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唐烈

第 50 部分阅读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安齐斯关,要是拿下了这个大食东北的要塞,那么呼罗珊地区就是一个孤岛了,也就翻不出李佐国的五指山了,第二目标就是呼罗珊地区的人口,这边的人口有上百万,对于李佐国来说这些人口就意味着粮食、兵员和税收,所以只要能够实现第一个目标,就能够为疏勒再次充实实力,第三就是通过这次军事行动让成立的黑衣大食坐到谈判桌上来,要重打开这条黄金商路,。

    现封锁边境也简单了,因为大食年前和唐军进行过战争,因此两国之间的通商基本处于停止状况,当然有商人从碎叶往中亚上面绕个大圈子也是能够到达大食的,不过这条商路需要走两个月以上,李佐国已经给父亲李嗣业去了信,要求李嗣业将碎叶的商路封锁一个月,这样就算有大食的商人将消息传到大食,那起码也是三个月以后的事情了,这一战早就应该打完了。

    所有的士兵都期盼战斗,自从上次呼罗珊之战后,基本上参与此战的唐军士兵都发了小财,至于立有战功的唐军,不但升了官职,还发了不小的一笔横财,同时死伤的战士还有田地和各项工作安排,所以唐军全部没有后顾之忧,只想着战场上如何博取官职钱财,此时心中哪有畏惧,只有一颗热切之心。

    李佐国怛罗斯之战过后就让李嗣业扩军两万,基本扩充的是步兵,骑兵训练能够形成战力的周期太长,以唐军骑兵的战力不是说光会骑马就可以的,必须精通马上搏杀,对唐军骑兵的制式武器能够熟练运用。

    疏勒现是安西四镇中兵力强一镇,共计有骑兵三万五千,步兵三万五千,其中骑兵有一千重甲骑兵,步兵有三千陌刀兵,还有一万堡垒边军,三十了边境堡垒中驻守,李佐国心中的危机感从未减少,因为他知道现阶段就是要提升实力,以后要面对的就是安禄山手下的二十万身经百战的同样的大唐精锐了。

    加上碎叶的三万马步,于阗的一万五千万马步,还有李嗣业手中的两万精锐唐军,整个安西的军力达到了十四万五千,这还不算受过军事训练的民壮,安西这四百万人口的基础上面能够弄出如此强大的十多万军队,这高仙芝时期是完全无法想象的,高仙芝时期多的兵力也没有超过八万人,李佐国基本上将这个数字翻了一倍。

    现李佐国的农牧结合的政策经过三年已经见到了成效,大量的肉食类禽蛋类的食品已经占到了军队伙食的三成,民间吃肉也不是很稀罕的事情了,整个军人的体质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安西地处西域,幅员广大,民风悍烈,民族众多,人种又以中亚白种人,黄种人为主,是非常优秀的兵源地。

    李佐国早三年前就进行了民族政策的改动,将各个民族量的融合进大唐,同时不歧视不区别对待,很多民族都已经将自己看作了大唐人,李佐国和李嗣业已经将疏勒打造成了自己的大后方。

    一队队的民壮将一车车的军粮运入军营,所有战士的武器已经发下,包括所有的行军用的东西,有保养武器的牛油,装干粮的干粮袋,弩箭等等,疏勒城外的大营中已经是一片杀气腾腾,这次出动步军两万五千人,都是从疏勒直接出发,骑兵两万,望乡堡和大军汇合,游骑兵一万,正式唐军骑兵一万。

    阿史那部派出五千骑兵助战,共出马步军五万,民夫民壮三万,可谓是李佐国第一次作为主帅统领如此规模的大军了,校尉以上的将领两百人以上,粮食十万石随军而动,另外的二十万石将由楚天舒亲自押运至望乡堡,望乡堡此次也成为了此次出兵的大本营。

    大营中一片繁忙,一顶顶的帐篷被收起装进大车,一队队的唐军迈着整齐的步伐集合着,这是作为整个大军的前军的部队,因为是自己的国土上行军,所以前军提前一天出发,李佐国第二天带领中军和后军再出发,前军兵占了六成,行军速度必然比不上老兵,因此到达望乡堡时应该是同时到达。

    大营中忙着整兵出发,主将李佐国此时却不营中,李佐国正疏勒城中镇守府前厅,楚天舒正打横坐着,下面正跪着一个身穿文士长衫的年轻人,这年轻人正是楚天舒引荐的李逸。

    李佐国抬抬手:“起来吧,坐,云卷说你胸中有甲兵,我早就想见到你了,今日得见实是高兴。”

    云卷是楚天舒的字,李逸起身坐下,神色如常,李佐国这位朝廷四品官员面前神态如此自若,李佐国不由点头,李逸也仔细的打量李佐国,他眼中李佐国的脸看上去是如此的小,本身李佐国也还未满十八岁,而李逸已经十八岁出头将近十九岁了,看着这个比自己还小两岁的当朝四品武将,李逸不由得心中复杂。

    李逸本身也是心高气傲的主,自小学什么都是好快,总以为自己就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人种龙凤,没想到李佐国加妖孽,李逸可是知道李佐国身上的官袍可不是靠一个好老子就能够得到的,全是李佐国一手一脚打拼下来的,不知道有多少鲜血和敌人的冤魂才铸就了李佐国的位置,何况李佐国顾盼之间不见青涩稚嫩,只见沉雄威猛,想必已经是百炼成钢了,想想自己冶游三年一事无成,李逸就有点沮散。

    李佐国见李逸眼神复杂没有回答自己的话,就看向楚天舒,楚天舒连忙说道:“我这同窗性子冷,但是才学可是不凡。”

    李逸定了定神说道:“不敢当两位如此缪赞,我自出师以来走过很多道,只有安西这里才真正见到我大唐军威,足见李节度使的能力了,李将军也是人中龙凤。”

    李佐国笑道:“今日就是出兵之日,我来这里可不是听你称赞我父子的,我想问问你该如何对虎视我大唐的异族?”

    这个题目有点大,但是李佐国存心想考校一下李逸,楚天舒听着都脸上色变,觉得这个问题十分难答。

    李逸却是不慌不忙,胸有成竹说出一番话来,却是听得楚天舒勃然变色,李佐国击节叫好……………

    第五十章艾卜穆斯林

    阅读全的小说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五十一章 杀戮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第五十一章杀戮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李逸面不改色的说道:“我认为不管是大食也好还是吐蕃也好,其实就是因为人口的压力而对生活环境加好的大唐进行觊觎,而我大唐力量有限,就只有用割麦子一般的做法来对待,也就是讲他们的有生力量量的消灭,我大唐人口要远远超越任何一个周边国家,就用消耗战术不出五年就能够让周边国家一蹶不振。”

    楚天舒大惊,他倒不是一味的想民族大同,杀人不对之类的事情,他是怕自己这个小同窗说的这话不合李佐国的心意而浪费了自己一翻推荐,要知道这种说法唐中期儒家思想逐渐占领了道德制高点之后是非常反对的,楚天舒虽然跟李佐国相处了几年,做了几年的属官,但是也觉得自己没有了解李佐国对待外族的真实想法。

    楚天舒看来李佐国无疑是比较宽容的对外政策的代表,所有来到疏勒的部族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不但保证了生存,而且还能够加入军队,李佐国一贯的政策也是对民族和汉人一视同仁,现李逸的这个说法会不会惹怒李佐国?

    楚天舒马上就拿眼神对李逸示意,不想李佐国一听李逸这话就“哦”了一声来了兴趣,身子也前倾了点问道:“那就详细说说要怎么割麦子和消耗对方?”

    楚天舒又用目光示意,奈何李逸装作根本没有看见,自顾自的就开始侃侃而谈:“割麦子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对待国力不如我们大唐的国家,如回鹘、罗、百济等,就每年不间断的派出士兵到其国内进行马蚤扰,每到粮食收割的季节就加大出兵打击的力度,使其不能收获粮食,直接将其与我大唐接壤的地段全部荒废,就算是他们还能够保持疆域,那所付出的东西就太多了,将粮食送到前线也损耗不小吧?这样我大唐只要用极少的代价就能够拖住他们,直到能够将其一击毙命为止,就算不直接出兵吞并,那么这样也能够让其发展不起来,要是对方敢出兵攻击,那就消灭之,这就是消灭其有生力量。”说道这里李逸抬眼看了李佐国一眼。

    这话一说出来楚天舒已经闭目养神了,反正都说开了,是死是活只有看李佐国了,李佐国不置可否,抬手示意李逸继续。

    李逸见李佐国没有明显的好恶,也就放开了说了:“这种方式的主要的目的就是破坏,将对方靠近我大唐的边境破坏得寸草不生,看他们用什么来抽兵役,来养兵?对付国力强的?比如吐蕃、大食之类的国家,则直接使用灭绝政策,我大唐可选择适当的时机对其开战,我大唐军队不管是数量还是精锐程度都应该是天下无双的。”说道这里李佐国点点头,认为李逸的话正确。

    李逸就接着说道:“那么击败了他们的军队之后就不留俘虏,同时大军进入对方国境之后也要采用灭丁之法,只要这样的失败来个几次,就算国家再大,那么也会经受不住而内乱或者加虚弱的,那么大唐要将其一举拿下也就很简单了。”

    李佐国听到这里终于开口了:“你说的那灭丁之法是什么?”

    李逸回答:“就是将所有的男性全部杀死,不管老幼,这样就能够让其民族失去活性,何况军队向来是壮年男子集中的地方,我们只要每战都杀死俘虏,同时还进行对方国土上的灭丁之法,那么只要来回那么几次,当男人损失到一定程度之后,其国力想不衰败也难。”

    李逸说杀死对方的男丁面不改色,楚天舒却是难以接受了,就站起来指着李逸说道:“你怎么有这样残忍好杀的想法,我大唐为天朝上国,做这样的事情岂不是让天下侧目,万夫唾骂?”

    李逸嗤之以鼻:“难道维护天朝上国的面子就要牺牲我大唐的利益?周边的大小国家那个不是靠我大唐才繁荣兴盛的?结果你看看是怎么对待我大唐的?吐蕃三番五次的对我河套地区出兵,不是哥舒翰大人,只怕我们安西和大唐的联系都被吐蕃给截断了,罗百济受我大唐恩惠难道少了?看看他们又是如何回报的,罗和百济居然同时上表称幽州以东为他们世代祖居之地,望我大唐将此地让与他们,这种**裸对土地的野心就是他们对我大唐善意的回报了。”

    李逸瞟了楚天舒一眼说道:“师兄如果只是抱着什么天朝上国的思想,那么我大唐可没有多少土地来割让给这些吸我们血的好邻居,至于什么天下侧目、万夫唾骂,这就可笑了,这些能够伤我大唐一根毫毛么?何况灭了这些国,以后他们的国名只史书上有个名字而已,安能奈我何?何况此等寡国贱民有什么好珍惜的?如果此时我大唐国力强盛时不做,等到这些国家我大唐身上吸饱了血液反而对我们露出獠牙这才不值当。”

    这其实就是历史是胜利者来书写的另一种说法了,李逸说完看向李佐国,等待李佐国来评价,李佐国回味了一下李逸的说词,知道了李逸就是一个军事实用主义者,而且还带有种族主义的倾向,他的说法完全没有将这些民族的生命当作一回事。

    李佐国看楚天舒气鼓鼓的还想要说话,就说道:“云卷,不要激动,凌云的话未必是错,带我来问问。”

    楚天舒其实也很想自己的小同窗能够李佐国这里谋个出身,刚才的举动不过是故作姿态,要是李佐国对李逸的话不满也能够有个台阶下,这时装作气鼓鼓的坐下,给李逸一个眼色,意思是你好生回答,李逸微微颔首,示意我明白了。

    李佐国就说道:“按照凌云你的说法,就采用这样的杀戮手段对付周边的国家,那么如果我大唐一旦失败,也会面临这些国家同样的手段报复,还有就是我大唐本来就国土广大,光是从长安走到疏勒就要走两个月,那么我们打下了加遥远的国度,大唐的一个指令那不是会走上三个月甚至半年才能够到达,那这样的话根本就没有实际意义,国土既然已经到了一个极限,那么我们还要冒着被周边国家报复的风险来实行这种杀戮的手段么?”

    李逸脸露微笑说道:“这个很简单,我大唐的人口是周边国家十倍,太祖太宗以来我大唐立国之本就是尚武精神,大唐如果失败也只是暂时的,以大唐的人口只要很短的时间就能恢复,何况要是这些国家对我大唐也采用此等手段进行报复,那么我们灭掉他们屠戳他们不是加的有理了,国土疆域大那么我们对于没有太大好处的国土就采用放弃的方式,只要将人清空即可,那么就算有其他的民族和国家进入这些土地,他们能够对大唐产生威胁已经是不知道多少年以后了,为了大唐的几百年的安定,我李凌云何妨去做一回刽子手呢。”

    李佐国哈哈大笑道:“好,凌云你真是有志,我问你,你可能骑马?”

    李逸傲然说道:“当然能,我周游四方就是骑马而去。”

    李佐国又问:“那么可能提枪上马搏杀于阵前?”

    李逸回答:“我虽出身书香门第,但是自幼爱武习武,虽不敢说万军从中来去自如,但是等闲七八个汉子不能近身,兵器也使得。”

    李佐国就一拍大腿说道:“好,这次出征你就和我一起吧,就委屈你先做一个随军参谋,且和我一起打完大食再说。”

    李逸等的就是李佐国这句话,当下大喜起身对李佐国就拜,口称:“属下拜见李镇守。”

    李佐国下来将李逸扶起,说道:“明日我们就出发了,你且回去准备一下,等下去军需处领取军械马匹,凌云你不熟悉就叫你哪个不停的挤眼睛的同窗带你去好了。”

    李佐国说罢哈哈大笑,年纪虽轻,但是却透出了一股霸气,楚天舒老脸通红,知道自己的小动作被李佐国看了个一清二楚,当下气急败坏,拉着李逸就出门去了。

    李逸出门时赶忙向李佐国告了个罪,被楚天舒拉出门时差点失去平衡,一出门李逸就奇怪的问楚天舒:“云卷兄,怎么你对李镇守如此不敬?招呼都不打就出来了。”

    楚天舒气哼哼的说道:“其实李佐国这人会压榨我们这些人了,所有的事情他就是提个头,其余的所有的琐事都是我们去完成的,我们累死累活,他倒是坐享其成,要不是对我还算客气,我早就不干了,所以你啊,今后落到了他的手上,我看也是一个累死累活的命。”

    楚天舒嘴上抱怨,其实那语气里面的自豪谁都听得出来,李逸一笑说道:“我还是巴不得能有机会领大唐精锐的军队呢,否则我的抱负何时实现?”

    楚天舒这时叹口气说道:“你比我运气好,才十八岁就能够遇到赏识你的人,我却是蹉跎了半辈子才能够真正的做点事情。”

    随后楚天舒正色对李逸说道:“你现加入了我们,那么就一定要记住,无论什么时候都永远不要忘记我们的一切是谁给的,特别是你是军中的,那些军将可是对李镇守崇拜的紧,你要是有半点对于他的不好的话,那可是有的苦头吃,我就说这些,今后你慢慢的适应吧。”

    楚天舒就当现往外走去,李逸原地呆了一会,就追着楚天舒出去,李逸的眼里闪过一丝厉芒,心里说道:“不要忘记自己的一切是谁给的?看来李佐国这里是自成一派了。”

    两人出去后楚天舒就带领李逸去城内军需官处领取了一套旅帅的全套铠甲武器,随军参谋说是参谋,其实品级并不高,可以谋划但是没有领兵和决定的权力,楚天舒又带李逸去军马处领取了两匹战马,因为是楚天舒出面,这两处的军官都拿出了好的东西给李逸。

    李逸这次可是喜心翻倒,不时的拔出横刀看看,有摸摸身边的战马,这两匹战马是惊心挑选出来的大宛良马,身高体壮,且性格温顺,要不是看楚天舒的面子,那个军马处的军官可不会将那么好的马拿出来给一个小小的旅帅。

    楚天舒看得摇摇头,这个李逸家传诗书,没想到出了他这个另类,战场上什么事情也说不清楚,也不知道是祸是福。

    李逸现的身份是跟随李佐国的参谋,所以没有到军营报到,楚天舒就让他还是跟随自己回去,明天一早直接来李佐国这里报到就是。

    李逸一晚上没有睡好,第二天带着两个黑眼圈就起来了,楚天舒一看他这个摸样,知道他晚上没有睡好,就拿了一段山参给他,李逸不解,楚天舒就说道:“看你这个样子,等下的行军要是马上睡着了就惨了,你可不是那些马上就能睡觉的骑兵,一旦掉下来就命也去掉半条,要是觉得累了就含一截参,可以提神,今天晚上可要好好睡觉了,不要没有见到敌人就非死即伤,这可是丢了我这个推荐人的脸。”

    李逸顿时讪讪的不知道说什么好,楚天舒就挥挥手说道:“快去报到吧,可别耽误了,军中可不比别的地方,这可是要脑袋的。”

    李逸早就结束停当了,当下告辞了楚天舒,骑马就往李佐国的镇守府而来,刚到镇守府门前就听见鼓声,李逸知道唐军鼓声意味着聚将和冲锋,这时候响鼓声必定是集合了,李逸距离镇守府的大门只有一百米左右,鼓声刚刚一响起就见镇守府的大门一下敞开,里面就像洪水一般涌出来一队队的黑甲骑兵。

    镇守府的大门是没有门槛的,里面就是一个小型的校场,看来李佐国的亲兵是早已经里面集合好了,这时候是出发了,李逸以为自己迟到了,但是这时候这伙剽悍的骑兵冲出大门李逸怎么敢就这样上前去?

    莫说这些亲兵认不得李逸,就算是认得,李佐国的马队前面恐怕也是要按冲撞主帅直接处死,李逸不敢上前,就带马站住了,这时门中出来的骑兵已经到了尾部,因为门里代表李佐国身份的一杆李字大旗已经到了门边,这大旗高约三丈,也就是将近十米,旗杆为红色旗面黑色,云纹围着一个大大的篆字,李逸学过篆字,认得那是一个“李”字,旗子边上都是秀出的猛虎形象,旗杆顶上是一截两面开锋的长长锋刃,只看这面主将旗就觉得一股杀气扑面。

    大旗往前一指就顺利的通过了大门,李逸就看见拿旗的一员旗门将,唐时守护军旗的可不是一般的武将,那是要真正勇力出众的,这员猛将黑袍黑甲,马鞍后面放置了一条巨大的马槊,怕是比李逸的制式马槊槊杆粗了一倍,双手毫不费力的就稳稳的拿住份量不轻的大旗,这员旗门将身后跟随的就是李佐国了。

    李佐国完全没有了昨日见李逸的文质彬彬的样子了,战马乌黑油亮,高有两米出头,碗大的铁蹄敲击地面发出金铁之声,李佐国只是双腿控马,那战马就行走奔跑自如,显得和李佐国配合默契,浑身都是黑色,但是李逸看到那战马的眼睛却是仿佛放出红光,真是一匹铁血乌骓马,李佐国身上穿的是一套银板明光甲,这套铠甲显然做工十分精美,但是侧面看过去那甲的厚度却是一点不薄,显然是防护能力极其出色,能够上得了战场的铠甲,不是光好看的样子货,李佐国那两把标志性的武器插马鞍之后斜指向天,一把是李佐国的长兵器霸王拐突枪,另一把则是李佐国的超长的横刀了,李佐国这时看见了李逸,就招招手让李逸过去,李逸连忙骑马过去,李佐国身边稍后。

    这时亲兵已经分为了两路,一路开道往前,另一路再等李佐国过去之后跟后面护后,李佐国这时问李逸:“凌云,这是你第一次上战场吧?要是不适应就说,可以不去的。”

    李逸一脸坚决的说道:“凌云自幼就有志从军安天下,这时夙愿得尝怎么可能退缩,必定努力向前,虽死无悔。”

    李佐国呵呵一笑说道:“凌云可不要如此说话,什么虽死无悔,你不会死的,也不会轮到你去作战,你只要给我提供计策就行。”

    李逸奇道:“不是早有耳闻李将军遇战必身先士卒,勇不可挡,手下无一合之将,难道所传有误?”

    李佐国摇摇头道:“凌云不要挤兑我,我知道你想亲自上阵搏杀,不过你虽然学过武艺,但是这和上阵厮杀是有根本区别的,没有真正面对过是完全不能适应的,所以此次就算遇到战事你也不能参加战斗。”

    李逸不服气的说道:“我自幼习武,等闲七八条大汉都不够我打,就算是李将军手下的亲兵精锐李逸想必也能够战而胜之,怎么就不能够上阵?”

    李佐国说道:“我承认可能你的武艺要胜过我的大部分亲卫,但是凌云啊,比武的结果可能是如此,但是要是真正的生死搏杀,我相信不管你和我的那个亲卫相搏,死的都是你。”

    看到李逸不服气还要分说,李佐国就一摆手说道:“你学过怎么和骑兵配合吗?你知道什么时候该举枪什么时候该用横刀吗?怎么列队怎么飞射?”看着李逸张口结舌李佐国就说:“就这样了,不必多说,你就安心做好参谋,等哪天你真正的学好了骑兵的这一套,我必不阻拦你。”

    李逸只好闷闷不乐的纵马跟随李佐国,很快就出门来到了城外大营,此时大营门外已经整整齐齐的站满了列好队的唐军步兵,兵士按照各自所部队,列成一个个整齐的方阵,旌旗如云,长枪如林,黑衣黑甲就如同乌云盖地,各军沉默的排好,一种沉默的杀气弥漫。

    李逸见到这样壮观的场面不由深深的震撼,浑身的热血也沸腾起来了,这才是无敌的大唐军队啊,李逸这时雄心万丈,暗自下决心一定要指挥这样的无敌铁军为大唐扫平一切敌人。

    第五十一章杀戮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阅读全的小说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五十二章 挥军西进

    第五十二章挥军西进

    李佐国到了之后,马队由左向右奔驰一遍,大旗招展,李佐国的大旗每到一处军阵前面士兵都转头目光跟随李佐国的身影,同时高呼:“大唐万胜”

    每名唐军士兵都将自己手中的武器高高举起,山呼海啸一般的呼喊从左到右依次响起,唐军看着自己年轻的主将,目光崇拜而狂热,这位主将可谓是一个传奇,不但自身身出名门,父亲就是大唐名将,自己是十五岁上阵出战,每战必身先士卒,每战必大胜而还,每战的战损也是低,这样的主将才是每一个底层士兵喜爱的,他没有把士兵们当做上位的炮灰,非常爱惜每一个士兵的生命,这让所有的唐军士兵都有一种安心的感觉,因为自己自的主将不会让自己去做无畏的牺牲的。

    李佐国战马兜了一个圈子就回到了正中的位置,这时亲兵留了右边中间只留给了李佐国,也只能是李佐国,李佐国反手拔出身后的横刀,高高的举起往西边一指,唐军欢呼声中有条不紊的开始转向,整个军阵转向了李佐国所指的方向,然后战士们成四人一排开始出发,如同大海一般的铺满山坡的唐军汇集成了一条河流,黑色的杀气腾腾的河流往西边进发。

    李逸看见李佐国横刀所指万夫所向,不由得心中赞叹:大丈夫当如是

    浩浩荡荡的大军出发了,因为自己的控制范围,左右斥候派出去的并不多,都是李佐国的亲兵来担任,现李佐国的亲兵已经有五百人,全部都是身经百战对李佐国忠心耿耿之士,何况几万精锐之中挑选出来的这些亲兵可谓是精锐中的精锐,不但弓马娴熟,身材健硕,而且每个人都掌握了不止一种的主副武器的运用,可谓是李佐国护卫的后一道防线。

    而李佐国直属的一千重甲骑兵这次也同时出发,这些战场上无敌的推土机这时全部都没有身穿那双层战甲,全部都穿着布甲,李佐国的军队不管是普通军还是亲卫精锐,里面都有不少一看就是异族的人,这些战士或头发卷曲深目高鼻,或金发碧眼,头发的颜色也是五花八门,有一个李佐国亲卫中的战士的头发居然是红色的,不过唐军战士疏勒已经对这种现象司空见惯,他们并不意这些战士的肤色发色是什么,只知道这些人是和他们并肩作战的战友。

    由于步兵行进的速度不快,两百里路走了两天,不过这所有的步兵当中已经算是非常快了,因为每天行军的速度要到一百里,这也说明了李佐国士卒的强悍。

    骑兵这次一律双马,现所有的骑兵都望乡堡渐渐汇合,然后被撒出去形成了一个正面宽度达到了五十里的无人区,凡是边境两边的不管是大唐这边的还是大食对面的全部抓了起来,胆敢反抗的只有一个下场,就是当场格杀。

    距离望乡堡二十里的地方李佐国命令扎营,然后分散望乡三堡中的骑兵开始汇合,现还处于初春,士兵身上还穿着比较厚的军服,外面穿上铁甲,骑兵行动的动静可是比步兵要大得多了,一千名骑兵和一千步兵的动静声势那可是天差地别,何况是两万五千骑兵?

    这骑兵云集的场面可是无比壮观,每名骑兵都是双马,通过西域对马场草原的垄断,李佐国短短的三年时间就培养除了无数好马,但是三年的时间培育出来的战马肯定达不到如此众多,这也是李佐国几次大战之后得到的回报,突厥的几个战败部族的所有马匹都被李嗣业收下了,然后变成了疏勒唐军骑兵的战马,至于李佐国培育出来的大宛马和乌孙马的混血战马,还要等到今年年底左右第一批就能够进入军队了,这种战马李佐国已经见过,不但保留了大宛马的爆发力好的特点,还兼有乌孙马的负重力强和耐力强的特点,主要是体格惊人,这种战马的平均身高达到了肩高一米八的程度,简直是战场上的坦克。

    李佐国打算将这种战马集中使用,组成真正的重甲骑兵团,鉴于种种难度,估计第一次能够组建的极限就是五千骑了,对于这种重甲骑兵李佐国打算就保持五千人的规模了,这种战场上的终极兵种只要有五千人对于二十万人的大战已经能够做到一锤定音了,所以再多纯属钱多烧得慌,一个重甲骑兵的投入相当于四个轻骑兵的投入,何况现疏勒轻骑兵的盔甲防御也很不错。

    骑兵此时步军的大营边上已经有两个巨大的营地了,到来的骑兵队伍一队队的开进大营,三个连一起的巨大营地后面就是辎重物资了,李佐国并没有采用进入望乡堡扎营的举动,因为他相信这一次自己的骑兵力量要超过大食,大食就算知道了自己的军需营地此处也没有办法突袭。

    所有的骑将聚齐了李佐国的大营中就传来聚将鼓声,于是后一个到达的李护直接骑马往中军大营而去,手下的骑兵进营之后自有辎重营的军官安排,李护这时身上还带着血腥味,李佐国的大营门前验过腰牌之后李护就进去,当进去没多远就看见郭北前面,李护就大喊:“郭护将,等等我。”

    郭北转头一看是他,就一带马停下来等李护,李护追上郭北之后,郭北看了李护一眼,忽然笑了起来:“李护将,这回来得挺晚啊,我听说你每次都会一个不小心就打到了对面大食的土地上去了。”

    李佐国升任疏勒镇守使,李嗣业将原来的四大护将全部都带走了,阿力射等现龟兹带领军队,李佐国手下的几人就提升成了护将,郭北就是其中之一,他现率领所有的步兵,除了陌刀兵不是郭北管理,其余的步兵都是以郭北为首,所以现位高则气足,李护现疏勒的马军总管,其手中的力量要甚于郭北,不过因为两人都是老关系了,平时也没有什么冲突,郭北对李护说这话也不过是开玩笑。

    李护一听裂开大嘴就笑:“不是说封锁消息吗?我可是坚决执行了李镇守的命令,这国界嘛,谁知道哪里,我只是将能够看见人的地方都扫了一遍避免有消息走漏啊。”

    郭北乐了:“你倒是执行得很彻底啊,大食那边都被你把所有的能喘气的都抓来了。”

    两人就开始聊别后的消息,不过才说两句就到了李佐国的中军大帐门口了,两人进去一看,就差他两人了,连忙走到马步两边的排头站好。

    帐中只有李佐国有位子,其余的将领全部得站着,李佐国见两人都到了,就开始说话:“想必都知道了这次的战斗目标了吧?这次其实就是趁大食不备打个措手不及,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大食年前来进攻我大唐疆域,我大唐难道能够没有反应吗?”。说到后一句李佐国已经是声色俱厉。

    李佐国横扫了众将一眼,见诸将都露出愤慨之色,满意的点点头接着说道:“这次的战斗就是出其不意,将战火直接烧到大食的安齐斯关,据我们化妆成商人的探子回报,安齐斯关现刚好有援兵到达,估计也是准备对我大唐用兵,加上原有的大食守军,安齐斯关的大食兵力已经达到了9万人左右,不过我大唐军人却是要强过他们,大食一定不会料到我们会此时出兵,一般为了照顾马力,战马春瘦,要等到秋日才是战马膘肥能够使用的时候,却没有料到冬天我就让养马的用一半粮食一半草料喂养战马,此时正是我们好的出兵时机,不过我也明确告诉你们,因为现战时我们的战马也是用精料喂食,因此此战绝不能久战,多两个月就要见到战果,不然我们就只有退兵,到时候我大唐军无功而返必定会被天下人耻笑。”

    李佐国说到这里顿了一顿,然后接着说道:“我们的意图很明白,一是乘其不备攻下安齐斯关,这样今后对大食的攻防的主动权就全我们手上了,呼罗珊地区也就是我们的后花园了,而且商路也将对我们敞开,二是没有攻下安齐斯关,但是我们对呼罗珊地区进行攻击,将所有的呼罗珊地区的部族俘虏,看看能不能够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