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无限风光之万家灯火

漂泊者(155)--打电话的感受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于远明就这样在两拨人之间往返来往。

    一边是工作,一边是交情。

    工作这边还好,杂志出了几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精巧。像一个杂志的样子,固然还没有精品购物指南那样厚厚的一本。但是也有了个样子。恭州这样的二线或三线城市是无法与北上广深比较的。贸易发达程度,企业的数目质量,教导,政治资源都远远落后,由此导致的社会整体观念都落后。客观与主观彼此影响,互为因果,二线三线就很难超出自我跻身上流了。所以,这个杂志要想做出影响形成贸易模式,走进盈利周期,还需要努力。

    盼看人寿这边,大家出来几天一聚以外,史翔几乎天天都给于远明打电话。

    所以,关于公司的情况,都第一时间知晓。

    看得出来,史翔的焦虑无处不在。他的笑脸背后都是担心与紧张,可以说强颜欢笑。

    终于,有一天,史翔又给于远明打电话,说想和他见面。

    到了处所,本来不是他一个,还有韩建春。

    这种情况当然重要是史翔说,陈慕涵已经被外方总部调回往了。而史翔韩建春的处境在公司就非常危险,所以,万不得已,他们想到了一个措施。

    但是又感到非常难以实行,于是找于远明帮忙。

    在说这个措施之前,史翔哭了。

    于远明一下子不知所措,成年男人的哭泣,当中哭泣很让人为难。

    史翔哭着说:远明,求你了。我实在是没措施了。我妈得了癌症!已经把家里的钱花光了,我不能没有工作。

    一边说,一边抽泣。

    韩建春在旁边递纸巾。然后叹了一口吻:唉,只有麻烦你了。上次你出头,给总裁留下的印象也很深。

    看着史翔痛哭流涕的样子,想到陈慕涵走了后的各种情况于远明脑海里忽然涌进来这么多信息,还没反响过来,只能喃喃地反问:需要我做什么?

    史翔收拾了一下情绪说:需要你给他打一个电话,就说我们都是被陈慕涵蒙蔽的。很多事情都不知情,本来有得罪的处所请原谅。

    于远明听到这些话,忽然感到很恶心!

    但又不好表现出来,只能沉默地怔在原地。

    史翔和韩建春见于远明不说话,也不好说什么。

    三人就这样各怀心事地沉默着。

    过了很久,于远明问:要怎么说?

    史翔和韩建春对了一下眼神,史翔答复:你就说总裁,抱歉。我们错怪你了。之前很多事情都不知道,是陈慕涵给我们说的。现在我们明确了,盼看您原谅我们。

    于远明:他最近在中国吗?万一回往了呢?

    史翔说:没有。他就住在洲际酒店的。我知道。

    这个时候史翔也恢复安静了,但脸上还是没有笑脸。

    于远明又沉默了一下。

    然后安静地说:把他的电话号码给我。

    史翔拿出手机翻出号码,于远明先保存。然后说:我们找一个安静的处所吧!

    看了看周遭热烈喧嚣的街景,三人往了一个僻静的小巷子。于远明调剂了一下心情,把号码拨出往。

    “嘟嘟嘟嘟”电话接通了,响了四声,对方一个稍微缓慢的声音:哈啰!语调平庸中带有一点调皮。

    于远明:请问是总裁吗?

    总裁:啊,我是。请问您是?

    于远明:您好啊总裁,我是于远明。

    总裁略微一愣,隔了两秒没说话,然后问:哦,有什么事吗?

    调皮的声调没了,只有公事公办的感到。

    于远明:总裁,对不起。上次我的莽撞发言可能伤害了你。实在很多事情我也不太明确,请您原谅。

    总裁:是吗?你有什么事情?

    于远明:没有什么事情。就是感到抱歉,给您打个电话。

    总裁:哦,我知道了。还有什么事情?

    于远明:没有。

    总裁:好。那再见!

    电话一挂,史翔韩建春急忙问:怎么样?

    于远明叹了一口吻:不知道。感到不好。他不置可否。

    于远明心里难受,还是把刚刚的对话学了一遍。

    然后就告辞了。

    那一天,全部心里都不舒服。

    似乎一块大石头堵在心里,吞咽都艰苦。

    随时都在问自己,打这个电话,说那些话,有什么意义?

    自己算什么东西?

    想起自己曾经崇拜的嵇康,徐文长,李白,苏东坡们。多有风骨!多有傲视权贵,桀骜不驯的气质!

    一个声音说:保持真理,不为五斗米折腰,错就是错,对就是对。怎么能够这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呢?

    另一个声音说:我也不是为自己。这个帮朋友的忙。他母亲得了癌症,家里把钱都花光了。他需要这份工作,需要收进。

    前面那个声音又说:那你也不能这样啊!为了利益,丧失底线。

    后面声音又辩护:我也没有说陈慕涵的坏话哈!我只是表达自己的歉意。固然是有些假惺惺的,是有目标性的。但我也不是为我自己啊,也没有伤害别人啊!

    前面声音又说:当初不共戴天,现在摇尾乞怜。你的人格呢?你的尊严呢?你还配叫人吗?

    后面的声音:

    于远明第一次如此讨厌自己。

    一个人可以穷,可以缺乏才干,可以没有万贯家财没有锦衣玉食,但是不能没有人格,不能没有尊严,不能没有自由!

    人,之所认为人。

    不仅仅是由于竖立行走,会用火,能说话,会笑。

    重要还是由于有人格,有道德,有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

    文人更不用说了,年龄战国时代那些舍生取义的人,儒家学说提倡的更别说了。

    这样一对照,自己的行动是什么呀?

    想想当初在桃花镇,固然从事的是体力劳动,但也是诚信经营,从不诱骗别人。

    有一次给一个客人煮抄手馄饨,端上桌了那客人却说喊的是米粉不是馄饨。于远明二话没说,直接把馄饨倒掉,重新煮。

    客人饮酒喝多了,难免有掉东西的,甚至钱包。在于家永远都不会出岔子,于家人都会给对方捡好还给人家。

    看待有钱的工人与卖菜的农民,于家也没有贫贱富贵之分。一样的价格,一样的味道,一样的服务。熟悉的开几句玩笑,不熟悉的也服务周到。

    从桃花镇走出来做保险,自己也一直保持本质不变。

    不诱骗客户,不夸张利益,不代签名,不推诿责任。

    于远明想起了当初三嫂那个事情,至今还感到自己做得正确。</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