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良田美景:逍遥小农女

第53章 柿饼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森爹一本书得了一个便宜徒弟,中午四人便在徐濮存师徒俩入住的客栈一起吃了饭,念着师徒俩身上都带着伤,也没要酒,倒是森爹自带的菊花酒度数低,香味浓,让徐濮存咪了两口便收下了。

    一顿饭下来亦是熟悉了不少,饭后,森爹陪着徐濮存去镇上车马行找了马车,约定明早去虞山,这才带着大郎回了长水村。

    而赵氏和二郎午饭前便雇了驴车拉着货回来,赵氏已是村中媳妇子期盼的对象,见她一回来,掠过了一会儿,便纷纷拿着绣篮子,或是家里一把菜蔬、一罐咸菜地上门了。

    赵氏把卖得钱算好后一分,几个媳妇子都很高兴,这田里不忙了,做些伙计贴补家里,赚得岂不是更多更好。

    赵氏见来的几个媳妇子都差不多到齐了,便说道,“这几趟生意下来,大家也该信我的为人了,因为前两次这碎布是买来的,所以收了你们用布头的钱,今天这次是掌柜的直接送的,所以凡是之前在我这里拿过碎布头的,这里再拿就不要钱了,大家挣几个钱都不容易,多挣几个也能给娃儿几个做身新衣裳。”

    说的也是呢,那些媳妇子拿回去的碎布,好些都是上好的,给自己或小孩子拼个肚兜都够了,还有些还能拼出个上好的腰带,那些碎布柔软的还能拼拼给小孩子做个冬天穿的里衣呢,这衣服穿在里头,别人又看不见,舒服了才是真道理。

    几个媳妇子都很高兴,金花的小姑子也是做千层底的高手,唤作冬月,人也好相处,笑着说道,“那就多谢嫂子了,托了嫂子的福,挣了这些钱,嫂子下次有什么伙计,言语一声!”

    金花婶一如既往地豪爽,“就是,我家小姑子都这么说了,我这大嫂也是这么个意思,这来回趟镇上也怪折腾的,多谢你惦记着我们这几个!”

    赵氏说道,“最近田里活少,就多做些千层底啊荷包之类的,只要针线密,绣铺收我们就有得赚,但是有一点我得说,凡是从我这里拿布的可不能再卖了别家,这绣铺的掌柜给我人家,我也不能白白让人绣铺失望不是!”

    几个媳妇子连连摆手、摇头,其中一个说道,“不会不会,我连娘家的姐妹都没说呢,就是怕给馨娘嫂子惹麻烦!”

    赵氏又叮嘱一番,“这便好了,我们大家相互扶持,一起挣钱,挣多挣少都不能伤了和气,也不能出现谁的布好了谁的次了的想法,否则下次就不让她拿了。”

    赵氏今天大手笔,买了两副猪大肠和猪小肠、两个猪肚、三个猪肝和猪腰子,二妮嘴角直抽搐,她得忙乎到什么时候啊,而且这东西也不能总吃啊,物极必反啊喂。看来改善家庭饮食的重担又落在她身上了。

    “二妮,要我帮忙不?”大妮勤快地把院子打扫完之后,就聚在二妮边上,看二妮仇大苦深地对着猪肠好像在感慨。

    二妮正利索地把肠子外翻,“不用了姐,姐咱中午用咸肉剁碎了蒸鸡蛋吃吧,这肠子最快也得晚饭吃了。”

    大妮帮着她把袖套的带子系紧,“行呢,早上做的豆腐娘还留了两碗呢,我们再杀个鱼做个豆腐汤吧,上次做的爹爹和二郎三郎都很喜欢吃呢。”

    中午的饭菜还是很丰盛的,有肉丁和鱼头豆腐汤,只不过森爹和大郎没回来,二妮吃完了饭继续干起了伟大的事业。

    二妮在房间里趁着没人关了门进了趟空间,然后就回厨房里细细地研究柿饼,今早去山上居然发现了一颗柿子树,虽是野生的,这黄澄澄、橙红橙红的小灯笼似的挂在树头,很是喜人。古代的水果少,二妮对这野柿子自然是馋得紧。

    幸亏有长生哥和吴大宝两个能爬树的跟着,他们上山的几个都摘了不少。

    这柿子有些还没熟透,摸起来还硬硬的,应当把它跟苹果放一起,让苹果催熟柿子,这是她来到这里这么久,压根就没听说过苹果,倒是长生在山上摘了一种红彤彤的被称作红果的东西给二妮,生得和海棠果有几分像。二妮便用它和柿子放在一起。

    留了几个家里人吃和待客的,余下的二妮就开始试着做柿饼了。做柿饼先要把柿子外头那层薄薄的皮削掉,这个过程不简单,因为一不留神就把柿子那层厚一点的皮剥了,露出里面的果肉来。

    英子也得了一筐柿子,得知二妮要做柿饼,干脆把那筐都贡献出来了,因为二妮剥皮的时候常常把那层厚皮剥掉了,生点还好,熟点的就只能塞嘴里吃了,一句话:就没那么多够祸害的!

    大妮和秋儿姐都来帮忙剥皮,这院子的声音加上狗视眈眈的五条狗,周家院子里的笑声就没听过。

    剥了皮的柿子直接放在蚕匾里,放在太阳底下晒。每个都用手轻轻地挤压过,就怕用力过猛,一下子把柿子变成一滩渣。其后便将挤过的柿子放在蚕匾里晒。

    “姐,我们在院子里放两条长凳,架了蚕匾晒!”二妮深怕地上的泥土和灰尘进入。

    大妮拍拍手,这两蚕匾的柿子,应该能有不错的收获吧,“好了,等个七八天,我们再把它们翻过来吧!”

    那头二妮已经拿棉布袋子把晒开的吊瓜皮收起来,放入置有石头的大罐子里密封。

    “我看二妮啊,还没好呢就想吃了,巴巴地看着眼都不眨一个!”秋儿姐和大妮一起绣荷包,见二妮瞅着院子里的蚕匾出神,好笑地和大妮说。

    二妮其实是在想烧烤的事了,这红红的柿子就让她想到了烤肉,对于一个吃货来说,穿越到什么都吃不到的古代当真是一个悲哀的事。二妮想着院子里如果架上一个烧烤架,这阳光明媚的日子一家人烤个肉串烤个丸子啦,真是一件美得不能再美的雅事。

    所以听到秋儿姐的笑声,下意识地去抹嘴巴,这可不是不打自招了吗,把秋儿姐、大妮和英子笑得都抱肚子了,二妮白了她们一眼,手托着腮想这烧烤架该怎么办,见那三个小姑娘笑得越来越大声了,二妮无语地摇摇头,还好二郎、三郎不在,不然非得让三郎念叨一下午不可!

    下午森爹回来,便跟赵氏说了徐濮存师徒次日就要离开的事,赵氏得知森爹收了俞晟睿做弟子,缘由还是因为那本话本上的书法,当场就惊住了。有这么好玩的人和事吗!

    “这家里也没啥送的出手的,明早我早些起来,做些肉包子和鸡蛋灌饼,相公快去雇了邻村的骡子,明早一早让车把式来接!”赵氏心地善良,想到俞晟睿手上的伤还没好就要赶路,即便还没听到一句“师娘”,心里头已是有些偏了。

    之前给大郎做的新衣裳还没完成,因为大郎这两年个头长得快,怕衣服做了嫌小,特意把布窝起来了,想着等个子大些便放放针脚,如今正好,与大郎商量后便把新衣连夜赶出来送给了俞晟睿。

    又给俞晟睿做了两双针脚密实的布鞋,因为赵氏赶不及了,便让大妮代劳了,赵氏却是想着给徐先生也做上一双,毕竟得了人家那么珍贵的见面礼!

    二妮觉得古代人的热心肠在这时候最是得到了体现,礼尚往来嘛!她已经研究过了肉干的做法,旅途上没有什么比吃不到鲜美的肉更难受的了。

    二妮让大郎跑邻村买了两斤瘦肉来,直接让屠户帮忙切成半斤一块的肉块。

    那肉块直接放入温水锅里煮,煮到水开,就把肉块捞出来,洗干净血污和杂质,再把肉块切成手掌大小的模样,不过要比手掌还薄些。把猪肉片和三奈、八角、大料等二妮的秘制调料一起放入锅中,锅中的水是烧滚的,肉片放进去找煮半个时辰,其中大概一炷香时间就要揭锅盖翻锅,务必不要让肉片糊在锅底上。

    等煮好的猪肉片捞出来,沥干汤汁,让它慢慢变凉,想着这过一夜肯定是能凉透了。

    二妮还把卤汁猪小肠也给准备了,毕竟赵氏吩咐的话不做好容易被赵氏拧耳朵啊!

    第二天不知道什么时辰的时候,赵氏就起来准备蒸包子了,森爹在一旁帮她打下手,等到家里人都迷瞪着眼起床的时候,森爹已经背着包袱走了。

    徐濮存和俞晟睿一大早就起来收拾包袱,和掌柜的结算了房钱,雇来的马车也到了,两人看了一眼东丰镇的景象,正准备上马车,便见到了急急忙忙赶来的森爹!

    “送你们一程,还好赶得上!”森爹虽然是坐骡车来的,这是这一路上光担心他们师徒是不是没等他就走了,偏偏这骡子不比驴子跑得快,又颤又跌的,就怕他们一起走了,这一路赶得脑门都是汗!

    “如此多谢了!”徐濮存心里还是很高兴的,举了桌上的茶碗就敬了森爹,“待我那挚友贺寿一过,我便带着晟睿再来东丰镇,硬要去周兄弟家尝尝伙食!”

    赵氏给师徒俩包了熏豆、糖炒栗子和藕粉桂花糕,又包上了一罐子的新鲜酱胡瓜和腌豇豆,加上衣服和鞋子,吃的用的都齐全了,俞晟睿眼热,再次朝森爹行了大礼!

    森爹望着他们远去,“好,我在这里等着二位早日归来,届时对酒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