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唐烈

第 97 部分阅读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款,就是大周派人到大食各地,收上来的税收第一时间归还欠款,虽然当初和泽尔法尔的约定是这样,但等大食国家平定之后,任何一个国王都不会容忍另一个国家在自己的领土上收税,这是国家的根本。

    李佐国当时完全可以用大食的资源来偿还债务,但是却选择了这个明显会受到强力反弹的方式,李归仁有点不明白,但是抬头看到了李佐国是笑非笑的表情,李归仁恍惚间似乎明白了李佐国的想法,难道是故意留一个尾巴,好让大周有再一次对新建的大食国出兵的理由?

    “信中提到了他们的要求,吐火罗想赖账,这是完全不可能的,难道国中饿死几个人,各地因为沉重的赋税有叛乱我们大周就要减免他们的赔款,吐火罗的国民可不是我大周的国民,当初吐火罗悍然起兵的时候怎么就没有想过这种后果,现在是他们对自己的错误付出的时候。”李佐国开口说道。

    “至于大食,几年的战争中从大周这里借贷了上亿贯的钱,难道就不想还了?这更加不是理由,至于关税,我们大周的商人肯定不能在别国缴税,他们的税收只能由大周收,吐火罗和大食的说法十分可笑,赔款和借贷都是对大唐的,现在是大周,他们就要从新商定赔款和还债的事情了,简直是当朕是三岁小孩,还用联合一些小国来威胁,朕是害怕威胁的人吗?大周从来就不惧怕战争。”说道这里李佐国端起面前的一杯茶水喝了一口。

    李归仁躬身说道:“大周以武立国,圣上自然不会在乎大食和吐火罗,只不过安西和长安相隔太远,怕前线将军如有应对不当,长安再做出反应未免速度慢了,臣提议马上对安西派出大军,正好江南战事结束,大军可以抽掉向西。”

    李佐国放下茶碗,说道:“没有必要,安齐斯关是阿力射老将军镇守,达伦关段云天老将军在,两人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何况安西现在的兵力足足有二十万,足够对付这些被朕杀破胆的国家了,很早以前朕就给了两位将军命令,一寸山河一寸血,想要占便宜,就要准备流血。”

    李佐国的话里不知道带着多少的杀气,李归仁这个沙场老将也觉得心中一寒,一抬头就看到了李佐国玩味的眼神,不由一颤,低下了头,李佐国说道:“李将军,在军机处还呆得习惯吗?”

    李归仁连忙说道:“还习惯,臣现在才知道军事也能这样指挥,在军机处这一年多,臣学了不少,只求能够继续学习下去。”

    李佐国哈哈笑了起来,指着李归仁说道:“李将军,你的话不是老实话,一个沙场老将窝在军机处一年多,怎么说也想再出去领兵吧?言不由衷可不好。”

    李归仁大惊,忙说:“臣是真觉得在军机处不错,非是圣上所说…”

    李佐国打断李归仁的话:“不用说了李将军,朕已经从李护的军中抽调了铁骑三万,由吴烈吴震兄弟领兵,由从郭北那里抽调了两万步军,以火字营为主,李麒那边也抽出了两万步骑混杂的军队,组成了两只各三万五千人的军队,名为左右骠骑军,这两只军队一只调往朔方,给李逸为援兵,主要对付回鹘,而北方的草原部族,包括新罗百济等国,阿苏鲁一人的游骑兵可是兵力略显不足,一只部队就是给他的,不过这只部队的主将人选却是为难,要熟悉北方的情况,还要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

    李佐国说道这里李归仁的心就呯呯的跳了起来,自己虽然老老实实的呆在军机处,但是那一个为将的不希望能够领雄兵立不世之功?李归仁深知自己这种降将,能够有个地方养老都是不错的了,在军机处也算是任命了,现在李佐国的话中明显是要让自己领一只骠骑军北上,这种好事怎么不令李归仁心动。

    果然李佐国开口说道:“朕想来想去,只有李将军你是比较合适的,不但熟悉北方情况,而且也是沙场老将,朕准备将右骠骑军交给李将军统领,北上汇合阿苏鲁,稳定北方局势,不知道李将军可愿意。”

    李归仁只觉得一股热流一直涌上喉头,想开口却堵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稍等了片刻才觉得好了一点,眼泪却是掉了出来,连忙挥袖擦去,李归仁深深的躬身说道:“圣上对臣如此信任,臣敢不竭心尽力,肝脑涂地以报皇恩,就只怕臣本事不够,误了圣上大事就万死莫恕了。”

    李佐国笑道:“李将军多虑了,游骑兵五万,你这里再加上三万五千人,分驻各地的兵马不算,能够机动的兵力最少也能够分出三万的两只部队,依照大周的铁骑,北方的诸国不过是疥癣之患,相信李将军能够解决。”

    李归仁说道:“圣上考虑得如此周全,臣定将北方平定,扫平北方所有部族小国。”

    李佐国正色说道:“李将军,你没有理解朕的意思,朕派如此强兵北上,是要解决几个问题,首先北方草原广阔,游牧部族对我大周可战可走,北方幅员广阔,几万兵根本不能够解决问题,就算是将一些部族,比如突厥、六州胡等全部歼灭,不到百年又会死灰复燃,只是抢了他们的牲口和杀一些部民可不划算,对待这些游牧民族,要采用控制的手段,以打为辅助,拉拢亲大周的部族,用贸易通商来让这些部族为我们打先锋,他们有我大周的货物和武器的支持,肯定要强过更加偏远的部族,等打得流血不止,仇恨堆积的时候,就会形成惯性,那么一盘散沙的部族力量就再也不会统一起来危害大周边境了。”

    李佐国这一番话令李归仁衷心佩服,这里面完全是分化的最好办法,深知草原情况的李归仁知道这个办法一定可行,李佐国接着说道:“在我们支持的部族强大起来了之后也对大周不利,这些部族又要如何解决呢?这又是下一步的关键,朕的办法是分封和商控,当部族的人口达到一个数量的时候,就让部族分裂,一个部族首领不可能只有一个儿子吧?亲大周的部族首领的儿子成年之前都要到大周来学习我大周的文化,到了十六岁成年时就令其返回草原,然后从部族中分走人口和牲畜,形成新的部族,我大周给他们封号,承认他们的地位,届时就算是兄弟,自己的权力只怕也不会让别人染指,我们大周就是这些权力游戏的裁判,他们有了纠纷大周要派兵解决,作为中间评判,偏向弱势一方,打击强势一方,这样分裂下去草原部族还有什么力量来对我大周不利?何况他们的子弟在大周学习汉文化,我们就会好好的培养他们的奢靡爱好,草原的血性消磨的差不多了,还会有什么进取心?十几年的亲周培养,他们就算成为了部族首领,估计对大周也会敌意很少。”

    李归仁听得嘴都长大了,李佐国这一番计较简直是将草原部族算计到死,这样的话不出五十年,整个草原上只怕大大小小的分裂出去的部族会有几百,真是一盘散沙了,李归仁什么话都说不出了,只有说:“臣拜服。”的分了。

    李佐国笑了,自己这多出来的一千多年的见识明显镇住了李归仁,李佐国有点得意,这方法其实没有什么深奥,满清在统治中国的时候对蒙古部族就是采用的这种办法,直接让强悍的蒙古骑兵在满清统治中国的三百年间根本翻不出大浪,当然这话是不用说给李归仁听的了。

    李佐国又道:“对于游牧为主的部族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办法,而半牧半耕或者农耕的国家,则是采用另外一种办法,新罗、百济都是这样的国家,幽州东北面多山多林,新罗和百济是以猎耕为主要的生存手段,他们就是李将军你此去的重要目标,对付草原部族的方式就不适用了,他们要采取灭其有生力量,占其土地,移民以填的方式,李将军和阿苏鲁你们两的这次的重要用兵对象就是这两个国家,李将军明白朕的意思了吗?北面我就交给李将军了,阿苏鲁军伍出身,打仗也许没有问题,但是其他方面就真的需要李将军多多用心。”

    李归仁此时长泪挂脸,只是深深一拜,李佐国说道:“这次军机处青龙衙的所有参谋都交给李将军使用,这些军官都是系统培养出来的,军事民事都能够上手,物资人口这里朕都准备好了,如果军力不够,到时候会往朔方李逸处调动,朕希望李将军能够真正的将北方平定,给大周今后几百年一个太平。”

    李佐国对李归仁的期望很高,本身李归仁也有这样的条件,今年不过是四十出头的李归仁正值壮年,手下长期指挥的奚族和六州胡等部族也是在北方打开缺口的关键,何况还有大周的强兵支持,朔方的李逸也是近在咫尺,要是这样李归仁还是不能完成李佐国所安排的事情,那么一是李佐国识人不明二是李归仁实在是烂泥糊不上墙了。

    李归仁激动的说道:“圣上安排得如此之齐全,臣一定在北方做好事情,不负圣上期望。”

    李佐国点头道:“好,你下去吧,准备一下,最迟一月右骠骑军就交给你,好好的在北面做,安知今后你不能登上大周的临烟阁?”

    李归仁双脚发颤的告退出去,也不怪他,李佐国的信重和交给他的巨大的权力,令李归仁感铭五内,这在安禄山那里是根本得不到的,安禄山只是将李归仁作为一个控制胡兵的将领来用,根本不会给予这样的信任,李归仁在退出含元殿的时候就暗下决心,如果不能为李佐国开疆拓土,自己就死在北方吧。

    郑春云在李佐国处理国事的时候基本是一言不发,此时见李归仁退了出去,李佐国脸有疲色,上前去轻轻的给李佐国捏了捏太阳岤,疑惑的说道:“北面的如此大的权力就交给李归仁这个降将,万一以后尾大不掉怎么办?”

    李佐国笑了,一边闭眼享受大周第一高手的按摩,一边说道:“常奴你莫以为这事好办,我大周周边的敌人不少,虽然现在大周兵强马壮,但立国之后,大周的富庶就会令士兵们朽坏下去,不在建国初期趁着军队战力强横就将一些隐患灭于襁褓,以后受苦的就是我的子孙了,李归仁正因为是降将,到了北面却是只有指挥军队对外的权力,阿苏鲁就可以牵制他,何况他的军队都留在了洛阳,他只能为我去乖乖的打天下,草原部族不是能够一下解决的,而且新罗百济地形复杂气候苦寒,要想真正的打出一片天地,难度很大,李归仁能够做好,对大周有利,做不好,也没有关系,自然会有人去替代,他还是一个先锋而已。”

    郑春云点点头,他只关心是不是会有人威胁到李佐国,其余的军国大事郑春云不想关心,李佐国站起身伸了懒腰,说道:“走吧,去睡了,天色很晚了,不知道段珩那小子在达伦关会怎么表现,这次如果做得不错,就将段云天调回长安吧。”

    李佐国转身出了含元殿,大队的侍卫宦官跟随皇帝离开了,含元殿中灯火熄灭,安静了下来。

    达伦关现在已经是全部由巨大的石条铸成的雄关,两山相交之处一座超过三十米的雄关拔地而起,里面的整个达伦压口现在都包在了关内,顺着山势修建了无数的营房,里面的营房也是用山石修建,从靠近大周疆土内引来了三条溪流,在达伦关内形成了三个巨大的水池,战时哪怕被切断了水源,达伦关靠这三处水源也能够支持两年的用水。

    粮草的仓库建在高高的山顶处,周围形成了又一道防线,专门有三千精兵把守,所存粮草能够支持达伦关内五万大军使用一年半,一个较小的粮库在山脚下,一条青石铺就的大路从达伦关横贯南北,两边齐齐的营房。

    大周和吐火罗的商队也是要通过达伦关来往的,往日热闹的来往商队这时都不见了踪影,达伦关的关门也是紧闭,粮库旁边有一个巨大的石碑,碑上面建起了一个巨大的顶盖为石碑遮风挡雨,这时当年达伦关血战时死去的将士的祭碑,碑的正面开头就是当年主祭的李嗣业唱的那首国殇,然后就是密密麻麻的姓名,碑前面一个巨大的香炉,里面的香火还在燃烧,袅袅青烟盘旋,令这个石碑散发出一种庄严。

    一队周军士兵正在路过这个石碑,这队士兵有三百人左右,一百名为枪兵,一百名刀盾兵,还有一百名弩兵,这是周军的一个标准野战配置的旅,都是步兵,走在最前面的旅帅在经过石碑的时候大喝了一声:“敬礼。”

    甲胄声一片响起,三百士兵一起转头看向石碑,右手捶胸行军礼,这是去关门换防的部队,铠甲碰撞声中士兵走到了关门口,一名同样是旅帅军衔的军官正站在关闭的关门前,手里拿了一个本子。

    看到了换防的一旅走进,那旅帅笑道:“方池,今日怎么那么早?平时都是踩着点来,今天难得提前半个时辰。”

    那领兵前来的旅帅是疏勒军校出身的军官,参加过和大食的战斗,闻言笑道:“现在可不敢疏忽,关内的侦骑全部出动了,监视那些胡人的动向,小段将军亲自领兵出去的,要是换防耽误了时间,但时候小段将军可是要发飙的。”

    另一名旅帅叫吕木,也是同样的疏勒军校出身,年纪要比方池大一岁,也不过是二十出头,拿起手中的本子,肃容道:“达伦关守军步军七旅换防。”

    方池也肃容道:“达伦关守军步军十二旅接防,应到三百零三人,实到三百零三人。”

    两人相互行了军礼,吕木道:“准许换防,请签字。”

    方池在签上名,用胸前挂着的一个小小铜章戳了一个印,手一挥,手下的三百士兵就开始往关门上去,关门上的吕木部下就纷纷下城,在门口排成队列,排好之后在吕木的带领下往关内行去,续续的都是换防的部队往关墙而来,都是三百人为一旅,整个达伦关正面的防守兵力有一万五千人,正好是五十个旅,阳光斜照,每一队走过石碑的旅都在行军礼,为这些抛洒热血的将士献上尊敬。

    第13章 大食阴谋

    方池这个防守任务是要一直到而二天早上,手下的士兵已经占据了城门的主要的防御点开始了巡逻和瞭望,能够在关门防守的部队都是精兵,凡是进攻城墙,关门一带易受到敌军重兵进攻的地段,因为是军人都知道,只要能够攻下关门,那么后续部队及时跟进,整个城墙的防守就再也没有意义了。

    方池的十二旅、吕木的七旅和段耀明的第三旅是城门的三个精锐旅,段耀明是段云天的侄儿,段云天是彝人出身,当初是一个人来投李嗣业,当靠自己手中一条铁枪和神准的射术成为军官时,就将自己的族人接来了疏勒,段云天生得极为精瘦,儿子段珩体现了段云天的相貌,也是白白净净的瘦长汉子,但这个侄儿段耀明,却是五大三粗及其雄壮的一条大汉,力气也是十分惊人,使的不是军中的制式武器,是一条巨大的狼牙棍,打仗冲锋毫不畏死,但却是极讨厌,因此军功虽多,但一直是旅帅的职位。

    段耀明军中威望极高,快要三十的人了,但是大小战事经历极多,他和方池几人的练兵不同,方池和吕木都是疏勒军校出来的,练兵讲究方式方法,士兵服从性是刻画到了骨头中去,而段耀明则是完全的个人魅力,一句话自己手下的士兵就是刀山火海也会往里跳,加上基本的阵形配合,打仗就是一群疯子,所以在历次军中大比中,队列什么的段耀明的旅只能排到倒数,但凡是模拟对阵演练,段耀明的旅却是一直雄踞榜首。

    这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本来按照李佐国的理论,有组织胜过没组织,到了段耀明这里好像就颠覆了,其他军中却是是训练有素阵形严整的要强过散乱的,后来每次不是第二就是第三的方池仔细想了一下。

    才发现,只要是三百人一旅的小规模战斗,段耀明的旅是人人悍勇争先,且段耀明本身是一个万夫不当的勇将,这家伙体力变态,身上的铠甲居然是陌刀兵使用的重甲,虽说是比陌刀兵的重甲减少了重量,但也是几十斤的份量,段耀明可以穿着这样的铠甲飞速奔跑作战,耐力惊人,加上那沉重的狼牙棍,几乎就是战场上无法阻挡的坦克一般。

    小规模的比试中,段耀明个人的表现就是最强大的,所以每次大比都是第一,而真正要是放在大规模战阵中,这样的勇猛其实就体现不出来了,方池相信,要是段耀明和自己同时统领三千兵对阵,自己肯定能够击败他。

    这三旅就是达伦关关门守军的主力轮换部队,这是一种荣耀,年轻的方池可不认为自己会在旅帅的位置上一直呆下去,方池相信自己也会成为段珩那样的军中新贵,李佐国最早在军校中曾经来讲过课,其中一句话方池记忆犹新:“不管天地再大也是有穷尽,这世上的土地资源是有数的,要是我们不能够压制敌人,抢夺生存空间,那么就会被敌人夺走这些土地和资源,我们的子孙后代就会碑敌人压制,所以,一名军人的主要使命就是用自己的鲜血和勇气,开疆拓土,让别国的人去哭,让自己的百姓笑,这才是大*人的真正使命。”

    这句话令所有疏勒军校出来的军官都是进攻性极强的,老老实实的防守才不是安西人的特点,所有新兵来到各个边关,最常见的锻炼方法就是出关去砍柴,也就是拿胡人来练习杀人见血,国与国之间从来就是这样,是你死我活的战斗。

    远方的太阳斜斜的照射在关上,将人和旗杆的影子拉得老长,方池带着两个士兵在关门两百米左右的范围内来回巡视,隔壁关墙的防区是另外一个旅十六旅的防区,旅帅姚苌也在做同样的事,两人经常在防区的尽头碰面,都是相视一笑就接着巡视,在兵法中三个时间段易受到袭击的。

    一是傍晚太阳快落山时,二是子夜,三是快要天亮的时候,因此夜间守关的士兵都是精锐,关前是一个斜坡,没有护城河,但挖了将近八米深的一条堑壕,堑壕底部是尖端被火烤过的尖木,横七竖八的在壕底交错,掉下去的下场可知,而堑壕的壁却是抹得极其光滑,其效果要超过护城河。

    对面绵延的山脊也是一道天然屏障,只有两条路可以通过,当年李佐国就是率军在这个山谷打破吐火罗联军,这时通往关门的一条道路上飞驰而来四骑,战马带起了土路上的灰尘,马上的骑士身上穿的大周骑兵的制式铠甲,前面两人手拿骑槊,后面两人手持的是角弩,是一个标准的四人战队。

    方池在骑兵一出现的时候就发现了,立时就大喝一声:“戒备。”

    顿时手下的一百弩兵就开始将弩上弦,五十名弩兵站到了关墙垛口前面,只是短短的几息时间,弩箭森寒的三角箭头就对准了关下,骑兵倒也知道规矩,在距离关墙两百米左右就停下战马,下马之后拉马靠近。

    “守关的是方池吕帅吧?我们是小段将军麾下骑兵,小段将军马上回来。”底下四名骑士中的一个大喝了起来,掀起了面甲露出脸来。

    方池仔细一看,果然是认识的,是段珩麾下骑兵什长哈赤力,段珩早上就带着骑兵出关武力侦查去了,现在算算时间也该回来了,方池可不认为段珩会出什么意外,就凭吐火罗的骑兵实力,根本不可能击败大周铁骑。

    “哈赤力,小段将军今天收获如何?你们还是照规矩进关。”方池在城上回答,手下的弩兵可是毫不放松,虽然主将带着笑容在和底下的自己骑兵交谈,但是没有军令的时候,底下站着亲生儿子都不能放下弩。

    “知道知道,你小子就是个笑面虎,我老哈肯定按规矩来,小段将军今天狠狠的收拾了一下吐火罗的侦骑,我们五百人起码干掉了对方三百骑,还是这样打着舒服,好久没有这样杀过了,跟着小段将军真是舒服。”哈赤力是阿史那部的突厥人,加入周军骑兵时间不短了,马上功夫却是十分了得,只是学了三年的字,还是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出来,所以只是一个什长。

    周军里面这种情况很多,不少军将都觉得自己能拼能杀就行了,学什么兵法文字,结果官职就一直原地踏步,不过这些打仗大得多了的老兵都是奖赏丰厚,也就不去想升官的事情,一心一意的杀敌赚钱就行了。

    四名骑兵将手中的武器全部收好,三人牵着马走进关门,一名骑兵上马原路返回,关门吊桥放下,厚重的包铜关门缓缓打开,关门内是一道铁闸,将整个关门封死,只有侧面左右有两条通道,只能有一骑通过的宽度,通道上面是一高一矮两排方孔,要是不是自己人,进入通道之后,两边夹壁的枪兵通过方孔刺出长枪,整个通道就是死亡之地,外出的侦骑只能通过这个通道进关,哪怕速度慢,都要首先保证关门的安全。

    方池此时已经来到通道的出口相候,哈赤力牵着马走出通道,说道:“你小子肯定在夹壁中安排了枪兵吧?每次都是这样,年纪不大整天笑嘻嘻的,却是个死脑筋。”

    方池笑道:“职责所在,要不这样按规矩办?段将军可是会要了我的脑袋,老哈,看你满脸开花,笑得那么欢,这次杀了几个?”

    哈赤力笑容更灿烂了,伸出四个指头说道:“射死三个,砍了一个,吐火罗骑兵别的本事没有,逃命可真叫快。”

    方池说道:“不错啊,老哈,又是二十贯到手了,这次可要请吃酒了。”

    哈赤力用力拍拍方池说道:“没问题,明日你换了防,来我那里,我去军需处弄条羊,好好的喝上一次。”

    别看方池是旅帅,哈赤力只是一个什长,在周军中哈赤力是骑兵,比方池的步兵可以说大了两级,何况哈赤力有勋章在身,见了校尉一级的军官都不用行礼,两人说话间城上的士兵对着方池大喊:“旅帅,有大队骑兵接近,旗号是小段将军。”

    方池连忙上城,一边对哈赤力说道:“那你赶快去军需处候着,不然后面的骑兵一回来,只怕肥壮的都要被挑了。”

    哈赤力也就不再说话,转身和其他的两名骑兵走了,他要先去军需处打个招呼,等下段珩回城点兵要赶回来,才好计算伤亡,城外已经热闹了起来,几百骑兵同时奔跑是非常壮观的,在安西,所有骑兵的配马都是三匹,侦骑是四匹,段珩带的五百侦骑就是两千匹战马,那奔跑起来的声势可是不

    进了山谷骑兵就放缓了速度,在达伦关的规矩是骑兵回关之时不得疾驰,不然关上视为冲关,那是直接射击的,死了白死。

    前面领头的一将,身上铠甲反射银光,面甲早就去了,正是达伦关骑军左都烈武校尉,主将段云天的大儿子段珩,在关上的弩兵这时可不敢将弩对着段珩,都移开了弩的角度,但是还是对着关外,关门倒是没关,方池的一百枪兵这时全部下到了夹壁中。

    段珩知道规矩,所有的骑兵都下了马,除了外面留着看住马匹的士兵,段珩带着四百骑兵牵马过通道进了达伦关,方池下令打开铁闸,绞盘声中铁闸升起,后面的一百骑兵赶着战马鱼贯而入。

    段珩所带的这些骑兵都兴高采烈,不少骑兵身上的血迹未干,一股血腥气扑面而来,彪悍的骑士对此一无所觉,就开始兴奋的对话,基本都是你杀了几个我砍了几个之类,段珩就在关门口点兵,这时哈赤力也飞快的赶来了,点完兵所有的骑兵就散了,将战马赶进关内的马房,军官就去军司马处报告伤亡和战果,战功和奖赏在前线是只发一成,每三月全部结清一次,李佐国自从成军以来,从未赖过军中士兵杀敌赏钱,因此军中都是相信赏钱不会被赖,拿了一成的赏钱先去军需处买些吃喝东西,就散了。

    这次出去侦查不是偶然为之,已经进行了十天了,每天都出关,直接猎杀吐火罗联军的侦骑,也不向吐火罗大军所驻的营地进攻,就是侦查加上杀死对方的侦骑,周军的骑兵不管是装备还是训练水平都远远高出吐火罗,又是一人四马,一百里的距离完全可以不惜马力的来回奔驰,甚至段珩还带着一百骑袭击了吐火罗军营后方的一只运粮队,吐火罗一方对于这种马蚤扰很是头疼,有没有很好的办法对付。

    达伦关内的骑兵可是足足两万,这是一只非常可怕的力量,吐火罗这几年一直碑沉重的战争赔款压着,这一次在大食的主动要求联盟下,壮着胆子和周边的部族小国又一次结盟,想拜托沉重的赔款负担,几乎是咬着牙齿出动了八万大军,加上其余十一个小国出动的四万兵,组成了十二万联军。

    主将是吐火罗国王穆恩的亲弟弟,亲王罗萨法,罗萨法不是一个纯粹的武将,吐火罗这一次其实战心不强,只是想用武力威胁一下大周,希望能够减轻自己国家的负担,大军到了距离达伦关一百里处,就扎营不敢向前了。

    吐火罗大军的质量远远的比不上碑李佐国击败的那一次,整个国家在沉重的负担之下已经养不起如此多的军队了,八万大军只有三万左右是吐火罗的常备军,其余的都是临时征召的农民兵,武器只有简单的长矛,铠甲什么的根本没有,其余部族小国的士兵更是比吐火罗还不如,基本上就是牧民和农民的综合部队。

    要不是大食非常强悍的宣称大周现在正在对南唐进行灭国之战,根本无暇顾及安西,估计吐火罗也不会有这个胆子出兵,达伦关的兵力吐火罗是知道的,根本不是这些拼凑起来的军队能够啃得动的。

    段珩大步走进达伦关的主将府,走进后面的一间房子,门口站了两名亲兵,段珩的父亲段云天一身甲胄正坐在椅中,面前的桌子上面摆了面饼羊肉等吃食,边上有一席,也摆了各种吃食,那是给段珩准备的。

    段珩给自己的父亲见了礼,入席坐下,开始吃喝,段云天在段珩来前就吃了一些了,就看着儿子狼吞虎咽,对于自己这个儿子,段珩十分满意,不但在潼关时表现得有勇有谋,其忠心也让李佐国看重,要不是年纪太轻,只怕早就提拔重用了。

    段珩一阵猛吃,面前的一大盘羊肉和几张面饼很快下肚,几碗酒也灌了下去,军中备的是黄酒,度数较低,完全就像饮料一般,烈酒是不准喝的,吃了个五分饱的段珩嘴一抹,抬起头来看向父亲说道:“孩儿这次出去,这十天的情况都一样,吐火罗联军还是龟缩在大营中,兵力击中,根本不像是要来攻击达伦关的,而且还发现,运进大营的军粮不多,按照营中的兵力计算,每三天只有两队粮车进营,数量只有千石左右,这点粮食只怕是不够十二万大军饱食的。”

    段云天现在做将军时日已久,已经没有当年那种锋锐外露的气势了,取而代之的是沉稳威严的将军气质,听了儿子的话段云天笑了笑说道:“那么你的想法是什么?”

    段珩又喝完一碗黄酒,说道:“十二万大军,依我看完全是乌合之众,要凭这些部队威胁我大周,简直是开玩笑,达伦关只用出兵三万,这十二万大军就能够杀得片甲不留,孩儿认为干脆直接出兵,将这些不自量力的家伙收拾了,圣上去年不是来信说过,让父亲放手行事吗?”

    段云天点点头,对儿子的锐气十分欣赏,开口说道:“珩儿,吐火罗这里完全不是问题,我们这里的兵力足够收拾了,珩儿,你现在的关键不是领军的水平和勇武,而是眼光,现在我们达伦关这边并不是这些胡人闹腾的主要地方,你要看远一点,就会明白了。”

    段珩沉思了起来,不一会段珩抬起头,眼光明亮:“我明白了,是大食。”

    “很好,能够想到大食了,你。”段云天笑了起来,自己的儿子还是很快反应过来了,之前只是年纪限制,很多事情不是那么敏感,自己一提,就想通了。

    “大食连年战斗,虽说民生凋敝,但是依靠安西的支持,手中却有一只二十万的强兵在手,这只军队这几年的大战连场下来,只怕战斗力非常强,现在的关键应该不在我们这边,是在安齐斯关吧?阿力射叔父要承受大食精兵的进攻,才是这次胡人闹事的关键所在,就算我们击败了吐火罗的联军,安齐斯关要丢了,整个安西就暴露在大食面前了,是不是这样?父亲。”段珩自信的说道。

    段云天却缓缓摇了摇头,段珩一愣,又仔细想了起来,突然段珩一拍桌子,段云天神色一松,期待的看着儿子,这种事情要自己想明白,那么才会记忆深刻,要是真从失败中去吸取教训,那么学费未免太贵。

    段珩说道:“我明白了,安齐斯关本来就是大食经营多年的雄关,易守难攻,加上阿力射叔父手中的八万精兵,辅兵更是超过七万,十几万大军镇守,就算大食的精兵战力强大,也是不能攻克的,那么吐火罗这样弱势的兵力也敢来挑衅我们,肯定是有诡计,我们达伦关守军只有六万,五万正兵,一万辅兵,要击败吐火罗的十几万联军,必然是要出动一半以上的军队,这样只要引诱我们出兵,并且吃掉我们出去的军队,那么达伦关必然会难以守住,这只吐火罗联军只是引诱我们出兵的诱饵,大食的军队恐怕已经潜入了达伦关附近,准备伏击我们出关的军队,取了达伦关,更加的接近疏勒,也是安西的重中之重,这才是大食和吐火罗想要完成的战略吧?”

    段珩说完之后看向段云天,后者脸上的笑容挡也挡不住,点点头,对自己的儿子举起了酒碗。

    第14章 将计就计

    艾卜穆斯林脸色凝重,他身下骑着一匹褐色的战马,精壮的马身肌肉坟起,如同水银一般跳动,超过一米八的肩高显得比艾卜穆斯林身边亲卫所骑战马都要高大,这匹战马不停的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