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第 68 部分阅读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新海军中将制服、领口系有银橡叶骑士勋章的张海诺,以他指挥作战时一贯的沉着口吻下达着命令。在法兰西之役开始之前,整个德国获得这种勋章的仅有寥寥数人,因为绝大多数人的战功都还不足以获得这样地荣誉,这一次海军走在了陆军前头。他们共有4人在2和3间获得元首颁发的这种勋章,包括率艇击沉“皇家方舟”号的u-17艇长迪奥波特、c3月击沉英\总吨位达万吨的舒尔策,以及指挥“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人战绩的指挥官冯芬肯施泰因和朗斯多夫。

    距离“威悉演习”还4时间,而根据这一作战计划,以两艘沙恩霍斯特级和齐柏林号航母为核心地第1战斗群将在4月7日从德国出发。张海诺此时仍让战舰在海上进行射击训练。未免有些临时抱佛脚地意味。但他深知此行充满危险。历史上德国获得挪威战役胜利在很大程度上靠地是抢占先机。加上陆海军官兵的战斗精神、空军地配合以及一部分运气因素。

    可是因为自己地存在,历史的许多情节已经受到了影响。例如开战之初被击沉地不是“勇敢”而是“皇家方舟”号。例如“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

    功归来。再有试图以潜艇偷袭斯卡帕湾的行动最终终,没有人能够打包票说这次挪威之战英国人还会落在后头。而针对挪威的行动几乎都发生在英国人的眼皮底下,尤其是以纳尔维克为战略目标的第1战斗群,作战区域远在挪威北部,那里距离德国本土足有上千公里,而从英国本土舰队的驻地到那里却只有一半的距离!

    声望、反击、胡德、纳尔逊、罗德尼、厌战、伊丽莎白女王、马来亚,在张海诺数得出号的这些战舰中,除了反击和声望两个相对“皮薄大馅”的之外,不论是纳尔逊级还是伊丽莎白女王级,其装甲都是沙恩霍斯特级原有280米炮所难以撼动的,毕竟这两艘快速战列舰设计之初就是用来执行破交任务,建造时又带上了浓厚的政治成份。

    可如今的挪威战役却是硬对硬的战斗,德国海军不但要将陆军部队运送上岸,还得尽可能保护海上运输线,以这些作战目的,张海诺很难保证两艘战舰不至于在海上遭遇英国的主力舰艇——如果是光辉号这样除了舰载机之外几乎没有什么防御能力且又航速缓慢的家伙倒也还好,若是碰上一艘英国战列舰甚至战巡,而两艘沙恩霍斯特级装备的仍是原来的11英寸炮,那便只剩下弃陆军兄弟逃跑和就地死战这两前者于战略于荣誉都是说不过去的,至于后者,战斗的结果恐怕不难想象。

    不管怎样45日这一天,赫尔果兰湾上隆隆的炮声从续到了下午,“格拉夫齐柏林”号和它的护航小队也演练了各种战术。考虑到挪威北部海域在这个季节仍时有暴风雪,一旦情况不妙,这艘航母还可以利用它那34节的超高航速迅速撤离,护航驱逐舰则些有可能在航速上超过它的英国同行。

    当晚,这支混合舰队行驶数十海里回到了德国西南部最大的军港威廉港,这也是“威悉演习”计划中第1战斗群的出发地。站在“沙恩霍斯特”号高高的舰桥上,张海诺看到码头上已经能够看到许多戴着布质军帽的德国山地部队士兵,这些无不是德国陆军中的精锐,用来应对挪威多山的地形再合适不过了。

    在这次“威悉演习”方案,雷德尔亲自制定的各种战术中,最精妙也是最大胆的便是让登陆部队一律乘坐作战舰只,这样可以达到快速运输和出奇不意的作战效果,但作战舰艇空间有限,只能运载兵员和部分轻武器,为此雷德尔征集了一批民船来运载大型装备和弹药,并让它们假扮普通货轮先期出海。船长全部接到命令,万一遭到挪威方面的盘查和英舰拦截,宁可进水自沉也不许暴露船上装有武器。

    威廉军港的夜晚,因为陆军部队的到来而热闹许多。当晚,张海诺在“沙恩霍斯特”号与随同第1战斗群进攻纳尔维克的陆军指挥官——德国第3地步兵师的爱德华迪特尔将军以及驱逐舰分队指挥官保罗弗里德里克本特准将见了面,三人就海军主力舰、驱逐舰以及陆军登陆部队的协同配合问题交换了意见。

    根据最高统帅部批准的作战计划,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格拉夫齐柏林以及10艘满载部队的驱逐舰将一路北上纳尔维克,统+威人顶多会进行象征性的抵抗,所以由10艘驱逐舰运送登陆〖尔维克港,而以沙恩霍斯特为首的主力舰分队则北上负责外围警戒和吸引英国舰队,待陆军占领纳尔维克后,驱逐舰分队在接受油船补给后迅速撤出港口与主力舰分队会合。

    在这整个计划中,最高统帅部和海军司令部一致认为最危险也是最有可能损失大批战舰,不是进攻而是撤退——当德国海军的作战舰艇完成运送陆军登陆的任务从挪威各个港口返航时,作战行动已经失去了突袭的掩护,从英国赶来的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必然对返航的德国舰艇构成巨大的威胁,而那些德国装甲舰、巡洋舰和驱逐舰很难与数量和火力占优的英国舰队抗衡,最大的希望便在于北上的第1战斗群能够吸引尽可能多的英国舰只!

    通过交谈,张海诺得知胡须刮得干干净净而且是一脸精干本特准将已经在德国海军呆了25年,从一开始就在驱逐舰部队服役,~雷长再到航海长、大副、舰长、分舰队指挥官,这一路上可谓踏踏实实,对驱逐舰的每一个零部件以及各种战术都了如指掌。

    在张海诺的印象中,历史上德国海军在纳尔维克所遭受的惨剧并不完全归咎于驱逐舰编队的指挥官——如果海军安排的3油船能够及时抵达,他的驱逐舰也不用在纳尔维克过夜,更不会在睡梦中遭到英国驱逐舰队的攻击,即便如此,本特在港口南北两侧布置5驱逐舰的举动不仅令德国舰队免于在第一时间全部遭遇厄运,还利用一次有效的反击就地击毙了英国分舰队指挥官并击沉了两艘英国驱逐舰,只是因为随后英国战列舰“厌战”号率9艘英国驱逐舰赶到,这才酿成了德国驱逐舰分队全军覆没的惨剧。

    一场海战中充满了许多不确定因素,战局也是瞬息万变的,因此张海诺除了提醒本特在纳尔维克港停留期间务必加强警戒以提防英国人偷袭之外,也没有什么机宜好面授的。

    离舰之前,即将率领第3地步兵师所辖2000名山地步兵进攻纳尔维克港的迪特尔中将主动伸出自己的右手,“愿海军的传奇人物能够在这场战役再创辉煌!”

    战役还未开始,一切都还是不确定的,张海诺只向这位一脸沧桑的老将道了声“好运”,虽然简单,却最为实用。

    驰骋大洋

    第020章 - ~北海怒涛~

    再有一天,德国的十万陆海军将士就将踏上征程。挪威军队根本无法阻挡德意志的入侵,这是公认的事实,然而运载登陆部队的德国舰船随时可能遭到仅一海之隔的英国舰队的攻击,许多人因此而感到忧心忡忡。雷德尔和他的幕僚们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德国海军经此一战减员百分之五十。

    码头上,一批批德国山地步兵正依次登上运送他们前往纳尔维克的驱逐舰,每艘200,一共十艘。为这些登陆部队实施外围掩护的三艘战舰——“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森瑙”号和“格拉夫齐柏林”号则在另外一边的码头上装运补给品,它们硕大的舰体和强悍的火力多少能让步兵们感到宽心。

    “沙恩霍斯特”号的舰桥上,张海诺居高临下的看着舰员和码头勤务人员往自己的战舰上装运各种物资,他们往冷藏库里装鲜肉,往食品库里装面粉和蔬菜,往油舱里加燃油,往水柜里加淡水。当然,最要紧的是往弹药舱里装炮弹。一辆喘着粗气的蒸汽机车挂着一长列敞篷车箱停在舷侧,车上装满了巨大的十五英寸炮弹。舰上的起重机正摇摇晃晃地把一枚枚重达800斤的炮弹吊向空中,然后再徐徐降下,穿过一层层甲板,把它们装进水线下深处的弹药舱。

    似乎每个人都觉得这些物资越齐备。赢得战斗胜利地把握就越大。然而,张海诺所下达的命令,是比满载标准少装800~:c淡水以及三分之一的食品,只有弹药是按照标准量百分之百搭载的。

    “这一次出击并不是真正的远航,我们所呆的时间有限,实在有必要的话,我们到时候也可以从补给船上接收油料和物资!我们这次出航最大的敌人除了英国海军,还有暴躁的大海!”

    张海诺所指暴躁的大海,并不单单是北海北部和挪威海变化多端地天气,沙恩霍斯特级自设计以来所存在干舷过低、上浪严重的情况经改装之后仍未完全解决。这次“沙恩霍斯特”号又改装了三座主炮塔,包括弹药在内给这艘战舰增加了近1500吨+不明显,一旦以满载作战状态出航,只要浪涛稍大,那甲板让人觉得随时可能被海水没过似的——德国海军的设计者们实在过于追求速度。又要保证装甲防御和一定的火力,造成这样地结果是难以避免的。

    对于燃料、淡水以及食品补给配额的减少,舰长齐里格显然并不担心。“沙恩霍斯特”号的油舱足以搭载6200吨燃油,15的巡航速度下可以航行9000海里之远,而从德国穿过=|过1000海里。而如果将舰上地淡水舱和食品库都装满地话。足以供全舰1700名舰员在海上生活3月之久——这还是指在没有补给船的情况下。事实上。悬挂各国旗帜地德国补给船广泛发布在除远东、中太平洋和北冰洋之外地各个海域,以供德国u艇和水面袭击舰对英法的海上袭击舰实施长期绞杀战之用。而且为了配合这次威悉演习。德国海军还在苏联海域部署了油轮,一旦战事需要。它便可从摩尔曼斯克迅速开往挪威北部海域。

    “只希望我们地炮弹足够应付即将到来的战斗,我们将要面对的极有可能是整个英国本土舰队的屁股!将军,我说的对吧!”齐里格这时候显得十分乐观,6门15寸炮的到来,让他对战斗前景的看法大为改善。

    以每门炮70发的备弹,“沙恩霍斯特”号足以应付至少海战,但是在硬对硬的碰撞中,一艘战列舰很少能够挨到打完70齐射,要么击沉或者赶跑对方,要么自己被击沉或是脱离战斗。

    即便如此,张海诺还是风趣的说道:“整个英国本土舰队?上校,你说的情况如果真的出现,海军元帅和陆军总司令都会感谢我们的!那意味着英国海军将无暇对付我们的登陆舰船和部队!”

    齐里格对此深表赞同,他看着前方数十米的“格奈森瑙”号,那艘大型战舰此时同样在装运物资补给,它上面依然是炮塔硕大但炮管相对偏细的11英寸主炮。

    “只可惜格奈森瑙号不能和我们一起进行这样的改装,要是有1215英寸炮,我们保管叫英国人尝到我们铁拳的厉害!不过,们一个月时间训练炮手就好了!”

    “时间是不等人的,如果真等上一个月,英国人或许早知道我们装了15英寸炮,并命令他们的舰长们小心行事了!”张海诺说全准确,在这样的战争年代,双方在情报上的战斗虽不见硝烟却异常激烈,沙恩霍斯特换装15英寸炮的消息早通过一个双面间谍传国,只不过没有确切的证据,英国人压根就不相信而已。同样的,德国情报部门也以为“胡德”号仍在英国本土舰队的作战序列当中,而“伊丽莎白女王”号如一名间谍所说的那样提前完成改装并随时待命出击——事实上,在夏天到来之前这两艘战舰都无法参加战斗。

    临近中午,两辆卡车给“沙恩霍斯特”号送来了一支特别的小分队。这是一支刚刚从海军学校毕业的见习军官队伍,那一张张面孔是如此的年轻,大多数都是稚气未脱的。在一声声急促的哨子声中,年轻的见习军官们敏捷的跳下车,看得出来,他们对自己的新身份和新军装感到骄傲,整支队伍也充满了活力。

    在军乐队地引导下。这队见习军官以军队特有的精确而整齐的步伐沿着舷梯登上军舰。张海诺和齐里格在后甲板上检阅了他们,带队军官——一个还算壮实的年轻准尉,向两人敬礼并报告了他们这支队伍的来到。

    张海诺简短的说道:“先生们,欢迎登上德国海军战列舰沙恩霍斯特号,你们中的每

    将随它见证一场伟大的战役!”

    依照惯例,舰长齐里格向他们介绍了这艘军舰的大致情况,并对海军司令部选派他们前来这艘战舰实习表示欢迎,同时希望他们在返航后能够将所学到的各种优秀品质带到今后工作地岗位上去。

    下午1时许,码头上监督军火装卸的军官对着舰上人员喊道:“最后一枚!”

    甲板上一位军官挥动一个手指应声重复道:“最后一枚!”

    起重机摇摇晃晃地把最后一枚闪着寒光的十五英寸炮弹送进弹药舱,原来在码头上忙碌着的一群群勤务人员、工人逐渐散去。军乐队一边吹打着,一边朝船厂的大门走去,乐声渐渐消失,只剩下水兵们仍在舰上各自忙碌着。

    舰上的补给工作完成之后,张海诺应本特准将之邀登上他地分队旗舰“威廉海德坎普”号参观。那是一艘服役还不到1年的1936年级舰队驱逐舰,标准排水量2400吨。以5单管127毫米炮和2座四联装雷发射管为主要武器,辅以3双联装37毫米防空炮4四联装关炮,并安装有新式的fmg39型舰载的纸面性能凌驾于英国海军现役的a至i级舰队驱逐舰之上,只在和装备4双联装120毫米炮地英国部族级舰队::们实际上和德国地多数大型战舰一样。缺乏良好地适航性能和抗风浪能力。而且在实力相近时,海战的结果并不是完全由这些数据所决定。一艘1928年建造地英国a级驱逐舰。完全可以用一枚鱼雷打沉一艘建造地德国1936年级驱逐舰。

    “威廉海德坎普”号此时不仅是本特准将的旗舰,同时也是第3地步兵师迪特尔中将地临时指挥部所在地。前后甲板和船舱里随处可见全副武装的山地步兵们。这些小伙子年龄要比张海诺下午看到的那些见习军官们大,这也说明他们在军队中已经服役了一些年头。

    张海诺此前一直对这支以雪绒花为标志的精悍部队感到好奇,今日一见,这支以奥地利人居多从上到下确实散发着一种彪悍而干练之气。山地行军作战对体能要求极高,他们虽不是个个强壮如牛,但极少有让人感觉身形单薄的。他们无一例外的头戴山地帽,曾经的奥地利国花“雪绒花”佩于军帽左侧。至于个人装备,除了常用的登山用具和绳索之外,他们手里的毛瑟k98枪、mp38冲锋枪以及长柄手榴弹和+国陆军部队并无不同。

    出征在即,迪特尔将军的步兵们显得非常平静,在吃过舰上提供的午餐之后,他们或在甲板上透气,或在船舱里找地方打牌、聊天或者单纯的休息。相比之下,本特的水兵们则还在认真的检修舰上的各种设备。德国海军的舰队驱逐舰作战性能尚可,但动力系统却容易出故障,它们在海面航行和战斗过程中常常有管道破裂的情况发生,和德国的坦克兵修理坦克一样,德国驱逐舰上的舰员们也在不断的修理和抢修中练就了比职业技师还专业的修理技能。

    这次出航,本特准将麾下的另外9艘驱逐舰中有4艘1936年级、1934~塔,往北便可离开挪威沿海深入到位于北极圈内的挪威海,往西偏南方向大450里则是英国本土舰队最著名的驻泊地也是德国海军挥之不去的伤心地——斯卡帕弗洛。

    张海诺走到大幅海图旁,此时代表舰船方位的红色符号已经到了他们的战略目标点纳尔维克附近,而再有3小时又15钟便是“t”时,“威悉演习”也将全面打响。此时此刻德国地另4战斗群基本上也都驶近了各自的预定登陆点。

    很显然,本特麾下那10艘满载步兵的驱逐舰想要在纳尔须进入韦斯特峡湾,区区5舰船显然无法封锁整个峡湾入口,但它们的存在必然给德军的预定登陆计划带来麻烦。这,也是威悉计划制定者所考虑到的问题。

    如今不论是挪威舰船还是英国军舰皆已成为德国舰队打击的对象,张海诺当机立断:

    “战列舰分队进入战斗状态!发电报给本特将军,一旦我们诱开敌舰,他立即率领登陆部队进入峡湾,格拉夫齐柏林号全速向北前行。注意利用雷达搜索海面并规避敌方舰船!”

    伴随着舰内战斗警报的发出,军官、水兵住舱里的和衣而睡轮休人员个个以最快的速度跃下床铺,拉开舱门便奔向各自地战斗位置,军舰上那如同迷宫般繁多而曲折的通道里立即被脚步声所充满,只过了几分钟,便又空空荡荡的只剩下广播里仍在重复发布的战斗警报。

    甲板上。巨大的主炮塔缓缓移动起来,炮口一致指向发现舰船的方位,这一动作做了不下百遍,但每一次仍让人感到热血沸腾。在甲板下方深深地弹药舱内,水兵们随时候命将穿甲弹或者高爆弹装入扬弹机。扬弹机的另一端。炮手们也时刻准备着完成这一接力比赛的后一棒。

    两艘德国战列舰从离开威廉港时就以标准的战斗队形航行。这时无需调整便可直接进入战斗。稍稍改变航向之后,它们径直朝弗斯特峡湾口附近的那支英国舰队驶去。

    随着和目标舰船距离地不断拉近。舰上地雷达指挥官通过屏幕上回波大小和形状作出判断:那支舰队由一艘大型舰船和四艘小型舰只组成!

    除了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和齐柏林。德国在这一海域再无第四艘大型舰只,挪威人地岸防装甲舰一来够不上大型军舰这个级别。二来也不会游弋到远离挪威海岸线的地方。迅速根据形势作出判断之后,张海诺下达了装填穿甲弹地命令,并让信号兵通过灯光信号将这一命令传达给位于后方地“格奈森瑙”号上。

    “格奈森瑙”号如今正由德国海军最资深的水面舰艇指挥官奥斯卡库梅茨少将指挥,这是一位能力出众且非常严厉地海军将官。在他的领导下,“格奈森瑙”号不论训练还是演习时,都在战术机动和射击上表现出色,但他最大的特点也是弱点,便是不善与人交际。作为上司和下属,他或许是合格的,但作为同僚,他却令人感到难以接近。

    335,射击控制室报告说对方舰队已经进入本舰射程,张海诺旋即令信号兵向僚舰发出做好齐射准备的命令。

    348,射击控制室再一次发来报告,双方距离已经拉近到以内;雷达室则报告说对方舰队中一艘小型军舰正快速向本舰队驶来。

    张海诺端起望远镜,此时海面上依然黑沉沉的一片,视线中连半个船影也看不到,但他不能就此想当然的认为对方也没有发现自己,舰船大小、方位、噪音不同都有可能令双方发现彼此的时间出现先后。

    351分,张海诺下令开火,目标直指雷达上最靠近己方的小型舰船。

    气势磅礴的雷鸣中,炮口的火光一瞬间点亮了大片海面。即便在十数海里之外,人们依然可以清楚的听到这一打破沉寂的轰响。两艘德国战列舰的第一次重炮齐鸣略有间隔,紧接着,海面上几乎归于沉寂,恩懑耳边只剩下重磅炮弹划过空气所产生的特殊鸣响。

    十数秒后,远处海面上传来一震更加强烈的雷鸣,那是炮弹坠入海中并发生爆炸的声音。张海诺可以想象到那艘小型战舰上的水兵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大口径炮弹会有怎样的反应,但此时他更加关系的是更远处的那艘大型战舰,他脑袋里不断揣测着它的身份,声望?反击?厌战?亦或是另一艘大名鼎鼎的英国战舰?

    对方很快以炮声作为回答,尽管从万米之外射来的第一些欠缺准头。但张海诺和舰上地军官

    能够从炮弹爆时的声势作出判断:那至少是14英寸舰炮弹。

    在第二次主炮齐射之后,张海诺下令两艘战列舰以主炮攻击对方的大型战舰,而以副炮对付那些小型军舰。就在命令传达下去后不久,从雷达室传来一个好消息:他们最先攻击的那个目标正在急剧失速,如无意外,它已经被近失弹或者弹片击伤。

    击伤一艘英国小型战舰并没有什么好庆祝的,虽然失速,但他们的修理人员完全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经过抢修令它恢复一定的作战能力,因而张海诺命令本舰左舷全部副炮集中火力攻击那艘近乎瘫痪的敌舰。

    沙恩霍斯特级副炮采4双联装和4座单联装的55径150毫米炮,射速上基本和德意志级地副炮持平。在火力密度上却更甚一筹。渐渐的,张海诺已经可以通过对方军舰上腾起的火团看到它大致的轮廓。那是一艘典型的双烟驱逐舰,尽管面对的敌手强大无比,上面地单装12毫米炮仍在坚持不懈的开火,但每被击中一次,它便有一门或者两门火炮短暂的停止发射——非封闭式炮塔内的战斗人员在这样的战斗中损失恐怕远远高于封闭式炮塔。但不用多久,那看似哑火地舰炮便又重新开火,只是它们地炮弹从未真正威胁到两艘装甲厚实地战舰。

    402,就在交火开始后11分钟,那艘英国驱逐舰彻底沉默了。借着它上面正在燃烧的大火。张海诺隐约看到一个模糊地舰号:

    成功消灭第一个目标。两艘德国战列舰上地军官和舰员们却根本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