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这甚至比提前纠正潜艇鱼雷问题更加重要。
历史继续前行,这一年的夏天似乎格外的炎热,尽管如此,在8间,德国造船厂工人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建造出了超过50艘潜艇和2艘新型驱逐舰,这些锐利的海上兵器很快便加入到海军的作战序列当中,经过日复一日紧张而严格的训练,最终编入海军的各个作战部门。
8中气温最高的一天,“格拉夫齐柏林”号在波罗的海完成了它下水以来最全面的测航,并创下了各国航母的速度之最——节,同时舰上的各设备包括雷达、火炮皆已安装完毕,在海军航空兵的训练机场,55架bf-109t、22juc以及9架fi-167已经交付使用,超过400名训有素的飞行员随时可以接受海军航空部队的调遣。
然而此时此刻,张海诺却不在他的航空母舰上,在海军总司令位于柏林市区提尔皮茨沿河大街的公寓里,这位被认为是海军最有前途的军官正与雷德尔讨论海上袭击战术的问题。雷德尔认为海军舰只在作战时应尽量遵守《海牙宪章》地相关条款,如果对方是非武装商船,那么袭击舰应先确认对方身份。然后发出警告,并在船员安全转移之后方能击对方沉船只,这不仅仅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也是海军一贯以来的传统。
张海诺对这一战术的疑问在于,这将留给对方发报求援和报告自己方位的机会,一旦水面袭击舰的方位暴露,敌人强大的舰队必然以最快的速度赶来——这也是历史上“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陷入困境的主要诱因,尔后该舰被三艘英国巡洋舰发现,受挫后被迫退入乌拉圭蒙得维地亚港。最终的结果则是众所周知的。
“发现即击沉!”
张海诺的解释很简单,即便德国海军遵守了《海牙宪章》,敌人为了达到宣传目的依然会把德国海军描绘成为魔鬼,既然如此,不如让战争来得更彻底一些。
雷德尔没有直接提出反对意见,他说:“通常情况下,潜艇和飞机是适合这一战术原则的。而我们的舰长们通常非常珍惜自己名誉!”
“既然如此,我恳请您准许我随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前往大西洋,并负责指挥海军在南美区域地德国舰船和航空部队,包括施奈德造船厂旗下可用于作战或者辅助作战的舰艇!”
雷德尔有些不解的问道:“海诺,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抛下齐柏林号和海军航空兵司令部的工作去指挥一艘装甲舰和若干补给船?在我看来,汉斯朗斯多夫上校足以胜任他的职务!”
“齐柏林号至少要到年底方能出海作战,海军航空兵的具体事务目前也由我的参谋长海德林克负责。我本人更加关注地是海军在大西洋西部海区可能的作战行动,那也关系到德国海军的整个战略态势!”张海诺在对语气稍作调整后,更加诚恳的说道:
“尊敬的海军总司令阁下,我在这里并没有任何诋毁朗斯多夫上校的意思,他经验丰富、机智过人,在舰队作战中指挥一艘主力舰绰绰有余,但问题是格拉夫施佩号并不是一艘舰队战列舰,漫长的海上袭击作战枯燥而危险。任何胆怯或者大意的想法都可能导致致命地失误!”
这一点,雷德尔没有否认,假若战争爆发,德国海军为数不多的主力舰每一艘都是弥足珍贵的,而朗斯多夫就任“格拉夫施佩”号舰长一年来的表现虽然合格,却属于思想非常传统的海军指挥官——这一点尤为让人感到担忧。
张海诺进而劝说道:“尊敬的海军元帅阁下,以目前的局势。战事爆发将是难以避免地。在参谋部地预定方案中。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将以南美与非洲海域为主要作战区域。如果将施奈德造船厂所属舰船看作是德国海军地一部分,我们在南美拥有5随时可以投入作战的潜艇和20艘可以用于补给和辅助作战地远洋船只。为何不将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作为这一团队的核心和指挥?”
雷德尔总算勉强同意了,他像是叮嘱,又像是在警告:“海诺,说实话,这次德意志号和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进入大西洋海域伺机行动是非常冒险的,我不希望在战争刚开始就失去一艘重要战舰和得力助手!”
张海诺起身说道:“是战斗就不免有伤亡,但这一次,我保证和朗斯多夫上校一道满载胜利而归!”
随着德国在波兰问题上的态度日渐强硬以及英法的寸步不让,战争气息日益临近,不仅是两艘用于执行水面袭击战的装甲舰——“德意志”号和“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德国海军还在8间派出了大批潜艇,一矣战事爆发,它们将在第一时间对敌人的海上运输线进行无情的攻击,而当德苏签署互不侵犯协定以及英法宣布一旦波兰遭到入侵后将不遗余力给予支持之后,这个敌人的身份便已不再有任何悬念。
走向战争
第038章 - ~汉斯朗斯多夫~
9年825,《苏德互不侵伐条约》签订后两天,在军港,经过全面检修和重新涂装的德意志级装甲舰“德意志”号和“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在码头上接受了由德国战斗舰队司令威廉马歇尔将军举行的小型告别仪式。
这次告别是内部性质的,且只有少数高级军官知道两艘战舰此行的真正目的,而德意志级的另外一艘“舍尔海军上将”号因为改装工程尚未结束,现在只能孤独的躺在造船厂的船坞里目送自己的姊妹舰出征。
“祝你此行顺利!”对于自己的老下属,马歇尔的祝辞简单而实用。
“感谢您,尊敬的海军上将!”
张海诺以一个曲臂式的传统军礼作为告别,他将以德国袭击舰编队司令官的身份指挥实施参谋部制定的“巡游者计划”——该计划旨在战事爆发时劫杀航行在大洋上的敌方商船,破坏和瘫痪敌人的海上运输线,让敌人的战略部署陷入被动乃至混乱。
海军司令部传达命令时还对这个“敌人”做出的一个较为清晰的解释:“德国做出宣战决定的国家”。在这份命令的末尾,海军司令部提醒自己的指挥官们“不排除与任何欧洲国家交战的可能”。这里所指的任何欧洲国家,显然包括英国和法国。
潜在敌手实力雄厚,张海诺脸上却未有哪怕一丝一毫的悲观成份。在他的手下,既有汉斯朗斯多夫和哈科特塞尔奇这样的优秀舰长,又有大批经验丰富的军官和水兵,更何况今时不同往日,德国的水面袭击舰在南美活动将得到更多的策应。
在军官们自信情绪的感染下,两艘装甲舰上的水兵们同样热情洋溢。他们带着纯朴的笑容向送别者挥手,而那些目睹两艘战舰离港地普通水兵和平民,无不认为它们是像往常一样出海巡航。
随着苏德条约的签订,德国至少不需要再像上一次大战时期那样夹在强敌中间,但或许是出于对上次大战带来的痛楚依然深刻。民众对战争的热情远不如帝制时代的1914年——+普通地军用海图,但它地特别之处在于标出了不同补给船在不同海域出现地时间——精确到具体某一天。当“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需要进行油料和物资补给时,只需要按照海图上标注的时间到预定海域去寻找补给船,而不是通过无线电召补给船前来。这也是德国海军参谋部为了避免袭击舰暴露方位而制定地一个策略。
“我们首先要在南美呆上一阵子。等到海军部下达进攻命令时。再从那片鲜有舰船出没的海域前出到欧洲与南美之间最繁忙的航线,伺机干掉几艘英国或者法国商船。这时候附近的英国军舰一定会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扑过来。我们马上迅速南下,将那片海域留给潜艇部队,然后再全速东行,直达非洲的好望角,在那里截击从非洲开往英国的船只,之后继续东行,进入印度洋!”
张海诺的方案,基本沿用了历史上德国袭击舰最惯用的战术:打了就跑,而且跑得远远的,不但让英国军舰疲于奔命,还要让英国海军无法全心全意应
战局。
对于这一方案,朗斯多夫没有异议,他问道:“将军,您估计我们大概要在南美待多久?”
“一个月!”张海诺推测到,“如果我们的陆军和空军迅速击败波兰并迫使英国和法国置身于战争之外,那么一个月之后我们就能返回德国;如果英国和法国不愿妥协,那么就轮到我们给他们的海上航线动‘手术’了!”
“一个月?”朗斯多夫有些不信,“您是说陆军和空军在一个月之内就能击败波兰?”
“用不着一个月!”张海诺讪笑道:“那是德国击败法国所需要的时间,击败波兰?我看一个星期就能见分晓,后面剩下的都是一些扫尾工作!”
脖子上还挂着双筒望远镜的朗斯多夫,对此更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上校,我看我们还是将主要精力放在我们的事情上吧!陆上的战事,自然由统帅部的将军们操心,结果不久之后即会见分晓!”
张海诺说这话的时候,不免想起之前在几次聚会上和陆空军将领们所做地交流。这些人对德国军队领先于英法等国的战备情况感到满意,但又对挑战英法感到忐忑和悲观。这种矛盾的心理在不同人身上有所区别。例如负责指挥西线防御的冯勒布将军,就对自己身上的压力感到十分担忧,龙德施泰特等老将也对新式武器能否起到压制作用缺乏信心,而以曼施泰因、古德里安为代表的将领们则对再次挑战英法跃跃欲试,空军部的几位主要指挥官更是信心饱满,他们坚信以德国空军目前技术和数量上的优势足以横扫波兰乃至英法空军。
“好吧,将军!按照预定计划,我们再有12个小时就要意志’号组成地编队了。接下来我们将单独行动!”
“怎么?对单独行动没有信心?”张海诺善意的笑着说。
“并不完全是!”朗斯多夫右手拿着他的雪茄,一往情深的看着面前的海图,“将军,我始终觉得以装甲舰对付敌人的商船有些大炮轰老鼠的感觉!接下来,我们又得像老鼠一样躲避敌人舰队这支大猫地追击!”
“这将是一场有趣的海上捉迷藏游戏,上校!我觉得你需要更多的乐观心态,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后面跟着5英国战列舰、3艘战列巡洋舰、3航母和一打巡洋舰,那么英国佬还能留下多少舰只对付我们留在本土的‘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如果‘舍尔海军上将’号也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也许我们的那两艘战列舰就能在英国人门口炫耀武力了!”
“您的推测地确很有吸引力,将军!”朗斯多夫难得的露出笑容,尽管有些勉强。
“上校,战争虽然还没开始,我们手里已经握有两步好招。其一。我们已经从英国人眼皮地下溜进了大西洋,在这里可不像北海那样缺乏回旋余地;其二,在英国本土舰队行动之前,在大西洋上没有任何一艘英国舰只既能够在航速上超过我们又装备比11英寸更大的主=诺指着海图上的英伦三岛说道,“如果我悄悄告诉你这些英国战舰上连雷达都没有装备,你的信心应该更加充足了吧!”
朗斯多夫虽不知道战舰桅杆上那不停转动的外观简陋的仪器和张海诺有多大的关系,但它地实用性却是有目共睹的。对于两艘相向而行的战舰,它能够让装备者提早发现依然使用传统目测手段的对方。这一点在视线状况不良时将更为突出。
张海诺的目光从海图上移开,他走到舷窗前,这天的天气十分晴朗,秋日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海面,“德意志”号正以15节地|:“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侧后位置。
“好了,该让我们地小伙子活动起来了!发信号给‘德意志’号,半个小时后进行编队解散前地最后一次联合操炮训练!”
“是。将军!”
进入战备状态的警铃声很快在舰内响起。人们耳边尽是沿着甲板和扶梯奔跑地沉重皮靴声、口令的喊叫声、关闭钢门的铿锵声。舰员们以最快的速度归入各自战位,两艘装甲舰上威力强大的炮塔呜呜地转动起来。11英寸主炮开始调整仰角,最终一致指向远处空旷的海面。
828黎明时分,在发出“好运”的信号之后,“德意志”号很快消失在茫茫大海深处。从这时开始,“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和它的千余名舰员开始了漫长而孤独的冒险之旅。
驰骋大洋
第001章 - ~开场秀~
一个月来临了。
“9月1日,星期五!”他轻声念到。
“今天有什么不同吗?将军!”朗斯多夫身穿深蓝色的海军制服,斜戴着帽子,嘴里照例叼着他的雪茄,一绺黑色的小胡子在略显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整齐有神,看上去就像是一位加勒比海盗——衣着整齐的那一类。
“你的直觉很敏锐,朗斯多夫上校!”张海诺视线从日历转移到这位舰长身上,“此刻就算是英国首相,恐怕也不相信他的调停能够对战争的爆发起到阻止作用吧!”
“恐怕是这样的!”朗斯多夫随声附和到,尽管此时他们的“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航行在大西洋深处,但仍能通过空气中的无线电波截留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德国于几个小时前借波兰人“屠杀”德侨一事向波兰政府提交了一份正式声明,要求波兰政府归还但泽走廊、交出肇事凶手等等,波兰人则以一份同样咄咄逼人的声明作为回应,指责德国正蓄意挑起战争,其邪恶目的是统治整个欧洲。在这种情况下,英法通过和平方式解决这一争端希望事实上已经成为泡影。意大利人不希望卷入战争,但苏联在这个时候的表态更加坚定了希特勒动武的决心——最高苏维埃在当天最终批准了对德条约,这意味着一旦德国和波兰交战,苏联将不会站在波兰人一方。
张海诺打开舰长室的门,唤到:“索洛,给我们来一杯浓咖啡好吗?”
索洛是个手脚麻利的勤务兵,跟随张海诺的时间不长,但他的那股子机灵劲却很招人喜欢。
“好的,将军!”一个干脆利落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张海诺合上门,转回身来。这里是“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上最宽敝的房间——舰长室,它位于上甲板。内部陈设整洁、光亮,几乎所有的家具都是钢质结构,那意味着最大限度的坚固。
因为张海诺这位编队司令官地到来,朗斯多夫礼貌的让出了这个房间,自己搬进了隔壁的参谋官住舱,那里仅稍比这里小一点,各项用具同样齐全。通常情况下,两人只有在休息时才会回到各自的房间。而更多的时间都花在舰桥上。战舰正航行在充满不确定因素之时局下的大西洋上,作为它的指挥官,两人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别看波兰有几十个师,但没有几个够得上现代化地标准!”张海诺边走向他那张舒服的沙发边说道,“他们的空军也一样,徒有虚表而缺乏战斗力!”
“波兰海军也是不堪一战的!”
朗斯多夫表现出一种轻蔑的口吻,但此时在他的心里却有种很奇怪的感觉。刚一开始地时候。他并不是那么喜欢这位有着“海军宠儿”之称的编队司令官,也许是因为他近年来火箭般的晋升速度,也许因为他在海军各部门之间的随意调动以及同纳粹高层的不平凡关系,总而言之,朗斯多夫并不觉得他会是个很好相处的上司。可两人相处还不到两周,他之前的观念便荡然无存。这位司令官对时局地判断出奇的准确,对德国海军大小事务了如指掌。连英国海军的一些技术机密亦难逃他的眼睛,在海军战略战术方面更是难得的一流好手,如此多优点集于一人之身,朗斯多夫除了敬佩之外,所能做的大概就只有善意的嫉妒了。
“所以,德国海军应该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一旦德国和波兰开战,绝不放过任何一艘波兰舰艇,尤其不能让他们逃亡英国!”原本该用恶狠狠地语态说出的话。到了张海诺那里却变成了一种优雅的淡定,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棋盘之中。
“将军,您说得对,战事一开,我们就应该将那些波兰驱逐舰和炮艇悉数击沉在他们为数不多的港口内!”朗斯多夫向来不是那种应声虫,但他现在却不得不承认,这位编队司令官的思想要比他成熟和全面。在这些问题上。他更多的是赞成和补充。提出不同地见解?他可不想为了争点面子而扭曲自己地想法。
张海诺道:“东方有句古话。叫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张由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近海潜艇以及航母训练舰、海军航空兵组成地大网已经布下,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波兰人依然能够带着他们的舰艇逃往英国。那我就只能为他们地运气而感慨了!”
敲过房门之后,索洛端着精致的咖啡银壶和杯子进来,张海诺让他一同坐下,三人一边喝咖啡一边聊自己的家乡。索洛刚开始有点拘束,但渐渐的也就放开了。他的家乡在美丽的巴登,和奥托冯格伦布考出自同一地区。对于格伦布考家族,他的印象是了不起的豪门望族,他的祖父还曾为这个家族当作马夫。说到这里,年轻的索洛有些自卑,张海诺笑着鼓励道:
“据我所知,德国海军并没有马夫的后代不能成为战斗英雄这一规定!只要你不断努力,积累足够的战功,终有一天能够为你们家族带来荣誉!我保证!”
“战功?”脸上尚留有几分稚气的索洛瞪大了眼睛,“我们要打仗了吗?”
“不出意外的话……”张海诺瞟了瞟朗斯多夫,“快了!应该快了
凌晨1点,舰上的通讯部门收到了基尔海军电台明码拍出的电报:“明日波罗的海海无雨,气温偏高,应注意防暑!”
这看似平常,但“注意防暑”这几个字却是只有海军高级指挥官才知道的暗语。张海诺随即下令将战舰的警戒等级从三级巡航提升到二级戒备,这意味着海上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将可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战斗状态。
战舰上雷达全开,瞭望哨也在正常执勤,尽管如此,朗斯多夫还是自告奋勇的前往司令塔担当警戒指挥,张海诺留在房间里看书——中文版的《孙子兵法》,看着看着便在沙发上睡了过去,直到被自己的勤务兵索洛再次唤醒。
“现在几点?”张海诺还有些睡眼朦胧的问。
索洛答道:“503,将军!朗斯多夫上校请您到舰桥上去!”
“噢。我知道了!”张海诺在洗室里用凉水抹了把脸,简单漱过口便匆匆赶往上层的司令塔。在那里,朗斯多夫兴奋却又尽可能镇定的说道:“将军,鹰!”
“鹰!”张海诺顿时眼前一亮,那是海军司令部通知海外袭击舰以及潜艇部队战争已经开始地暗号。事实上,这时距离对但泽港进行所谓友好访问的德国训练舰“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开炮轰击波兰要塞已经过去了将近20分钟,经过猛烈的炮火准备之后,陆流和大批步兵也越过边境向着各自的预定目标前进。
“是否立即向舰员宣布这一消息?”朗斯多夫请示到。
“当然!”张海诺走到用于舰内广播的话筒前。稍稍酝酿了一下情绪。
“军官们,士兵们,我是‘德意志’号-‘编队司令冯芬肯施泰因海军少将,现在我向你们宣布一个极其重要的消息!”
留了大约十秒令那些业已入梦者清醒之后,张海诺继而说道:
“此时此刻,我们的军队已经越过边境,正在向波兰腹地挺进!”
虽然不清楚舱内地舰员们有怎样的反应。但从司令塔内的情况来看,军官们对这个消息表现出了积极的回应——双拳紧握者有之,神采飞扬者亦有之,当然,也有少数人面露忧色,似乎对英法的反应颇为担忧。
“我们目前尚未收到正式的宣战通告,但战争已经开始了。小伙子们,祝你们睡个好觉!”
事实上,这通广播之后舰上再无一人能够入睡。
****************************
承载宣战通告的电文抵达之前,张海诺一直和朗斯多夫呆在舰桥上,“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距离它地预定海域还有两天的路程,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在大西洋上航行的波兰船只寥寥,而德国海军尚不能攻击那些悬挂着英国旗帜商船——当天德国仅向波兰宣战。英法还未卷入到战争中来,虽然这只是时间问题。
天亮之后,这艘强大的海上袭击舰进入了漫长航程中的第一个预定补给海域,“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上的雷达很快发现了自己的补给船,并全速靠了上去,与此同时,舰上地侦察机也奉命起飞对附近海面进行环形侦察。以确保没有其他冒失的船只进入这一海域。
当张海诺来到外部舰桥上时。平静的海面上洒满阳光。夏末的余热早已被这大西洋上的海风吹散,单翼的两圈后。首先前往西面也就是战舰前进的方向执行警戒巡逻。
举起望远镜对着右舷海域搜索一番,张海诺很快找到了自己地补给船,那是一艘飘扬着德国海军旗的灰色大船。和多数万吨级远洋商船所不同的是,它的烟位于船体后部,而在前部则突兀的立着一个高大的舰桥。随着距离的拉近,张海诺看到那艘船地甲板上倒吊着一条条无精打采地“大蛇”——那些用于海上加油地粗大油管,平常就那样悬挂在人字形起重机上。在这些输油管旁,船员们似乎正为接下来的补给作业做准备,另外一些人聚集在舰首和舰尾正准备为两船之间转递物品而绞着缆索,或从货舱里把一箱箱货物搬上甲板。
此时在“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地甲板上也一样到处是人,所有可以上来的人都上来了,他们头戴钢盔组成一个个专门的作业分队,准备接收缆索以进行油料和物资的海上输送,并早早将通向空油罐的舱门打开,只待输油管过来便可尽速开始作业。
当两艘船靠近到数百米时,打招呼和逗乐的喊叫声此起彼伏,两边的船员看来都对这次补给充满期待和喜悦。
朗斯多夫留在司令塔里指挥军舰航行,这样的海上补给他们之前已经演练多次,因而并没有多大的难度。两艘徐徐靠拢的舰船都以大约十五节的航速前行,随着两船之间地距离不断缩小,航行时掀起的浪花飞沫汇成了一个巨大的急流。在这种情况下。两艘舰船行驶得依然非常平稳,很显然,它们都拥有一流的操舵好手。
突然呼的一声,从对面那艘船上的黄铜撇缆枪里打出一发子弹,带着一条缆绳飞到战列舰上来。当年轻的
冲过去抓住和带好撇上来的第一根缆绳时,周围爆发声。舰首和舰尾上地其余缆索也先后带上,并且很快地装上了绞车。军官们在狭窄的通道上来回奔忙着,货物开始吊运了。粗大的油管蜿蜒摇动着,被急速拉上战舰,操作人员抓住张开口的油管拖到甲板上,开始往空的油舱里灌输成吨的燃油。
这一切干得是那样的高效率,组织井井有条。经这次补给之后,“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将可在海上独立活动至少四个星期,按照张海诺地预想。届时再进行一次这样的补给,应该就可以出击英法航线了——这主要取决于柏林的策略,在波兰战事结束之前,德国仍在极力避免和英国发生正面冲突,只有等确定英法决意将这场仗打下去了,海上战争才会真正开始,而决定海上作战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双方情报部门对岸上信息的搜集效率。
当初由帕齐希一手整顿的美洲情报网,已经在美洲各主要港口设立了观测点,每当商船或者商船队离开港口时,他们就会及时将情报送出,只要能掌握这些船只的行踪,海上袭击舰就能进行更加有效地出击,这也是张海诺一直以来所期待的。
两舰之间的补给工作仍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众目睽睽之下。当一个大麻袋呼呼作响地从对面船上吊过来时,袋子裂开了口,里面装的干果顿时像一阵雨点般撒落在甲板上,这个小小的意外引来水兵们的欢笑,附近的人纷纷跑过来收拾甲板上地葡萄干和果脯,往往是一边收拾一边往嘴里塞这些通常用来烹制糕点面包或者直接当点心配发的小东西,士官们则在旁边笑嘻嘻的看着他们。这一刻。严谨的秩序被搁置一旁。人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