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第 120 部分阅读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去……

    19世纪末期以来,欧洲各国在世界工业、经济和军事上仍然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在大西洋的另一边,美洲国家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赶超,他们逐渐有了影响世界的实力,在进入20世纪的第一场重要战争中,后来参战的美洲国家就对战争的进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当20世纪的第二场重要战争爆发时,和以往一样,美洲国家再次在战争初期选择了观望。不过,他们的立场并不是绝对的中立,打着《租借法案》的幌子,美国制造的枪炮物资乃至舰船都在源源不断的运往英国,为英国继续战争增添了极大的信心和实力,只是随着德国海军海上破交战的持续深入,每十船从美洲起航的货物,最终抵达英国本土的只剩下不到四船,巨大的损失逐渐超出了英国的承受能力,战争的天平看来正向着轴心国倾斜。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美国人继续做着一本万利的军火买卖,他们先是与英国政府签署了《驱逐舰换基地协议》,送去5艘旧式驱逐舰,从而给英国海军输了血。在1941年初的“凯尔特海之战”与“欧海之战”后,他们不仅扩大了对英出口物资的范围,甚至悄悄出动舰只在西经35度以西的范围内为运送物资的英国船队“伴航”!

    德国潜艇的艇长们最先发现这一异常,他们同时也意识到了这背后蕴藏的大麻烦。在常规巡航中,u-187差点击沉了一艘美国轻巡洋舰,u-135的艇长则报告说自己在西经37度位置遭遇数艘悬挂美国国旗的舰只,它们另一侧便是一整支英国船队。一系列的报告很快被汇总递交到德国最高统帅部,然而为了避免陷入上一场战争的窘境,就连一贯狂妄的希特勒也不得不暂时选择忍让。很快,每一位德国潜艇指挥官都接到命令,严禁在交战海域之外的地方对悬挂美国国旗的舰艇发动攻击,德国海军的水面舰只也得到了相同内容的命令。

    经过一天一夜的行驶之后,“欧根亲王”号驶过了西经35度这条看不见的特殊警戒线,但舰长奥波德斯托恩却丝毫没有让战舰回头的意思。

    夏天的北大西洋,夜幕降临的时间要比其他季节更晚,这显然有助于“欧根亲王”号派出水上侦察机巡视附近海域。黄昏时分,一架返航的ar-196所带来的消息,立即驱走了人们体内的困意:正前方约96海里发现小型船队一支,数量在12-14艘,估计有护航舰只3-4艘!

    如果遇到的是一支大型护航船队,凭“欧根亲王”号的实力,舰员们就只能及时向海军司令部请求支援,顺势进行有限的马蚤扰作战而已,但小型船队的情况就不太一样了。听到这个消息,舰上的官兵们个个摩拳擦掌,不用指挥官下令便认真检查起舰上的武器设备来。

    作为壮年军官中的一份子,舰长奥波德斯托恩具备一名优秀指挥官所需要的各种素质:对战局的判断力、随机应变能力以及坚忍不拔的品格,唯一让上司们感到欠缺的,便是他在作战指挥上有时候显得过于谨慎,以至于在对战机的把握上略显不足。如果在这方面能够得到加强,将领们相信他完全有实力成为下一个冯芬肯施泰因式的舰队指挥官----两位同窗在校期间成绩都非常优秀,在海军模拟演练中,奥波德斯托恩也是为数不多能够在如今的海军副司令身上获得胜局的指挥官。

    谨慎并不是错误,何况奥波德斯托恩的战争经验十分丰富,在排出第二批水上侦察机对周边海域进行半径为80海里的巡逻警戒之后,他带着这艘精锐的重巡洋舰加足马力朝目标船队驶去。

    鹰

    第002章 - ~新对手~

    上午10点刚过。服役于“欧根亲王”号二号主炮战位的德国海军士官托马斯。霍尔宁。就接到了提前进餐的命令。在前方发现小型船队的消息已经传开的情况下。他对于这道命令一点都不感到奇怪。旋即叫上手下的大个子水兵奥尔福斯前往舰上的餐厅。

    奥尔福斯今年19岁。长得人高马大不说。力气还出奇的大。是舰上为数不多的能够一人搬起122公斤主炮炮弹的水兵。当然。人大饭量也大。奥尔福斯一餐能够吃下三个黑面包、一罐野餐肉和一大碗蔬菜汤。至于他的最爱----牛肉炖土豆。通常都要把汤桶里的最后一口干掉。

    不一会儿。两人就拎着两大桶加一大筐食物回到他们的战斗岗位----装备两门203毫米主炮的二号炮塔里。这座空间有限的炮塔内。眼下编配有3名士官和11名炮手。这些人分为三组。1名士官带着4个炮手为一个炮组。负责一门203毫米主炮维护以及战斗中的弹药装填。另外一名士官负责协调炮组以及与射击指挥室联络。剩下3名炮手主要负责从扬弹机上卸下炮弹和发射药包。以及在减员情况下递补到前面的炮组中去。

    对于“欧根亲王”号那还还不到“俾斯麦”号炮塔一半大小的主炮塔内。14个人的配置略显拥挤。但由于这里的主装填使用人工搬运而非电力驱动。要保证射速就必须配备足够的炮手。霍尔宁还没宣布开饭。水兵们就被桶子里香喷喷的味道吸引过来。这时候。距离他们的上一顿饭才过了3个小时。但没人会跟热腾腾的食物过不去。

    在炮手们把他们宽厚地手掌伸向食物之前。霍尔宁清了清嗓子。“接上级命令。由于接下来可能发生战斗。各战位人员按秩序提前领用午餐。德意志万岁!”

    “德意志万岁!”

    炮手们地眼睛始终放在食物桶上。也许这时候让他们喊面包万岁更加贴近他们的心声----人有时候就是这样一种单纯的动物。吃饱穿暖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霍尔宁首先拿起一块面包。“开始吧!”

    壮汉们乐呵呵的开始用餐了。这对他们来说总是一天之中比较愉快的时刻。而1941年德军的物资配给也确实较为充足。尤其是海军舰艇上。基本上每餐都能保证有|乳|肉类的食品。

    水兵们一边吃着。一边开着玩笑。不过话题很快集中到即将到来地战斗上----先前只是内部传闻。现在正式的通知已经下达。人们便没有什么好怀疑了。

    “我们能够轻而易举的击沉那些英国驱逐舰。然后逐一清理海上的英国货轮吧!”和奥尔福斯同龄的霍瓦格是个快嘴巴。他个子没有奥尔福斯高。但体格还是非常结实地。

    “8、9艘驱逐舰不在话下!”年纪稍大。但也不过二十四岁的水兵卡鲁因茨一边往嘴里塞火腿。一边底气十足的回应霍瓦格。欧海之战中。“欧根亲王”号一口气击沉三艘英国驱逐舰、逼退另外三艘的壮举。不但在德国广为传颂。更极大的提升了舰员们的信心。

    乐观地情绪在这里是普遍存在地。士官格布克笑着说:“笨蛋。一支小型船队怎么可能有8、9艘驱逐舰护航呢?我看有两艘驱逐舰加几艘武装货轮就不错了。这点船顶多耗费我们半个小时功夫!打完我们就高速转移。让英国海军想抓都抓不到我们!”

    水兵们顿时一阵哄笑。没多久。大家一个个都吃饱喝足了。还顺手在口袋里塞上一块黑面包。以应不时之需。这时依然是奥尔福斯跟着霍尔宁把剩下的东西送回餐厅。两个空桶子对他来说十分轻松。走着走着。他突然问霍尔宁:“长官。我们可以像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一样满世界跟英国佬兜***吗?”

    这个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一名士官地职权范围。霍尔宁看了看自己小弟。“你想环游世界?”

    奥尔福斯使劲点了点头。“嗯!我想看看那些画册上的地方真正长什么样子!”

    由于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不久前触雷沉默。霍尔宁地表情有些严肃。“打仗的时候可没有功夫到处观光!等战争结束了吧。你会有机会周游世界地!”

    奥尔福斯看起来有些失望。一路上便不再说话。

    96海里对于相向而行的舰船来说并不是一段太长的距离。在接近目标之前。“欧根亲王”号不断派出水上侦察机。关于那支船队的情况也愈发清晰起来:1艘舰船。可以辨认出有3艘驱逐舰级别的轻型舰艇。船队整体航速10节。应该没有搭载飞机。

    侦察机的报告让军官们松了一口气。照这样的情况。“欧根亲王”号取得一场大胜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到了上午11时2分。舰上响起了战斗警报。四座主炮塔纷纷转动起来。高昂的炮口遥遥指向海际。

    十几分钟之后。在欧根亲王号雷达上。目标船队已经进入了“欧根亲王”号的最大射程。就在这时。派去准备进行炮弹落点校射的ar-196。突然通过无电线报告说在那支船队中发现美国军舰!

    在炮弹已经入膛的情况下。舰长奥波德。斯托恩不得不暂停攻击行动。着令侦察机立即查清情况。如今德国军力固然强盛。但远没有达到可以主动挑衅美国人的程度。加之德国元首先前的训令。每一个德国指挥官在听到或看到“美国旗”的时候。都必须保持十二分的谨慎。

    冒着被击落的危险。德国飞行员降低高度进行迫近式侦察。让他们既惊讶又愤愤的是。那支船队中最右侧确实有两艘悬挂着星条旗地驱逐舰。而且舰型和他们所知地各级英国驱逐舰有着显著的区别。这样的航行状态。美国人在外交上自然可以解释说它们是恰好航行在这支英国船队附近----如此说辞固然没人真的相信。可这偏偏就是见鬼的政治!

    此时此刻。身处舰上各战位的德国舰员们还不知道前方究竟发生了什么。装填待发的命令早已下达。霍尔宁和他地炮手们莫不等待着舰桥传来开火的命令。然而直到霍尔宁通过炮塔测距仪在海平面上看到那支船队的身影。射击指挥室也依然保持着沉默。随着时间的推移。炮塔里的气氛越来越凝重。炮手们开始将越来越多地目光投向霍尔宁。两名炮长更是时不时走过来。试图通过这座炮塔的测距仪一看究竟。

    “各自坚守岗位!”霍尔宁低声呵斥到。在这二号炮塔之内。他的老大地位不容质疑。

    炮手们一个个老老实实的回到各自的战位上。可不要说是他们。这时就连霍尔宁心里也疑惑不已。欧海之战中德国舰队迫近开火是为了增加主炮穿甲能力。可眼下对面的几艘驱逐舰装甲简直不堪一击。难道舰长准备凭借威慑力俘获那支英国船队?

    想到这里。霍尔宁心里一阵窃喜。但他很快推翻了自己地这种想法:以英国船长们地个性。若是碰上了以俾斯麦号为核心的德国舰队也无话可说。可面对单单一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他们当然会想方设法地逃脱对方的攻击。又怎么会轻易地束手就擒呢?

    想到这些。霍尔宁一方面继续督促他的炮手们精神保持高度集中。另一方面通过他仅有地方式----炮塔自带的7米光学测距仪。密切关注着海上局势的发展。

    双方的距离。很快从最初的超视距拉近到驱逐舰炮的射程。那支船队显然早就发现了这艘来者不善的德国战舰。包括那两艘悬挂星条旗的在内的三艘驱逐舰很快集中到了船队一侧。将船队置身侧后的同时。与欧根亲王号遥遥相望。通过舰上的高倍望远镜和测距仪。德国军官们已经能够辨认出对方的舰型了:为首的。是一艘g或者h级英国驱逐舰。装备的应该是单管120毫米qfmk。ix主炮4座和四联装53毫米鱼雷发射管2座。最大航速能够达到36节;两艘挂美国国旗的则应该是属于老式的城级驱逐舰----这类驱逐舰又细分为若干级。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平直的甲板由较高的舰首向舰尾倾斜。且沿用4个锅炉4个烟囱的传统设计。在1917年至1922年间。财大气粗的美国人一共建造了近300艘城级驱逐舰。到战争重新爆发时。这些轻型舰艇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了。不过在新造驱逐舰满足需求之前。美国海军仍然启用了相当一部分这种老掉牙的舰艇。至于《驱逐舰换基地协议》中移交英国的5艘驱逐舰。也都属于城级驱逐舰的范畴。

    随着距离的一再拉近。德国战舰首先发出国际通用的旗语信号:

    “德国海军将在这里与英国海军交战。美国舰只请尽速离开!”

    美国驱逐舰很快回复信号:“这里是公海。我们有自由航行的权力!”

    “欧根亲王”号继续打出旗语:“美国舰只请尽速离开。以免误伤!”

    美国人却毫不退让:“这里不是贵国划定的交战海域。我们有自由航行的权力!”

    双方一度剑拔弩张。却又都没有开第一炮的打算。船队中那艘英国驱逐舰的指挥官。大概也被这复杂的国际情况搞蒙了。他既害怕德国重巡洋舰对自己发动攻击。又怕自己开火后引来德舰的炮火。因而除了通过无线电向上级报告也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攻击行动。就这样。双方相向而过。最近处时舰员们甚至可以看到对方在船舷挥舞拳头。这也算是海战史上较为特殊的一幕了。(

    鹰

    第003章 - ~融合计划~

    )“我们为什么不开火?”

    得知仅有三艘驱逐舰保护的英国船队就在炮口下时,霍尔宁手下的炮手们显得非常不理解。|吃饱喝足之后,追求荣誉是官兵们在这浩瀚海洋上最大的精神支柱,而由于欧海之战的出色表现,“欧根亲王”号的许多炮组都被授予了勋章,霍尔宁也得到了自己战争生涯的第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但大多数普通炮手胸前还是一片空白。

    “美国驱逐舰,那里有两艘该死的美国驱逐舰!”霍尔宁和炮手们一样的愤愤,但他的不满有着更为具体的理由:“美国是中立国,而这里不是交战海域!我们不能向他们开火!”

    霍尔宁显然也看到了美国驱逐舰上打来的旗语,透过他的7米测距仪,甚至可以看清那两条驱逐舰上的白衣白裤的美国水兵,还有他们那形状特别的军便帽!

    “美国佬敢向我们挑衅?他们以为现在是1917年么?他们要是敢宣战,我们就把他们的舰艇一艘不留的全部击沉!”性格粗旷、神经大条的卡鲁因茨,一向都是口无遮拦的,好在这里是舰炮战斗位置而不是什么机要部门,只要不是反德反战的言论,人们只会付之一笑,甚至可以接受轻微的反纳粹言论----在雷德尔的海军中,纳粹党员的数量非常之少,一艘战舰上通常只有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个人,霍尔宁和他的手下则统统属于无党派主义。

    这一次,卡鲁因茨的观点得到了全体炮手的支持,他们义愤填膺的吼道:“把它们统统打沉!”

    霍尔宁同样希望有一天美国舰队会惨败在德国海军脚下,但眼下绝不是时候,那个国家不但仗着自己拥有强大的工业、经济实力,更知道各交战国都希望得到自己军事和政治上的支持,因而处处觉得高人一等。不到1万米的距离之内,双方舰炮相向。炮手们有很大地把握一炮击中对方,但双方的指挥官都表现出了惊人地克制。“欧根亲王”号快速从船队右侧驶过,阳光下,带有万字徽的德国海军旗与“欧根亲王”号流畅而潇洒的侧影都给英美官兵以及船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德国的海上猎手并没有就此彻底放弃自己的猎物,它很快调头回来远远地尾随船队东行,无奈两艘美国驱逐舰依然与英国船队同速航行。*(*鉴于英国海军仍有若干由轻重巡洋舰组成的机动编队在大西洋活动,奥波德斯托恩不得不在两个小时后下令转向。这艘战绩彪炳的德国重巡洋舰最终消失在了英美舰员地视线当中。

    四天之后,大西洋深处。

    “真该死,英国人肯定向所有航行在大西洋上的船只通报了我们出现的消息。我猜那些船要么是远远绕开了主要航路,要么直接溜回出港了!要不然我们怎么会一艘船都没有看见?”

    霍瓦格言语中虽然是充满了愤愤,表情却惬意的很。大西洋的明媚阳光下,他身穿背心裤衩,身下垫着一张白色的床单,正躺在硕大的主炮塔旁边享受着日光浴。再看周围,轮班休息的舰员们也大都做着同样的事情,在靠近舰桥的甲板上,两群舰员正在军官地带领下进行拔河比赛。

    如果单看这些场面。人们或许会以为现在已经回到了和平年代。但欧洲地战火非但没有熄灭。反而酝酿着一场更大地风暴。在这片海域远离主战场地海域。只是为了消除长时间航行给舰员们带来地心理压力了。指挥官才会让他地下属们轮流放松一下。

    格布克不无懊恼地应道:“唉。都怪该死地美国佬。如果不是他们。我们早已经满载而归了。现在说不定正在法国地沙滩上享受特殊服务呢!”

    “特殊服务?是特别大餐吗?”加入海军才10个月时间地奥尔福斯显然对一些特殊地用语不太了解。他坐在霍瓦格地右手边。蓝色地海军背心难遮他一身结实地肌肉。如果不是战争。他也许会被选去参加摔跤或举重。运动员生涯虽然辛苦。但至少不会有生命危险。

    格布克和霍瓦格当即哈哈大笑。弄得奥尔福斯迷惑不解地搔搔后脑勺。

    “等我们这次返航了。我一定请假带你去享受一下真正地特殊服务。保证你回味无穷!”说罢。格布克又是一阵大笑。远洋航行是枯燥无味地。不过习惯了这种生活地水兵们都懂得如何自我解闷。在爽朗地笑声中。错失英国船队带来沮丧以及连日地无所事事都被远远抛在了脑后。

    午饭之后。轮到霍尔宁带着另外几名炮手出来晒太阳了。不过这大西洋上地天气有些奇怪。之前还晴空万里。一下子功夫便又起了风。大片大片地乌云从远处飘来。海面上地波浪也渐渐大了起来。甲板上地轮休地舰员们很是扫兴。但也不得不收拾好东西回到船舱。毕竟。海面上地狂风暴雨那可是相当有威力地。

    让舰员们还在为天气犯愁,他们的舰长奥波德斯托恩则刚刚接到了一条来自基尔海军司令部的密电,电报里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只是让他启封代码为“融合”的机密文件。在战舰起航之前,几份高度机密的文件直接从基尔运来,上舰后立即锁进舰长室的保险柜里,即便是奥波德斯托恩本人,在得到指令前亦不得擅自拆封。假如巡航归来都没有接到命令,那么海军会在战舰入港后的第一时间派专人将这些文件取走,假如战舰在战斗中遭到重创或是生其他事情而无法返航,那么舰长和参谋官们必须将这些机密文件销毁----由于这些文件使用了特殊墨水,只需要一杯普通的白开水就能解决问题。

    奥波德斯托恩遵照命令取出封面上写着“绝密-融合”的文件,小心翼翼的拆开封条,这里面只有寥寥几张纸,却让他翻来覆去的看了足足半个小时。末了,他召来舰上最主要的几名军官,将文件让给他们一一看过,然后将除最后一张标有一系列位置的图纸留下之外,其余统统放进洗脸的水盆里。只两秒钟功夫,这些纸上的文字就完全消失不见了,只剩下一盆混沌的脏水。

    奥波德斯托恩转过身,神情严肃的说道:“诸位,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泄露这些机密资料,德意志万岁!”

    “德意志万岁!”军官们异口同声的回应到。

    海面上的狂风暴雨说来就来,世界很快陷入到黑暗之中,狂风掀起高达数米的巨浪,不断拍打着这艘重巡洋舰坚固的干舷,晃得舰上的人员连最基本的平衡也难以保持,行走、进餐以及如厕都成为高难度的技术活。

    受这场暴雨的影响,“欧根亲王”号在十二个小时里只向前航行了150海里,比正常状态满了约三分之一,这原本就已经足够让军官们头疼了,可风雨还没有停止,舰上的蒸汽轮机就又出了问题----纳粹德国的海军舰艇,除了动力系统之外,其他各项技术指标都是非常优秀的。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德国舰员们在损管维修尤其是动力系统修复上颇有经验,他们通常都能轻车熟路的找到问题症结所在,虽然一时间无法根治,但恢复舰艇正常行驶能力还不太难。

    经过连夜抢修,到了黎明时分,“欧根亲王”号已经恢复了百分之八十的动力,至少能够保证17节巡航速度。这时候,海面上的风雨夜也渐渐减弱了,在奥波德斯托恩的指挥下,战舰径直向西南方驶去。

    通常情况下,大西洋西南部海域很少有盟军船只和舰艇活动,因而“欧根亲王”号持续向这个方向的行驶引起了一部分舰员的注意,但他们并没有质问指挥官的权力,便只能在私下里满怀好奇的讨论着。

    几个小时之后,“欧根亲王”号动力系统终于复原,考虑到高速航行将让先前出现故障的蒸汽轮机承担较大的负荷,舰长奥波德斯托恩只让战舰加速到24节,到了傍晚时分,战舰在航海图上的位置已经距离南美大陆不远了。就在这时候,从基尔来的密电带来了一组新的指示:次日正午之前抵达h位置!

    奥波德从口袋里掏出那张标有一系列地理坐标的图纸,很轻易的找到了h点,他抄下那个地点的坐标交给参谋军官,经过计算,“欧根亲王”号目前距离那里还有近200海里。

    奥波德低头思考了关于时间与速度的问题,现时间还是相当充裕的,这才松了一口气,旋即下令将航速减缓到巡航状态的17节,以节省宝贵的燃料。

    在这之后,“欧根亲王”号一路上总算是顺风顺水,到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他们已经离制定位置非常接近了。和往常一样,奥波德谨慎的派出了两架ar-196水上飞机进行全半径侦察,半个小时后,其中一架便返航回来并报告在西北方50海里处现一支身份不明的舰队!

    尽管这属于机密任务的一部分,谨慎的奥波德还是下达了全舰戒备的命令,这一下,倒是让舰员们兴奋且忙碌了一阵子。

    鹰

    第004章 - ~秘密援军~

    “发现敌舰六艘、飞机一架!”

    继派去侦察的ar-196型水上飞机发来紧急报告后不久,雷达室也发出了警讯,按照常理,再接下来,就该坚守在桅杆顶上的了望哨兵大声喊叫了!

    训练有素的舰员们,很快在军官的带领下进入了临战状态,大大小小的舰炮迅速调整到最佳角度,鱼雷兵们也手脚麻利的将舰上鱼雷发射管多检查了一遍)不多时,又一架ar-196被弹射出去,这更加增添了笼罩在人们头顶的紧张气氛。

    几分钟之后,天际出现一个黑点,露天炮位上的水兵们还在试图搞清楚它的身份,使用高倍光学仪器的舰员就已经发现,这架水上飞机虽然在体型上与德军制式舰载水上飞机ar-196极其相似,却用了截然不同的白色醒目涂装!

    发现非己方飞机的通报一经下达,舰上的高射炮指挥官以及炮手们神经一下子都绷紧起来。相比于“俾斯麦”号甲板上林立的舰炮,“欧根亲王”号各方面的火力都要“微缩”一些,其中德国海军最有特色的105毫米双联装大口径高射炮为8座,双联装的37毫米高射炮仅有6座,另外还有12门双联装的20毫米机关炮。为了提高防空效率,这些武器被置于一个由fo41k型雷达为核心的初级防空系统指挥之下,而考虑到战斗中可能的损伤,欧根亲王号装备了两具这种火控雷达,一具位于主舰桥上部,另一具被配置在后舰桥,作为后备之用。

    就这样的战斗系统而言,“欧根亲王”号的防空效率在理论上已经达到了这个时代的最高水平,但在实际作战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不管怎么样,以这艘战舰的高射炮群,对付一架“大脚丫”的水上飞机还是绰绰有余的。

    无惧于刺眼的烈日。炮手们不断转动他们地高射炮,好让白色的目标始终处于瞄准具的正点位置,只待上面一声令下,便要在最短时间内把对方撕成碎片。

    一支烟的功夫,不知不觉间就过去了。不明身份的水上飞机,已经由一个芝麻小点逐渐变大,肉眼都可以辨别出它的外形了。那嗡嗡作响的发动机声听起来是如此的令人不安,虽然机身下除了两个大浮筒并没有任何外形类似于炸弹地东西。但在熟悉海战的官兵们地意识里,这样一架飞机带来的潜在威胁绝不是一般炸弹可以比拟的!

    这时候。舰桥上的气氛显然没有下面不明就里地舰员们那样紧张,军官们一个个面带异色,因为他们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那架水上飞机喷涂的标志----那既不是英国的环形徽标,也不是法国的三色徽。更不是美国人带着翅膀的五角星,那是一种并不常见的方块天空蓝,嵌着一颗小小的、充满希望的白色五角星。

    “那是……智利军队地飞机?”

    答对这道问题,需要地并不是多么尖锐的眼光,亦或是无比丰富地阅历。三十年代的德**人,尤其是空军和海军地职业军人,有许多都与那个南美国家有过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那片相对平和地大陆上,智利军队是为数不多的军事劲旅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德裔移民相对集中的国家。二十年代中后期。由于战败带来的萧条,很多德国职业军人都前往海外国家谋生。直到三十年代中期德国大肆扩充军备,数以百计的德**官甚至包括一些小有名气的人物都曾在智利进行过军事方面的交流。两者之间的合作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正因为这些历史地原因。1939年战争再度爆发之后。智利也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同情和支持轴心国地中立国家之一。事实上。自战争爆发以来。德国地远洋运输潜艇一直秘密往返于欧洲与美洲之间。智利地矿物资源就是它们运输地重点之一。这些矿石也对德国地战争行为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看。它掉头飞走了!”一位不明就里地少尉军官语气显得很是焦急。或许在他看来。聪明人不该就这样放那架已经探明己方情况地飞机离开。好在舰上军阶最高地几位军官已经提前获悉了这意外海上遭遇地“内幕”。不然地话。他们将有可能一举击落由德国飞行员驾驶地sn39b型水上飞机----一种和德国海军制式ar-196仅有细微区别、由巴西施雄鹰航空制造地水上飞机。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早先派去侦察地ar-196返航了。飞行员显然也得到了礼貌地待遇。至少那架灰色涂装地水上飞机上没有哪怕一刻窟窿眼。根据飞行员地仔细观察。那支舰队悬挂地正是智利国旗。从舰型上看。有两艘非常类似于德国海军地柯尼斯堡级轻巡洋舰。另外四艘属于驱逐舰级别。外观上和德国海军地1936a型驱逐舰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随后返回地第二架ar-196上地飞行员。也证实了前者地侦察报告。现在。倒是舰上中层和低阶地军官们迷惑不已了。

    没过多久。那支智利舰队进入到“欧根亲王”号地视距之内。普通舰员们也得以一睹那支奇怪舰队地真实面目----有了之前与英美舰船混杂地船队遭遇地经历。官兵们倒也对这种绅士之间地沉默有了心理准备:他们一方面做好随时开火地准备。另一方面又不至于紧张到错误地拉动炮绳。

    抵近之后。舰员们惊奇地发现为首地那艘战舰桅杆上。醒目地智利海军旗缓缓降下。取而代之地是他们最熟悉不过地德国海军旗!

    这一突然而来的换装表演,惊得“欧根亲王”号上的官兵们目瞪口呆,就连他们的舰长奥波德现在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过,在第一艘战舰升起德国海军旗之后,后面五艘也相继作出了换旗的举动,短短一分钟之内,一支由两艘轻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组成的舰队就“加入”到了德国海军之中,这对于轻型舰艇极其缺乏的德国海军而言,绝对是个有力地补充!

    “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身旁的军官非常吃惊的问。这下子倒是提醒了奥波德,他立即让参谋官给自己做好全舰广播的准备。两分钟之后,各个舱室、战斗位置上的舰员都清楚的听到了他的声音:

    “军官们、水兵们,大家不用惊慌!这些舰艇是几个月之前从德国本土出发、前往南美海域进行作战的,我们地任务,就是率领他们前往比斯开湾!由于他们所执行的是非常机密地作战任务,所以,全体舰员务必严守机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一点消息,否则将被送上军事法庭并给予严厉的惩罚!我的讲话完了!”

    说谎显然不是奥波德擅长的事情。但他必须遵照那份机密文件完成自己地使命、在这之前,他只是听说过德国海军曾出资在南美开办了一家大型船厂,并在战争爆发之前建造了一些试验潜艇,等到战争临近之时。这方面的消息竟像从来就不存在一样,即便在人们饭后的只言片语中也不再出现。

    不一会儿,对方为首的那艘轻巡洋舰打来旗号:a舰队接受你舰指挥!

    虽然还从未指挥过这样规模的舰队,奥波德也不至于慌了手脚,他让传令官发去第一道命令:以我舰为首排成纵队,保持17节航速!

    对方果然遵照命令执行了,那一丝不苟的态度和一般的德国舰艇简直没有区别。

    在与几名接触过“融合计划”的参谋军官商量之后,奥波德又给对方发去信号:请报来各舰战备状态!

    他们原本以为对方只会报来一些没有特定意义地代号。因为“融合计划”地脚本中并没有提及它们的舰名或是代号。更没有对它们地技术性能和数据作出任何备注,以至于在见到它们的庐山真面目之前。奥波德只知道自己要接应地是一支代号a的舰队!

    “柯尼斯堡”号,一切正常!

    “莱比锡”号。一切正常!

    “迪特尔冯勒德尔”号,一切正常!

    “汉斯吕德曼”号。一切正常!

    “赫尔曼库纳”号,一切正常!

    “卡尔加尔斯特”号,一切正常!

    当通讯官报来这一系列舰名地时候,看得出来,他自己都是满脸的惊讶。这些舰名无一不是德国海军现役舰艇,其中三艘驱逐舰随同主力舰队参加了著名的海峡冲刺行动,另外三艘舰艇则参加过挪威之战,并在那场意义深远的战役中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创伤。

    奥波德和他的参谋们同样感到惊讶,虽然外形相近,但在几百米的距离上他们还是能够辨别出一些不同之处的,如果他们没有搞错的话,那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