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唐烈

第 72 部分阅读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李佐国,现完全是反了,这样打下去郭子仪的唐军就会被李佐国消耗得崩溃,现神擂兵这几次攻城中成为了举足轻重的力量,但是只有一万的数量是消耗不过安西军的。

    当安西军的发石机又将巨石发射上城墙掩护的军队撤退时,郭子仪看着城上死伤狼藉的唐军,唐军眼中的焦虑让郭子仪沉思了起来,手上的大军已经基本上都上城墙了一遍,伤亡了两万人了,这样下去再过一个月估计就没有力量和勇气和李佐国决战了,但是现出城决战是不智。

    郭子仪低下头来,眼中露出了坚毅,只有这样了,郭子仪叫来了一名亲兵,吩咐道去通知李光弼大将军,他的提议我同意了,叫他马上行动,十天之后就是决战的。”

    第三十二章 乌兰会战

    第三十二章 乌兰会战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三十三章 回鹘参战

    第三十三章 回鹘参战

    草原上青草已经铺满了,中间夹杂着各色的小花,春天的气息已经非常浓厚,这里距离朔方节度的节度所灵州只有五十里不到,草原广阔的感觉就使人向纵马上面不停的奔驰,一阵微风吹过,青草的香气往远处飘去。&

    一行骑兵约有五十人左右往灵州的方向打马狂奔,他们都有两匹以上的备马,几百匹战马奔驰显得气势惊人,但是人和马都显得无比疲倦,战马和人身上都是大汗淋漓,骑士身上的布衣上面都是汗水干了之后的盐渍,战马马鞍后面有一大包,战马奔驰之中发出叮当的碰撞声,明显是铠甲。

    远远的看见了立地上的一块石碑,这些骑士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情,其中一名喊道快到了,加把劲,不要误了节度使的事情。”

    所有的骑士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要到达目的地的喜悦跃然脸上,都一催坐下战马,加快了速度,很快几百匹战马就通过了那块石碑,往灵州而去。

    这伙骑兵了不久,路边的两块块草皮却动了起来,两个汉子身上披着非常类似草皮的毯子站了起来,他们两人飞快的走到了一个土坡之后,那土坡正好挡住了从大路的视线,后面两匹战马正吃草,两人将草皮一样的毯子一卷,认蹬上马就往东边疾驰而去,向东走了十余里,来到了一个树林边上,两个汉子没有停留,直接进了林子。

    进到林中两里左右来到了一个小山谷,里面几顶灰色带着绿色的帐篷正矗立那里,两人到了之后直接骑马来到了帐篷边上,下马进了一顶帐篷,进了帐中里面几人正席地而坐,为首的正是万海,这些人就是万海带领的斥候,已经渗透到了灵州附近探查军情。

    两人一进去就马上跟万海报告了刚才所见,万海皱起了眉头说道我们来到了灵州已经四天了,灵州的防备居然如此严密,根本不准人进出,这样是比较反常的。”

    “而且灵州二十里范围内唐军的巡视和侦查的力度极强,这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带领大军出击了之后非常反常,现只有这样了。”万海站起身来,对所有的手下说道我亲自带着王毅前往灵州近处侦查,你们全部人分成四个方向量靠近灵州观察情况,两天之后这里集合交换情报,一定要打听清楚灵州到底是状况。”

    所有的斥候都站起身来,一起抱拳应到遵令。”

    万海轻轻的调整身上的伪装网,远远的灵州的城墙望,但是万海和王毅不敢再接近了,城头上居高临下能够轻易的移动的物体,接近很可能会被,整个灵州的城门都关闭了,城上人影幢幢,显得防卫十分紧密,作为朔方节度的都城,灵州的人口也达到了二十万,可以算大城了,前方虽然交战,但是灵州城不会是这样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啊。

    收拾心中的疑虑,万海和王毅一动不动的伏地上,他们都受过严格的训练,这样的情况下埋伏个几天几夜都没问题,万海决定等到晚上悄悄的接近城墙,找一个死角上城去观察一下,万海有这样的自信,的一身武艺应该能够按成这个任务。

    城内,已经入城的五十名骑兵已经全部下马,正朔方节度府正厅中,一名顶盔贯甲的将领正坐首位,这人正是朔方副节度使董方,董方出身地方豪族,家族朔方可以说是一方豪强,他的血统中有回鹘血脉,家族和回鹘打交道超过了三代,灵州的马、茶、盐几乎被董家垄断,那可是泼天的财富,因此董方才能够坐上朔方副节度使的位置。

    董方本人也是一员战将,武艺精熟善使一口镔铁狼牙棍,手下董氏铁骑一万也是朔方有名的战力,此时他手上拿着刚才送到的郭子仪派这几十骑兵送来的信函,脸上的喜色一闪而过,沉思片刻董方说道你们送信辛苦了,各领五两银子下去休息吧。”

    底下的骑士跪拜为礼之后退出厅外,董方对左右亲兵吩咐道去将回鹘大将军也萨穆里请来。”

    亲兵领命去了,过了半个时辰外面铁靴声响,七八名身穿铁甲的武将走进厅中,当先的一名将领身穿环甲,腰间配了一把巨大的弯刀,一般的弯刀长度不过八十公分,这人佩带的弯刀却是长度达到了一米五,完全是一把双手使用的长兵刃了。

    这名将领深目高鼻,一顶圆形的铁盔下面露出了棕色的卷发,一看就不是中原人种,他身后跟随的七八名将领也都是和他相貌特征相近,身上的铠甲却是五花八门,有穿大唐制式明光铠的,也有只穿了一套皮甲的,人人都轻捷彪悍。

    进了大厅这几人也不客气,都找了座位坐了,当先的那名将领就开口说道来到灵州已经半个月了,郭子仪节度使未免太慢,既然要我们回鹘大军共同平叛,但是将我们像坐牢一般关灵州是何道理?难道要等到乌兰打完了才叫我们。”

    原来这将领是回鹘的护国将军也萨穆里,郭子仪战前就料到李佐国的安西军不是那么容易战胜的,为了确保胜利,郭子仪吩咐和回鹘关系好的董方联系回鹘,希望回鹘出兵,和唐军一起击破安西军,但回鹘虽然一直和大唐关系良好,但是这次出兵的条件却非常苛刻,不但要求所有回鹘大军的一应粮草都由郭子仪承担,回鹘大军战场上的所有缴获归所有,还要靠近灵州的一片广大的草场作为这次回鹘出兵的主要带价。

    郭子仪对于前面的两个条

    第三十三章 回鹘参战

    第三十三章 回鹘参战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三十四章 各有算计

    第三十四章 各有算计

    骄阳似火,沙漠的天气就是这样,晚上可以将人冻死,白天却热的让人无法忍受,起起伏伏的沙丘看都是一个模样,一只沙丘顶部的小蜥蜴正轮流抬起的腿,这是因为沙子已经被太阳晒得太烫,不轮流抬腿腿都要被烫熟,金黄铯的小蜥蜴慢慢悠悠的准备顺着沙丘下到沙丘底部去,那里要凉快得多,突然,小蜥蜴像是感觉到了,飞快的钻入了沙中,沙丘上一片平坦,仿佛刚才也没有上面一般。彩虹*文¥学%网

    顺着沙丘出现了几个黑点,那是六匹战马,上面只有两个人,都用布围住了口鼻,战马都是好马,健硕的肌肉随着四蹄起伏微微颤动着,马上的两人身上有血迹,战马艰难的沙中跋涉,马蹄被松软的沙子折磨着。

    走后面的一匹战马是黑黄相间的颜色,突然后腿一软,接着整个马身都倒了滚烫的沙上,这匹战马发出了一声悲嘶,靠后的一名男子听见动静回头一看,不由惊叫一声花球”

    勒停了马就下马跑到了倒地的战马身边,他前面的汉子也下了马,拉下了蒙面的布,原来正是万海,那先下马的却是王毅,王毅跑到那匹黄黑相间战马边上,围着那马转了几圈,脸上焦急万分,看着那战马挣扎了几下都没有站起身来,王毅的眼中含了泪水。

    万海走了,拍拍王毅的肩膀说道花球不行了,只有留下它了。”

    这匹名叫花球的战马是王毅亲手训练出来的,跟随王毅两年了,王毅给它起了这么个孩子气十足的名字,却是王毅心中重要的伙伴,每个骑兵的战马都是他们的亲密的战友,它能够战场上就的命,战马不会,但是忠诚的战马会永远用的身躯庇护着的主人。

    花球就是突围的时候突然有灵州城下的暗哨放冷箭,花球立即猛地一跃,结果箭只没有射中王毅,花球却中了一箭,本来对于胫骨强健的花球来说这一箭并不致命,但是为了突围根本没有停下来给花球打整伤口,结果等到摆脱追兵王毅处理花球的伤口时,却看见本来射中花球腹部的一箭因为花球的奔跑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伤口。

    王毅含着眼泪量的包扎了一翻,结果花球走到这里还是支持不住了,王毅眼泪一下流了出来,和他们一起突围的白老七和程东为了让两人有脱身的机会,刚进沙漠的一个谷口反身和追兵死战,虽然他两人只耽误了追来的回鹘骑兵一会工夫,但是也让万海和王毅有了脱身的机会。

    六匹战马轮换,万海和王毅很快的就摆脱了回鹘骑兵的追袭,白老七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将近四十岁的年龄让白老七看着年轻的王毅就像看着的子侄一般,王毅能够感觉得出这个经历了无数战斗的老兵的关爱。

    白老七总是默默的王毅身边教授一些斥候的技能,王毅因为年轻出时帮助他纠正误,需要他断后的时候根本没有犹豫,只是一鞭子抽了王毅战马上暴露了他后的想法,他要王毅能够逃出去,能够活下去,他拔出横刀面对几百名追兵没有一点犹豫。

    程东是万海的老部下了,也是李佐国亲兵营出去的兵,平时总是笑呵呵的程东有一手过硬的功夫,他回身死战的时候足足杀死了六名回鹘追兵,三把弯刀刺入胸膛的时候还削掉了两名回鹘骑兵的脑袋。

    万海,要是程东身上甲胄俱全,他能够杀死多的敌人,白老七也杀死了三名回鹘骑兵,结果倒地的战马和人体迟滞了回鹘骑兵,有六匹战马轮换的万海和王毅顺利脱身了,万海他们两人的意思,一人双马的逃跑都不保险,他们牺牲了换来了万海和王毅的生。

    万海也早不是当初才上战场杀敌时一见到敌人鲜血就吐的初哥了,这种男人战友之间的性命相托万海每次想起来心就会刺痛,王毅已经是第三次流泪了,白老七和程东两人毅然回马的时候王毅就哭过一次。

    万海说道你上马吧,后面的事情我来。”

    王毅两人还有天大的任务,就是要将回鹘骑兵即将参战的情报带给镇守使,不然白老七他们的死就毫无意义了,含着眼泪后看了一眼努力抬起马头用眷恋的目光看着的花球,王毅一擦脸上的泪水说道校尉,还是我来吧,花球我亲自送它走。”

    万海看着王毅坚定的目光,一个正蜕变的男人正露出锋芒,万海点点头好,速度快点,我们要赶快,要是回鹘骑兵比我们先到,白老七、程东和花球就白死了,我等你。”

    万海转身走到了的马前,右手扶了马鞍上,身后传来了抽刀的声音,然后一身轻轻的声响,是刀锋入肉的声音,万海王毅的横刀刺入了花球的心脏,万海没有回头,认蹬上马。

    王毅吧花球的头轻轻的放了黄沙上,花球的双眼闭起,两行眼泪花球的眼边垂下,王毅双拳紧握,心中发誓要报此仇,后看了一眼花球的尸体,王毅转身上了马,一打马就冲了出去,这一下就冲到了万海的前面。

    万海能够理解王毅的心情,也一催马,带着剩下的三匹战马跟了上去,天上的骄阳还放射着热量,风吹的黄沙很快就会遮掩这一切,不过地上的痕迹没有了,心上的痕迹呢?

    黑甲的甲士就如同一个个的雕像一般的矗立,脸上的表情也如同大理石一般刀劈石刻,丝丝的雨点如同情人的抚摸,不经意间就

    第三十四章 各有算计

    第三十四章 各有算计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三十六章 大决战(上)

    第三十六章 大决战

    双方大军都紧张准备明日的决战,李佐国独子坐的帐中,手中拿了一封信,这是安西留守大将李跃行的信,李跃行心中称年老力衰,希望能够交出碎叶镇的兵权回疏勒养老,李佐国眉头深锁,这封信后面的意思李佐国一看完就了,关键是兵权上,李跃行是怕有猜忌之心。

    李跃行是李护的父亲,也是李佐国的堂伯,李护已经是李佐国手下南路大军的统帅,手下雄兵几万,李跃行手中也握有碎叶镇的几万大军,父子两人同时为一军统帅,几乎掌握了安西大军的三分之一还多,这对于李护和李跃行来说并不是好事,所以李跃行就提出想回家养老,这封信今日随同后方送上来的一批辎重同时到。

    李佐国捏捏眉心,觉得有点难办,说实话李佐国现信任的两人就是李跃行和李护,不但是亲戚,而且两人都是跟随父子很长的老人,一直以来都是忠心耿耿,从来没有出过任何忠诚上面的问题,李佐国的银营可不是吃素的,要是有异动肯定第一就会让李佐国,经过了这么几年的成长,银营已经真正成为了李佐国手中可靠情报的来源。

    李跃行李佐国的为难,信的末尾写到:我儿李护将随大郎你打遍天下,吾老朽,且塞后生上进之路,故请辞,望大郎准许。

    意思就是不想再挡住李护的上进之路了,就请李佐国看忠心的分上,好好的用李护吧,李佐国叹口气,这事情不能挽回,不然李跃行和李护的心中却是要大大的不安,且为了安西军的大局此事也是势必行,不过现面临大战,李佐国就拿起桌上的笔,开始给李跃行写一封回信。

    李佐国回答李跃行说,等到这一战凯旋而归之后就让李跃行退下来,不过不是直接退隐,是让李跃行领安西副总管一职,李佐国信上说明,之后会将整个安西现的官员的称呼全部改,以示和大唐官职的区别,毕竟因为出兵仓促,并没有做好一切工作,李跃行交出兵权之后直接转为行政职位,这样对于他对于李护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交代。

    放下笔李佐国将信封好,叫来亲兵,吩咐用八百里加急送出,李佐国准备调段云天代替李跃行的碎叶镇守使一职,段云天也是父亲手下的老将了,对于父子也一直忠心,李逸这几年锻炼的也不,领军中原激战,后方需要一个放得下心不会吃亏,却能够震慑西域诸国的人,李逸是比较适合的,李佐国准备将李逸调回龟兹担任龟兹行军大总管一职,以应对安西兵力抽调一半之后的西域诸国有可能会产生的蠢动。

    李逸现也是凶名外,屠杀吐蕃士兵的手段令西域诸国都为之胆寒,虽说是和李护一起做的,但是李护一直以来就是以莽撞粗豪的形象现世,所有人都认为这事上肯定是李逸给李护出的主意,所以李逸就背上了这个黑锅,当然本来也是李逸出的主意,只不过李护也早有此意,李逸就是比较适合的镇守安西的人选了,有几个老将看顾想必也不会出大娄子,当然这些安排李佐国是准备等这边的战斗告一个段落再落实。

    李佐国站起身走出帐篷,帅账这边是一片安静,但是稍远的地方却是一片繁忙,为了与唐军决战,安西军的大营要往后面移动十里,移营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要不是安西军训练有素,一天多的要想移营那是做梦。

    天气已经好转,天上厚厚的云层已经散开,露出了湛蓝的天空,一直以来闷热的天气也变得清爽了很多,李佐国看看正想蚂蚁一般忙碌的安西士兵,胸中涌起了豪情,真没有想到会手握如此雄兵与大唐争雄,想想原来上学的时候读到唐朝历史,那是何等的强盛繁华,现亲身作为重要的历史任务参与其中,李佐国觉得是如此的心驰神往。

    不后世会如何评价?李佐国想着这个问题,浓浓的剑眉一挑,慢慢的往眉心结拢,李佐国想起了李嗣业,说实话原来没有和李嗣业的亲近之情,毕竟这个身体中的灵魂是一个后世的人,是一个成年人了,但是这短短的几年李佐国深深的感受到了李嗣业坚强军人形象下的爱,对的爱,对大唐的爱,李嗣业不愧是一个终于国家的军人。

    想到这里李佐国脸上露出了怒色,皇帝是为天子,说的话做的事都不必负责,反正不管做得有多离谱,后被骂的都不是皇帝,是皇帝身边的大臣,神一样的皇帝可能出?

    安禄山起兵明为造反,但是起兵檄文都只是说要诛j臣清君侧,李佐国却根本不屑与这样做,直接拉明旗号就是找唐玄宗这个逼死李嗣业的糊涂虫算账的,也幸好李佐国的立足根本是安西,安西人口复杂,基本上和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是有很大区别的,当地人的信仰也和中原地区差别很大,安西人敬重的是强者,佩服的是强者,崇拜的也是强者,而李嗣业父子则完全符合安西人眼中的强者形象。

    安西人不像中原的汉人,认为皇帝就是独一无二不能背叛的,他们的心中皇帝就是远远的一个映象,根本和他们的衣食住行没有半毛钱关系,不像中原汉人深受皇权至上君权神授的荼毒,对于李佐国起兵报仇根本没有抵触情绪,强大的李佐国首领要起兵为前任首领李嗣业报仇,很好啊,大多数安西人心中,李嗣业和李佐国父子就是安西这

    第三十六章 大决战

    第三十六章 大决战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三十七章 大决战(中)

    第三十七章 大决战

    唐军当先的并不是骑兵,李光弼的骑兵也被集中起来摆放右翼,正好就是安西军陌刀兵的方向,意图很明显,那个方向是回鹘骑兵有可能出现的地方,两边的骑兵一汇合,就能够形成十五万左右的骑兵冲击阵型,那种毁天灭地的骑兵冲锋可是能够横扫一切的力量,唐军当先行走的也是长枪兵。

    唐军已经排好了一个个的五花阵,每个军阵人数为五百,其中手持弩箭的弩兵一百名,弓箭手一百名,刀盾手一百名,长枪兵两百人,刀盾兵和长枪兵前,侧面和后面布置了五十名长枪兵和刀盾兵,站了一排,这是防备侧后被攻击的,远程兵被保护中间,每五个五百人的军阵又形成一个巨大的五花阵,依次而类,真个战场的对面几乎全部是这样盛开的花朵。

    稍后的是唐军的后卫,后卫的素质比前面的正规唐军战士就要差多了,他们手中的武器就是一把长矛,大唐长枪和长矛可不是一个概念,长矛只是木棍上面套了一个铁枪头,而长枪却是有讲究的,不但枪头长,还分为好几种,一种是没有横枝岔出的直枪,这是丈八枪,是专门对付骑兵的,一种是枪头有一拐头的枪,这是步兵之间对搏时使用的,也叫拐突枪,李佐国所使用的霸王拐突枪其实是这种枪的一种改进型。

    长枪都有枪樱,一般是用皮毛制成,也有用布制成的,枪樱系枪头和枪杆的结合处,主要的作用就是阻挡鲜血顺着枪杆流下,造成士兵握枪的手打滑,枪尾也有铁套,形成另外一个峰尖,同样能够用于搏杀,对于倒地的敌人不必倒转枪头,用枪尾往下一顿就能够杀死倒脚下的敌人,这就是唐军主要使用的两种长枪。

    唐军和安西军所的这处战场非常的广大平整,正适合用来作为决战的战场,安西军排列的阵形正面已经够宽了,几乎达到了十里,而唐军的军阵的宽度简直是望不到头,几乎比安西军还要宽一倍,不过不是谁摆出的军阵宽谁就能够获胜,要看战斗的情况才能够胜负。

    李佐国骑高大的战马上面军阵的后面,现这样大规模的决战可用不上战前鼓舞士气之类的,还要跑上去喊几句话,这么大的战场上去喊话士兵根本听不见,就算用传令兵要想把所有的话传给每个士兵听也是不可能的,不要说站到大军之前了,边上的士兵看大军前面的一人一骑就像是个小黑点,根本不是谁。

    安西军的战前动员已经差不多结束了,各种祭祀的神职人员纷纷的退出军阵,安西军因为来源复杂,所以信仰也是乱七八糟的,因为这场大战,所以李佐国特意的准备了各族战士所信仰的宗教的神职人员前来,一般安西战斗没有那么麻烦,但是这一战非同小可,胜了就是海阔天空,一旦失败以安西的人口基数就很难翻身了,别看现李佐国还握有两个道,但是和安西一样,都是地广人稀的地方。

    不管是伊斯兰教也好,部族的图腾崇拜也好,还有吐蕃战士信仰的佛教也好,一些打扮得怪模怪样的巫师和阿訇们一起退场的形象让李佐国有点好笑,神职人员中间有一群人身穿红黑相间的长袍,头带棱角分明的高帽子,手中握的不是书籍一类的法器,却是一把装饰华贵的短剑,这群人是安西兴的教派战神教的祭祀。

    对于宗教李佐国并不喜欢,但是安西也没有干涉士兵和百姓的信仰,只不过这么重要的事情李佐国是不可能放纵的,所以就暗地里面支持成立了这个战神教,顾名思义,战神教就是崇拜战神,战神并不是一个个体,而是由历来战死的安西军战士形成的英灵,由于李佐国给了战神教好大的传教便利,而且本身军中的战士就是希望战死之后能够得到祭祀,所以现安西军中战神教的信徒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了士兵中信仰人员多的的教派了。

    本来战士战场上就是为了奋勇杀敌的,所以战神教非常对这些士兵的胃口,至于其他的教派民间的传播李佐国采用的是旁观政策,你传教可以,但是官府不支持也不反对,百姓自由信仰可以,不能够强制传教,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一个字。杀,财物没收充公,教徒出了问题也是一样处理,这样一来所有的教派安西这个地方就陷入了传教难的地步,百姓是现实的,不管信仰要有好处才会,所以战神教有官方的支持首先军中盛行起来。

    安西又是一个军人地位高的地方,所以信仰一旦军中传播开,对于民间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现不光是安西四镇都有了战神教的宗教建筑,连各个村里面也有,教义是李佐国动了一番脑筋鼓捣出来的,结合了中国的一些神话传说,宣扬的就是死后的各种情况,而且战士士兵的坟地灵牌都是祭祀战神教各地的宗嗣里面,同时宣扬人死后也是需要战士守护,英勇战死的英灵是回归战神的怀抱,安西军的士兵有了精神寄托,爆发出来的战斗意志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

    祭祀们全部退场了之后所有安西士兵都停止了祈祷,全部军阵肃立不动,枪如林甲如海,杀气升腾,士兵的眼神都望向李佐国帅旗所,都等待着出击的命令,战鼓之声还没响起,这种场面的战争安西军的许多老兵都从来没有经历过,许多人都觉得有点紧张,握住武器的手都禁不住有点潮热。

    桑贾尼站起身,收起摆放地上用来跪拜的白布,他是一个大食人,是一名穆斯林,桑贾尼将头盔戴上,两名仆从飞快的上前,帮助桑贾尼披甲,桑贾尼身上的战甲是特制的,虽然看上去和普通陌刀兵的战甲相同,但是关键部位的防护要强得多,加厚的铠甲带来了防护的加强,但是副作用就是重量也加大了很多,但是桑贾尼并不意,强健的体魄令桑贾尼穿上这一身重量达到了四十斤的铠甲就如同没有感觉一般。

    巨大的陌刀摆放身边,两个仆从仔细的检查了铠甲的搭扣,确认没有任何松动,就转身飞快的离开了,桑贾尼身后的陌刀兵也全部仆从的帮助下穿好了战甲,随着身穿各色服装的仆役离开,就如同潮水退去露出了漆黑的地面一般,身穿黑甲的陌刀兵一个个的露了出来。

    桑贾尼左手握拳向下挥,这个手势是准备的意思,所有的陌刀兵就从前排开始一个个的拿起了平头的陌刀,宽大的刀身,两面开刃的锋利的刀口,长长的刀杆由花梨木制成,有弹性的刀杆和骑兵的骑槊相同,主要用途就是利用刀杆的弹性缓解反弹力,以免手臂受伤。

    整个陌刀兵的军阵是三军中突出的,超出了中军和右军军阵约有半里,桑贾尼抄起手中的陌刀刀口向下,狠狠的插入脚下的泥土,强大的臂力勃发,大半的刀刃插入了脚下草地的泥中,随后桑贾尼双手用力往上一翘,一块泥土就被挖了出来,地上出现了一个深约有一尺,宽度和桑贾尼陌刀相当的土洞,桑贾尼身后的一万陌刀兵都这样来了一下,地上出现了一万个土洞。

    桑贾尼往左方走出十步,同样的来了一下,又是一万个土洞出现,然后陌刀兵军阵往后退出一百米左右,重复上面的动作,如此弄了五次左右,整个陌刀军阵退到了和其他军阵平行的地方,而陌刀军前面的土地上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十万个土洞。

    这种土洞刚好能够让马蹄踏进去,狂奔中的战马只要马蹄踏中这种土洞,就只有骨折一种结果,战马就只能倒地,开阔地上面对大批骑兵的冲击,光靠陌刀兵军阵是完全无法抵挡住骑兵的正面冲击的,这种简单的陷阱就是一个作用,令骑兵的速度降下去,只要骑兵失去了速度,陌刀兵的陌刀面前就是挥一下刀的事情。

    毕竟身上的铠甲再厚重,加上陌刀兵的体重也不可能和狂奔起来的战马相抗衡的,巨大的动能面前要想抵抗住那是根本不行的,战马五六百公斤的体重加上骑士的重量,迎面撞的感觉就像是一辆奥拓车以每小时六十码的速度迎面撞来,单个的陌刀兵光是这种冲击下就能够送命。

    挖好陷阱的陌刀兵一声令下后全部坐到了地上,接战之前因为铠甲的重量陌刀兵要保持好体力,多休息一会就能够保证等下面对骑兵的时候能够多挥出一刀,这也许就是生与死的距离。

    唐军已经抵近了,距离安西军大阵前面三里左右停下了脚步,这是为了保证骑兵冲锋时有足够的加速距离,李佐国看着停下脚步的唐军,虽说有一点点小小的混乱,但是还是基本齐整的停下了脚步,这几十万大军中能够做到这一步就能够说明对面唐军的精锐程度了,郭子仪名不虚传啊,李佐国如此想着。

    随着唐军所有的方阵一个个的到位展开,唐军中出来一小队骑兵往战场的中间驰来,打着的旗号左面是一面“唐”字旗,右面是一面“郭”字旗,李佐国也毫不犹豫一催坐下的黑云,身后的亲兵一队五十人跟着李佐国就纵马而出,李佐国的大旗两面都是只有“李”字的旗帜。

    随着两队骑士的接近,双方的战士都远远的注视着,两边战场的正中碰面了,唐军选择的地形比较公平,战场中间是一块凹地,两边大军所出稍微高出中间,是非常适合大军作战的地形。

    李佐国一马当先来到了对面骑士的面前,他的武器刀背后枪马上,双手握住缰绳显得没有戒备,但是李佐国自信很短的内就能够抽出身后的霸王拐突枪,加上对的武艺的信心,李佐国并不怕对方相同的兵力下会想偷袭。

    对面领头的将领顶盔贯甲,坐下骑了一匹白色的雄壮战马,战马不停的用前蹄地上刨坑,不时的甩下脑袋,显得神骏非常,想必也是被大战前的气氛所感染了吧,目视李佐国到了面前二十步左右停了下来。

    那将领开口说道吾乃大唐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来者何人?”

    李佐国回答李佐国,李嗣业之子。”李佐国没有说的官职,已经反唐,再用大唐的官职称呼不合适,强调是李嗣业之子的意思就是让郭子仪兴兵的目的。

    郭子仪仔细的打量李佐国,只觉得李佐国身形魁梧,猿臂蜂腰,面目冷峻,自信且透出杀气,这个节度使面前不卑不亢神色自若,大战即将开始仿佛一点也没有影响李佐国的情绪,郭子仪暗自点头,李佐国这么大的时候根本做不到这样,真是好一员战将。

    郭子仪对李佐国说道李将军如此人才,吾李都护的事情朝廷对其不公,只要李将军悬崖勒马归降朝廷,郭子仪必定保你大都护官位,同时为李都护平反昭雪,想必李将军也不愿都护一片忠心后的却成为大唐的叛逆吧?”

    李佐国脸上露出怒色,说道郭节度使,我父为大唐征战一生,拓土胜敌,千里勤王,可有一点对不起大唐的地方?”

    郭子仪语塞,马上默默不语,李佐国又说我追随父亲尾暨战突厥战大食战胡人联军,为大唐舍生忘死,可有对不起大唐?”

    李佐国这次没有等郭子仪回答接着说道却不想这昏君居然逼死父亲,自毁长城,李佐国为人子,起兵为父报仇,岂是求官位求富贵的?难道跟那安禄山是一路货色吗?郭节度使太小看李佐国了。”

    郭子仪听到这里开口说道圣人乃是被内宦谗言所欺,做了这等事,可求圣人处斩进谗言内宦为李都护报仇…”

    李佐国毫不客气的打断郭子仪的话说道内宦谗言,根本就是昏君的主意,要是昏君有一点记住父亲的功劳,可能会做出此等无耻之事?节度使不用再说,今日就战场上见个高低,你胜则保住了昏君,一切皆休,要是我胜,那么必定杀入长安,用昏君项上人头祭祀父亲英灵。”

    说罢李佐国不再等待郭子仪的回话,拉转马头就向本阵而去,身后的亲兵等李佐国走出一段距离才回马跟上,郭子仪原地站了一会,看着对面整整齐齐散发无穷杀气的安西大军,长叹了一口气,拨转马头也会阵去了。

    双方主将回到了军阵中,李佐国手一挥,军中一千多面战鼓顿时敲击起来,对面唐军的战鼓也响了起来,整个战场上全是战鼓之声,大战一触即发。

    “前军两万向前,攻击唐军,五千弩手随军向前掩护,告诉郭北,他不能亲自上阵,给我好好指挥。”李佐国传令道。

    很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