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无限风光之万家灯火

漂泊者(189)--黑名单上的人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该来的毕竟要来。

    在炎黄公司,大家窃窃私语,相互传递神秘消息的情况,姚治民心知肚明。

    他一直不知道如何解释。

    有时候解释反而把事情公然化了,保持沉默,让事情主动过往。

    但持续地有人在传这个消息,越传越不像话,他终于坐不住了。

    感到再当鸵鸟不行了,说不定这个恶劣的影响会越来越大,终极受损的是自己。

    于是在开内勤会的时候,把其他事情说完了,他严正地板着脸说:最近有人来给我说大家很关注我的一些消息。说我在故乡那边怎么样怎么样。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似乎我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我在这里很明确地告诉大家,都是污蔑!是本来那个领导对我不满,把强行屎盆子扣到我头上。由于他是当地行业协会的领导,我是无法辩护所以才造成这个局面。盼看大家把精力转移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上面来,不要以谣传讹,造谣传谣。

    说完这些话后,大家还是没有像姚治民盼看的那样专心工作。依然会聊到这个话题,只是人群与场合不一样了。还有对姚治民的称呼上有了一些隐晦。比如不直接说名字或姚总,而是说那个人,有的人。

    流言蜚语,娱乐八卦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给无聊的生活加了味精,让平庸的生活多姿多彩,在彼此的探讨中,还有了一些暧昧的传递。

    当然作为当事人,是确定苦楚的。

    这种苦楚不想是断手断脚那种切肤之痛,而是一种被苍蝇叮咬,又打不着的那种烦闷,郁结,讨厌。

    不致命,却足够让人不舒服!

    就像撒尿的时候滴了几滴到裤腿里面,穿上裤子就能感到到那种不舒服,外面倒是一如往常。

    当然,最早传出这个消息的人到底是谁,无处可查。很多消息就是这样,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但是很快就传遍了。

    金钱,权利和性,是所有小道消息中流传最快的。集合了几个重要因素的更不用说了。

    姚治民也没有措施封住所有的嘴。

    开会解释了,也无济于事。好在他现在人马基础已经找齐,可以动手了。

    于是叫人事行政部的人进来一趟。

    安排妥当,他才运动了一下肩颈,沉稳地思考下一步怎么做。

    于远明接到一封挂号信。

    皱巴巴的,淡黄色封皮,一看就是八十年代那种作风。上面的字迹居然是圆珠笔写的。拆开看,本来是一封辞退信。

    信是机打的,有几个空是手工填的。

    什么由于表现不佳,未过考核,不与转正,予以辞退。

    请于即日办理离职手续!

    于远明冷笑了一声!

    哼,想喊老子走。

    没那么轻易!

    这个时候的于远明不屑多过恼怒。由于什么?

    于远明自己也不明确。

    和史翔一群人商量,当然还是史翔,韩建春明确这里面的弯弯绕。

    你的劳动合同签的是一年,试用期就应当是一个月。他们说你的试用期是六个月,本身就违规了。

    第二,试用期间,表现不佳的行动并没有阐明。由于你是分公司的内勤,并不直接参与事迹考核。表现不佳需要具体的理由与事实阐明。比如迟到早退,打架斗殴,财务不清,行动不端之类。

    第三,你往劳动局与社保局,住房公积金中心查一下,公司有没有给你上社保与住房公积金。假如没有,也是违规。

    第四,就算一切都正确了,他辞退员工还需要提前一个月告诉员工。不是你今天通知,明天就走人的。

    大伙儿商量了一阵,都在安慰于远明不要怕,和他们斗!

    反正现在公然化了,那就扯开干!

    私底下,于远明问范强如何?

    范强分析了一下:老姚确定要一个个来。我们也在灾难逃。可能你是他最仇恨的,曾经对你那么好,你还是支撑史翔,他实在是忍不了啦!

    于远明问:那韩建春呢?

    范强嘴巴一瘪:他?我看他好得很啊!在姚治民眼前笑呵呵的,舌头伸出往老长,恨不得舔了。

    于远明:都是演戏。现在这个社会,大家都学会演戏了。唉,看来我还是分歧适做内勤。

    范强:你也太直了。史翔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我这个人现在对他们都比较戒备,无论是史翔也好,姚治民也好还是韩建春也好。当官的,哼哼。难得说!

    于远明嘴角上翘,一股杀气:哼,你有你的方法,我有我的方法!看谁厉害!

    眼睛直直地看向前方。

    范强知道这话是针对姚治民说的。

    但是大家都不知道于远明的方法是什么。包含史翔。

    这是于远明一个人的机密。

    不对。

    应当是他和吴小宇两个人的机密!

    吴小宇筹备写一篇重磅稿子。

    这也是他从业以来的一个重要报道。

    作为在江南省这样的中等省市,保险这类相对冷门的行业,要想写出具有全国性的大消息,重要稿件,实在很难。

    北上广深的国家部委多,保险主体多,产生的大消息多,采访到重量级人物机会也多,当然出来的稿子质量就不一样。

    所以同样是在《新世纪经济报道》,同样是写保险这个圈子里的事情,吴小宇实在比较难以有突出的表现。

    这一次真得感谢于远明这个朋友。

    上次的盼看人寿内部消息,报道了一下,解决了老婆的工作。后来就不报道了。实际上还有一些政府部分打招呼的原因。

    多种原因吧!

    这次不一样。第一是保险代理公司本身是新鲜事物。有行业变更的趋势解读热门。

    第二、这个炎黄公司正在全国狂飙突进,其中股权炒作非常厉害。原始股持股权,成了很多人做保险的最重要原因,而不是其他。

    第三、姚治民这个人的历史太吓人了。他在夷陵那个处所居然是黑名单上的人。当地行业协会通报写得非常明确,套取用度,任人唯亲虚列开支多报多销,还有误导客户。这种人怎么能够过江南省保监局的审查?人家是把时间,地点,违规的方法方法,涉及到的人名,金额都罗列出来了。并且是保险行业协会开会一致表决通过对他的处分的,这个事情如此重大。居然江南省保监局都没有注意。

    就这几条,写出来估计会有什么成果?

    吴小宇有一些评估,心里也按耐不住地有些小激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