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无限风光之万家灯火

漂泊者(187)-万能培训班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自从万家人寿开卖万能以后,万能险就成了毁誉参半的产品。

    有销售资格的公司,喊出的口号就是万能万能,无所不能。没有销售资格的公司(或者公司高层没有想好推动)就说万能万能,万万不能。原因是什么扣用度太多,收益不稳固,业务员夸张利益,缴费期暂停并不代表不缴费了什么的。

    总之,大家都是站在自己的态度上来评价这个产品。

    最搞笑确当然是四海人寿。

    最开端四海人寿没有万能,大家早会上都说万能不好。轻易误导客户,缴费高,扣费也高。

    后来,四海也开端推万能了,口风一下子就变了。

    而且与万家人寿的万能相比,四海人寿的万能是5000一份,看似比别人家便宜1000元。实在道理是一样的,保费少了,保额也少了,保障本钱当然也不一样。保险公司的这些数字游戏,只能让不懂的客户兴奋。实在都一样。

    于是在过往的几年里,大家都在卖万能。

    当然也有几家保险公司,从始至终都保持不卖万能。不是拿不到销售资格,而是由于理念不同。独角兽人寿以毕生寿险为主打,万和人寿也以毕生寿险为主打,原因在于他们都是北美系的作风。保额销售,保障最大化,同时产品的内涵价值也最大化。也有乾坤人寿,就是不卖万能。长期主打的是健康险和保额分红保险。当然还有公司原因特别,对万能险的见解还不一致。

    这就是神州人寿。

    眼看万家人寿借助万能保险保费激增,神州怎么办?

    没问题,神州更厉害!

    到了2006年,保监会出台了一个新的《会计准则》,对于保费的盘算口径有了调剂,万能保险的保费大部分都打折盘算,不能按照原始保费盘算。

    这样一来,万家人寿的“超神”打算,又被强力延迟了。

    坊间传说都是神州人寿的高层对保监会领导的影响所致,但无论是神州人寿还是保监会,无一人出来阐明这个传言的真伪。

    也就成为一宗注定没有本相的谜案了。

    但此标准的出台,最大的受益者当然就是神州人寿了。至于背后的东西,你自己往猜吧!

    神仙斗法,各有章法。

    现在炎黄在销售一般的寿险产品和卡单,车险以外,也期看通过万能保险狂飙崛起。

    姚治民就安排于远明做一个培训班,把万能的意义,产品特点,销售话术,运营规矩什么的都讲一讲。

    于远明思考了一下,感到一般的培训班不行。

    由于对于万能险大家见解不一致,强行灌输实际上效果不会太好,于是建议换一个方法。姚治民一听感到有道理,不禁又看了于远明一眼,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到。

    过了两天,在某山庄举办的炎黄代理万能保险培训班上,来自各个机构的负责人,组训,部经理齐聚一堂。

    于远明还是东风满面地进行各项前期的工作,培训班一如既往。大家都没有觉察出来什么不一样的处所。

    姚治民没有来。他让于远明自己搞:信任你有这个能力做好!

    于远明在简略地开训以后,宣导了本次培训的不同之处。就是会举办一个万能保险的争辩赛。

    于是提拔辩手,宣导规矩,抽辩题。

    当大家看到辩题的时候就乐了。

    正方:万能保险是好产品,应当大力推广。

    反方:万能保险不好,需要把持风险。

    由于大家对于万能保险本身具有多种见解,甚至是相反的见解。这种争辩正好契合了大家的心理需求,摊开了说万能到底好不好?

    于是会场的气氛一下子就热烈起来,大家摩拳擦掌,都在暗暗想怎么驳倒对方。

    争辩会一开端,双方八位辩手按照规矩个子发表见解。

    于远明早些年追过几期的国际大专争辩会,对于规矩与技巧,评判的标准都很熟悉。

    但是辩手们却是第一次参加这个运动,之前也没有筹备,所以闹了很多笑话。

    比如抢话说,比如人身攻击,比如刻意曲解对方意思,比如扯其他话题。

    但是效果非常好,全部场面热烈非凡。上面越有炸药味或者冲突,下面的人越是兴奋,掌声不断。

    最后,于远明做了点评。对于一些观点的进行了梳理,一些含混的观点进行了回纳总结,也对于争辩过程中的精彩之处与遗憾进行了表扬与提示。

    但于远明没有左袒任何一方的观点,他把结论留给每个人自己。

    通过这种别开生面的运动,对于万能险,大家具备了两个不同方向的思维模式,也更加期待懂得炎黄想要卖的万能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以接下里的培训就很顺利,大家的投进度是很高的。

    在培训即将结束的后半段,姚治民来了,而且带了一个中年妇女来。他们就坐在后面,窃窃私语。

    于远明看那个中年妇女穿着打扮挺有气质,对她的身份猜测到部分,不好断定。

    姚治民不先容,于远明也不问。

    大家都在打谜语。看谁的演技更佳。

    中途姚治民接了一个电话,轻脚轻手地出往了。

    等到最后,培训班进进尾声,需要领导总结的时候。于远明出往找姚治民。

    看到坝子里,停着姚治民的车,于远明上前往筹备敲玻璃,却看到姚治民面如逝世灰坐在驾驶座上,双眼紧闭,一言不发。

    于远明想了想,还是轻轻敲了一下玻璃,姚治民睁开眼睛,摇下玻璃,用疑问的眼神看向于远明。

    于远明第一次看到了姚治民眼神里的溃散,空洞与疲惫。

    于远明告诉他培训即将结束,该领导致辞了。

    姚治民点点头,开门下车。顿了顿神,大步向会场走往。

    在会场上,姚治民还是神情奕奕地讲到了很多宏大的场面,未来的发展,广阔的空间。惯用的口头禅:“从某种意义上说”依然多次涌现。

    但是,在讲到万能保险的口号时,居然把万能万能无所不能,说成了万能万能万万不能。

    会场瞬间的沉默,然后爆发出一片笑声。

    姚治民略显为难,随即调剂神态,持续他的致辞。

    于远明知道,这都是刚刚那个电话所致。

    到底是谁打来的电话,说了什么事情让姚治民如此失态?如此心神不宁?

    想起他在车里的那个逝世样子,于远明知道,他的心坎正面临着宏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确定超出了他的预期,让他像一个宏大的雕像,被地底乱窜的火山拱得不稳,看似壮大的背后,有随时倒塌的可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