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唐烈

第 30 部分阅读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可见臂力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李护和左车还拼杀得如火如荼这边左车身后四人就抵挡不住了。

    左车也看到了这个情况,没有办法只好帮助手下抵挡李麒李麟兄弟的进攻,马臻和闻和重两人也连连进攻,左车一方的阵形渐渐的被越压越拢,五个人集中虽说防御力加强了,可是灵活性也失去了,久防必败,这个道理谁都知道,只要一有人被击破那么真个形势就无可挽回了。

    左车他们处于下风这时人人都看出来了,李亨拿眼睛看向哥舒翰,没想到哥舒翰一脸笑吟吟的样子观看,仿佛处于下风的不是自己的手下一般,李佐国也没有得意之色,专心的看着双方剧斗。

    左车这时知道再这样下去己方必败,于是怒目圆睁浑身力量集中向前一刀就砍向李护,他知道只要击破李护这一点自己这方还有胜机,不然这样下去迟早败落。

    李护大喝一声:“来得好。”毫不示弱的迎上左车就是一刀针锋相对的劈砍,两人都基本用了全力,只听得当的一声大响,一截断刀飞上了天。

    原来左车的横刀虽说也是军中精品,但是还是比不过李护的横刀,两人拼砍了那么多次,左车的横刀已经被李护的横刀砍得全是缺口,要不是横刀刀面较厚且刀背也厚,早就断了,这下两人用全力的一斩左车的横刀终于抵受不住断成了两截。

    李护砍断了左车的横刀之后没有继续进攻,往后退了一步,李麒李麟他们也只是抵挡对方的攻击同时后退,对方见李护他们后退也就都住手了,李护他们退出几步场中都安静了下来。

    李佐国站起身来对哥舒翰说道:“哥舒大人,此局势均力敌,只是因为李护手里的刀要好点占了便宜,不如就算平手如何?”

    哥舒翰呵呵笑了起来:“不错不错,就算平手吧,你不错,手下也不错。”哥舒翰说这话的时候意味深长的看着李佐国,李佐国虽说看起来年轻,可是心理年龄可不小,当然是一副坦诚的样子,同时对着太子李亨躬身说道:“太子殿下你看如何?”

    李亨也点头称是,他虽然对李佐国伤了自己的护卫首领有点不高兴,但这时已经想通了,这样一个前程远大的年轻将领,不正是上天赐给自己的帮手么?所以这时越看李佐国越顺眼。

    左车这时也满不乎的上前去拍拍李护的肩膀说道:“好小子,不错啊,是员勇将,以后有机会可得好好亲近,你的刀不错,有多的没有?我出钱买!”

    李护开始听的大脸放光,不过一听到刀的事,立马一缩头将刀回鞘抱着,连连摇头:“这刀独此一把,没有多的。”那样子惹得哥舒翰都不禁莞尔。

    回到座位上,李亨的刻意接近下,哥舒翰也露出亲近态度,段天和等官员也不用说了,一顿饭吃的欢而散,太子没有李佐国营中过夜,连夜往凉州去了,这也是不落人口实,李佐国知道自己已经进入太子的眼帘,至于靠不靠近太子李佐国自有打算,因为他知道两年之后大唐就要安禄山的手中乱了,现的一切到那个时候都要变样,李佐国现还是想试试能不能用别的办法解决安禄山的问题,李佐国想要一后的努力,不过这一切要等到了长安才能开始了。

    ;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十二章 长安

    经过了八十天的旅程,李佐国的队伍已经离长安只有十里不到了,经过了上次凉州比武之后,看到了李佐国威风的唐军又将自己看到的说给同袍听,之后所有的疏勒唐军对李佐国这个不但勇猛无敌而且自己手下被打伤之后立即将打伤人的贺钧击成同样的伤势,连太子座也一样,这样爱护自己手下将兵的作为很是让这些军人感动,他们士气高昂,以后的路上令行禁止。

    这一路的行程虽然辛苦,但是终于走到了终点,所有的兵将心里有轻松了,很多人从出生到现都没有来过长安,这个大唐的首都,亚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离长安二十里就有一个卫城了,这里驻扎着拱卫长安的四军一共八万人的其中两万人,外来的军队没有特别准许是不能进入长安的,李佐国这里留下了手里的三千军队,带上了剩下的一千人护送段天和等一行人望长安出发,留下的也没什么不满意的,因为李家长安有产业,李虎过来长安的西市边上买了两个府邸,打通之后建起了一个巨大的李府,里面足够容纳这次跟随李佐国过去的一千人,剩下的三千人采用轮换的方式都可以到长安游玩。

    远远的看见长安城西面的金光门有十几个官员正等待迎接段天和一行人,段天和路上就跟李佐国说清楚了,因为这次李佐国押解战利品连带各国质子一起前来,所以牵扯到的部门有几个,首先是李佐国为宣威将军,代父进长安叩见皇帝,出面的应该是兵部,然后牵扯到质子要见皇上就要教导面见礼仪一事,这里是鸿胪寺的事情,然后就是海量的财富有两个部门前来,一个是户部一个是内宫派来的宦官,这是一个公一个私,就是帮助公家和皇帝一起看住这笔财富,等待商议之后再决定归属。

    唐代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度,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这站路边的十几个官员就是这几个部门分别派来的人了,段天和下车之后和他们交谈几句就将李佐国介绍给他们,李佐国就将人和物一一交接,人交给鸿胪寺,物交给户部和内宫的来人,一百多辆大车的财物交割了之后李佐国得到了一个收条,李佐国安排李护等将护送人和物到指定的位置之后吩咐他们自己回到李府。

    兵部的人只是来通知李佐国一声明日要到兵部去报到,就转身走了,兵部来的只是一个书吏,李佐国这样的外来将军是要兵部备案,李佐国的品级不高,派个书吏过来也足够了,长安很多勋贵子弟都有世袭的爵位和官位,李佐国一个四品的武官长安不说是多如牛毛也可以说是车载斗量了。

    段天和马上带着李佐国前往李林甫的中书省,李林甫时任中书令,正是权力顶峰之时,不过李佐国却知道李林甫已经活不过今年了,史书记载李林甫死于753年,正是今年,李佐国也不过是利用李林甫能够让自己的父亲李嗣业能够登上节度使的宝座而已,西域安西四镇是四战之地,没有中枢的支持是很难对抗西域所有胡国的,何况还有两个庞然大物,一个是大食一个是吐蕃。

    走进金光门就是长安的西大街,充满盛唐风格的建筑列于道路两边,地上铺的是青石板,道路笔直,一眼可以看出很远,显得城市规划十分的好,长安总共有十二道城门,设十二城卫所,每所八百士兵,又设左右金吾卫,每卫两千金吾卫,共计一万五千人为长安的基本防御力量,加上八万长安守军,构成了整个长安的防卫力量。

    金光门是西面的主门,城门高达三丈三尺,就是十米的高度,城墙高达十五米,城墙分为三层,外面一层厚一丈,每层依次减两尺,中间是能够并排行走三人的通道,城墙上面靠近墙顶有无数个方形开口,这是可以倾倒金汁的孔洞,每隔三个城垛设有一个巨大木架,摆成斜坡的形象,这是放滚木擂石的将军架,整个长安可谓固若金汤。

    李佐国进城时看见这雄伟的城防,要是真正要死守长安只要用八万人,哪怕五十万人要攻下都是不可能的,这样的雄城之下也得望城兴叹,但是安史之乱中因为皇帝的出逃,长安不战而陷落,遭受了安禄山大军的蹂躏,长安富户几乎被一抢而空,安禄山撤出长安时下令洗城劫掠,给长安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此时长安正是下午,街道上人潮涌涌,从汉代就有正道只说,也就是城市特别是京城的主干道的中间是不许平民百姓行走的,只有官员能够行走,进城的时候段天和已经换上了马匹,此时和李佐国并肩骑行,一边和李佐国介绍左右两边的有名建筑,一边吩咐李佐国等下见到李林甫要注重礼节。

    李佐国一边点头答应一边注意看着他们走过的街道,这就是大唐长安,前世听过无数次,曾有书写到来到长安的商队和外国使团日夜不息,早期的唐朝长安晚上是要进行宵禁的,现唐朝正当盛世,晚上的宵禁已经取消了十二年了,长安可以说是一个不夜城。

    一行人缓缓行至西大街的终点,那里是朱雀门,从这里进去就是大唐的中枢了,正殿为太极宫,太极宫左面为掖庭宫。右面为东宫,掖庭宫中有一间偏殿就是李林甫白日办公之处,可见李林甫唐玄宗的心目中的地位了。

    太极宫朱雀门外李佐国和段天和迎面遇上了一支队伍,基本都是花信少女,全部身着彩衣,有的扮做天上仙女模样,手拿花篮洒向路边,中间有一彩车,上面做圆形舞台状,下面推车的是身上扎满皮,露出精壮肌肉的三十六个汉子,车上正有两个戏子正歌舞,一个女子做仙女扮相,另一个也是女子,却做男子装扮,唱出来的唱腔却有点脂粉气了。

    李佐国不由大奇,他知道当今唐玄宗喜欢自己编戏写戏唱戏,没想到猜到长安就见到了这么一出,段天和见到李佐国注意花车就旁边解说:“这些唱戏的能够走正中的正道是因为他们也有官身,是教化司所属,彩台上的两个是当今喜欢的两个,都是九品的官身,他们可比我们这些官员容易见到当今皇上啊。”

    段天和语言间略带酸味,又接着说:“他们还有专门的上班地点,就叫梨园,御园芳林苑之中。”

    李佐国“哦”了一声不再语言,心中想到果然如此,这个唐玄宗六十八岁了还是那么浪漫会享受,和他同岁的掌握大权的李林甫却又心眼小权欲重,这个帝国的主要的两个首脑就是这个德行,难怪安禄山要反了。

    李佐国太极宫承天门外等待,段天和先进里面去见段天和去了,李佐国外面等待了将近大半个时辰,脸上没有一点不耐之色,站承天门外的金吾卫都觉得奇怪,这个后生看上去年纪不大,却十分的英俊挺拔,但是身上又没有浮躁之气,站那里大半个时辰居然连姿势都没有改变,脸上也丝毫不动,既没有不耐烦也没有乱走动,简直跟他的年龄不相符。

    李佐国知道段天和有不少的事情要和李林甫说,自己见李林甫不过是过程而已,所以没有一点不耐烦,而且给李林甫的好处李佐国早就准备好了,到时候一并提出就是。

    这时掖庭宫内侍省内有一偏殿,李林甫正端坐上首,段天和正坐李林甫不远的一张椅子上,李林甫用指节轻轻的叩击着桌面,正思量什么,段天和已经将自己此去安西大都护的所有事情说与李林甫,其中并没有夹杂太多自己的意见,只是就事论事,其余的事情李林甫自会判断,不需要段天和置嘴,段天和深知李林甫的这个脾性,他知道李林甫其实心中是比较属意这次得胜的李嗣业的,毕竟一是安西那么多年,肯定根深蒂固,第二身为一个武将出身的边将,就算做了节度使还不是要看李林甫的眼色行事,封常清和高仙芝搭档太久,李林甫已经觉得难以控制,所以也是这次选择李嗣业的原因之一。

    李林甫脸上已经出现了老年斑,眉毛都白了一半,作为一个六十八岁的老人,李林甫还能够牢牢把持着朝政,也是有他的本事,李林甫呼吸的声音很响,段天和听见了但是不动声色,这能够说明李林甫的身体不像他现看来那么健康,但是这个有什么关系,只要李林甫还清醒一天,那就够了。

    杨国忠和李林甫斗了那么多年,结果呢?虽然杨贵妃是唐玄宗宠爱的妃子,李林甫还不是将杨国忠打压的抬不起头来,李林甫止住了叩击桌子的手,他显得比较消瘦,身穿紫色的朝服,帽子衣服都一丝不苟,身材中等,远处看上去就有如五十来岁的人,但是走进了看还是能够看出暮气。

    李林甫说道:“幼安,就叫李嗣业的儿子进来吧,这事也该定下来了。”

    段天和点点头亲自走了出去,走到门外看到李佐国恭恭敬敬的站原地,段天和暗暗点头,真不错,不但年轻,而且知礼数有能力,不是池中之物啊。

    “佐国,跟我进去吧,李相要见你。”

    “是,辛苦段大人了。”李佐国躬身一礼之后跟着段天和就往里面走去,私下李佐国称呼段天和为伯父,但是这样场合李佐国却是正式称呼。

    李佐国慢慢的跟随段天和的脚步走向里间,就要和这个权倾天下的权相相见了,李佐国充满了期待……

    ;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十三章 李林甫(求首订)

    第十三章

    李林甫

    李佐国走进门口,一个长长的厅堂展现眼前,厅堂顶端有一张长桌,有点像后世的办公桌,桌后一张太师椅,上面坐着一个身穿紫色官服的老人,脸上已经有几块老年斑,看上去有点精神不振,但是一双眼睛却是精光四射。〖bp; 看见李佐国进来脸上没有表情,但是目光一直盯着李佐国,如鹰隼盯住了的猎物一般,厅中并其他人,这样的环境其实对人很有压力,李佐国神色自然,脚步轻快,显示了很强的自信和沉稳。

    李林甫审视的目光渐渐变成了欣赏,李佐国看上去非常的年幼,脸如冠玉,手长脚长,长身玉立,简直是一个翩翩佳,书堂读书人的模样,但李林甫却从段天和那里得知李佐国却是一员难得的勇将,不止勇猛,而且也是一方统帅之才,李林甫不由得点点头,对于李佐国的第一映象非常的好。

    段天和走向旁边站定,不用介绍李佐国也上座的就是权倾天下的李相李林甫了,立时推金山倒玉柱拜倒地,朗声说道末将李佐国拜见李相。”

    李林甫顿了一顿说道起来吧,佐国你真是少年英雄啊,李嗣业有子如此足慰平生了。”

    李佐国闻言再拜父亲让佐国问李相安好,父亲因西域诸胡事物不能脱身前来拜见李相,只有让佐国向李相拜安,父亲十分惶恐。”

    李林甫呵呵一笑有心了,李嗣业公事为重,好好,起来吧,我还有事问你。”

    李佐国这才起身,瞟到段天和悄悄的向他点头,示意对答得不,站定之后李佐国眼观鼻鼻观心站当地,李林甫细细打量李佐国,微笑慢慢的脸上浮现。

    “此次大胜可谓及时雨,要是真像高仙芝之前打的败仗,那么朝堂之上就不像当今解释了,你父子奋战得以扭转战局,很好。”李林甫不紧不慢的说道。

    “末将父子不敢居功,全靠将士拼死搏杀才能有此战果,也全靠李相调拨中枢物资支持此战,也托皇上鸿福,此战其中凶险末将现想来还有些颤栗。”李佐国回答的也是后世套话,所谓花花轿子抬人,又不花费,不居功也是一种态度,表示父子一切望李林甫马首是瞻。

    果然李林甫十分满意,点点头又说道天和,你先去兵部去交了此次出长安办事的令,我和佐国再谈谈。”

    段天和出京宣旨,因为封的官职是武职,因此交令要去兵部,李林甫也是指使开段天和,有话要问李佐国。

    段天和会意,躬身说道下官就去交旨。”说罢转身出殿而去,走过李佐国时眼色一使,意思是该说的都说了,让李佐国小心应对即可,李佐国微微颔首,示意了。

    段天和离开之后李林甫沉吟片刻说道封常清和高仙芝配合很久,资历也够,奈何此次对外作战过失不小,安西大都户节度使一职也不可久悬不决,本来封常清是好人选,但是此次有大功的李嗣业如果不提拔对于前线奋勇作战的将士也不公,本相十分为难啊。”

    李佐国李林甫的为难,但是现肯定不能直接说:您为难啊?直接让我父亲做节度使不就结了。

    李佐国将头微低说道末将父子对于李相慕名已久,苦不能有人引荐,现今能够一见李相,末将诚惶诚恐,只望能够李相麾下一振大唐军威,镇守西域。”

    见李林甫不答,李佐国从怀里拿出一张礼单举过头顶说道末将父子李相的为难,李相家大业大,备有薄礼,忘李相笑纳。”

    李林甫不接礼单,看着李佐国不语,李佐国也不紧张,脸上坦诚一片,李林甫就说道不李嗣业的薄礼是?佐国你念给本相听听。”

    李佐国就拿起礼单念道长安怀远县土地五百倾带庄园一个,大通商行干股四成带两年利润,长安酒庄两个,酒楼一座股份五成,长安奇技工坊股份五成,大通良马行股份五成,此外还有此次佐国带进长安的一些大食特产若干。”

    李佐国说完后就站正身体等待李林甫的反应,李林甫眉头耸动几下说道好大的手笔啊,大通良马行我,这两年长安贵人的好马基本都是来自于此,光是马场长安城外就占地五十倾,好大的生意啊,其余的产业你们几时备下的?”

    李佐国回答李相,因为这次到长安要拜见李相,末将父子实想不出有能够进得了李相的法眼,因此四个月前就吩咐人到长安置备了这些产业,至于大通商行这几年生意还不,也就加上了。”

    李林甫“哦”了一声又问那么你们父子为拿出那么多的产业给老夫啊?”李林甫显然对于这份礼单比较满意了,安禄山虽然也给与了李林甫大量的财物,但是从来没有像李佐国父子一般将产业的干股送与他,称呼也从本相变成了老夫,这也是表示亲近的一种态度了。

    李佐国连忙回答末将父子深受大唐皇恩,疏勒置办了这点产业,现投身李相麾下,理应将产业与李相,只不过怕李相忧心国事,末将父子不过代管而已,以后末将父子身后有天子与李相,何须这些身外之物。”

    李林甫点点头不,你们有这个心就行了,礼单放下,你长安等待些时日,本相要与皇上商量此事,还有这次大胜献俘的安排就定三日之后,到时候你会被安排觐见,可做好准备,不要天子面前失礼。”

    李佐国抱拳躬身道末将遵命,还请李相费心。”说完见李林甫没有其他的话就转身出了殿门,李林甫的身影大殿的深处慢慢的暗淡。

    李佐国走出殿门看见了阳光深深的出了一口气,李佐国的这份礼单真正的财物并没有多少,两人也没有就样交接产业而对话,但是都要是事情办成了这些自然就没问题了,李林甫到了老年对于财货的偏爱已经到了一个高峰,李佐国深知的这一手已经打动了李林甫了。

    而且送给李林甫的大头都是产业的干股,要分红可以的,等到明年肯定能分,李佐国心里暗笑,先等到李林甫能够活到明年再说吧,李林甫生前权倾天下,但是死后杨国忠发难,将李林甫全家都入罪发配,李林甫只得以庶民身份下葬,所以到时候李林甫的家人难道敢去分红?一个节度使的产业难道是罪人家属能够染指的?

    李佐国送的礼伏笔就这里了,李林甫死后如此下场李佐国也从中看出唐玄宗为人的刻薄寡恩了,幼时相交宠信了一辈子的李林甫死后唐玄宗居然不照顾其后人,任其被杨国忠肆意践踏,可见其凉薄了。

    李佐国心里暗想,唐玄宗要七十岁的人了,居然还能够沉迷杨贵妃的美色,真是老当益壮啊,正因为如此,才会给杨国忠那么大的机会染指权力,李林甫和杨国忠的互斗就给了安禄山好的机会发展壮大,现安禄山气候已成,三镇节度使几乎使安禄山成为了北方的冕之王,李林甫一死,杨国忠要收拾安禄山,这样安禄山不反才怪了。

    看来杨国忠也不是能人,形式都看不清楚,直愣愣的就想收拾安禄山,后身死安史之乱,这也是一种讽刺吧。

    李佐国看来李林甫死后要收拾安禄山外乎两种方法,一种是怀柔捧杀,还是对安禄山笼络为主,但是不停的往其势力范围内掺沙子,直到其势力削弱之后再收拾他就容易许多,另外一种就是直接斩首,可利用安禄山觐见机会将其擒杀,不过李佐国安禄山已经有两年没有到长安觐见唐玄宗了,借口就是北方不稳。

    李佐国微微括了一下胸,放松了一下,心想:这些事情暂时不是的事情,不用想那么多,先长安好好的玩一下,将整个银营的情报组织长安建立起来,并将父亲的节度使一职确定,然后就安禄山的军队凶猛还的力量强悍吧。

    对于天宝年间的两位强人李林甫和杨国忠其实李佐国心中十分鄙夷,不过现李林甫还活着,那么就先利用吧。

    杨国忠对于安禄山可谓十分痛恨,李佐国也希望这次长安之行能够利用和平的手段解决安禄山,不过真的法解决,那么李佐国也不怕与安禄山一战,此时的大唐掌握权势的是人?杨国忠、李林甫,还有一个醉心美色戏曲的唐玄宗,李佐国摇摇头,这样的人可能面对安禄山和史思明这样的强力军阀?

    求人不如求己,现的关键就是要为的父亲谋求一个节度使之位,这样就有一个根据地了,李佐国握紧拳头,乱世就需要真正的武力,其他的一切武力面前都是虚妄,自身的实力才是关键。

    李佐国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定下目标,就是要平定安史之乱,让大唐的强盛能够继续,让大唐的辉煌能够延伸,李佐国绝不希望看见安史之乱后强大的唐朝不,辉煌盛世哄然倒塌,盛世之中蕴含隐患,现隐患已经成为了毒瘤,安禄山史思明已经成为了大唐身上大的毒瘤。

    李林甫垂垂老矣,其实已经失去了对安禄山的掌控,只要他一死,安禄山杨国忠的威胁之下必反,李佐国想想手中的筹码,已经能够左右一场决定性战役的胜负,但是安禄山现手中有二十多万军队,占了现大唐军队的一半,绝对力量远李嗣业和李佐国重重力量之上。

    李佐国咬咬牙,还是时间不够啊,还好距离安史之乱真正爆发还有将近两年时间,还来得及壮大自身,还有就是要杨国忠不是那么早的就要找安禄山的麻烦,打草惊蛇,还可以争取一点时间,不过没有见过杨国忠之前李佐国并不能不能左右杨国忠的思想,李佐国决定利用长安的这段时间努力一下。

    正深思的李佐国不知不觉已经走出了大门,朱红色的朱雀门已经身后了,李佐国抬起头来,决定先回去计划,然后按照目标行动,这个穿越人士面前,难题会解决的。

    走出朱雀门李佐国看见李建勤四人烈日下正站的笔直等待,万海上臂和锁骨骨折,还好被击中的时候万海有一个缩身动作,骨头没有碎,加上李白十八弟子中有一个苏克定是精通医术的,万海现已经可以骑马了,不过能够和人动手还早,李佐国骑上李建勤前来的战马黑云,黑云回头用大脑袋拱了拱李佐国的大腿,显得十分亲昵,李佐国拍了拍黑云的缎子般光滑的脖颈,正准备催马离开。

    这时朱雀门中匆匆跑来一个身穿黄衣的内侍,手中拿了一柄拂尘,远远的见到李佐国就大喊前面的可是选为将军李佐国?请留步片刻。”

    李佐国大是奇怪,内宫还有人认识不成?就拉住正要发力奔跑的黑云,翻身下马问道我就是李佐国,不这位内官找我何事?”

    那内侍跑得急了有点喘气,顿了一顿说道太子殿下听闻宣威将军已进长安,就东宫设宴,请宣威将军李佐国赴宴。”

    李佐国闻言就道那有劳这位公公通知了,不公公如何称呼?”

    这个小宦官长相十分清秀,年纪不大,还是显得有些紧张,听到李佐国问询脸上腼腆的回答不敢称公公,奴婢不过是内官处的一个侍,小人姓郑,名叫春民,小名常奴,宣威将军乃是太子贵客,叫奴婢常奴即可。”

    李佐国来到大唐这是第一次见到太监,不由得对于后世描写的这些可怜人十分的好奇,不过又不能盯着别人看,李佐国就找话说现就请常奴带路去东宫吧,常奴你是几时进宫的?”说着从腰间锦袋里面拿出两个金豆子塞进常奴手中。

    常奴见李佐国十分和气,加之本来也是一个少年,李佐国这样丰神俊朗的少年将军对态度如此只好也觉得十分开心,一面转身引路一面回答奴婢是天宝七年进的宫,当时才八岁,跟随内官处的刘公公五年了,今年才被派到太子东宫做事。”

    李佐国拍拍常奴的肩膀说道好好做,有空出宫可以来找我,的李府就西大街的西市边上,随时都可以过来,我带你去开的酒楼吃鲜,一定要来哦。”

    常奴大为感动,内侍宦官是身体残缺的人,外面的文武百官虽然表面不说,但是那种心底的鄙夷形中就透露出来了,李佐国则不一样,他是真正的将当做来看,常奴看得出来,他自小就皇宫这个天下黑暗,勾心斗角厉害的地方长大,是不是真心话常奴一眼就能看出,他不由得眼里含了泪,转身悄悄的擦去。

    常奴转脸对着李佐国说道宣威将军,那常奴一定会去看你。”

    李佐国笑道那好,只要你得空休假就来,我府上可是有两只狮子的,很是听话可爱,你一定会喜欢。”

    常奴满脸憧憬,说道真相现去看看。”接着就反应过来赶忙说道常奴礼了,请宣威将军恕罪。”

    李佐国不高兴的说道我当你是,恕罪?也不要叫我宣威将军,叫我佐国哥哥就行,有外人的时候你就叫我宣威将军,没有外人的时候就叫我佐国哥哥,可么?”

    常奴眼眶又是一热,喃喃的道常奴怎敢高攀……”

    李佐国打断他的话说道高攀低攀,你本来就比我小得几岁,做不得李某的哥哥,只有我来做你哥哥,哈哈。”

    说着大笑拍了拍常奴的肩膀,常奴看着李佐国不由叫了一声佐国哥哥。”

    李佐国点头道对了,以后咱哥俩就这么称呼,弟弟。”李佐国看着常奴又说道以后来哥哥府上就像家一样,弟弟家里还有人没有?”

    常奴低下头掩饰了一下激动的心情,他本来就是少年进宫,这个将就规矩的地方少年天性被压抑得太久,他抬头回答李佐国常奴家里只剩下一个老母和一个十岁的弟弟,因为家父早丧常奴才进宫的,现常奴的弟弟已经进了幼学,成绩很好,夫子都说弟弟是一个读书料子,将来弟弟定能成为国家栋梁,母亲的身体不是很好,不过常奴现的月例能够养活母亲和弟弟了。”

    说起的弟弟常奴小脸上放光,弟弟就是常奴的骄傲,也是他的寄托,常奴进宫就是为了生活所迫。

    李佐国说道你的弟弟以后就是我的弟弟了,你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了,明天你有时间出宫,我们就去接你的母亲和弟弟到我家住下,你弟弟就安心的。”

    常奴这下忍不住了,眼泪掉了下来,常奴连忙用袖子去擦,要不是正皇宫中常奴可能真的要跪李佐国面前好好的拜一拜这个和这个小太监一见如故的少年将军,常奴觉得是幸运的人。

    今天常奴遇到了李佐国也是他的幸运,但是李佐国也没有想到,他见到这个小太监也是他的幸运,当时他只不过是因为后世带来的平等观念和对这个少年的同情心认下了常奴作为的弟弟,其实李佐国心里还是有点小小的功利心的,毕竟宫中就有了一个耳目了不是?往往这样的人会带给的好处远比付出的少。

    这年是天宝十二年,李佐国和常奴太子东宫宴请时相遇了,李佐国当时十七岁,常奴十三岁,烈日照耀着整个大唐长安城,照耀着皇宫和正前往东宫赴宴的李佐国和陪同的小太监常奴。

    第十三章

    李林甫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十四章 太子党

    第十四章太子党

    东宫,正殿,李佐国刚一进们就听见太子李亨的笑声佐国,终于来了,一路辛苦了,就等你这个主客到了。哈18&”

    太子李亨坐殿,左右两边坐满了文武官员,因为是太子私宴,赴宴的人都没有身穿官服,太子的左手边却坐着一位女子,这女子约十七八岁的样子,看见李佐国进来之后睁大一双眼睛盯着李佐国看,没有羞涩之意,显得落落大方。〖bp; 李亨站起身来对李佐国招手佐国,来本王这里,你就坐我旁边,吾来给你介绍座的各位。”

    李亨拉着李佐国的手一一介绍左右两边的来客,太子李亨因上有唐玄宗,因此不敢大肆的结交文武官员,座的基本都是东宫的清客,唯一和李佐国有点关系的就是贺知章的三贺沫节,贺沫节已经是五十多岁的样子了,看上去比的师父李白还老,贺知章很欣赏李佐国师父李白,和玉真公主一起向唐玄宗推荐,所以这个贺沫节也是听说过李佐国是李白的弟子,温和点头示意,显得非常和蔼。

    其他的一些文员秀才之类的李佐国看上去就心中摇头,这太子虽说有唐玄宗压着,不过这些个人才看都是滥竽充数一般,出身好的非是一些勋贵家里的次子,没有继承爵位和官位权力的边缘人,出身不好的靠读书要谋求一个进身之阶的李佐国看来又是肚里没多少货,鼻孔却是向着天的。

    李亨将李佐国介绍给他们时,有两人还一副没有听见的模样,不拿正眼看李佐国,还摇头晃脑的嘴里念叨着,李佐国差点失笑,虽说太子李亨并不意,李佐国却想到,这样的人连起码的人际交往的礼节都没有,就算肚子里全是惊天大才也根本用不出来,因为他们根本当不好官,李亨还将这些人当做上宾,李佐国只有暗里摇头了。

    介绍的狂妄的两人一个姓张,名幕天,一个姓庞,名习注,都是蜀中名士,士林颇有名声,诗词很是不,李佐国心想:没听说过,诗词再好能好过我师父去?然后含笑点头为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