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修真者

第四十一章 传国玉玺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这一日,董卓召集文武官员,道:”诸位可有破敌之策?“

    众人都是一筹莫展,沉默半响,李儒道:”各路诸侯面和心不合,丞相可用计分化诸侯,然后可以破敌。“[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董卓感兴趣道:”如何分化?“

    李儒道:”各路诸侯中,孙坚的长沙军战力极其可观。下官听说,孙坚有一子孙策,长得一表人才,丞相可将女儿许配给他。孙坚乃区区太守,丞相与他结亲,他自然求之不得。有孙坚的长沙军为内应,诸侯联军土崩瓦解指日可待。“

    董卓大喜道:”好计!谁愿前去说亲?“

    李儒又建议道:”此去说亲,需选一名大将,才显得隆重。“

    早有董卓爱将李傕自告奋勇道:”末将愿去!“

    张旭的武陵军与孙坚的长沙军驻扎极近,这几日无事,张旭总往丈人那儿跑。

    ”报!虎牢关中一将,求见将军!“探子进帐报告。

    虎牢关的人,敢来见孙坚?这可奇怪了!张旭心想。

    孙坚脸上也满是惊讶,下令道:”带进来!“

    没多久,一名身材高大,身穿金色盔甲之人进帐,抱拳行礼道:”董丞相麾下李傕,见过孙将军!“

    李傕?这厮是董卓手下一名重要将领,张旭也对他有所耳闻。

    孙坚皱眉道:”你来干什么?“

    李傕道:”将军可让闲杂人等避让,李某才好告知……“

    孙坚不耐烦道:”帐中都是我的亲信,你只管说。若是想劝降我,趁早别说!“

    李傕只好道:”李某此来,是来谈喜事的。董丞相敬重的,只有孙将军一人。丞相听说将军有一子,想把女儿配给将军做儿媳……“

    孙坚大怒起立道:”董卓欺压皇室,鱼肉百姓,我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有朝一日,我必杀董卓九族!怎么可能和这逆贼结亲?我不杀你!你赶紧滚回关去,告诉董卓老贼,让他早日投降!“

    李傕回关,将孙坚无礼之事如实告知董卓。

    董卓大怒,将桌上碗碟全部扫到地上,道:”孙坚匹夫,我必杀汝!“

    李儒谏道:”吕将军最近战败,兵无战心。不如引兵回洛阳,迁都长安,以应童谣。近日街市童谣唱道:‘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下官以为,这‘西头一个汉’,说的是汉高祖建都长安,传了十二个皇帝;‘东头一个汉’,是说光武帝中兴于东都洛阳,如今也传了十二个皇帝。十二年河东,十

    二年河西,天运轮转。如今洛阳气数已尽,丞相如果迁都长安,定然大吉大利!“

    董卓大喜道:”好!你不说,我还一直迷惑这童谣到底是什么意思。传令,赵岑带一万人在此守虎牢关,其余将士,随我回师洛阳,择日迁都长安!“

    董卓悄然率领大军离去。赵岑坚守虎牢关,无论关外的诸侯将士怎么谩骂,决不出战。

    袁绍令各路诸侯轮番攻打虎牢关。

    张旭带着甘宁与木大桐登上一辆楼车,视察关内情况。这楼车高十余丈,有木梯可登上楼顶,类似于后世的信号发射塔。

    为了避免被城上的弓箭手射击,楼车立在远离城墙的地方。

    张旭等人站在楼车顶上,虎牢关内景物全收眼底。

    张旭看着虎牢关内一座座董军大营,旌旗随风飘展,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喃喃道:“虎牢关内似乎不太正常啊?”

    跟在张旭身后的甘宁皱眉道:“虎牢关内营寨井然有序,但似乎没有几个将士出入。难道……虎牢关内都是空营?”

    张旭激动握拳道:“正是如此!董贼极可能已带大军离去。”甘宁的话让他想起史上董卓迁都的典故。现在虎牢关内如果真是空营,那么说不定董卓老贼正准备焚烧洛阳,迁都长安。

    甘宁道:“即便董卓带大军离去,但虎牢关雄峻无比,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董贼只要留下几千人马守关,我等就无可奈何……”

    木大桐忿忿不平道:“各路诸侯各怀心思,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不肯全力攻城,生怕损耗自己的实力。今日盟主袁绍兄弟率兵攻城,完全是在做样子,派士兵上虎牢关前走了一圈,就打道回府!按这个打法,再打上十年,虎牢关也破不了!

    张旭断然道:“明日轮到长沙军和我武陵军一齐攻城,我等不能惧怕伤亡,定要拿下虎牢关!”

    甘宁谏道:”主公,如今诸侯都不愿卖力攻城,我军何必当这个冤大头?徒然折损许多人马!再说,即便攻下虎牢关,估计也捞不到什么实惠的奖赏,顶多就是给主公加官进爵,依甘某看,这大汉朝朝夕不保,爵位要来也没什么用处,不如保存实力……“

    张旭当然不傻,但他惦记着洛阳城中的绝世宝物传国玉玺,历史上,此宝是被率先攻入洛阳的孙坚获取。如今张旭既然也加入了这场争霸天下的游戏,自然也对传国玉玺有染指之意。

    相传,上古时期,卞和发现宝玉,被命名为”和氏璧“,后来被秦始皇制成”传国玉玺“。秦朝灭亡后,玉玺归于刘邦,由皇帝代代相传。传国玉玺是皇帝的一种象征。

    先不说”得玉玺者得天下“这句话到底有多高的可信度,光这宝物本身的价值,就不可估量。历史上孙策就是用这玉玺为凭据,从袁术处借了几千兵马,从而平定江东。不说别的,就说这玉玺能换几千兵马,也让张旭垂涎三尺。张旭在这个世界出生入死、苦苦打拼了几年,也不过拥有几千人马,如今这区区一块玉玺,就价值几

    千人马,能不让他心动吗?

    张旭记得,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董卓焚烧洛阳后,孙坚首先杀入洛阳,从废墟中找到传国玉玺。张旭决定抢先进入洛阳,寻找传国玉玺。

    次日凌晨,天刚蒙蒙亮,探子就前来报告道:”京城洛阳方向冒起浓烟!“

    张旭忙出帐观看,只见西边天空黑蒙蒙一片。

    ”董贼已烧洛阳!“张旭握拳,自言自语道。可怜洛阳数十万百姓,被董卓兵马肆掠,定然死伤无数,张旭可以想象到洛阳城中此时的惨烈景象。

    张旭想到洛阳废墟中某处的传国玉玺,急于攻下虎牢关。他令士兵将许多封劝降书绑在箭尾,射入虎牢关内。劝降书上写道:董卓残暴,今各路诸侯讨伐之,只诛董贼,其余不究,投降献关者重赏。

    此后,张旭亲率武陵军会同长沙军发动猛烈攻击。关内将士习惯了前几日的缓慢节奏,这时被武陵军与长沙军突然发动猛攻,守关的董军很快抵敌不住。

    正在这紧急关头,突然,关门口一阵骚动,然后,关门大开。

    张旭见状,心头一喜,只见关门口一名董军将领带领数百士兵大喊道:”投降献关!“

    董军见有人献关,早已没有战心,纷纷投降。张旭与孙坚带兵进入关内。

    武陵军与长沙军通过虎牢关后,张旭集结麾下人马,也不等待袁绍号令,只通知了丈人孙坚一声,就带领武陵军火速赶往洛阳。

    张旭亲率一百骑兵首先赶到洛阳。此时的洛阳城,已不再是之前的壮丽景象,浓烟滚滚,到处都是断壁残垣,许多房屋兀自有火焰燃烧。

    张旭见废墟中马儿不方便同行,令十名士兵看马。他自己带领其余九十人一头钻进了烟雾弥漫的废墟。

    众人被烟雾呛的咳嗽连连。甘宁一边咳嗽一边问道:”主公,现在洛阳废墟中别说人,只怕连鸟都没有一只。主公闯入废墟,意欲何为?“

    张旭一边在燃烧的火堆中选择下脚的地方,一边神秘地笑道:”莫要多问,等会便知!“

    张旭凭借记忆,找到了皇宫的位置,此时,金碧辉煌的大殿已经没有影子,只剩下一堆堆烟火。

    张旭记得,另一个时空,孙坚是从井中打捞上的玉玺。他下令道:”搜索附近的水井,一个都不要漏过!只要看到任何异常,马上报告!“

    九十名武陵军将士虽然不明白主将的命令有何用意,但没有人敢多嘴,都听令四散探查。

    没多久,有士兵大喊道:”此处有异常。“

    张旭小心肝”扑通、扑通“地乱跳,心想:”是玉玺吗?是玉玺吗?“

    他急忙跑过去一看,只见那口枯井的井底凌乱地散落着一些衣物,从那衣物下隐隐传来婴儿的哭声。

    张旭心想,谁把自己的孩子扔在这里,不怕饿死?大概这为人父母的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吧,否则谁会做出这种事情?

    张旭在腰上栓上粗绳,绳子另一端由几名士兵拉住。他慢慢下至井底,小心扒开那堆衣服,只见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家伙,正睁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哇哇大哭。张旭估计这婴儿约七八个月大小,也不知道在这井底待了多久。他连忙将婴儿抱在怀里,令士兵将他拉上。

    张旭心想,这时候哪里去给小家伙找吃的?洛阳附近早已没了人烟,去哪儿找个奶妈?他估摸着孩子可以喝粥,但想从洛阳废墟中找粮食熬粥,估计比大海捞针还难。他四面一看,令士兵寻找铁锅,就着地上的残火,先烧点开水给小家伙喝。

    小孩喝了小半碗温水后,砸吧两下嘴唇,大概尝出了味道与奶水不同,又哇哇大哭起来。

    张旭心想,自己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不能老带着他,忙叫来两个机灵的士兵,令他们带着婴孩去远处村落寻找奶妈。

    众人又在废墟中寻找许久,虽然发现许多水井有异常,或者藏有财宝,或者有死尸,但到底没有找到传国玉玺。此时,天色渐晚,张旭暗暗心急,要是等诸侯人马都到了,自己就很难神不知鬼不觉地独占玉玺了。

    天色渐渐黑下来后,张旭忽然注意到,不远处一个废墟中冒出一道淡淡的五彩光芒。这光芒就像是探照灯所发出,聚而不散,但却是五彩的,而且极其暗淡,若不是张旭视力极好,天又黑了,很难发现。

    张旭忙下令士兵将那堆废墟挖开。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