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这是位于衡都笃城东郊三十里开外有名的陶渚山。此山既非连绵起伏,亦不高耸入云,之所以得名,盖因其漫山遍植桃树,无一其他树种杂于其间,每逢三月时节,漫山桃花开得如火如荼,极致绚烂,远远望去,如同烟霞漫空,红云舒卷,非常美丽。因此,每到桃花绽放时节,必有大批游前来赏景嬉戏,往来群如织,热闹十分。
相传陶渚山久远之前只是一座普通的小丘陵,与其他普通小山丘并无二致,山间多杂木野树,景色充其量只能说是秀丽而已。几百年前,平原国一位落难王子为躲避其他兄弟的迫害,误入此山,后因旧伤复发饥渴交迫晕倒一棵桃花树下,后被一位居于山中的美丽女子所救,并悉心照顾他,直到王子的下属找上门来。虽然相处时日并不长,二之间却生了情意。王子本欲带女子下山,却因自身处境险恶心生犹豫,踌躇未决。女子见他这般,反笑着催促他离开,言道会这陶渚山中等待他再次归来。
那一日,美丽的女子穿着桃色长裙,袅袅婷婷立那开满了桃花的桃花树下,浅笑盈盈,挥手作别的场景便深深地印了王子的心上。王子终于下定决心,一俟脱离险境,便将女子接到自己身边,再不分离。
哪知一年之后,当王子终于击败其他兄弟,登上王储宝座,踌躇满志,满心欣悦地来到这陶渚山,想要将心上接到自己身边之时,却再也没有找到那个美丽的女子。便连一年前栖身数日的茅屋也不见了踪影,就如同落于凡尘的仙子,间逗留嬉戏一番之后,便回到了她原本应的地方,芳踪再难寻觅。王子伤心失意之下,思念成狂,便令将整个陶渚山的杂木全部拔除,种上了女子最爱的桃花,遂成了今日陶渚山桃花胜景的由来。
后来,每到桃花盛开季节,便有年轻男女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赏景而来,更兼有遗帕赠诗,投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种种,惹得多少春心萌动,情愫暗生!
今日天气晴好,万里碧空如洗,暖风习习,兼有花香阵阵,熏欲醉,正是年轻男女寻觅生良伴的好时节。只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丽的女子永远不乏追求者,而追求者们为求得美女的青睐,自然免不了一番纷争迭起,明争暗斗。
“好——”
周遭群的轰然喝彩声中,一名身材修长,手持长剑,面目俊朗的锦衣男子已将对手铁剑挑飞,手腕一抖,剑锋逼至对方咽喉,几个照面间,胜负已分。孰强孰弱,显而易见。
长剑还鞘,青年长眉一挑,朗笑拱手道:“承让了。”
有些狼狈地捡起地上铁剑,败下阵来的壮硕男子满脸涨红,望了望立旁边被几个妙龄女子簇拥着的美丽少女,虽然犹自有些不甘心,到底是自己挑起来的决斗,既然输了,断没有耍赖的道理,遂拱了拱手,道了声“输了”,便灰溜溜地排开众自去了。
青年言谈举止间流露出的良好修养,高超的剑术,以及份属于男儿的豪迈爽朗不知这一瞬间虏获了多少芳心,许多少女望着那高大英俊的青年一颗心狂跳不已,含情脉脉,眉目传情,青年却一概不理,只露出温和的笑意,径直走到众女中最为美丽的少女面前,温柔道:“下芩正桑,可否知晓姑娘芳名?”
那温婉柔和,柳眉细目,姿容娇娆的少女微微一笑,露出了腮边的两个小酒窝,眼波流转间,便有淡淡的妩媚无可掩饰地流露出来,那纯真中掺杂着妖娆的美丽顿时看得周遭众心头一跳,齐齐失去了言语能力,以至于片刻间寂静一片,只闻鸟声啾鸣,不见声。
朱唇轻启,少女正待开言,却突闻远处飘来若有若无的唱吟声,虽然相隔甚远,但那声音醇和如同陈酿美酒,中气十足,清晰绵长又饱含情意,字字句句如同实质,蓦然撩动了众的心弦。
听他唱的是——
春风漫卷芳华盛
蓦见君,心相仪
桃花胜景催醉
阑珊夜,与君陪
长灯夜话春雨迟
两心依,情浓时
石破天惊春雷鸣
纵缱绻,忍相离
束手回眸千百度
卿卿情,归去路
一春一秋隔千载
物是非事事休
卿踪杳杳何处觅
唯有桃花笑春风
嗟然,叹兮——
好光景,千日少
纵年少
亦休言,轻别离
待得卿魂无觅处
形影吊,茕茕立
声音醇厚深沉,竟将这陶渚山桃花胜景的由来娓娓唱出,待唱到“待得卿魂无觅处,形影吊,茕茕立”,更像是自心内叹出一般,夹杂着说不出的悔意与隐隐的伤痛,竟似是自己亲身经历过一般,直让一众听得心中揪痛,几乎痴了。
少顷,那声音又自低沉之中盘旋而起,继续唱道——
十万里上天揽月
八千里入地搜魂
吾于天地间求索
终一生其犹未悔
渺渺洪荒兮探寻
寂寂边野兮苦觅
待得云开见月明
正是间芳菲时
吟唱间竟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将陶渚山的典故自行接续,成全了当年王子的一片痴情。歌罢叹息再起,却是欣慰与喜悦之意淡淡隐于其间,将闻者众先前揪起的心缓缓抚平,极致熨帖柔和,引入胜。
不知不觉间,被众簇拥着的少女眯起了美丽的眸子,眼中泛起神往之色,竟不由自主循歌声提步款款而去。那岑正桑见状一呆,刚想出声唤住少女又自打住,无奈间亦步亦趋,只好尾随而去。一众年轻男女自不必言,亦紧随二身影向半山腰赶去。
转过一丛尤为繁密的桃花林,却见桃影横斜三两枝,长长挑至眼前,定睛一望竟是一株比周遭桃林高大古老得多的桃树,枝干繁茂,堪堪独立于春日暖阳下,绽放的桃花如烟似霞,开得满枝匝树,兼有花香怡,引得彩蝶翩翩,翻然起舞。
此刻,一个着月白色竹叶暗纹深衣,腰悬玄黄美玉,身材修长合度的男子正微微仰首,深邃的目光透过疏朗桃枝,定眸于远天一点,一丝微微叹息的尾音正自喉间叹出,显然方才吟唱之正是此。
风过花落,有几点淡色落英翩然而下,于男子发间肩头,流连不去。
天地寂然,唯有此间一,卓然独立。
“澧。”一声低唤打破了这番宁静,一个身材颀长,面目平淡至极,却偏有一身泠然气质的蓝衣青年紧走几步,立于男子身边,一双乌黑的眸子瞧了他一眼,随即皱起眉头,扫向那循声而来的一众年轻男女。
众恍然醒觉,这才发现原来除却这个吟唱的男子之外,居然还有这里。只是这青年存感薄弱,若不出声,这种情况下实令难以察觉到他。
“呵……泙儿。”男子展颜一笑,回过头来,温声道:“这一曲,泙儿觉得可好?”
“唔,很好。”那唤作泙儿的青年脸上的线条柔和了些许,眸中漾起一丝含了笑意的波纹,微微点了点头,伸手将男子的手握了掌中。
众瞧着面前的一幕,只觉呼吸悄然一滞。那吟唱的男子方才侧着脸看不分明,此时回过头来,方才发觉此生了一张年轻面容,鬓角却偏偏染上了寒霜,气质原本瞧着儒雅亲和,此刻正面看来,竟还有股说不出的高贵凛然之感,这种些微违和的矛盾感非但不令抵触,如此瞧来反倒有种历经沧桑岁月后蜕变而成的天成之姿。此刻突然展颜一笑,虽是一副普通的平淡面孔,看来却依然夺视线,引瞩目。
这一刻,众心中齐齐涌起一个念头——与这名男子相比,方才尚觉英武俊朗的岑正桑似乎已被完全比下去了。
“这位先生好文采。”美目流转间,娇俏少女忍不住迎上前来,大方赞道。
“过奖。”高大男子儒雅一笑,波澜不惊。
臻首轻摇,少女抿嘴儿一笑:“此歌贵词曲相谐,浑然一体,由先生唱来,更觉情真意切,闻之令心神皆被牵引,连茜桦都不觉深陷其中呢。”说罢莞尔一笑,居然随即将这首曲子一字不错地重唱了一遍。
“茜桦?”立旁侧的岑正桑心中一惊,难道此女可是以美貌与才名并重而闻名于元国的佘茜桦?闻听此女乃是原元国国君义女,因其高贵的地位,聪慧的头脑,高洁的言行,出众的才华而备受世追捧,身份超然,且犹擅音律,许多都以能亲耳聆听一曲佘茜桦的琴音为吹捧的资本。芜国灭亡后,向来依附于芜国的元国被划入衡国版图,随后佘茜桦便来到笃城,并很快站稳脚跟,受到众多上流贵族的热捧,各方公卿贵族豪门势力中犹能保持清白超然之身,并未沦入任何一方的禁脔,不能不说此女远非她面上所见这般简单。
兰澧显然也想到了佘茜桦的身份,望向少女的眸光闪了一闪,唇角勾起一抹笑意。
倒是兰泙见到这副场景,攒起的眉头皱得紧了些,心下略有不快。今日是他的生辰,一早便随兰澧自宫中易容而出,来到此处陶渚山,自是因了兰澧的安排,要为他庆贺生辰。只是此处来往,游众多,对于兰泙来说颇有些不习惯,好越往高处走,越稀少,到得半山腰处游之数大大减少,兰泙这才感觉好些。颇有些兴致地听完陶渚山桃花胜景的由来之后,兰澧便为兰泙吟歌一曲,倒也其乐致致,颇感温馨。哪知歌声稍歇,便冒出这一群不速之客,委实打扰了兰泙的心情。
少女的声音柔软动听,与兰澧的醇厚嗓音截然不同,听来倒也别有一番滋味儿,引得周遭众啧啧称赞。
歌罢,少女盈盈一笑道:“茜桦献丑了。”
岑正桑见之眼中光芒更盛,抢先一步跨至近前笑道:“茜桦姑娘不必过谦,岑某久闻姑娘芳名,今日一见,果然见面更胜闻名。”
“这位岑壮士谬赞了。”佘 茜桦付之一笑,调转视线刚要望向兰澧的方向,这岑正桑又忙道:“下岑正桑,家父乃是笃城都尉岑辞……今日有幸得遇姑娘,不胜欣悦之至,可否邀请茜桦姑娘一同游山?”
少女轻蹙眉头,刚要开口,瞄眼却见那吟歌的男子与同伴低声微笑着说了几句什么,点了点头便提步要走,心中一急,顾不得许多,出声唤道:“先生请留步。”一行说着,一行绕过岑正桑就要走上前去。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这是位于衡都笃城东郊三十里开外有名的陶渚山。此山既非连绵起伏,亦不高耸入云,之所以得名,盖因其漫山遍植桃树,无一其他树种杂于其间,每逢三月时节,漫山桃花开得如火如荼,极致绚烂,远远望去,如同烟霞漫空,红云舒卷,非常美丽。因此,每到桃花绽放时节,必有大批游前来赏景嬉戏,往来群如织,热闹十分。
相传陶渚山久远之前只是一座普通的小丘陵,与其他普通小山丘并无二致,山间多杂木野树,景色充其量只能说是秀丽而已。几百年前,平原国一位落难王子为躲避其他兄弟的迫害,误入此山,后因旧伤复发饥渴交迫晕倒一棵桃花树下,后被一位居于山中的美丽女子所救,并悉心照顾他,直到王子的下属找上门来。虽然相处时日并不长,二之间却生了情意。王子本欲带女子下山,却因自身处境险恶心生犹豫,踌躇未决。女子见他这般,反笑着催促他离开,言道会这陶渚山中等待他再次归来。
那一日,美丽的女子穿着桃色长裙,袅袅婷婷立那开满了桃花的桃花树下,浅笑盈盈,挥手作别的场景便深深地印了王子的心上。王子终于下定决心,一俟脱离险境,便将女子接到自己身边,再不分离。
哪知一年之后,当王子终于击败其他兄弟,登上王储宝座,踌躇满志,满心欣悦地来到这陶渚山,想要将心上接到自己身边之时,却再也没有找到那个美丽的女子。便连一年前栖身数日的茅屋也不见了踪影,就如同落于凡尘的仙子,间逗留嬉戏一番之后,便回到了她原本应的地方,芳踪再难寻觅。王子伤心失意之下,思念成狂,便令将整个陶渚山的杂木全部拔除,种上了女子最爱的桃花,遂成了今日陶渚山桃花胜景的由来。
后来,每到桃花盛开季节,便有年轻男女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赏景而来,更兼有遗帕赠诗,投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种种,惹得多少春心萌动,情愫暗生!
今日天气晴好,万里碧空如洗,暖风习习,兼有花香阵阵,熏欲醉,正是年轻男女寻觅生良伴的好时节。只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丽的女子永远不乏追求者,而追求者们为求得美女的青睐,自然免不了一番纷争迭起,明争暗斗。
“好——”
周遭群的轰然喝彩声中,一名身材修长,手持长剑,面目俊朗的锦衣男子已将对手铁剑挑飞,手腕一抖,剑锋逼至对方咽喉,几个照面间,胜负已分。孰强孰弱,显而易见。
长剑还鞘,青年长眉一挑,朗笑拱手道:“承让了。”
有些狼狈地捡起地上铁剑,败下阵来的壮硕男子满脸涨红,望了望立旁边被几个妙龄女子簇拥着的美丽少女,虽然犹自有些不甘心,到底是自己挑起来的决斗,既然输了,断没有耍赖的道理,遂拱了拱手,道了声“输了”,便灰溜溜地排开众自去了。
青年言谈举止间流露出的良好修养,高超的剑术,以及份属于男儿的豪迈爽朗不知这一瞬间虏获了多少芳心,许多少女望着那高大英俊的青年一颗心狂跳不已,含情脉脉,眉目传情,青年却一概不理,只露出温和的笑意,径直走到众女中最为美丽的少女面前,温柔道:“下芩正桑,可否知晓姑娘芳名?”
那温婉柔和,柳眉细目,姿容娇娆的少女微微一笑,露出了腮边的两个小酒窝,眼波流转间,便有淡淡的妩媚无可掩饰地流露出来,那纯真中掺杂着妖娆的美丽顿时看得周遭众心头一跳,齐齐失去了言语能力,以至于片刻间寂静一片,只闻鸟声啾鸣,不见声。
朱唇轻启,少女正待开言,却突闻远处飘来若有若无的唱吟声,虽然相隔甚远,但那声音醇和如同陈酿美酒,中气十足,清晰绵长又饱含情意,字字句句如同实质,蓦然撩动了众的心弦。
听他唱的是——
春风漫卷芳华盛
蓦见君,心相仪
桃花胜景催醉
阑珊夜,与君陪
长灯夜话春雨迟
两心依,情浓时
石破天惊春雷鸣
纵缱绻,忍相离
束手回眸千百度
卿卿情,归去路
一春一秋隔千载
物是非事事休
卿踪杳杳何处觅
唯有桃花笑春风
嗟然,叹兮——
好光景,千日少
纵年少
亦休言,轻别离
待得卿魂无觅处
形影吊,茕茕立
声音醇厚深沉,竟将这陶渚山桃花胜景的由来娓娓唱出,待唱到“待得卿魂无觅处,形影吊,茕茕立”,更像是自心内叹出一般,夹杂着说不出的悔意与隐隐的伤痛,竟似是自己亲身经历过一般,直让一众听得心中揪痛,几乎痴了。
少顷,那声音又自低沉之中盘旋而起,继续唱道——
十万里上天揽月
八千里入地搜魂
吾于天地间求索
终一生其犹未悔
渺渺洪荒兮探寻
寂寂边野兮苦觅
待得云开见月明
正是间芳菲时
吟唱间竟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将陶渚山的典故自行接续,成全了当年王子的一片痴情。歌罢叹息再起,却是欣慰与喜悦之意淡淡隐于其间,将闻者众先前揪起的心缓缓抚平,极致熨帖柔和,引入胜。
不知不觉间,被众簇拥着的少女眯起了美丽的眸子,眼中泛起神往之色,竟不由自主循歌声提步款款而去。那岑正桑见状一呆,刚想出声唤住少女又自打住,无奈间亦步亦趋,只好尾随而去。一众年轻男女自不必言,亦紧随二身影向半山腰赶去。
转过一丛尤为繁密的桃花林,却见桃影横斜三两枝,长长挑至眼前,定睛一望竟是一株比周遭桃林高大古老得多的桃树,枝干繁茂,堪堪独立于春日暖阳下,绽放的桃花如烟似霞,开得满枝匝树,兼有花香怡,引得彩蝶翩翩,翻然起舞。
此刻,一个着月白色竹叶暗纹深衣,腰悬玄黄美玉,身材修长合度的男子正微微仰首,深邃的目光透过疏朗桃枝,定眸于远天一点,一丝微微叹息的尾音正自喉间叹出,显然方才吟唱之正是此。
风过花落,有几点淡色落英翩然而下,于男子发间肩头,流连不去。
天地寂然,唯有此间一,卓然独立。
“澧。”一声低唤打破了这番宁静,一个身材颀长,面目平淡至极,却偏有一身泠然气质的蓝衣青年紧走几步,立于男子身边,一双乌黑的眸子瞧了他一眼,随即皱起眉头,扫向那循声而来的一众年轻男女。
众恍然醒觉,这才发现原来除却这个吟唱的男子之外,居然还有这里。只是这青年存感薄弱,若不出声,这种情况下实令难以察觉到他。
“呵……泙儿。”男子展颜一笑,回过头来,温声道:“这一曲,泙儿觉得可好?”
“唔,很好。”那唤作泙儿的青年脸上的线条柔和了些许,眸中漾起一丝含了笑意的波纹,微微点了点头,伸手将男子的手握了掌中。
众瞧着面前的一幕,只觉呼吸悄然一滞。那吟唱的男子方才侧着脸看不分明,此时回过头来,方才发觉此生了一张年轻面容,鬓角却偏偏染上了寒霜,气质原本瞧着儒雅亲和,此刻正面看来,竟还有股说不出的高贵凛然之感,这种些微违和的矛盾感非但不令抵触,如此瞧来反倒有种历经沧桑岁月后蜕变而成的天成之姿。此刻突然展颜一笑,虽是一副普通的平淡面孔,看来却依然夺视线,引瞩目。
这一刻,众心中齐齐涌起一个念头——与这名男子相比,方才尚觉英武俊朗的岑正桑似乎已被完全比下去了。
“这位先生好文采。”美目流转间,娇俏少女忍不住迎上前来,大方赞道。
“过奖。”高大男子儒雅一笑,波澜不惊。
臻首轻摇,少女抿嘴儿一笑:“此歌贵词曲相谐,浑然一体,由先生唱来,更觉情真意切,闻之令心神皆被牵引,连茜桦都不觉深陷其中呢。”说罢莞尔一笑,居然随即将这首曲子一字不错地重唱了一遍。
“茜桦?”立旁侧的岑正桑心中一惊,难道此女可是以美貌与才名并重而闻名于元国的佘茜桦?闻听此女乃是原元国国君义女,因其高贵的地位,聪慧的头脑,高洁的言行,出众的才华而备受世追捧,身份超然,且犹擅音律,许多都以能亲耳聆听一曲佘茜桦的琴音为吹捧的资本。芜国灭亡后,向来依附于芜国的元国被划入衡国版图,随后佘茜桦便来到笃城,并很快站稳脚跟,受到众多上流贵族的热捧,各方公卿贵族豪门势力中犹能保持清白超然之身,并未沦入任何一方的禁脔,不能不说此女远非她面上所见这般简单。
兰澧显然也想到了佘茜桦的身份,望向少女的眸光闪了一闪,唇角勾起一抹笑意。
倒是兰泙见到这副场景,攒起的眉头皱得紧了些,心下略有不快。今日是他的生辰,一早便随兰澧自宫中易容而出,来到此处陶渚山,自是因了兰澧的安排,要为他庆贺生辰。只是此处来往,游众多,对于兰泙来说颇有些不习惯,好越往高处走,越稀少,到得半山腰处游之数大大减少,兰泙这才感觉好些。颇有些兴致地听完陶渚山桃花胜景的由来之后,兰澧便为兰泙吟歌一曲,倒也其乐致致,颇感温馨。哪知歌声稍歇,便冒出这一群不速之客,委实打扰了兰泙的心情。
少女的声音柔软动听,与兰澧的醇厚嗓音截然不同,听来倒也别有一番滋味儿,引得周遭众啧啧称赞。
歌罢,少女盈盈一笑道:“茜桦献丑了。”
岑正桑见之眼中光芒更盛,抢先一步跨至近前笑道:“茜桦姑娘不必过谦,岑某久闻姑娘芳名,今日一见,果然见面更胜闻名。”
“这位岑壮士谬赞了。”佘 茜桦付之一笑,调转视线刚要望向兰澧的方向,这岑正桑又忙道:“下岑正桑,家父乃是笃城都尉岑辞……今日有幸得遇姑娘,不胜欣悦之至,可否邀请茜桦姑娘一同游山?”
少女轻蹙眉头,刚要开口,瞄眼却见那吟歌的男子与同伴低声微笑着说了几句什么,点了点头便提步要走,心中一急,顾不得许多,出声唤道:“先生请留步。”一行说着,一行绕过岑正桑就要走上前去。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