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花开锦绣(完结)

分节阅读_242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到了晚上,俞敬修在书房里处理一些信件,墨篆凑到了范氏的面前:“大*奶,您看这衣服……”

    “赏了下人吧”范氏面色有些阴沉地道。

    墨篆应声而去。

    过了两天,俞敬修定下了启程的日子,俞夫人带着束妈妈来看范氏给儿子准备的箱笼,正好俞敬修从衙门里回来,想着范氏从来没有做过这些事,怕母亲挑出什么毛病来,忙笑道:“天气转凉,范氏怕我受寒,还特意给我做几件冬衣。”

    范氏一惊。

    俞夫人已笑着“哦”了一声,很感兴趣地道:“都是用什么料子做的?做得什么式样?”

    范氏目光有些惶恐地朝墨篆望去。

    墨篆心里大叫侥幸。

    那些冬衣不仅料子好,而且式样也新。这样的好东西,自然要赏给那些平日里待她恭敬有加的媳妇、婆子至于赏给谁,她还没有思量好,加之俞夫人来的急,东西还没有赏下去。

    她向范氏微微颔,示意她没事,然后转身去拿了费姨娘做的那些冬衣。

    俞夫人翻了翻,见那针线做得还算仔细,笑着朝范氏点头:“辛苦你了”十分满意的样子。

    范氏不由长吁了口气。

    墨篆则在一旁擦着冷汗。

    俞敬修就挽了母亲的手臂,笑道:“娘,这下您该放心了吧”

    俞夫人笑着拍了拍儿子搭在自己臂上的手背,没再看下去,叮嘱了俞敬修几句,就和束妈妈回了正屋。

    范氏却惦记上了费氏,常叫她做这做那的,有段时间费氏片刻也不得空闲。

    费氏不免到吴姨娘处抱怨:“……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费这工夫了。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吴姨娘听了直是笑。

    费氏就问她:“你总在屋里呆着,怎么呆得住?平日里都做些什么打日子?”

    “做些针线活。”吴姨娘笑道,“我父亲新娶了太太,又添了个弟弟,妹妹嫁了个坐馆的秀才,我拿了些零头布给他们做些小东西,大大小小给补贴补贴他们。”

    费氏奇道:“他们远在舟山呢”

    吴姨娘笑道:“南京那边常有人来,吴府那边的管事也常到京都来,让他们帮着捎过去就行了。”

    费姨娘就笑道:“吴夫人对你倒没有见外”

    吴姨娘笑了笑,没有做声。

    两人倒时常凑在一起说说话。不过是费姨娘说的时候多,吴姨娘总在一旁听着。

    到了腊八节那天,吴家送了腊八粥来,有一份是指定给吴姨娘的。吴姨娘少不得要给些回礼,翻箱底的找了几只荷包、几块帕子让那妈妈带回去。

    那妈妈就笑着问她:“有没有给赵太太的,我也好一块捎了去。”

    吴姨娘错愕。

    那妈妈笑道:“夫人说,赵大人不在家,赵太太闭门谢客。等闲人不得见。你既然能见到赵太太,想必赵太太对你也是另眼相看。若是有什么东西要给赵太太,让我直管捎回去。”

    怕是想拿自己在赵太太面前说事吧

    既然赵太太不见客,自有不见客的道理。她上次贸然闯进去已是失礼,怎么再给赵太太添麻烦。

    “没有。”吴姨娘笑道,“我一个妾室,怎好捎东西给赵太太?您回去后代我向夫人道声‘多谢’。”说着,站起身来送客。

    那妈妈见吴姨娘不客气,讪讪然地回了府,去禀了吴夫人。

    吴夫人有些头痛,叫了贴身的妈妈来:“这些日子赵家有什么动静没有?”

    那贴身的妈妈笑道:“沈太太回来了给赵太太带了很多东西,这会还没有走呢”

    吴夫人面露喜色,道:“走,我们去看看赵太太。”

    贴身的妈妈笑着应“是”,想着外面大风大雪的,服侍吴夫人披了件灰鼠皮的斗篷,又拿了把油纸伞,扶着吴夫人去了赵家。

    月川颇有些无奈,却又不得不去禀了傅庭筠。

    傅庭筠正和三堂姐坐在内室临窗的大炕上说话,听说吴夫人来了,不由抚了抚额。

    三堂姐却笑道:“还是让她进来吧她这人虽然喜欢家长里短的,可你这样窝在家里不出去,外面的动静却是一点也不知道。有她陪着说说话,倒也省了让人去打听消息。”

    “这你倒不用担心。”傅庭筠笑道,“我虽坐在屋里,可阿森却是每天都要和我说说话的。我就是不喜欢吴夫人那双窥视的眼睛。”话虽这样说,还是请了吴夫人进来。

    吴夫人老话重提,要给三堂姐洗尘、接风,让傅庭筠作陪。

    她请的是三堂姐,傅庭筠不好拿主意。三堂姐则爽朗地笑道:“好啊那我就等夫人的帖子了。不过靠近年关了,我还是第一次在京都过年,我们家大人也刚到吏部,不免有些应酬。等天开了春,我再回请夫人好了。”

    吴夫人听着自然是一团欢喜,索性定下了初十的日子。

    傅庭筠送走了吴夫人不免笑着问三堂姐:“姐姐葫芦里又卖得什么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