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东汉末年枭雄志

二百零八 酸枣盟誓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abl ali=ri><r><></></r></abl>作为一直以来的第一心腹,程立获得了郭鹏的授权。

    一旦遇到黄巾军的进犯,则留守的四校尉都要听从程立的指挥,还击黄巾,可是不得主动进攻。

    准备好这一切之后,戏忠突然来求见,请求追随郭鹏一起去讨伐董卓,增加履历。

    “忠喜好军事,实在不堪政务之苦,还请明公玉成。”

    戏忠苦哈哈的向郭鹏请求道。

    郭鹏看着戏忠苦哈哈的样子,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好吧,志才,你就随着我一起去讨伐董卓吧。”

    郭鹏部署了其他人接下戏忠留下的摊子,花招忠纳入了讨伐军之中。

    不外,虽然决议了讨伐军的组成,郭鹏却没有连忙率军出击,而是继续下令军队训练,自己则跑到了夏侯渊的军中,和夏侯渊一起相识北海国偏向黄巾军的情况。

    三月开春,郭鹏还亲自主持了临淄县规模内的开春祭祀,而且向导全体官员将领一起下地耕作,正式宣布了屯田政策的开始。

    筹备了数月之久,郭鹏所掌握的齐国济南国乐安国清静原郡四地同时开始了屯田,投入大量款子和精神的郭鹏要亲眼看着这一刻的到来。

    有组织的屯田绝对是效率很高的积攒粮食的要领。

    郭鹏亲自带人四处巡查各郡国各乡村镇县的屯田情况和水利情况,挨个巡查,向导农业团队挨个指导,确保春耕的乐成和夏粮的丰收。

    发现做得好的下层小吏就夸奖,发现做的欠好的就直接罢黜,扔回临淄做苦工去,以为惩戒。

    每个季度做一次效果评选,优秀者优先提升,不良者严加惩处,以此作为勉励下层小吏向导黎庶起劲耕作不懈怠的方式。

    在夏粮丰收之前,郭鹏不会率军出征。

    他要确保夏粮的丰收,和屯田政策的有效运行。

    屯田是他稳住青州的基础战略,这个战略要是实施的好,青州才气成为他稳定天下的大本营。

    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暂时靠边站,农为国之本。

    不仅如此,要是这边政策运行的好,那里还能形成对黄巾军的强大舆论攻势,对黄巾军举行内部的分化瓦解,将现在这令人头疼的数十万规模的黄巾军给削减一些。

    利便他之后的操作。

    郭某人奸诈狡诈心狠手辣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种事情他操作的驾轻就熟,趁着这个档口把荒地和无主的土地大量掌握在手,形成自己掌握青州的底气,才算是真正在青州站稳了脚跟。

    这还要多谢谢黄巾军为自己削弱了青州的本土势力啊

    虽然不能给他们揭晓战功章,可是在郭某人的心里,生事的黄巾军每一小我私家的胸前都已经佩带了郭某人亲手制作的汉贼出品的战功章。

    郭鹏这边向导手下们种田种的不亦乐乎,而就在二月底,河南的讨董联军已经在酸枣盟誓了。

    酸枣方面,兖州刺史刘岱,陈留郡太守张邈并郡内孝廉卫兹,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及其弟鲍韬,山阳郡太守袁遗,豫州刺史孔伷,陈国相许玚,沛国建平县长刘勋,广陵郡太守张超九位诸侯盟誓。

    郭鹏缺席加入,算是十镇诸侯盟誓。

    盟誓聚会会议上各人你推我我推你,谁都不愿意做谁人宣读盟誓的人,最后以陈留郡孝廉卫兹登台宣读盟誓,宣布讨董联军正式建设,遥推袁绍为讨董联军牛耳。

    盟誓之后,大部门诸侯留在酸枣期待袁绍的进一步指示,孔伷则率军返回豫州,屯兵颍川,遥遥威胁雒阳,以为酸枣的接应。

    酸枣盟誓是二月底,而在此之前,董卓得知自己杀掉刘辩不仅没有让关东诸侯罢兵,反而激起了更多人的反抗,马上慌了。

    就探知的情报来看,中原数个州郡肯定会起兵讨伐自己,到时候雄师十余万声势赫赫而来,自己这边的一万多人那里够打的

    董卓忙乱不已,也恼火不已,恼恨自己派出去的这些名士一个个都是忘恩负义狼心狗肺之徒,更恼恨那些进言让自己大封天下的家伙。

    要是早知道这些人会反,董卓早就在雒阳把他们全部干掉了。

    不外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当务之急是确定如何应付眼下的局势。

    针对眼下的局势,董卓定下了发动关中征兵的下令,强行征召壮丁加入军队,就地开始训练,搞得关中鸡飞狗走的。

    随后,董卓想到了迁都。

    雒阳虽然号称有关守卫,可是距离关东前线太近了,把天子放在这里,太危险,一不留心被打败了,连缓冲的余地都没有。

    董卓以为这样不行,于是开始钻营迁都。

    于是董卓又大会群臣,提出这个战略企图。

    董卓的理由是刘邦定都长安传位十一世,刘秀定都洛阳至今也传位十一世,凭证石包室谶的内容,如今应该迁都长安,以顺应上天和黎民的意愿。

    谶纬学说盛行的东汉,谶言的市场很宽大,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论据,用谶言来掩饰自己的行动往往都能获得大义名分。

    不外这一次,事情太大了,董卓遭到了诸多的阻挡。

    三公之中,杨彪和黄琬都阻挡,只有荀爽识趣行事,阳奉阴违的迎合董卓的意思。

    董卓没有在朝堂上获得支持,到了幕僚之中,心腹幕僚伍琼和周毖也阻挡。

    这下董卓恼火了,下令杀掉了伍琼和周毖,理由是这两人推荐的人全都反了。

    虽然事后董卓有点忏悔,可是利益照旧有的。

    杨彪和黄琬怂了,一开始强烈阻挡的两人怂了。

    见到董卓真的杀人,两人不想枉死,就来向董卓致歉。

    董卓撤了他们的职,没杀他们,改任命光禄勋赵谦担任太尉,太仆王允担任司徒,并继续掌管尚书台。

    而于此之前,董卓还用诏书把在长安四周带兵三万人的皇甫嵩招到了京师。

    皇甫嵩其时正在长安四周带兵,以反抗凉州的叛军,手下有三万多招募来的有战斗履历的士兵,势力很强。

    于是,皇甫嵩身边的幕僚凉州人盖勋就劝皇甫嵩起兵讨伐董卓。

    盖勋是凉州世家身世,在凉州有不小的名誉,对董卓的行为十分不满,于是劝说皇甫嵩讨贼,安邦定国,谋个万户侯。

    皇甫嵩接触是一流,政治则是三流,和朱儁一样,身为当朝名将,年岁越大,越不想折腾,胆气越不足。

    面临这种情况,皇甫嵩体现自己起兵进攻雒阳是以臣伐君,他不敢肩负以臣伐君的效果,居然抛下军队去雒阳赴任。

    他的军队自然被董卓狂喜之下笑纳了。

    董卓任命皇甫嵩做城门校尉,效果又因为和皇甫嵩的矛盾,派人诬陷皇甫嵩,要搞他。

    幸亏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和董卓的关系不错,一顿流泪苦求之后,董卓才放过了皇甫嵩,而皇甫嵩逃过一劫之后,更没有胆气了,彻底成为了一只鹌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