说,随着三韩和倭国的掠夺,很多原先地草原人被编成仆从军去抢劫,他们虽然只有能拿两成的战利品,但也是抢的盆鼎满贯,自然也让得到消息的人眼红。

    “慕容,你在危言耸听吧。那些该死的奴隶逃跑。也就罢了。他步度根可是大人,一个堂堂的鲜卑大人怎么会去投靠秦国?那他还是鲜卑勇士吗?”

    “步度根或许不会,但是他的手下呢?大家都知道,若没有这些部众,他步度根只是名声响亮而已,能召集多少人?而我们想吞下步度根,最重要的就是将他的部众和勇士拿下。若是人都逃跑了,我们只是抓住步度根又有什么用处?”

    轲比能也说话了:“慕容大人地话有些过了,步度根大人也是有他的威望的。不过你的话也有道理。若是没有部众和勇士。那么我们根本不算吞掉了步度根。那这个事情,以你的意思该怎么办?”

    “大人。若想吞并他们。我们可以学习汉人的一个传说。”

    “什么传说?”

    “四面楚歌。”

    轲比能对于汉学有相当的研究,自然知道这四面楚歌的意思,可帐中不少人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当即发问是什么意思。

    在轲比能的示意之下,慕容户也就说明了:“这是一个汉人地说法,在将一个强大的敌人包围起来,但是很难打败他们的时候,就让四周的士兵都在唱这个被包围军队的家乡歌曲,瓦解了一个很强大的敌人。”

    “切,胡说。我们鲜卑人到处是家,那里有什么家乡之说。”

    “呵呵,各位听我说完。我们不是要唱歌。而是将他们的亲人送到阵前,你说士兵会不会投降?”

    “这个做法太卑鄙了吧?”

    “诸位,现在这个形势之下,不使用非常手段如何能统一鲜卑三部?难道非要杀的血流成河,让汉人,乌桓人,匈奴人看笑话吗?”

    “谁敢?我带人灭他全族。”

    轲比能也是犹豫,这是个好办法,但是这免不了一番杀戮,他也在考虑这行不行。草原之上,对于妻子并不看重,但是对于母亲是十分重视的。一旦弄不好,会出反效果地,激起了他们地拼死之心,那就麻烦了。

    大家吵成一团,却也拿不出什么好主意。轲比能下达了封口令,今天在场的都是他地心腹,若是走漏了风声,他可不会那么轻易放过他们。

    长安之中,纳哈赫连在一番交涉之后,沮授将奏折拿到了嬴啸这里,嬴啸一看也乐了:“看来这扶余人真撑不住了,居然舍得这么大的本钱。”

    这纳哈赫连也下了大的价码,只有大秦出兵,帮助他们击溃了鲜卑人。扶余国甘为大秦属国,年年纳贡,岁岁来朝。同时,只要秦军出动,一切粮草用度,全由扶余国支付。甚至愿意将清原一地归入大秦,成为大秦的幽州郡县。

    嬴啸笑呵呵的说到:“这么优厚的条件,朕若是在不答应是不是有些不近人情了?”

    沮授也是无奈,这为爷,心中打算是要拿下扶余的,可这好像是去帮助扶余国一样…………

    口中却说到:“陛下,扶余国要取下的,毕竟一旦拿下了扶余,我们对于乌桓人就形成了包围的态势,那个时候,乌桓人就要坐卧不宁了。一待帝国平定了高句丽,乌桓。就可以专心对鲜卑人作战了。同时那个时候,我们准备也就差不多了。陛下,这扶余小国不服王化,正是让他们感受帝国辉煌的时候。”

    “哈哈…………说的好。去告诉纳哈赫连,大秦会出兵,而且不需要他们成为属国,只要土地。”

    沮授心中一阵倒腾,只要土地?要多少?只要清原一地还是扶余国全境?

    风起云涌 第三百五十九章 蛮王换人

    更新时间:2009…6…13 23:08:50 本章字数:5847

    纳哈赫连一听到这个消息,当即也就安心了不少,他不断的催促沮授动兵。可沮授哈哈一笑:“这般小事,我冀州,幽州两州的军队自然能解决,你又何必着急。”

    纳哈赫连一听心中不善,鲜卑人厉害,虽然秦国在前面打败过鲜卑人,但是这也不能轻视他们:“这两州的军队能有多少,不能小看了鲜卑人啊。”

    “哈哈,你不必担心。我大秦两州中能出动十万精兵,足够打败鲜卑人的了。纳哈使者,你现在需要做的是,赶紧派人回去扶余国内,接应大军入境。现在圣旨已经发出。我军出发之时,不要弄出误会,那可就不好了。”

    一听有十万军队,纳哈赫连既喜又忧。这十万大军听起来确实不少,会同自己国家的军队,定然能打败鲜卑人。可是这十万大军在自己的国内,一旦有点异动,扶余国会不会存在呢?

    他马上就快马加鞭的回国送行,对于秦军的援助部队,不但要利用,还要防范。这一点一定要提醒大哥,秦国之强大,已经到了不可想象的地步,两州之地便有十万大军,可这大秦可有十三州啊,那就有多少军队?

    更不要说国都必然是军队最多的地方,这样算来,秦国可以动员上百万的军队。这个数字可是让纳哈赫连心中巨震,汉人何时如此强大了?上百万的军队,那是什么概念?他扶余国全国人口才二十来万。这次动员了七万部队,已经是全部男人都上阵了,其中真正有战斗力,不过三,四万人。

    差距啊,这么强大的差距之下,一旦秦国对扶余国动了心思,那就是灾难了。看来回去一定要告诉大哥,恭顺一些。在来请求成为大秦的属国。对于这个他还是了解的,他了解一些汉学,知道有些时候这汉人皇帝很虚伪。

    本来心里想的不行,可表面上却要再三推辞,真是无聊的举动。可形势比人强,自己又有什么办法?现在扶余国想要存在。只能依附于秦国了。先顶过鲜卑人再说吧,要不然一切都是空的。

    太史慈在接到圣旨之后,立即上船。通过渤海,驶入辽东湾,到达安市地区(现在营口)。现在不一样了,当初预定是要自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扶余,而现在,是扶余请求大秦出兵。自己是惶惶天子之师,是去“救援”滴。不是去侵略滴。

    同时,在多拖一段时间,让扶余和鲜卑继续狗咬狗。打个两败俱伤,这样是最好的结果。只是这个时机不好把握啊,只能晚不能早。

    对于纳哈赫连的不断请求,沮授也只是拖着。这大军出动,岂是说走就走地?自然要准备,要想打败鲜卑人这个强敌,自然要做充分的准备。

    对于这个借口。纳哈赫连也是无奈。人家说地在理。你能如何?不做准备怎么出动?只是现在国内传来地消息却不怎么样。扶余城已经岌岌可危。扶余军队大量伤亡。已经快顶不住了。

    而这个时候鲜卑人也接到了秦国要出兵地消息。这一下。步度根更是加紧了脚步。同时派人联络其他鲜卑人。准备一同对抗秦军。

    对于秦国这个大敌。鲜卑其余两部也在表面上支持步度根。可弥加这些老牌大人们实际上却没有出动多少力量。只有轲比能部出动了八万骑兵。似乎是起了倾国之力来帮助步度根。可是步度根却也感觉到不安心了。

    轲比能。即便他能认清大势。可是他有这么好心?出动了全部力量来帮助自己?这扶余国他要分一半去地理由虽然充分。但是步度根依然不放心。轲比能不会这么好心吧。还是小心为上。

    轲比能现在也是恨秦军入骨。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这秦军就出动了。要是在有一段时间。自己准备好了。就能更顺利地驰道步度根集团。那自己统一鲜卑就是势不可挡地了。

    十二月。秦军终于出现在了扶余国内。扶余王也是大喜过望。急忙跑去找瞎子问策。

    “智者,秦军来了,只是他们人太多了,我有点不安

    “大王……咳咳,您多虑……了,咳咳。秦国要草……原做……什么?只是清原一地适……合耕种……要不然我也不会……提出这个……条件。我料那秦王定……然会出……兵。只是……大王……防人之心……不可无……这秦军却不能全部……供养。要小心……咳咳。”说完一阵剧烈的咳嗽,让纳哈徒河大惊。

    “智者,你怎么了?你可不能有事啊。”

    咳咳……大王,我不行了……大王,一切看……你自己了。咳咳”在剧烈的咳嗽之后,这瞎子忽然面色红润了起来:“大王,我不行了,我最后的希望是想大王派人将我的骨灰送回中原徐州吕县安葬。”

    “好,我答应你。”

    纳哈徒河同意之后,这瞎子再无生息,生命正在离他远去。秦国的皇帝啊,不要辜负这机会,我死之前能做的只能这么多了。扶余已经没有实力抵抗秦军了,一旦击退了鲜卑人,因为我的建议,扶余王必然为难秦军,这个借口我也替你找好了。故乡地那山那水,我该归来了。我的家乡,四十多年漂流异乡,我该归来了…………

    随着这瞎子的逝去,纳哈徒河也是叹息,这位智者屡次帮助自己。从自己登上王位一直到现在,有什么麻烦事情自己都会找他。现在他死去了,自己又该如何做呢?

    可惜纳哈徒河不知道地是,这位智者,在怎么帮助他,可这瞎子终究是汉人。临死的最后一条对策却葬送了纳哈徒河的一

    秦军来临了,扶余城外一片肃杀,秦军在扶余城南二十里安下大营。步度根也停下了脚步,这个时候,不能在打了。现在秦军到了,自己被动了,对于秦军。他可很是忌惮。

    而这个时候,西南也即将发生了一件大事。在祝融怒还在路上,就传来消息,祝融炎得了重病,巫医们都治不好。

    现在祝融炎年级还不是很大,还是雄心壮志。同时身体也不错。怎么会忽然病了呢?而且是巫医们都束手无策的病,也让祝融怒极快了脚步,赶紧向着答郎甸赶去。要知道,一旦祝融炎不行了,这个位置可有不少人看着呢。

    祝融怒虽然是长子,可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呢,更何况不少部落的头人也盯着祝融炎的位置呢,其中有一些颇有实力,只是畏惧祝融家的实力与威望。同时祝融家又与秦国有紧密的联系,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可现在祝融炎一病倒,看样子很危险。他们的心思也就活了,到处活动着。蛮王孟氏更是抓住这个机会,发动战争,祝融氏一时处于劣势。

    在这种内忧外患地时刻,祝融怒回到了答郎甸。对于现在的局势,他确实有些不好下手,他毕竟常年在长安,虽然有足够的威望,但是手上却没有什么实际的力量。唯有依靠兀突骨的力量。这也是嬴啸让兀突骨和他一起回来的原因。

    而这个时候,西南典客属诸葛亮也出现了。诸葛亮虽然没有力量,但是他代表地是大秦朝廷的态度,这就至关重要的。对于秦国,现在蛮人已经开始融入了,虽然还有些顽固派抵触,但是大部分蛮人已经开始融入帝国了。

    所以诸葛亮地态度就显的至关重要了,他代表的力量是所有蛮人不能忽视的。而诸葛亮也是常常出入于祝融怒的府邸,和祝融怒过从甚密。这一下就让无数蛮人没有了心思。他们还没有自大到和祝融家、秦国同时对抗的程度。

    可祝融怒地弟弟们却不安分了,他们毕竟是祝融家的人。而且他们都是有一部分人支持的,只是现在顾忌大秦朝廷地态度他们不好妄动。

    最后,诸葛亮代表朝廷,册封祝融怒为大秦愈元侯,成为蛮王。这一下,让所有人崩溃,大秦朝廷表明了态度,那么能反抗地只有祝融怒的几个弟弟了。

    现在他们就聚集在一起商议了。他们单独都已经无力与祝融怒对抗了。朝廷地意见会影响很大一部分蛮人。

    “二哥。以我看,这个位置应该是你的。大哥有什么本事?他不就是在长安拍皇帝的马匹。论真本事,他连你的一份都没有。”

    “不错,二哥,我也觉得这蛮王的位置应该是你的。你随着爹征战,立下了多少战功?大哥呢?他什么功劳都没有。可他却占据那位置,我是不服他。”

    看着两个弟弟,祝融冲心中地思绪却是多的多。若是没有朝廷出面,他根本不害怕祝融怒,但是现在祝融怒有朝廷撑腰,又获取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他不好妄动。

    “二哥,你说话啊。应该怎么办?我们不能就这么看着啊。你不知道,诸葛亮这个小白脸在族中的长老家中不断出入,长老们都快被说服完了,你在不行动,等长老们都支持大哥了,那就没机会了。”

    祝融冲也是无语,这两个年青气盛的小子。你们那里知道这诸葛亮的厉害,那一帮子长老个个都是人老成精的人物,他们都被诸葛亮说服了,其他人呢?还有什么困难,在说,诸葛亮背后可以有大军的。

    诸葛亮虽然没有兵权,但是他有上秘折的权力,一旦这个秘折到了嬴啸手中。巴蜀地大军就会开下来了,更不要说现在无数蛮人已经融入了秦国,听从陛下的命令,他们不可能对抗朝廷的。

    “让我想想,动武是不成的。我们不可能对抗的了朝廷。”

    “二哥,你怎么胆小成这样了,朝廷又怎么了,大不了我们带人回山去。朝廷能把我们怎么样?”

    “老四,那里有那么容易,你现在去外面吼吼看看,看几个人愿意和你回山过那苦日子?冷静一点,论武艺,论胆量,我都比老大强。但是我们不能用武力,朝廷的武力不是我们能对抗的。”

    “老四。二哥说的对。可是二哥,我们该怎么做呢?难道看着大哥坐稳位置?”

    “这个位置不那么好坐,你们都不要急。约束好自己手中的军队。这年头,有军队才是实力。老爹打下这片基业不容易,我们家地地位如何来地?不单单凭声望。是凭实力打来的。”

    “二哥你地意思是?”

    “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不能公然对抗朝廷。先让老大得意两天,这位置,他坐不稳。即便有朝廷地支持,但是他没打过仗,军队不会服他的。”

    “那来这么多弯弯绕绕的,按我的意思,直接带兵冲过去,逼大哥把位置让给二哥你就好了。何必想那么多。”

    看着莽撞的老四,祝融冲微笑着拍着他的肩膀说到:“老四,你还年青。有些事情你还不明白。朝廷可不是可有可无地,他的控制力是恐怖的。听我的,先隐忍着,老大在怎么说也是我们大哥,在他没有大的缺失的时候,我们不好动他的。何况你现在去杀他,你打的过兀突骨吗?我可不想你们去送死。”

    “那什么时候是时候啊?”

    “现在我们和孟氏一族的战争还在继续,你们两个积极鼓动大哥发动战争。要是一直打败仗,老大还有脸坐在这个位置上吗?自然有人会让下来地。”

    在多方的妥协之下。祝融怒似乎顺利的登上了朝廷册封地蛮王位置,但是下面却是暗流汹涌,从来就没有安宁过。

    而祝融怒上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得了重病的祝融炎送去长安,那里是帝国的中心,有最高明的郎中,一定能治好这怪病。这个举动也获得不少的声望,毕竟祝融炎的影响力是相当大的。而逐渐被汉人影响的蛮人也有以孝为先地思想。

    只是,祝融炎却注定要在长安城中养老了。这怪病可不是偶然,早就被人安排好了药物。在这个时刻,祝融炎自然“病倒”了。

    而后,祝融怒收缩防线,将兵马大权逐步接收,交给兀突骨。兀突骨出动,也将孟家的攻势压住了。对于这个怪物一般的家伙,还真没有几个人敢于和他作战的。更不要说兀突骨本身代表的就是乌戈国,这股子势力是不容忽视的。

    诸葛亮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于这些蛮人。他的政治手腕发挥的十分高明,很快就稳定了祝融怒地位置。祝融怒的上台。也标志着蛮人将加速融入帝国。蛮王的态度是要影响大多数人的。

    虽然下面还有不安分的三个兄弟,可是祝融怒也不是无能之辈,他们之间的斗法还是需要有不少时间。但是至少现在还是很平安的交接了权力。

    这里是暗流涌动,扶余城下也是风起云涌。鲜卑人的两路人马会合了,步度根和轲比能的两支人马加起来有十三万之众,让太史慈也不好妄动,双方对峙了起来。

    步度根地军队在前面地战争中虽然将扶余打的快崩溃,但是他们自己也是伤亡颇重,需要休整,暂时不能出战。而轲比能,他来根本就不会和秦军拼个你死我活,更不要说出战了。而扶余人?鲜卑人不来打他们就偷着乐了,还会出战?在几方面各怀鬼胎之下,战场之上,大军林立,却只有很小规模地战斗,几百人的战斗都算大的了…………

    对于轲比能的消极,步度根更是谨慎。可轲比能的答复却是不急,到了时候自然会有转机出现,可是这转机在那里?步度根不知道,轲比能也不说。

    “报,将军,朝廷的鹞鹰紧急传书。”

    太史慈赶紧拿来看了,这都出动鹞鹰传信了,看来是比较紧急的事情。文字很简短“提防高句丽人偷袭。”

    这下太史慈眉头也皱在一起了,看来是朝廷的细作们发现了,什么,这些高句丽人,想来参一脚吗?游牧人,为什么都要来送死呢?太史慈却不能轻敌,让众军小心戒备,并加强了附近的斥候探查。同时等待朝廷公文,在行文之中,自然会详细说明这些事情。

    在长安,嬴啸也是十分恼火。这个时候高句丽人来搅局,真真活的不耐烦了。细作系统传来消息,高句丽有集结兵力出动的迹象,而目标很有可能就是扶余国。很明显,他们不是来吃酒席的,是来要命……或者送命的。

    这些王八蛋,前不久还跑来朝贡称臣,现在转头就想攻打自己,真是无耻啊。便让你们在这里吃个大亏吧。

    “传旨,命令幽州牧庞德,统本州正规军,到玄菟驻扎。朕给予他临机专断之权。随时出动,援助太史慈部。甚至,可以直接直接杀入高句丽,不要向朝廷禀报。”

    嬴啸这一道圣旨,可是给了庞德最大的权力了。临机专断,那对于战事,就是庞德说了算了,随他怎么打,连去侵略高句丽都不用禀报了。

    风起云涌 第三百六十章 送上门的借口

    更新时间:2009…6…14 21:18:47 本章字数:5818

    太史慈在全力戒备的时候,高句丽人也确实是和鲜卑人合作了。迫于鲜卑人的压力,高句丽人也同时也想占据辽东地区,在将扶余分一快走。就算怕了鲜卑人,这帮人也是无利不起早的家伙。

    高句丽人虽然害怕秦国,但是对与辽东郡、乐浪郡、三韩的土地更是垂涎三尺。而现在想与鲜卑人合作,消灭秦国远征军。进而趁机讨些便宜,反正他们和汉人打了很久了,虽然现在嬴啸掌权之后,对外态度强硬。

    但是他们才不在乎呢,纠集了自己属国沃沮的兵力,高句丽人也开始了行动。反正战战和和已经很久了,打仗嘛,他们也在不在意。尤其是大秦和鲜卑人在对峙,正是他们趁火打劫的好机会。

    庞德接到了朝廷的旨意,公文他也看到了,高句丽人的出现的确有必要重视。正在和鲜卑人对峙,现在能不打最好不打。虽然士兵们渴望求战,但是对于战争,那还不是时候。真正经历了战火余生的老兵,都知道战争不是闹着玩的,鲜血飞溅,人头滚滚,那沙场可不是闹着玩的。

    但是高句丽人已经来了,纠集了两万来人,这已经是不容忽视的力量了。现在这场战争不能大规模的开打,而扶余城外,现在保持了一个微妙的平衡,一旦高句丽这股力量加入,战场的天平就倾斜了。

    庞德当下出动三万正规军,移师玄菟郡高显,北上增援太史慈。现在他可比较着急,高句丽也是一个半游牧半农耕的国家,一旦这些骑兵快速的加入了战争,对秦军可不妙。

    太史慈现在也十分气恼,当初这扶余王答应的好好的。粮草辎重他们来提供,可现在,他们却只给了这点,跑来给自己哭穷。谁信?一个王室,连这点东西都拿不出来的话那也什么都别说了。

    还好自己带的粮草足够,要不然必然出问题。这些扶余人,果然不可靠。太史慈也能发现扶余人对自己的戒备姿态,好像随时就会发难一般。也让太史慈纳闷,现在自己打的旗号是来帮助扶余人。难道扶余王了解了自己的意图?在防范自己?

    应该是这样,要不然扶余人不会这么一副如临大敌地样子,自己不但要小心鲜卑人、高句丽人,现在看来还要防范这扶余人了。这个仗,不好打啊…………

    步度根和太史慈一样,不但在防备秦军,扶余人,同时也在防备轲比能。也是让他很烦恼,随口问到:“石键勒。我们的人还没有到吗?”

    “大人,快了,后续的人这几天就到了。大人您要发动攻势吗?”屁的攻势。我们的粮食不多了。我去找轲比能借粮食,可那个土狗居然不给,还说他的军粮也紧张,要问我借呢。”

    “大人。直接去抢劫就好了。何况我们地军队现在是在休整。有轲比能他们在前面。秦军也打不过来。”

    “胡说。这样地事情怎么能交给他。万一轲比能不安好心。一下子将防线放开。秦军冲过来。那不是一切都完蛋了。”

    “不会吧。轲比能大人身负盛名。不会那样做吧。”

    “这不是你该想地事情。去催促大家戒备。不是我们地人。一律抓起来。”步度根叹气。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你能知道轲比能想什么?打从轲比能来救援他就觉得不对劲。这小子绝对没有这么好地心。只是他想要什么?

    扶余地地盘?他现在和自己一样。遭遇了秦国地经济封锁。很多物资都不够了。只有从扶余国这里来抢了。可也不用倾巢而出吧。秦军不过七万人。他这一倾巢而出不会这么简单。很有可能想吞下自己。

    可是想吞了我。那要看你有没有那么好地胃口了。小心崩了你地门牙。步度根命令全线戒备。不但防备敌人。也防备盟友。

    这一下可是个热闹,这几方都在筹备。都不敢轻举妄动。相互防备,盟友不象盟友,敌人不象敌人。一时间弄地是雷声大,雨点小,谁不都敢轻起战端,就这么对峙着。可这正合了太史慈和轲比能的心意。

    太史慈在等待国内的援军,轲比能在等待高句丽人在背后给秦军一刀。可这就愁怀了纳哈徒河和步度根…………现在这战火可是在扶余国烧起来地,纳哈徒河现在想早点结束,将这一帮子瘟神赶紧弄走,自己好继续做自己的王;

    而步度根现在直叫晦气,这轲比能来了还不如不来呢,自己反而不敢放开手脚了。轲比能的军队在这里也是出工不出力,很明显没有和秦军决战的决心。反而象一条孤狼,在暗处盯着自己,一旦自己露出一点破绽,就上来咬死自己,吃自己的肉,喝自己的血。只有希望自己的人快点来增援了。

    嬴啸在长安之中,也是担心这扶余的战事。几乎每日里的军报都会第一时间交到他手上,现在还是没有什么结果。

    坐在那里发呆,嬴啸心中也是思绪万千。这一场,是一定要打地,只是这一下想控制战争的规模都有些控制不住了。当初自己想用三万人去将扶余打下,可现在,步度根,轲比能,还有那可恨的高句丽人,都参加了进来。

    既然控制不住,干脆大打吧。只是这有会影响到以后的战略,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住,忍住。若是现在一口吃掉轲比能和步度根,那一下就消灭了鲜卑两大部落的有生力量。只是,这鲜卑人可不是那么好消灭的,若是他们转身而去,自己还真追不上。

    这战场,成了一锅粥,还没有开打就乱成了一锅粥。罢了,在等等看吧,若是庞德的援兵到了,鲜卑人还不知好歹,便与他们打一个大仗。张辽,在并州也准备很久了。若是战争规模一旦扩大,那么也就该让他动一动了,鲜卑人的后方也不能太平了。

    庞德带领着大军急行军赶路,一路之上没有丝毫停留,军情如火,现在不是把战士当人的时候。当成马都嫌慢。

    “将军,前面就到大洼了,我们是不是在那里过夜?”

    “好,就在大洼扎营,明日在行赶路。”

    庞德军正在安营扎寨,斥候来禀报,东三十余里发现一支人马,似乎是高句丽军一部。

    “他们有多少人?”庞德也是惊讶,不会这么巧吧。还没到战场呢,就先和高句丽军碰上了。

    “大约上万人,基本都是骑兵。”

    庞德心中叹息。到底是游牧民族啊。自己紧赶慢赶地,人家却也来的不慢。自己有完善的后勤补给系统,可这些草原人可没有,他们就好像蝗虫一样,走到那里,吃到那里。可人家有马,这马还是跑的快啊。

    “密切注意他们的动向,看有没有其他高句丽军队。去抓几个活地高句丽兵来。”

    斥候应命而去,庞德也对着地图看了起来。在这里遇到了高句丽的军队。才是一半,还有一半呢?到了那里去了?是不是已经到达了扶余城,一旦如此,那太史慈那里该如何应对?

    入夜之时,斥候也抓到几个高句丽人的人带来审问,审问结果中让庞德安心的是,他们是前军,还有一部分军队就在他们身后不是很远地地方,这里还离扶余城比较地遥远。而最新消息地是。高句丽人来地军队不止两万,不少高句丽的贵族都派出了自己的奴隶,参与了进来。

    这次是到扶余国打仗,而高句丽和扶余早就打了不少次了。现在有这么个好机会,那更是要冲过来,要好好的烧杀抢掠一番了。这可是好机会啊,现在扶余国内的军队都在扶余城下,其他地方根本就没有了力量,等着他们去蹂躏了。

    不少村庄在他们的手下化成了灰烬。一路过来。没有留下任何东西。这个时候,高程勿作为高句丽的统领。也发现了庞德的军队,很快探查到了消息,这些人是去增援太史慈。

    他也开始了思考,这些人都出动了。看来汉人在扶余城外比较紧张了,援兵都出动了。既然自己要去扶余城捡便宜,那么面前这支援军就定然要收拾掉,不能让秦军得到增援。自己麾下有整整一万人,这可是他带兵打仗后带地最多的一次人马了。

    只是该如何打?这秦军可不是容易打的,他还算能保持一个比较清醒地头脑,而那些个贵族老爷们却认为秦军不堪一击,他们能轻松获胜。想到这里高程勿也是一肚子气,要是秦军象你们说的那么容易打败,你们自己怎么不带兵来作战?打一下秦军试试…………

    只可惜,高程勿虽然重视秦军,可他和秦军的作战经验也就是和幽州边防上的一些护军,几乎没有和正规军作战的时间。

    双方不约而同的开始以大洼为中心,对峙了起来。他们都想击溃对方。在确定了对方的身份后,他们也都知道对方若是出现在扶余城下,那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那微妙的平衡一旦打破,那么就不好说能打成什么样子了。

    下雪了,扶余国上空飘起了一场鹅毛大雪,让所有人地战争脚步停了下来。这天气本就很冷,现在更是到寒冷。士兵们遭罪了,更遭罪的是附近的树木,被砍了当柴火烧,提供给战士们温暖。

    所有的人都所在军营中,等待雪停,同时进行一些阴谋活动。这个时候,庞德却病了,随军郎中飞一般的冲了过来,一切军务暂时由副将顾龙处理。这次庞德病的不轻,这身体强壮之人,很少得病,一旦病了,那就是一场大病。

    郎中在给庞德诊治的时候后面堆着一群人在等,郎中一见,当即将人都赶了出去,这都象什么样子,帅帐之中,窝着这么一群人,又不是点将。

    过了好一阵子,郎中终于出来了。一群人七嘴八舌的问到情况如何。庞德可是他们的顶头上司,是他们地头脑所在。

    “都别吵了,将军是风寒。需要静养。将军身体强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只是这段时间需要静养,身体会比较虚弱,无法处理军务了。”

    这一下,大家眨巴眨巴眼睛。庞德不能理事,那这些人可就麻烦了。副将顾龙?庞德手下的这帮子悍将可是看不起他的,顾龙这人,颇有点只会吹,不会做的味道。一旦说起来,这兵法背的是头头是道,但是真的上战场杀人?这厮连血都没见过,别看上了五,六次战场了。却都在后方,一个堂堂地将军,居然连人都不敢杀。真是军人的耻辱…………

    可顾龙这厮却不知道使用了什么法术,让庞德对他很是看重,认为他是个将才,不断的提拔他,信任他。平时也就罢了,看在庞德地面子,谁也不想和这个小白脸计较,但现在庞德将军务交给了这个小子,大家心中都打鼓了。这家伙能行吗?不过军令如山倒,不听也得听啊。

    还好现在大雪纷飞,这个天气,短时间内也没有什么战事,各营校尉都命令属下严加戒备,等待庞德病愈。

    前方地军队消停了,可后方的辎重军队可就倒霉了,在大雪中赶路是一件是很痛苦地事情,而且速度非常之慢。可他们还是的前进。这是他们的责任,他们若是不动了,大军的粮草辎重可是个麻烦了。

    “胡子哥,你说我们这是为啥?这么大的雪还要赶路,太难受了。”

    “小子,学着点,这叫什么来着,这叫磨练啊。你知道吧,我们这可是给前线运输物资。前线多重要。你知道吧,在说。你又不搬东西,出力气的民夫们,你知道吧。”

    小毛被胡子一串你知道吧这个口头禅弄的是晕头转向。我知道什么啊,别搞的我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似的,遂不在理会,跑去帮助推一个陷住地大车。

    “小毛,过来,我们的指责是护卫,你知道吧,不是干活,回来,快回来。”

    可惜这位小士兵却换了个地方继续帮忙去了,根本不理会他的叫唤。胡子上去亲自把这孩子抓了回来,这么大地雪,一旦掉队就死定了,可不敢让这小猴子乱跑。

    “小子,一路小心点。这一趟我们要去的是扶余王都,你知道吧。我可听说了,这个王八蛋请求陛下出兵的时候,说大军的一切物资他们都供应的,你知道吧,结果咱们的大军一到,这王八蛋却又变卦了,害的咋们还要这么辛苦。”

    “是啊,这王八蛋太可恶了。我们大秦为什么还要帮他们啊?”

    “呵呵,陛下的圣旨,你敢不遵从?你知道吧,只是扶余王这孙子,亏待了我军将士,也就只好劳累咱们了。等陛下知道了这王八蛋的德行,一定会教训他地。”

    “可是,这雪太大了,路又难走,我们什么时间能到扶余城啊?”

    “快了,快了。…………等咱们到的。扶余城也该是我们的地盘了。呵呵。”这大胡子男人却自己嘀咕了起来。

    “胡子哥,你说什么;?”

    “啊,没什么,快点赶路吧,这鬼天气。”

    这样的不满不但是在后勤战士这里,扶余城下,秦军之中,对于扶余国的不满更是大片。现在这么大的雪,这扶余人也不出现,只给那么点口粮,让人难受的要死。幸好后方的运输队不断的开来,要不然他们就要饿肚子了。

    可是这个天气,这运粮队能不能按时到达还很难说。太史慈连续派遣副将去扶余城之中催促。可那些官员就是拖着,让秦军之中地不满之气更重。这个事情有不少人已经向纳哈徒河建议,现在正是借助秦军的时候,不能太慢待他们。

    纳哈徒河是个有自己主意的人,他把那位瞎眼智者的话一直放在心上,就在克扣秦军的物资。可现在也不好做的太过分,鲜卑人还没有退去,秦军那里还是不能太开罪的。虽然拖延,但是还是要给的。

    只是给的粮草量又少,还有不少发霉地粮食,这让秦军怒火冲天,要不是太史慈弹压,恐怕已经哗变杀入扶余城了。

    太史慈立即将情况给长安送去,请示嬴啸该如何处理,另一方面也派人去后方催粮。对于扶余国,太史慈在没有一点怜悯之心。一直以来,他总觉得自己打着帮助地旗号,最好却要灭了人家的国家有失光明磊落,可现在这一闹,太史慈觉得在消灭扶余国实在是应该地。

    嬴啸在长安得到了这奏报,也是大喜:“哈哈…………朕还在想找借口以后讨伐扶余国呢,可现在倒好他们自己就把借口送到朕这里了。好,很好,传旨给太史慈,不必理会他们,后方会解决他的粮草辎重。”

    这下好了,有这个借口在,讨伐扶余便没有问题了。扶余王,谢谢你的大礼,这个借口朕收下了

    风起云涌 第三百六十一章 “病虎”庞德

    更新时间:2009…6…15 0:10:12 本章字数:5273

    这一场大雪,将整个扶余国装扮成白茫茫一片。在这白雪之上,黑甲黑衣的秦军战士就很显眼了。可现在却都在严防,并不出击。扶余城如此,大洼地区也是如此。

    区别在于,太史慈没有问题,而庞德病倒了,还是很凶险的那种,本来风寒不是什么问题,完全可以很快康复,但是行军途中,条件简陋,这庞德的病情很多天了也没有好起来。让随军郎中们急的团团转,这可不能拖的时间长了啊。

    但是现在又不能将庞德送回幽州,大战就在眼前,庞德自己更是不愿意回去,只是他又撑不起病体处理军务,只能静养。而这段时间顾龙处理军务,却看起来没有什么大问题的样子,只是下面的诸将总是有些担心。

    现在雪停了,这仗眼看就要打起来了,可庞德的病情却依然没有气色,让大家无可奈何。而在诸将的群情汹涌之下,顾龙也息了出兵决战的心思。他毕竟只是“代理”的,诸将又不服他,他又有什么办法?法不责众这个道理本就在,更何况这帮兵大爷可不畏惧你,就算有军法,那也得军官强悍才行,一个软蛋军官,谁服他才怪。

    庞德军是没有什么动作,可庞德重病不能理事的消息是捂不住的。高句丽大军也决定半夜偷营了,这个比正面冲杀好多了,毕竟高程勿还是很忌惮秦军的。秦军之中,就是护军的战力也不弱,更不要说正规军了。

    半夜之中,庞德正在养病,忽然外面一阵大乱。病重的庞德一阵阵的迷糊,很艰难的恢复了意识,看到冲进来就要背他走的近卫问到:“怎么回事?”

    “将军,快走吧。外面乱了,高句丽人夜袭,顾龙将军命令撤退。下面有军官自行冲锋御敌,整个乱了。快走吧,在不走来不及了。”

    一听高句丽人夜袭,庞德不知道那里来的精神,呼的一下将亲卫推开。大喝:“贼子敢尔。”盔甲都不穿,拿上大刀就冲了出来。完全不像个病人…………

    “传本将军令,但有临阵脱逃者,立斩。”一边派人传达军令,庞德一边收拢败兵。他那个嗓门之巨大,更是在黑夜中传出很远。

    士兵们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可校尉们都知道了,庞德将军好了,出现在战场上了。当即约束军队组成战线,向着庞德靠拢。而庞德就好像一个大雪球一样不断的收拢着到处瞎转地将士们。

    庞德走到了旗边上,传出号令:“发令,全军向中军大营靠拢。”一阵阵鼓角声传出。这一下,让将士们也迷糊了。怎么刚刚传出撤退的鼓角声音不久,怎么又传来了向大营靠拢的命令?

    正在逃命地顾龙也是大怒。又是那个王八蛋在捣乱。还敢用中军地名义。老子现在在这里。不来护卫我逃走。去中军大帐做什么?命令身边地人再一次发出了撤退地命令。

    这一下。秦军地混乱还是没能全部遏制住。但是大部分秦军将士还是选择了向中军大帐汇集。战斗才是他们地使命。逃跑不是他们地作风。他们是骄傲地大秦士兵。没有逃跑地懦夫。

    只有一部分碍于军令。不敢违背。跟着顾龙撤退。这下还是那样。回身地回身。撤退地撤退。还是混乱不堪。自己人把自己人地阵形冲散了。更不要说后面还有高句丽人在追杀了。

    庞德听到禀报也着急了:“去五百人。每十个人一组。分散各个方向。高声大喊庞将军军令。全军回师迎敌。向中军靠拢。若有不从。格杀勿论。”

    现在中军虽然已经稳了。但是其他部队溃散地话。自己依然是败了。这些高句丽地骑兵是不会停下脚步地。他们地刀马也不是说笑地。

    随着秦军不断地稳住和高句丽人开始作战。战力地差距也就体现了出来。秦军地军阵严密。战力强悍。高句丽人根本就不是对手。庞德更是亲自参加了几次厮杀。吓得他地亲卫严严实实地将他护在中间。我地爷啊。您还是病人呢…………

    一场混战,高句丽在经历了开始的顺利后,举步维艰,逐渐地丧失了优势,到后来反而压着打,全部被赶出了秦军大营。

    高程勿在后方看着战况,直叫可惜,这帮废物,在加一把劲就能将秦军都赶出去了,但是这些人,却居然被乱糟糟的秦军给赶了出来。无奈之下,也只有退兵了,现在秦军已经稳住了阵脚,他讨不了好去。

    高句丽军开始退去了,顾龙也很“及时”的出现了。疾驰到了中军大营,高声喝问是什么人敢冒充中军发令。却没有看到大家看他的眼神完全是一副看死人的怜悯。

    庞德从帅帐之中出现了,看着顾龙,只是轻轻的说到:“拿下,看押起来。”

    一见庞德出来了,顾龙那趾高气扬的气息当即没有了,屁颠屁颠的跑了过去:“将军,您没事了,太好了,真是全军之福,大秦之福啊。”

    庞德还是一声轻语:“拿下。”亲卫们上前就将顾龙抓了起来,顾龙还在大叫:“将军,为何要拿末将?”

    “押下去。”庞德已经懒得说了,对于这样孬种,他是没有一点怜悯的。说到:“众将听令,各司其职,严防高句丽人在来……”

    话刚一说完,庞德一头栽倒在地。吓得众将急忙展开救治,等到郎中来了一诊断,却笑了起来:“将军无事矣,大病去了,只是心力劳累,疲惫了,且等一日,将军睡个安稳觉就好了。”

    众将这才放心下来,将庞德送入大帐休息。自己去防守了,这下好了,昨夜若不是庞德力挽狂澜,一场大败是必然,对于顾龙这样地人,没有人同情。都是恨不能杀之而后快。

    庞德整整睡了一天才醒来,醒来一看战报,心痛的他直叫,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子弟兵啊,可就前天晚上一战,死亡七千。伤两千。一下子小一万就报销了,气的庞德就差哇哇大叫了。

    就凭高句丽那些鸟蛋,能有这样的战绩?若不是这顾龙这混蛋给高句丽人帮忙,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伤亡,还差点造成一场大败。

    庞德也问起了前夜的情况,亲卫犹豫到:“将军,真的要说。”

    “废话,赶紧说。”

    “是,事情是这样的。高句丽人来夜袭。被发现。各部正准备迎战,但是顾龙一听外面高句丽人来势汹汹,当即就跑了。等跑出了大营才想起来发布撤退地命令。这个时候一传令,前面正在厮杀地士兵撤退了,您也知道,这令行禁止的是必然地。

    可是两军已经绞杀在一起,要撤退又那里是那么容易的,更不要说…………更不要说一些不服顾龙将军的校尉带兵继续去作战,大营一下就乱了。这个时候,将军您也醒来了,后面您都知道地。”

    “该死。”庞德气的一拳砸在案几之上。

    那亲卫却提醒到:“将军。这样好不好?这顾龙将军,可是皇妃的表弟啊。”

    “本将自有道理,击鼓聚将。皇妃的表弟,哼,就是陛下的表弟,这样的事情之下,也只有死路一条。”

    没有一会,全军的将军都到齐了,庞德说到:“各位。日前一场大败,耻辱啊,我堂堂无敌的大秦雄狮居然被一票蛮夷差点打败,上万人的死伤。多长时间了,本将麾下多长时间没有死伤这么惨重了?若是大战便就罢了,但是敌人死伤多少?不足三千,丢人啊,耻辱啊。”

    庞德一阵咆哮,让众将都能感觉到这位主帅地愤怒。等到庞德稳定了一下情绪。才说到:“带顾龙。”

    顾龙被人押了上来。倒是有恃无恐,似乎没有什么表情。但是微微颤抖的身体也出卖他的惶恐。

    “顾龙,你可知罪?”

    “末将不知何罪之有。”“还敢抵赖,日前之战,你身为统帅,居然抛弃部署,不战而逃。按军律,立斩不赦。”

    “绝无此事,将军,你可不能听信小人之言。日前之战,末将身先士卒……”

    “闭嘴,你还敢狡辩,你看到这玄色大旗了吗?他因为你而蒙羞,你不思悔改,来人,将顾龙推出去,立斩。”

    这下顾龙也慌了:“庞德,你不能斩我,我姐姐是华阳夫人,你敢斩我。”

    “放屁,这般蠢货,本将有眼无珠,怎么相信了你地夸夸其谈。推出去,斩。”

    不一刻,顾龙被一刀斩首,献上首级,验明正身。庞德挥挥手:“日前之战,本将自会上表请陛下处罚。但是在这之前,你们都给我听好了。把对面那群高句丽杂碎给杀光,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将我幽州军的荣誉夺回来。”

    众将高声回应,这才是他们要的,这些人是仇寇。庞德亲自将一杯酒洒在地下,饮不尽的仇寇血,杀不尽的仇寇头。兄弟们,慢走,很快,我们就去为你们报仇。

    庞德开始整理大军,鼓舞士气,准备出击。他要赶在处理他的奏折下来之前,先将高句丽军击败,就是自己被罢免,虽然这个几率比较小,但是自己军队的威风不能丢,自己的军队不能输。

    嬴啸在长安接到奏报,已经看到了庞德处置意见之时,喃喃之说:“杀地好,杀的好。”只是他还没作出处置呢,有人通报:“陛下,华阳夫人求见。”

    “告诉她,朕很忙,让她回去。”

    不用问,这华阳夫人必然是来为表弟顾龙鸣不平的。嬴啸不想处理她,她是吴郡顾家进献的,就算不顾忌她,还是要顾忌一下顾雍的。

    顾雍和自己的关系还不错,顾雍是蔡邕弟子,看在自己老丈人的面子上。嬴啸也给予了顾雍高位,徐州别驾,已经是很高的官职了。事实也证明,顾雍也是很有才华的,他地政绩颇为突出,现在庞德杀掉了顾雍的族弟,自己虽然也赞同,但是却不想把事情闹大,毕竟人都死了,够了。

    没过几天,顾雍的意见也来到了。听完密谈的禀报,顾雍,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望。这顾雍并没有因为这个事情心存芥蒂,更是派出家人来劝说华阳夫人顾采不要追究这个事情,不能闹。对于顾雍的意思,顾家人还是听的,也就不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了。只有那位华阳夫人不愿罢休,因为这是她亲弟弟…………

    庞德整顿了军队,今日出战了,他们带着复仇的怒火杀向了高句丽人。挣回他们的荣誉,为他们地袍泽兄弟复仇。

    “大人,秦军出战了。我们怎么办?”

    “你们觉得如何?”

    “秦军已经被我们打地没有还手之力了,他们也就叫嚷的凶。其实没有什么本事,将军我们出战吧。”

    “是啊,是啊,秦军现在这幅样子还敢出战?来送死而已,将军,让他们知道我们勇士地厉害吧。”

    高程勿见士气高昂,也是信心大增。日前一场胜利,整个高句丽的军队已经不在惧怕秦军,连他都觉得自己太谨慎了,若是日前全军压上,怕是已经全歼秦军了。现在既然秦军出来送死了,便成全他们了。

    “传令,出战。”

    高句丽的大军也出动了,他们信心满满的要和秦军决一死战。打败了这支秦军,扶余国,已经他们向往已久的辽东郡,乐浪郡甚至大秦全境…………

    这一群已经做梦做过了头的家伙,冲出营帐,却发现对面的秦军依然是前面的秦军。但是等到两军发动冲锋,厮杀起来的时候,高程勿也惊讶的发现,这位庞德果然厉害,秦军在他的指挥之下,勇悍无比,不过一会他的部队就顶不住了。

    急忙发令撤退,只是这个时候却出乎他的意料。秦军的骑兵出动了。你高句丽人要逃,可以,但是你跑不掉的,秦军的骑兵冲杀过来了。本来高句丽军中多一半是骑兵,游牧国家的优势就在这里,骑兵多。

    可是秦军的骑兵出击了,那还怎么跑,必然会被冲散。更不要说现在已经要被冲散了。高程勿也算当机立断,放弃接战的军队,又派出一支骑兵缠住突进的秦军骑兵,他自己,带着中军,跑回营寨坚守了。

    在吃掉了那些被抛弃的军队后,秦军高声欢呼着自己的胜利,这是他们挽回幽州军面子的事情。必须打败高句丽的军队才能挽回他们的声威,但是现在,敌人还没有全部被打败,还要继续努力。

    这一仗,秦军以弱势兵力,却是压着高句丽的军队打,吃掉了几乎一半的高句丽军队,让他们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秦军,也打掉了高句丽军队的胆魄。无敌的虎贲之师,永远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