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

第899章 就差临门一脚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可恨就差临门一脚,否则今儿肯定能心想事成。

    不外,明儿他势必得让父皇同意不行。为了让父皇不再犹豫,他回去还得想想法子,将这事儿坐实了才好。

    转念一想,靖王对自己今儿的体现还算满足,父皇应该没有起疑心。

    只是那老大人又是何人?靖王心里有些疑惑。

    “儿臣告退!”

    等靖王出了御书房,一旁等着的小澄子连忙为靖王撑上纸伞。

    靖王与小全子外交了两句,就转身准备离去了。

    正待往宫门口走时,却望见了一个让他十分意外的人,或者说是他不愿意在御书房外头望见的人。

    前首辅梁致瑞!

    雨帘幕幕,细小的雨丝随着风儿吹荡开来。这阴冷的寒风,加上落在身上的雨丝,简直让人冷到了骨子里。

    小澄子将伞全往靖王身上打去,一把伞那里能撑得住两人?伞下的靖王身子一边已经被雨水打湿了,更不要说撑着伞的小澄子了。

    细密的雨丝斜斜地吹了过来,将小澄子浇得一脸一身。

    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小澄子见自家主子站在原地不转动,而是望着迎面走来的人。

    小澄子也不敢出言相问,他知道这会儿王爷是肯定不愿意望见此人的。

    未免惹恼王爷,他连声儿都不敢吱。

    在两人身后不远处的小全子看着站在雨幕中的两人,不禁摇头叹息。

    瞧瞧!这就是主子和下人的区别,同人差异命。

    否则世人为何要不择手段往上爬呢?还不就是为了能主宰自己和他人的运气吗?

    小全子转头看了眼御书房,他在心里默默宣誓,即便不再是男子,他也要成为品级最高的内侍。

    靖王原本有些阴沉的脸,在梁致瑞越来越近的同时,酿成了满脸笑容。

    “原来真的是老大人,本王适才在御书房内听到陈总管禀报,说是老大人来了。没想到真的是您,咱们真是多年未见了。”

    梁致瑞没到跟前的时候,就远远望见一主一仆站在这漫天雨幕中。

    孔雀蓝的大氅在这灰蒙蒙的天气里,显得格外显眼。梁致瑞适才就在疑惑,这是哪位。

    他老了,眼神有些欠好。待得近了,却心下一沉,竟然是靖王。

    岂非自己来晚了?希望一切还来得及。

    “草民参见靖王爷!”

    虽然还下着雨,可该有的礼数必不行少,梁致瑞屈膝准备跪下。

    靖王见状,连忙上前拦住。

    “老大人莫要多礼,您虽然致仕,可您一直都是本王最佩服的人。”

    靖王温和的语气在梁致瑞的头顶响起,梁致瑞随着靖王的手势站起了身。

    从靖王下的气力来说,倒是真心实意不想自己跪的,梁致瑞如是以为。

    实在这也正常,这里是御书房外。就连皇上都十分看重,致仕多年还留有颜面,随时都能进宫面圣的老大人,他靖王可不敢拿乔。

    他今儿若是让梁致瑞给跪了,传到父皇耳朵里,肯定又要惹了父皇的厌恶。

    靖王扶起梁致瑞,心里却有些忏悔起来。

    早知道梁致瑞还能进宫面圣,颇得圣眷,他就应该早些笼络住梁致瑞。

    只要梁致瑞看好他,不要说镇国公府的明日女,就是那顾诚玉,还不是得听从老师的意见?

    真是惋惜了,早知道梁致瑞尚有这样的影响力,他说什么也得与梁致瑞多接触,取得对方的好感才对。

    “多年未见,王爷已经由了弱冠之年了,老汉犹记恰当年您照旧个小少年的容貌呢!那时应该是与老汉的小门生瑾瑜,一般大吧!”

    梁致瑞笑了笑,随后又想起了什么,“哦!其时应该比瑾瑜还要大些的。”

    看着眼前人,似乎回忆起了当年的事,梁致瑞体现得感伤万千。

    “是啊!一别多年,您的身子骨照旧这么健朗,一如往年。”

    靖王将手松开,心里虽然在吐槽,可面上却照旧微笑着的。

    这梁致瑞到底是什么意思?预计是知道自己想娶他外孙女了,拐着弯儿地说自己老了?

    那梁致瑞今儿来到底是什么目的?之前他让柯氏在外宣扬的事情,梁致瑞肯定已经听到风声了。

    这会儿找来,靖王可不会以为梁致瑞这是对自己很满足,说不定来找父皇就是与自己的亲事有关,靖王心里马上有了欠好的预感。

    “老了,那里还能与当年相比?”梁致瑞哈哈笑道。

    “王爷!老汉是来参见皇上的,就先失陪了,省得让皇上久等。”

    “也好!那他日本王做东,邀请老大人叙叙旧情。”

    靖王自然不会拦他,只说了句好听话当做别言。实在靖王也确实企图做什么做,究竟是姚女人的外祖父,照旧顾诚玉的老师,交好对方对自己没有坏处,

    两人说完,就此别过。

    梁致瑞等靖王走远之后,还转身看了靖王一眼。他心里十分忐忑,就怕为时已晚。

    “草民梁致瑞恭请皇上圣安!”

    梁致瑞敬重利索地跪下,却不想皇上竟然亲自来到他跟前,扶起了他。

    “老大人快不必考究这些虚礼!”

    皇上仔细审察着梁致瑞的面容,发现对方已是鹤发满头了。他禁不住唏嘘,各人都老了。

    “礼不行废,皇上乃九五之尊,草民岂可狂妄?”皇上的客套话自然只能听听,梁致瑞可不敢托大。

    “这么多年已往,你的性情照旧这般执拗。”皇上诈见故人,心情不错。

    靖王上了马车,阴岑寂脸回了府邸。

    小澄子将靖王身上的大氅脱了下来,又劝道:“王爷!照旧将这身衣裳换了吧?都已经染了湿气,小心得了风寒。”

    靖王点了颔首,听着小澄子转身又付托外头将厨房准备的姜汤端进来。

    等换了衣裳,满满一碗姜汤灌下,靖王才以为五脏六腑都火热了起来。

    姜汤驱散了身体的寒意,也暂时驱散了他心里的阴霾。

    靖王这才坐下,仔细琢磨起了梁致瑞面圣的事儿。

    梁致瑞这么多年都没去见父皇,且他回京城也有不少时日了,今儿面圣为了什么,那就不言而喻了。

    同时他想到顾诚玉没允许自己的招揽,那梁致瑞势必得和顾诚玉一条心。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