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上看,排水量至少有6000吨。
所谓邮轮,就是在海上定线﹑定期航行的大型客运轮,因过去水运邮件总是委托这种大型快速客轮运载,故名邮轮。在进入20世纪之后,这类船只主要以运送乘客和小批量货物为主。即便是在战争时期,乘坐邮轮往来于大洲之间的乘客也不在少数,他们中有的是军人,有的是中低级政府官员,但更多的是商贾、军人家属之类的平民。
那艘美国邮轮的速度很快,但是很不巧,它的航线正好从u171潜伏的海域经过,张海诺很轻易的指挥潜艇占据了攻击位置,只待它靠近,两枚鱼雷就能确保将其击沉。
自美国宣战以来,德国潜艇无须发出任何警告就可以击沉任何一艘向英国驶去的轮船,不管它是英国船、美国船还是中立国家的船只,也不管它是战舰、武装商船、普通商船还是一艘邮轮。
为了不因为潜望镜暴露而吓跑猎物,张海诺尽量掐着表估算对方的距离,每隔5分钟才升起一次潜望镜以确定对方没有临时改变航向,每次都是确定目标方位即迅速收起潜望镜,时间从来不超过15秒。
就在最后一次确定对方位置的时候,那艘邮轮距离u171只有不到3000码的距离,由于是白天,海面上的视线不错,张海诺甚至能够从自己的潜望镜里看到它甲板边缘的情况。那里有打着阳伞的妇女、戴着礼帽的男士,而这些人压根就不知道死神已经悄然向他们伸出了魔爪。
张海诺本来还考虑是不是让潜艇上浮并俘获那艘邮轮,这样就可以让上面的乘客乘救生艇离开然后再用鱼雷或者甲板炮击沉它,可是他对目标的最后一瞥改变了这个想法,因为他看到甲板上有几个用帆布蒙着的大物件,尽管不能肯定那就是随时可以转动并向海面射击的大炮,但是身为一名潜艇指挥官,职责所属让他不能拿这艘潜艇和全体艇员冒险。
攻击或是放过,张海诺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抉择。攻击,那将是数百条人命,1915年5月英国邮轮“露西坦尼亚”号被德国潜艇击沉,1959名乘客中就有1198人死亡;放过,那上面的人员和物资就将顺利抵达英国,上面也许有数以万计的子弹和其他军用物资,它们将被用来在战场上射杀德国士兵……
一边是无数平民在海面上挣扎的景象,一边是无数德国母亲在为自己阵亡的儿子哭泣,张海诺一时间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中。
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
第043章 - ~骑士精神~
看着海面上那让人触目惊心的景象,张海诺觉得泰坦尼克号沉没时场景也没有这样的惨烈。
两枚450毫米的t型鱼雷一枚扎进美国邮轮的船首,它100多公斤的战斗部装有比纯tnt威力大7%的混合炸药,瞬间便在毫无装甲防护的船体上炸出一个宽达数米的窟窿,但这还不是最致命的——第二枚同样型号的鱼雷击中了它的船体中部,剧烈的爆炸竟炸断了这艘船的龙骨,失去了脊椎的动物将陷于瘫痪,失去龙骨的邮轮则在数十秒之后从中部断成两截,这大大加快了它沉入海底的进程。
当u171浮上海面的时候,邮轮最后一节桅杆也消失在海面上。
德国人的攻击来得如此突然和猛烈,邮轮上的人根本没来得及放下哪怕一艘救生艇,一部分人在爆炸中丧生,一部分被困在船舱里与轮船残骸一道沉入海底,还有人被沉船引起的漩涡卷走,剩下的幸存者仅数十人,其中不乏妇女和儿童。他们绝大多数都没有穿救生衣,有人已经追随同伴而去,有人正濒临死亡,有人抓住海面上的漂浮物而苟延残喘,更多的人则在继续和冷冷的海水搏斗。
击沉敌船的喜悦在这一刻荡然无存,德国艇员们沉默了。
张海诺心中突然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负罪感,战争的确是人类最可怕的东西,也是人类挥之不去的阴影。
可是,战争却不是某一个人就能阻止的!
“埃德文,难道这就是战争最残酷的一面?”
张海诺呆呆的看着海面。
“他们都是无辜的平民!”
站在旁边的埃德文同样是一脸黯然。
“让我们做些什么吧!”
“我赞成!”
“好!”张海诺旋即将目光转回这艘潜艇的甲板,大声喊道:“各位,我们的职责就是击沉那艘货轮,我们已经尽了国家赋予我们的责任!现在,让我们救救这些可怜的人吧!”
甲板上的艇员们一个个回头望着张海诺,那一张张面孔上非但没有惊讶,显现出的反而是一种如释重负的表情。看来,他们的内心刚刚也在受着煎熬,战斗的时候他们是最坚强的战士,而现在,他们的荣誉、他们的精神都在发出召唤:救救这些可怜的平民吧!
在张海诺的指挥下,艇员们很快行动起来,水性好的穿上救生衣、身上绑上绳索,其他人则在甲板上负责拉绳子,不一会儿便有人开始往水里跳。
站在指挥塔上的张海诺一面引领潜艇靠向落水者最击中的地方,同时还要注意避免螺旋桨的涡流卷走落水者。
穿着救生衣的艇员不断在海面上搜寻幸存者,在拉住落水者之后再由艇上的人通过绳索将他们一同拉回,这过程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却费时又费力,但德国艇员们没有一个人抱怨,一些体力已经耗尽的仍咬着牙游向下一个落水者……
2个小时后,最后一名落水者终于被救上潜艇。
张海诺相信,u171自下水以来还从未承载过现在这么多人。放眼望去,前甲板和后甲板上全是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由于甲板的空间实在有限,他们中有许多人不得不站着,多出来的位置则让给老人、妇女和孩子坐。
这些人无一例外的全身湿透,好在现在已经是6月,下午的阳光还能给这些可怜人带来一些暖意,而那几个小孩子和老人身上都披上了干净的毯子。
看着自己的艇员在甲板上忙着安顿从水里救上来的幸存者,张海诺心里倍感欣慰,别看这些德国艇员在战斗中一如狮子般英勇,在对待这些敌对国平民时却又表现出他们朴实和善良的一面。
“让一让!让一让!”
寻着声音望去,一个上身只穿一件背心的壮汉从甲板位置的水密舱爬了上来,一只手上还拎着个小桶,桶里的东西腾腾的往外冒着热气。这便是u171上最强壮的男人,“火头军”布拉茨。别看他五大三粗,爬起梯子来却一点儿也不笨拙,只是手里那个小桶与他的身材不太成比例,看着就像是小孩拿着一个小玩具桶。
跟在布拉茨后面出来的沃纳斯塔尔德手里领着另外一个小桶,里面装着大大小小的杯子和饭盒,这些都是艇员们平时自己用的,现在也都贡献出来了供这些落难者盛汤喝。
甲板上的人很自觉的让出一条通道,尽管布拉茨走过去的时候还是要用挤,人群却没有丝毫的混乱。布拉茨很快在人群中央停下来,从沃纳那里接过一个饭盒,用大勺子从桶里勺了一些汤,然后递给最近的一个男人。
那男人犹豫了一会儿,将饭盒递给坐在靠旁边的一个妇女,那女的一脸茫然,显然还没从之前的惊吓中恢复过来。她看到别人递过来的热汤,竟想也不想的抢过来往喉咙里到,一下便呛得咳嗽起来。
“慢点喝,烫!”正往另一个饭盒里盛汤的布拉茨好心的提醒那女人,也不知道那位女士听懂没听懂,反正盯着布拉茨看了好一会儿,接着又看了看手里那个饭盒,这才小口小口的喝了起来。
这时,埃德文顺着指挥塔外面的舷梯爬上来。
“一共是41个人,9个女的,29个男的,还有3个小孩!这应该就是全部幸存者了!”
张海诺看了眼海面,现在的确已经看不到一个人影了,一艘足以搭载三、四百名乘客和水手的中型远洋邮轮,现在所剩下救就这不到50个人了。
“等布拉茨忙完这会儿,让他清点一下我们艇上的存粮,看看能供这些人吃几餐!”
对于这些情况,张海诺心里虽有个大概的底,但他还是希望得到一个确切的数字。
“好的!”埃德文说道,“海诺,我刚才在下面的时候发现几个男的目光有些不太对劲,我怀疑他们身上还携带有武器,要不一会儿我让莫雷特他们去检查一下?”
张海诺想了一会儿,“这件事还是交给我来处理吧!”
在这之后,张海诺让勤务兵斯塔尔德帮他取来铁皮制成的简易扩音筒——这玩意儿不仅赫森那里有,张海诺发现原来每艘德国潜艇上基本上都配发了这种最原始而简单的工具。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请安静!”张海诺说的是英语,虽然不那么地道,但这甲板上的人都纷纷抬起头看着他。
“对于击沉你们邮轮的那两枚鱼雷,我本人感到非常遗憾,但是这毕竟是战争时期,我们军人的职责就是遵循上级的命令进攻敌方目标!出于人道主义精神,我和我的艇员将你们救起,在你们被转移到另一艘船之前,我们会尽可能为你们提供食物、淡水和药品,但是你们所有人必须听从我们的指挥和安排!我不希望我们之间出现任何的不愉快,更不希望看到更多的人流血甚至死去!”
下面的人神色各异,最终一个绅士模样的男子高声问道:
“德国军官先生,请问你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作为俘虏带回德国吗?”
“不,我们会把你们送上一艘中立国轮船,或是直接将你们送到中立国港口,然后你们自己再想办法回英国或是美国!”
张海诺所说的也是他目前所能想到的最妥善的办法,很显然,u171绝没有可能带着这样一群人穿过英国海军的封锁线回到德国,而当面将他们移交给英国海军也是不现实的——不论英国人还是张海诺自己,都不会为转交这些平民而担上被指控通敌叛国的风险。
******************************
在这里转载一段比较少见的资料:
潜水艇在战斗中是不提倡冒险搭救敌方人员的,这也符合1907年的日内瓦条约的规定。但在大西洋上,德国海军起初还保持着相当的绅士风度。他们会全力营救被击沉舰船上的人员,待之以礼,并把他们安全送到中立国港口,然而这一彬彬有礼的做法后来被美国的野蛮行径所破坏。
当时,一艘德军潜艇击沉盟军舰艇后,发现落水人员太多,发电召来另两艘潜艇加以救援。突然,一架美军飞机发现的德军潜艇的救援行动,竟然不顾潜艇上悬挂着醒目的红十字旗,以及尚在水中挣扎的落水人员,向水面疯狂扫射。迫不得已,德潜艇只好下沉躲避。
这就是二战中有名的“拉科尼亚号事件”。
在此事件之后,希特勒才断然下令终止这种海上绅士行为,邓尼茨也据此发布了一道被后人称为“拉科尼亚命令”的条令,即任何潜艇不得参与营救行动,任何生还者只能留在海上。纵然如此,德海军有时侯还是把希特勒和邓尼兹的严令置之度外,继续人道救援行为。
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
第044章 - ~名扬内外~
“我们是美国公民,德国军官先生!”一个年轻妇女声音哽咽的说道:“您可以将我们送到一艘美国船上去吗?”
对于这个有些天真的问题,张海诺语气平和的答道:“很抱歉,女士!美国和德国现在正处于战争状态,在海上正面遭遇一艘美国船的话,要么是我们击沉它,要么是它击沉我们,绝没有第三种可能!”
那位女士一脸哭相的捂住嘴巴,至于其他的人,不论是美国人、英国人还是加拿大人,都没有再提其他问题。
“好了,现在我就向你们宣布这里的第一条规定!”张海诺提高了音量,“你们中的某些人身上可能还携带有匕首、手枪之类的武器,为了确保大家的安全,请自觉的将这些东西扔到海里去,要是之后被我们的人发现谁还藏有武器的话,我恐怕就要请那个人自己游去英国人!”
过了大约半分钟,开始有人从自己衣服里掏东西,并将掏出来的东西扔进海里。
张海诺看得很清楚,那是一把小号的左轮手枪。
“很好,我希望其他人都照着他做!”
在张海诺的声音的鼓动下,又有两个男子从身上摸出手枪或匕首扔进海里。
“你们可以保留你们随身携带的任何物品,只有武器除外!”
张海诺又喊了一声,这一次,扔掉武器的人又多了一个。
“没有了吗?”张海诺在人群中环视了一圈,这一次的确没有人再从身上掏东西了
“很好,既然我已经有言在先,凡身上还藏有手枪、匕首一类武器的,一旦被我们发现将毫不留情的丢进海里!现在,我宣布这里的第二条规定!在你们被转移到中立国船只上之前,每天吃两顿饭,早餐在上午10点,晚餐在下午6点,任何人不得随意走动,有什么事情的话可以举手找我!”
这话说起来很轻松,但是看看这些数量有艇员一倍半多的平民,张海诺心里仍有些担心,不过他担心的并不是这些人会不会老老实实呆着,而是这北大西洋上变化多端的天气。春末夏初本来就是一年中雨水相对较多的时节,这大洋上下水不比陆地上那样平静,动不动便是狂风暴雨、大浪滔天,平时潜艇碰到这样的天气顶多是受些摇晃之苦,可现在甲板上到处都是人,一个大浪过来就有可能将他们中的一部分卷入海中,没有人希望看到那样的惨剧发生。
“现在,我想知道这里有没有你们所乘坐的那艘船的船长、大副或是其他可以管事的!”张海诺特意将目光投向那几个水手打扮的男子,不一会儿,其中一个瘦瘦高高的年轻水手举起自己的右手。
“军官先生,船长、大副、二副还有轮机长都没能逃出来!我在纽曼波特号上负责锚链、缆绳和前甲板的清理工作!”
“纽曼波特……”张海诺没有听说过这艘船,也的确,在大西洋上航行的邮轮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这样一艘还不足万吨的普通邮轮自然没有什么名气,再看看这些幸存者的衣装,距离上流社会显然还有一定的距离。
“那好,你跟我到潜艇内舱去,我有些话要问你!”
听到张海诺的这个命令,那人先是看看自己的同伴,然后很忐忑的跟着张海诺下去了。
从他那里,张海诺得知了这艘邮轮的大致情况,包括船名、吨位和标准定员,但这位低阶水手长并不清楚这次航行具体搭载了多少乘客,也不知道有多少货物以及货物的内容。
在弄清大致情况之后,张海诺让自己的通讯官向威廉港拍发了第二份密电,之前一份是报告说u171击沉一艘美国邮轮,并将幸存者救上艇,这一次,他在报告情况之余还提出自己的意见:或是联络丹麦方面的货轮前来接走这些幸存者,或是由u171直接将这些人送往丹麦王国治下的冰岛或法罗群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丹麦王国严格恪守中立。
四个小时之后,威廉港的复电才姗姗来迟,海军部未对张海诺救援敌船落水者的做法作出评价,而是告知他海军已经将此事提请高层裁决。
又是提请高层裁决!
张海诺对这几个字已经有些反感了,战略计划提交高层裁决却遭否定,狼群计划提交高层裁决却杳无音信,他真不知道这次高层又会有什么样的“高见”。
不管怎样,张海诺还是下令潜艇向法罗群岛方向驶去,反正u171由苏格兰西北部海域返回北海也需要走这条航线。自从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并将英国周边海域划为交战区的缘故,为了避免被德国潜艇当作前往英国运送物资的商船而被击沉,荷兰、丹麦、挪威和瑞典的商船大都放弃了苏格兰北部航线改绕道法罗群岛和冰岛之间的航线航行(事实上,英国军舰常常会拦截它们并强迫其前往苏格兰港口将货物卖给英国政府,以避免这些中立国偷偷为德国运送物资)。
在接下来的12个小时里,张海诺和他的艇员们几乎有种被遗忘的感觉,因为威廉港的指挥部在发来那封电报之后便没有了音讯。到了第二天傍晚的时候,u171已经开到了距离法罗群岛不到50海里的地方,然而德国海军部的一封电报却让他们不得不调头驶向冰岛。
原因很简单,根据潜伏在法罗群岛上的德国间谍报告,一支英国驱逐舰队正在法罗群岛附近海域游弋。
u171只好在海面上拐了个大弯,冰岛距离法罗群岛约240海里,这个距离算不上远,但以ubiii型潜艇的巡航速度却必须一刻不停的走上整整一天。在艇上的食物和淡水即将告急的时候,u171在冰岛南部海域遇上了前来“接头”的丹麦货轮瓦特纳号。几个小时之后,“纽曼波特”号上幸存下来的41位平民一个不少的登上了那艘中立国货轮,而他们将被送往冰岛,然后再从那里辗转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由于丹麦货轮的船长以中立法为由拒绝向u171号提供给养,以致于张海诺和他的艇员们在此后的两天内只能维持半饥半饱的状态,或许从来没有哪群潜艇艇员会这样狼狈的回到威廉港。
消耗鱼雷四枚,击沉货轮、邮轮各一艘,总吨位万吨,张海诺的这次出航在战绩上毫无值得称道之处,海军部也没有对他救起幸存者的行为进行任何形势的公开奖励或是批评,但他听说自己的行为还是惹恼了一些高层人物。几天之后,他被海军宪兵部找去喝茶,那里的官员以非正式的警告的方式告诫他今后在未向海军部报告并得到批准之前,不得再擅自作出类似的举动。
尽管高层对此非常不悦,但张海诺却得到了一些海军将领们私下送给他的称号:“海上骑士”。不久之后,美国报刊也登载了u171救起“纽曼波特”号幸存者的事迹,他们难得一见的将批评和赞许一同献给了一位德国军官。
巧合的是,他们送给张海诺的称号也与骑士有关,因为德国海军使用的是黑兀鹫十字战旗,他们便称其“黑兀鹫十字骑士”,而关于他的漫画却有些滑稽和具有讽刺意味:他被描绘成了一个一手拿着鱼雷一手拿着鲜花的大胡子德国艇长,他脚下的潜艇则成了一条憨态可掬的鲨鱼。
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
第045章 - ~非正式的狼群试验~
听说了美国人授予自己的称号之后,张海诺只是一笑了之,毕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还得继续和他们进行狩猎者与反狩猎者的游戏。
进入1917年夏季之后,英美海军进一步加大了他们在大西洋航线上的护航力度,也就是说护航船队的规模更大,参与护航的舰只更多。在接下来的两次出航中,张海诺碰到英美货轮单船航行的次数越来越少,而在碰到对方大型护航船队时,他深感自己势孤力单,但通过潜艇指挥部召集其他潜艇的方式既耗费时间,又得等分散开来的其他潜艇重新聚集起来,大好的机会便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浪费掉了。
在自己第5次出击北大西洋航线的行动中,张海诺头一次品尝到了单次出击零战绩的滋味:直到艇上的给养耗尽,他也没能发射掉一枚鱼雷,在大西洋上飘荡了六周之后只得黯然返回威廉港,而他本人的总战绩也停留在了万吨上,距离王牌艇长的称号仅一步之遥。
带着极其郁闷的心情回到威廉港之后,张海诺又一次找到了第3潜艇编队的指挥官格奥尔格上校。格奥尔格也很无奈,他们的报告是在5月份呈送上去的,可现在都9月末了,海军部的答复是还在讨论中。
没有海军部的命令,张海诺他们就不能正式将潜艇编成战术小组用于团队作战。
“难道就这样坐以待毙吗?”张海诺对自己叨咕了一句中文,这格奥尔格上校显然听不懂,但张海诺脸上的表情还是透露出了一些重要信息。
上校走到张海诺身旁,小声说道:
“中尉,明天晚上八点到指挥部的大会议室来!”
张海诺隐隐觉得这背后必定有什么事要发生,但既然上校刻意很小声的对自己讲,自己也就没好多问。
“好的,一定准时前来!”
在办好下次出港前的物资申领手续之后,张海诺没有多在这里逗留,而是很快返回了自己的潜艇。由于上次出航带去的10枚鱼雷都原封不动的带回来了,他便让艇员们将鱼雷管里的鱼雷退出来进行一次技术维护和检查,加上艇上管道线路的维护,这一忙就忙了一天半。
在艇上的维修工作基本结束后,张海诺照例以艇长身份请所有艇员到威廉港城区最好的餐厅去撮了一顿,虽然这一顿往往得花掉他一个月的津贴,但芬克庄园那边完全不需要自己寄钱回去,加上出海作战又有额外的补贴以及奖励,所以他每次买单的时候都非常爽快,而这一点也成了u171艇员向同伴们炫耀的资本之一——其他潜艇归港之后艇员们大都是各自活动的,艇长们有时候也会请客,但像张海诺这样大方的还真不多见。
张海诺重新返回港区的时候已经是七点三刻了,他稍稍整理了一下着装便告别艇员们独自来到潜艇指挥部。此时大厅里除了值班军官之外看不到一个人影,就在张海诺怀疑自己是不是记错了时间的时候,上校的声音从昏暗的走廊上传来:
“中尉,这边!现在就差你一个了!”
就差我一个?
张海诺不由得加快了脚步,除了自己,今天还会有什么人到来呢?
在进入大会议室之后,他的疑惑才得到了解答——同样身穿德国海军深蓝色军服、同样佩戴潜艇部队的标识,这十几个人军衔大都是中尉和上尉,胸前也都挂着至少两枚勋章。
这些人张海诺并不完全陌生,他们都是和自己隶属于同一个潜艇编队的,但由于自己来到潜艇部队的时间还不长,且多数时间都在海上作战,因此很多人还叫不出名字来。
张海诺正想数一数这里有多少位军官,上校却拉着他走上前台。
“这位大家想必都听说过,年轻有为的u171指挥官海诺冯芬肯施态因中尉,我们今天要说的多艇联合作战就是他最先提出来的!”
这十几位军官年龄、体型各不相同,但当张海诺的目光和他们的相遇时,这些人都无一例外的微微向他点了点头,也算是一种军官与军官之间的尊重和认可。
接下来,上校让张海诺将这个战术的思路给大家讲述了一遍,然后,他提议以自愿参加的方式组成一个潜艇作战小组,用以“测试”这个新战术。
张海诺本以为艇长们都会积极赞成,但最终他们中仅有3人站起来响应。
后来张海诺才从上校那里得知,这并不是说12位艇长中只有3个人赞同他提出的这种多潜艇协同作战思路,而是因为这个测试是非官方也就是说没有得到海军部批准的。在等级森严的德国军队中,这样的做法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一旦出了问题,参加者轻则名誉受损,重的话甚至会影响到自己在海军界的前途!
“这项试验原本就是自愿性质的,不想参加的也没有关系,但我以我个人的身份请求你们暂时对这件事情保密!现在,其他人先回去吧!愿意参加的三位请留下来!”
看得出来,格奥尔格在这个潜艇编队还是非常受尊敬的,那些不愿参加“试验”的艇长们起身之后并不是直接离开,而是一一走过来和他握手,说些“祝愿你们顺利”、“大家好运”之类的话。
张海诺也相信,这些重视名誉甚过生命的德国军官们不会去做那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在其他人离开之后,上校示意连同张海诺在内的四位艇长站到一块。
“让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海诺冯芬肯施态因中尉,想必大家最近一段时间也都听说了,我们潜艇部队的希望之星!”
张海诺友好而谦逊的朝另外三位投去目光,由于他是新近调到这支潜艇部队来的,编队里的其他艇长他大都还不认识,而且因为潜艇总是轮番出战的关系,老艇长在一起碰面的机会也不多。
这三人年纪都不大,此时也目光友善的看着张海诺。
“这位是魏姆加尼尔中尉,u133号艇长!”上校首先将三人中年纪最长的一位介绍给张海诺认识。
此人方脸、大头,身材不高,微胖,年纪约莫有三十岁,看上去和动画片里的猪爸爸颇有些相似。
两人握手之后,上校补充道:“加尼尔中尉的总战绩已经超过8万吨,是我们第3编队的十大王牌艇长之一!”
十大王牌艇长!
张海诺只觉得人还真不可貌相,这样一个憨态可掬的人到了海上竟是一个冷面杀手,挥手之间便叫一艘艘英国船沉入海底。
“猪爸爸”只是微笑。
“这位是马尔加雷特冯奥格威上尉,u93号艇长!连同上一次出航的战绩在内,击沉舰船的总吨位已经达到万吨,在德国海军潜艇王牌中排名第7!”
上校在介绍这位的时候语气明显增加了敬佩的成份。
海军第7王牌!
张海诺听了不禁倒吸了一小口冷气,万吨的战绩也就比赫森略低一点,此人竟也是个二十七、八岁的英俊青年,他的身材要比赫森高将近5公分,面部表情冷酷,眉宇间带着一股威严之气。
“冯芬肯施态因中尉,之前一直多有耳闻,很荣幸今天能够见到您本人!”
这人说话的声音不大,但是很有磁性,内容礼貌而让人觉得很有涵养,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超凡战绩而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之徒。
“谢谢!认识您也是在下的荣幸!”
来到这个时代将近有1年时间,张海诺这客套话也说得有模有样了。
之后,两人默契的相互点点头。
“噢,还有这位!”
顺着上校的目光,张海诺将视线转移到了第三位艇长身上,这一看不要紧,他差点叫了出来,此人身高接近6英尺(1米83),身材虽然很一般,但是那双鹰眼般敏锐的眼睛和那小而挺的鼻子……
“罗兰德冯塞肯道夫,海军中尉,u167号上的大小事务由在下负责!”那人主动介绍到。
这是个完全陌生的名字,张海诺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面前这位军官的确长得和卡尔冯邓尼茨非常相像。虽说张海诺并没有看过邓尼茨年轻时候的照片,但眼前这人的气质和长相那个大名鼎鼎的德国潜艇司令真的非常神似!
不过,张海诺很快想起来,历史上那个让英国人恨得咬牙切齿的“魔王”个子似乎并没有这么高,脸形虽然很相似,但此人已有三十多岁,而邓尼茨现在的年纪应该还不到30岁。
因为实在太惊讶了,张海诺差一点就忘记了应有的礼仪,他连忙握住对方的手,“塞肯道夫中尉,认识您是在下的荣幸!”
“我脸上有什么不对吗?”这位神似邓尼茨的中尉显然看出了张海诺眼中有些异样的地方。
张海诺连忙解释道:“噢,抱歉!我只是觉得您长得实在太像一个人了!”
塞肯道夫不仅不介意,反而还很有兴致的说:“噢?那有机会可要介绍给我认识一下!”
“卡尔冯邓尼茨,您认识吗?”张海诺满怀期望的说出这个名字。
塞肯道夫摇摇头,张海诺再看看上校和另外两位艇长,他们也是一副茫然不知的表情。
“好了,让我们进入正题吧!”上校打断了两人的闲聊,然后带头坐了下来。
“冯芬肯施态因中尉的u171已经做好出航准备,加尼尔中尉,你的u133号还要几天时间准备?”
“猪爸爸”想都不想的回答他:“一天!”
“你呢,加雷特?”上校看起来和这位超级王牌关系很熟。
超级王牌略略思考了一下才答道:“两天!”
“我的u167号还有一台发电机和一些线路需要更换,三天!”不等上校发问,神似30版邓尼茨的军官便主动说到。
这一问一答之间,张海诺看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性格。
“大家说是四艘潜艇一起出航,还是一艘一艘出发然后在大西洋上会合?”说罢,上校的目光从四位艇长脸上一一扫过。
“我两样都没意见!”塞肯道夫放弃了选择权。
“上尉您说呢?”“猪爸爸”将目光投向酷酷的超级王牌。
冯奥格威想了一会儿,用一种威严但不凌人的口吻说道:“要不就分开出发然后再找一个地方会合吧!冯芬肯施态因中尉,您说呢?”
“我同意!”张海诺看看三位艇长,然后对上校说:“我们分批出发!”
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
第046章 - ~喜与悲~
晴朗的夜,皓月当空,星光稀疏。
时值春末夏初,这北大西洋的海面上波光粼粼、凉风阵阵,当班的水手们睁大双眼警惕的注视着海面,这夜虽平静,却处处潜伏着危机。
突然间,一个响彻海际的爆炸声犹如一只无形的鬼手拎起了人们的心脏,紧接着耳边警铃声大作,水手们不顾一切的迅速回到各自战位。海面上,浓烟和烈焰正从一艘体型庞大的货轮右舷往上窜,那些位于船队前方的护航战舰则纷纷打开探照灯,刺眼的光柱在海面上来回扫视着。
不一会儿,好几艘军舰便随着领航的驱逐舰加速脱离了船队,十几分钟后,来自炮弹和深水炸弹的爆炸声一阵接着一阵,可惜水手们还没来得及高兴,这船队中的另一艘大型货轮便像抽风般猛的一震,巨大的火球将偌大一片海面映得通明……
坐在一个大罐头盒子里并被不断摇晃的滋味,张海诺和他的艇员们已经非常熟悉了,所有人都呆在各自的岗位上心平气和的等待着,他们知道,用不了多久那些英国驱逐舰就要在海面上疲于奔命了,可就算他们最后累得像死狗,也无法保住那些金贵而脆弱的货轮。
战斗在黎明前便宣告结束,4艘参与袭击的德国潜艇无一损失,这支拥有36艘各式舰船的英国船队却损失了足足四分之一的船只,那些幸存者只能在海面上无助的飘荡,直到有船只将他们救起或是等到从英国本土开来的救援舰艇。
五天之后,四艘潜艇组成的“试验性小狼群”又在百余海里外伏击了另外一支大型英国船队,击沉英国货轮3艘,击伤1艘,击沉英国驱逐舰1艘。
在这两次成功的袭击战之后,连英国的泰晤士日报惊呼“护航船队如今也不安全啦!”
两次战斗中,仅有张海诺指挥的u171在英国护航军舰的攻击下受到了轻微损伤。带着击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