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生六零年代

53.田园之乐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女生文学 )    叶青先到,随后赶来的就是初来新南市遇到的那位老大爷。

    “祖宗留下的基业,舍不得啊!”老人说的诚恳。

    老大爷姓沈,杏林世家,他本人解放前也是有名的老中医。解放后在市人民医院工作,房子产权还是他的,后来赶上前两年日子不好过,咬着牙卖了换红薯活命。

    这两年环境稍稍好点,家里两个儿子今年都上了班。虽然在城里住着医院分配的独门小院,比一般人家都宽敞,但沈老还是心心念念想把老房子赎回来。

    祖宗留下的基业,断在自己手里总是难以心安。

    叶青理解,虽然自己先到的生产队,还是礼让退到一旁,示意原房主先谈。

    老人感激地冲叶青点了下头。

    没有专业中介,规矩也不讲究,现房主张老汉就和原房主沈老直接谈。生产队的干部作见证,两家的子女也都站一旁听着。

    “老哥哥是房子的原主,您开个价吧,只要合适,房子就物归原主,就当是这两年我替您保管了。”张老汉显得很仗义。

    沈老点头,慎重从内衣口袋掏出手帕,里面裹着两沓十元大钞,整整二百块钱。

    “张老弟,卖房子时候的情形大家都知道,当时的价钱不算数,你看看,我现在用二百块赎回来行不?”

    张老汉吸着水烟点头:“够多了!房子不够分,我主动要求自己解决住房,远点也无所谓,钱不够就全家凑,坚决不给组织添麻烦!”

    一席话,屋里的人都放下疑惑,神情瞬间放松下来。

    老队长摇头:“城里啥都好,就是住的太憋囚啦!”

    “叶同志,你真的要买啊?这么一大笔钱好不容易凑的吧?多不值啊!”杨连长心直口快。

    叶青当然清楚值不值,现在根本不是买房的时机。以后二十年中几次政策变动,这房子随时都可能不属于自己,一千块也随时会打水漂。

    不过叶青觉得,居家过日子不能事事都拿经济衡量值不值,她买房不是投资,是消费。

    二十年她可等不及,光阴寸金。

    房子现在买下来她可以带着田婆婆贾工农家乐,和徐友亮养猫放风筝看日出……

    田园之乐此时享受才有趣,七老八十了那叫归隐。

    不过话说回来,最值的还是房主张老汉,也许再晚点,不住人的房子可就不是他们家的了,这可是白捡的一千块钱啊。

    张家大嫂见杨连长拆台,怕到手的钱泡汤,马上反驳:“啥值不值的?叶同志这是发扬风格,再说了,没房子住你让人咋结婚?晚几年还耽误生孩子呢!一年生一个,三年抱俩,账得这么算!值!”

    叶青笑,瞧瞧,只要是女人就都知道这个道理。

    一屋人都看向张老汉,房主还没表态呢,到底卖不卖啊?

    叶青也纳闷,到底卖不卖啊?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等到房财两空,保准你后悔一辈子。

    张老汉盯着桌上的钱都看傻了。

    老队长咳嗽一声:“老张头!你到底卖不卖!给句痛快话!”

    张老汉猛的醒过神:“卖!”

    张家人眉开眼笑,沈家爷三个表情各异。沈老坦然对叶青笑笑,和众人告别,领着两个儿子离开。

    叶青笑道:“老队长,谢会计,那就麻烦你们给办下手续吧?”

    双方买卖自愿无争议,手续自然也顺利。

    谢会计当场数钱,点算清楚交给张老汉,收据上按了手印交给叶青。然后起草一份买卖合约,无非是某某公社某生产队的某某,自愿将某处房屋售卖给某某,房款多少多少据已结清。一摸一样的抄写了两份,双方签名按手印。

    其中一份贴在原来房证的后面,叶青扫了一眼,那张还是土地契约,上面竖行写着土地多少尺,上面房子多少间多少棵树……后面贴着一厚沓的各种手写证明。

    合约签完,几个人又去乡里办正式房产证。

    房子产权证还是沈老名字,但是私下交易协议却是生产队和张老汉的,现在叶青过户只要这两方到场就行。

    一路上,张老汉紧紧抱着胸前的褡裢不松手,四个儿子也时刻不离他们爹左右。

    叶青和老队长一路聊天,打听村里的情况。

    乡公社不远,走了半个钟头就到了。

    乡里的办事人员拿出空白两份房屋契约左右看着犹豫,他不知道要填哪份!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