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们相互看了看,纷纷皱眉苦思。
袁绍这样想,不是不行以,只是风险有点大。
而且冒着这样的风险做事,还容易遭受舆论攻势,一旦行动倒霉,将得不偿失。
不外,并非完全没有措施。
“那,就只有趁他们都在关中和董卓鏖战的时候,釜底抽薪!”
许攸面色阴狠。
逢纪深以为然,启齿道:“将军可趁他们都在关中的时候,对青州尚有豫州动手。”
荀谌面带犹豫之色。
“将军,对孙坚动手也就而已,他的豫州刺史是袁术所表,名不正言不顺,将军也可以表豫州刺史,袁术是无可怎样的,可是,郭鹏领青州是朝廷任命,名正言顺,我们对青州动手,是没有大义名分的。”
袁绍马上有些犹豫,以为荀谌说的很对。
对青州动手,不就即是名正言顺的起义朝廷吗?
如果韩馥的冀州牧不是朝廷所任命,他还需要小心翼翼的去骗吗?
直接起兵打就是了。
郭鹏领青州同样是朝廷所任命,左将军也是,名正言顺,比他袁绍自称的车骑将军和骗来的冀州牧要名正言顺的多。
对他动手,不就是明目张胆的和朝廷作对吗?
大汉还没有死亡,尚有天子,天下人可还没有接受大汉要死亡这样的局势。
许攸则不这样认为。
“郭鹏的青州牧可是董卓任命的,他自己都说董卓名为汉相实为汉贼,那尚有什么可说的?”
荀谌继续摇头。
“那是朝廷公牍,天子宝玺,名正言顺,再怎么说,大义也不在我们这边,没有大义名分,青州,动不得,否则将军会极为被动。”
袁绍越发烦恼了。
“将军,纪倒是有个想法。”
逢纪突然启齿,袁绍连忙询问。
“快讲!”
“青州遭到黄巾军攻略,青州境内现在尚有许多黄巾军,将军何不以助郭子凤抗击黄巾军的捏词派兵进入青州,那样,则名正言顺的多。”
袁绍面色一喜,看向了荀谌。
荀谌犹豫了一会儿。
“这……委曲说的通,只是一旦为郭子凤拒绝,便没有继续进入青州的捏词了,再进,就有被郭子凤反咬一口,说咱们是造反的危险。”
“所以,趁他现在不在,连忙动手,和豫州一起,动手!”
许攸快速说道:“将军若要成大事,就要果决,不行犹豫,机不行失,失不再来!”
袁绍马上感受许攸说的很对,虽然荀谌尚有些犹豫,可是袁绍心意已定。
袁绍决议连忙划分派遣部将周昂、麹义率军进入豫州、青州,趁孙坚和郭鹏都在讨董前线,釜底抽薪,让他们吃个哑巴亏!
天下大乱的前奏曲,被董卓吹响,进入正题之后,奏出第一声响的,是兖州刺史刘岱,他杀死了桥瑁,吞并了东郡。
而奏出前期最强音的,则是袁绍。
讨董同盟还没有在名义上遣散的时候,牛耳袁绍便开始背后捅刀。
为了自己的私利,弃正在讨伐董卓的大义于掉臂,对盟友直接下手,吃相极差,也让许多人越发看清了袁绍的真面目。
不外浊世即将到来,再怎么吃相难看,只要势力大,就有人投靠,有人吹,有人帮洗地。
而弱小的人,纵然被侵害了,纵然有大义名分,也不中用,没人会为弱者出头。
没错,没人会为弱者出头。
很显然,袁绍把孙坚和郭鹏都当成弱者了。
接着,袁绍麾下的谋士们为他剖析天下形势,向他提了许多建议,资助他交好宗员和刘岱,而且派人向并州生长,视察并州局势,然后向南方举行渗透,停止袁术派系的生长。
获得冀州之后,加上和宗员以及刘岱的关系,袁绍瞬间扭转了自己反抗袁术曾经倒霉的局势。
四世三公的庞大秘闻一朝发作,就能瞬间扭转天下局势。
袁绍连忙具备了称雄河北以致天下的潜力,而在不久之前,他还仅仅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渤海太守。
几个月之后,他就开始筹谋攻略天下了。
谋士,武将,军队,土地,什么都不缺了。
袁氏的气力可见一斑。
而此时,郭鹏和孙坚还在关中前线,越过了形同虚设的函谷关,对正在渑池驻军防御的徐荣提倡攻击,双方大战数月,不分胜负。
当此时节,函谷关早已经没有了战国时期天下雄关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的函谷关的阵势很是险峻,其双方高地叫做稠桑原,中间裂隙即函谷,关城建在裂隙口,而且在关前尚有一条弘农河。
先秦时期的关东六国伐秦,必须先渡河,然后才气扣关,纵然打进了关,还要经由十五公里长的谷缝,行军风险极大。
于是秦国依附函谷关天险,进可攻退可守,不停蹂躏山东六国。
西汉武帝时,汉武帝把函谷关向东移了数百里,设置了新函谷关。
而从雒阳进入关中平原有两条路可走,新函谷关设在了北路上,南路则没有设置,导致新函谷关的战略价值远不如旧函谷关。
为此,进入东汉,朝廷开始重新重用旧函谷关。
可是数百年已往了,关中的天气情况发生了庞大变化,函谷关周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旧函谷关的原壁是贴着黄河而走,不留一点清闲,可是到了东汉,由于黄河的河流不停下切,导致黄河水位也随之不停降低,原来紧贴着原壁的河流就会裸露出来,形成河滩。
而这个河滩可以过人,这就让函谷关的天险不复存在,旧函谷关的价值也险些不存在了。
于是才有厥后在建安元年,曹操下令修筑潼关的事情。
而这个时候,潼关照旧不存在的,董卓为了防御关东军队的进攻,在渑池、华阴、安邑分设重兵,又让其他将领留守各县,组成多道防线。
层层防御,节节阻击,军力后勤补给上都远胜郭鹏和孙坚的联军。
无奈之下,郭鹏和孙坚只能坚持作战,试图一点一点挫败董卓的防线,可收效甚微。
徐荣频频紧迫,频频获得了董卓的增援,得以稳住阵线,没有让郭鹏和孙坚实现突破突破到弘农郡的战略目的。
没措施,后勤和军力都不足,虽然郭鹏频频重创徐荣的军队,却始终不能打败徐荣,更进一步。
双方在后勤上的差距很大,这不是战将的勇猛可以弥补的。
只管如此,鲍氏兄弟和公孙兄弟照旧支持郭鹏,与他共进退,要反抗董卓,大有一副敢为天下先的架势,十分雄壮。
然而这样雄壮的一场战斗,在初平二年的二月份迎来了转机。
郭鹏亲自率军大战徐荣,双方短兵相接,亲卫将许褚放箭射伤了徐荣,徐荣军队溃败,渑池被攻破。
郭鹏和孙坚连忙率军追击,董卓辛苦营造的第一层防线终于被攻破了。
而在这个档口,在渑池被攻破三天的时候,初平二年二月十六日,郭鹏接到了程立的急报,说正月底,平原国遭到了袁绍部将麹义的进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