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红楼同人)红楼之瑚不归

(红楼同人)红楼之瑚不归_分节阅读_86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林家似乎是有个比林黛玉小三岁的儿子,长到三岁就夭折了,算算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出生了。照贾赦的想法,亲戚们能帮得就帮,日后也是几个孩子的助力。尤其是林妹夫,他要因为没儿子早早死了,先荣国公早年的投资可不白费了。

    这样想着,贾赦道:“妹妹刚生了大侄女,身子还没养好呢。如今又添一个,怕孩子生下来也不健壮。你寻些上好的药材,什么几百年的人参,能用的都送过去。左右我们家生病的也少,林家又正是得用的时候。林家老太太早去了,敏妹妹上面没有长辈,有许多忌讳并不知晓。你送两个积年的老嬷嬷过去,要伺候过你生孩子的,还要老实,不拿大,免得让敏儿心里不舒服。”

    如此吩咐了一番,刘氏一一应了,又说起贾琏,“琏儿的师父说他火候到了,下场一试也未尝不可。只是他年纪还小,金陵路远,我这心里,实在放心不下。”

    贾赦便道,“又不是老太太还在那会儿,急着让瑚儿去考个秀才,好增加大房的话语权。如今你我二人当家,又有瑚儿在翰林院呆着,琏儿不妨专注学问,等年纪大点,一口气考上举人也不妨。”

    这话说的,好像举人很容易考一样。只是贾琏拜了有名的大儒做学生,天分有,勤奋也不缺,两口子对他信心很足。刘氏便笑道,“是我太着急了。我只想着,让琏儿身上有个功名,议亲也好看些。”

    贾琏也到议亲的时候,贾赦恍然,不由感叹,时间过的真快。他又想起女儿,“瑛儿明年及笄了吧?你可有看好什么人家?”

    刘氏笑的无奈,“说起瑛儿的笄礼,我也正头疼呢。瑛儿生在大年初一,好日子是好日子,只是年节这样忙乱,我想着,不如将笄礼推迟或提前几天?还有,正宾该请谁来做?家里没个能商量的,我这真是一脑门子官司。”

    贾赦想了想,“大年初一也无妨。只是正宾,除了北静王府的,四王八公的其他人家都不成。若是没什么好人选,我看东府大嫂也可,或者请岳母过来。”

    这正是刘氏所想,见贾赦发话了,她心下更安定了。这几年小两口当家,并不像大多数人家一样是男主外女主内。一是贾赦成日无事,又是从未来过来的,知道什么人家可以交好,什么人家需要远离;二是刘氏接连生了三个儿女,泰半精力都放在他们身上,对其他事难免有些轻忽;三嘛,是贾赦做这些事也习惯了。早年老太太还在的时候,两人皆是有商有量,就怕一个人有疏漏。如今贾赦已沉迷女色,不大管事了,只是这样的大事,刘氏还是会说与丈夫听。

    大年初一看着还挺远,刘氏却已经开始准备了。先是下了帖子,请东府的许氏过来商议,小王氏带着贾宝玉也过来了。

    一到荣国府,贾宝玉就闹着去找姐姐妹妹玩。

    贾宝玉扭麻花一样在小王氏怀里歪缠,小王氏颇为尴尬的说,“叫嫂嫂们见笑了。我就这么一个孩子,宠的他不知天高地厚,跟个混世魔王一般。”

    贾宝玉其实不常来荣国府,这回也是小王氏被他缠的没办法了,才带他过来。贾宝玉生的好,对长辈嘴儿也甜,虽有些荒诞不经之处,刘氏也不甚在意。

    她只笑着说,“宝玉不喜欢和琏二哥哥一起顽么?自上次你来了,你琏二哥哥可念叨着叫宝玉过来玩呢。这下宝玉来了,你二哥哥肯定欢喜,不若我叫人送你去找他?”

    这当然是客气话。贾琏这会子去上学了,哪有空和个小孩子玩耍。

    本来是逗逗贾宝玉这个爱在内帷厮混的,谁知贾宝玉道:“我不喜欢和二哥哥顽,我只喜欢和姐姐们一起。”刘氏大奇,忙问缘故。这贾宝玉便道:“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人,便觉浊臭逼人。”

    这可不是孩子话?几人纷纷笑了起来,也不把它放在心上。

    见他口齿清晰,说话有模有样,许氏爱的不行,搂过他来说,“才三四岁的小孩子,那里学的这些话?”又对小王氏说,“三弟妹好福气,宝玉才这样小,就这样伶俐,日后也给你挣个凤冠霞帔来!”

    小王氏心里喜滋滋的,笑道:“承大嫂吉言了。”

    刘氏道:“抱到大姑娘那里去,让二姑娘也不必上学了,趁她二堂弟来了,松快松快一日。”于是贾宝玉如愿和姐姐们呆在一起了。

    夏日炎热,这贾瑛正无精打采呢,忽闻二叔家的宝玉来了,也十分欢喜。自她弟弟贾琏也长成了,她心中正遗憾,可巧二嫂又生了个小的,长得白白胖胖,十分可爱。加上宝玉惯爱和姐妹们一起玩的,论起贴心来,十个贾琏也比不上这一个。

    见贾宝玉跟个大红包一样被母亲身边的白果抱了过来,贾瑛放下针线,笑着将他抱了过来,“白果,母亲可有其他吩咐?”

    贾母在时,长辈身边的阿猫阿狗都要敬着。只贾赦和刘氏实在腻歪这些个看人下菜碟的主儿,不醒事的都打发了。府里的规矩也改了,主是主,奴是奴,若让刘氏听见了哪个丫鬟敢仗着在自己身边伺候,让瑛儿叫一声姐姐,哪怕是大丫鬟,也必是不留的。

    见大姑娘问起,白果老实的说,“回姑娘的话,太太还让二姑娘不必上学了,松快一日。”

    这是让贾迎春陪着自己和宝玉玩呢。贾瑛遂让自己身边的丫鬟送白果出去,“我让清荷去妹妹那里说一声,母亲那里离不得人,白果你回去伺候母亲吧。”

    白果应了一声,清荷送她出去了。

    “姐姐近日可好?夏日来了,姐姐睡的好不好?吃饭可有胃口?”见了贾瑛,贾宝玉嘴上就问个不停,在她怀里扭来扭去,“宝玉大了,也重了。姐姐快放宝玉下来,别累着了。”

    贾瑛从善如流,把小堂弟放到坑上。

    “好久不见宝玉,宝玉真是重了不少。”

    贾宝玉离了姐姐的怀抱,又有些失落。不过很快,大伯家的二堂姐也来了,贾宝玉天真的想,若是大姐姐和二妹妹也在就好了,好多个姐姐妹妹在一起,那他有多开心呐。

    贾宝玉正想着二妹妹,小王氏也在说赵姨娘所出的这个女孩子。“探丫头从小就伶俐,和宝玉玩的也好,等她长了几岁,我定要常常带到嫂嫂府上,大家一起解闷才是。”

    刘氏取笑道:“哪里是给我们解闷呢,这是来向咱们炫耀才是!不过若我也得了这么伶俐的一双儿女,叫我藏着掖着,我还真忍不住。怪道都说弟妹大气呢,比前头那个,可不知好了多少!”

    许氏也赞道,“有几个庶出的能有探丫头这样的好福气,比亲生的也差不了什么。”

    小王氏笑道:“二嫂何必自谦?瑚哥儿我就不说了,瑛姐儿和琏哥儿什么样的人品,我们还不知道?宝玉和探丫头萤火之光,莫说是他们两个,就是大嫂家的蓉哥儿,也比不上的。”

    说起各家的儿女,又有一箩筐话。刘氏抿嘴笑道:“珍哥儿如今也上进了,今年又升官了吧?”

    许氏笑盈盈的点头,“原先不过是个七品的知县,做了三年,吏部考核皆过上等,现下升了从六品的州同知。”最让她欢喜的却不是这个,“珍哥儿在任上做知县的时候,瞧中了一家乡绅之女,因为内宅没个夫人打点,便叫她做了个二房。年前他送信来说,这二房夫人,给我添了个大胖孙子呢。”

    这话一出,刘氏脸上就有些不好看了。她叹气道:“怎么?珍哥儿媳妇还是不肯去任上?”

    许氏也收了笑容,“儿女都是债!顾氏不去,我还能怎么着?”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小王氏也诉苦道,“前头姐姐留下的两个儿女,我也正和我家老爷磨牙呢。”

    刘氏奇道:“珠哥儿和元姐儿两个最是懂事的,你又待他们极好,二弟还有什么不满?”

    “还不是珠哥儿的婚事?”小王氏颇为烦恼。

    “珠哥儿婚事不是定了?”刘氏揉着额头,“我年纪越大,记性越发不好了。我恍惚记得定的是国子监祭酒,李大人家的千金,可是?”

    “正是定了李家。”小王氏忙说。

    许氏笑对刘氏道:“你说自己年纪大了,可把我放哪里了?我还不服老呢,你这就嚷上了。”又对小王氏说,“上次你不是说看中了王家大哥的女儿,王熙凤么?怎么又定了李家的女儿?”

    ☆、第97章

    王家两个兄弟,老大王子胜和老二王子腾。这王熙凤,便是老大的独女,上头还有个哥哥,唤作王仁,乃是王家的独苗苗。小王氏正是看中这一点,才想着为贾珠求取王熙凤的。

    小王氏叹了一口气,“还不是我家老爷的决定。也不知珠哥儿何时入了李大人的眼,回来便说与老爷,老爷就和李大人换了信物。”

    刘氏想了想,“珠哥儿自己考上了国子监,兴许是李大人爱才也未可知。要我说,小叔子这事做得实在不地道,哪有越过你为珠哥儿定亲的理儿,这不是叫外面的人说嘴吗?”

    “我这些年来,对珠哥儿和元姐儿,不敢说多精心,该做的也从没落下。只说珠哥儿一年到头要生三四次病,哪次不是我亲手伺候的?元姐儿年纪到了,每次赴宴,我哪次没带她出去过?”小王氏一下子心酸了,眼泪控制不住流了下来,忙用锦帕擦眼泪。“本来继母就难当,珠哥儿亲事定的时候,还是交好的夫人说了,我才知道。当时,我真是恨不得立时死了!”

    贾政没了官身,小王氏能走动的,无非是荣国府这边,和王家的亲戚。贾珠的婚事,正是王子腾见贾珠年纪轻轻就考了举人,前途也是光明的,便从中说合。后来王子腾夫人见小王氏还不知内情,向她打听熙凤,才好心告诉她,珠哥儿定了李家的女儿。当时,小王氏脸皮辣的,恨不得地上有个裂缝,好教她钻进去。

    许、刘二位夫人不知内情,忙道:“若论门第,王家大老爷和你家老爷都是白身,那熙凤却是在王大人膝下养成的,珠哥儿娶王熙凤,还是高攀了呢。你苦心为珠哥儿说这门亲事,谁也说不出你的不是。我们皆知你的为人,若叫我们听到了外面有人误解了,少不得替你向其他夫人辩白辩白。”

    小王氏听了,忙转哭为笑,“我在这里先行谢过两位嫂嫂了。”又叹息道,“那熙凤我是见过的,小小年纪,能说会道,据说在家管着自己的院子,也是有模有样。珠哥儿媳妇是长房,等她进门了,要和你们这些大家夫人交际,一个小官之女顶什么用?错过了熙凤这样落落大方,精明能干的女子,真真是可惜了!”

    许、刘二人对视一眼,眼里皆是笑意。

    这是在说,若是王熙凤嫁了进来,小王氏就让出管家权;若是李家女嫁进来,小官之女要和她们说话,身份不够,还是要小王氏当家。

    总归是她们婆媳间的家事,两人也不干涉。刘氏顺着她的话题,说道:“其实珠哥儿年纪也不小了,那王熙凤比瑛姐儿年纪还小些,你家老爷怕是等不及了,又怕错过这门好亲,方急急忙忙定了下来,实不怪你。”

    许氏也道:“那王熙凤我也见过,实在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物,错过的确可惜。不过既然珠哥儿喜欢,李家女也未尝不可。李大人是国子监祭酒,桃李满天下。珠哥儿娶了他家女儿,正好帮扶珠哥儿。”

    小王氏松了一口气,道:“可不是。既然定了,我也不是小气的人,昨儿就下了帖子给李家夫人,商量婚期。”

    “这便是了。不过今年春闱,珠哥儿不下场么?”刘氏好奇的问。贾珠去年就是举人了,若是今年再中了进士,说亲也好看。

    春闱在二月初八,下场的举子里并没有贾珠,故刘氏有此一问。小王氏只苦笑,“他想去来着,被元姐儿给拦下了。元姐儿说他身子还未养好,不让下场。”又夸道,“到底是亲兄妹呢。我叫来大夫,反复告诫了,珠哥儿也不听;元姐儿一发话,珠哥儿就乖乖吃药,好好休息了。”

    不对呀,不是说贾政一定要贾珠下场么?怎么元姐儿一说话,贾政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这还是贾瑚告诉刘氏的,刘氏也不避讳,问了出来,“那小叔子是怎么说的?”

    “还能怎么说?他就这两个儿子,珠哥儿身子不好,难道还真能逼着他上进?”小王氏见刘氏不信,方苦笑着压低声音,“宫里今年小选,元姐儿自请要入宫。”

    小选?入宫?

    “可是小选是选宫女……”许氏面色迟疑。

    “老爷白身一个,元姐儿也只能通过小选入宫了。元姐儿的名字已经递上去了,用的还是举人之妹的名义。”

    这让贾赦听见了,一定狂笑不止:贾存周跟他争了大半辈子,先今连他儿子都不如!简直要笑掉大牙了!

    小王氏知道贾政也觉得丢面子,可他宁愿丢面子,也要送元春入宫。这真是,叫人不知该说什么好。

    刘氏摇头,道:“好歹是我侄女,我姐姐在宫里也算说得上话,我请姐姐尽量照料一二吧。”

    得了刘氏的准话,小王氏感激不尽,“给娘娘添麻烦了。”

    照料一个宫女而已,若是元姐儿识趣,也不是什么难事。刘氏轻轻摇头,心里为元春惋惜。元春的心思,她也知晓一二,无非是为自己博个前程。可皇上春秋已高……

    各人有各人的命数,恩侯所说前世,元姐儿做了贵人,兴许这辈子,元姐儿注定是贵人的命数,也说不定。到底是别人家的事,荣国府是不可能为元妃省亲建甚么省亲别墅了,刘氏淡淡的想,又说起了别的话题。

    “贾大人留步!”贾瑚做完今天的事,正要出去,却被一人叫住了。转过身来一看,是孙牧歌。

    “你怎么跟我客气起来了?”两人坐在一家酒楼一楼大厅靠窗的座位,听着外面人声鼎沸,贾瑚失神了一会儿,方笑问道。

    苏牧歌不好意思的饶头,“毕竟我是庶吉士,被别人看到了,影响不好。”

    翰林院里庶吉士这么多,各有各的帮派,和上面的人有交往的却很少。若是有心人知晓了两人关系好,说不得一个媚上的大帽子盖下来,孙牧歌就被其他人疏远了。因着这一层,孙牧歌从不主动去寻贾瑚,当然,是在白天衙门里。休沐的时候,偶尔还是会寻他一起去听个曲儿什么的。

    加上二人都忙的很,闲来下时,一个要去哄自家小攻,一个要去陪自家小受,在翰林院里,其实少有接触。是以很少有人知道两人交好。

    “你见到子明了?”孙牧歌问,“我们三人许久未聚过了,不知你和子明私下里可有联系?”

    贾瑚笑着点头,“当日在成王麾下,时常能见到子明。不过现在局势稳定了,两个人都挺忙的,反而很少再见面了。”

    “那,”孙牧歌心不在焉的转着杯子,“你知道吧?显宗上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