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回到晋朝当屠夫

第143章 龙马雪毛,珠袍紫毫(一)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一如既往的襄国城让冉闵感到亲切,虽然这里还是羯人的天下,但因为石虎迁都的原因,大量羯人贵族都已经离开了襄国城,改居邺城,甚至于一些在襄国城家大业大的贵族不愿意离开,都被石虎一道命令,强行迁移了。要说这个时代,各个胡人皇帝最喜欢干的事情,好像就是迁移民众了。在历史上还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某个胡人首领称帝之后,打算学汉人,定个首都。结果呢,那皇帝的老娘跑出来说,咱们国家的人(其实就是些游牧民族)本性就是迁徙的,若是定下个首都来,万一强敌打来,大家就要固守首都,最后死的一个不剩,还是不要定都,大家跟以前一样,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来的好。最终的结果,皇帝居然采纳了自己老娘的意见,继续保持迁徙的习惯,这不是个笑话,而是真正的历史,由此可见,迁徙,对于胡人来说,根本就是本性,是镌刻在基因序列当中难以磨灭的。

    以冉闵的身份,大摇大摆的带着百把人马进城那是很正常的,城门口的守卫也不敢去留难这个新晋的皇太孙,眼瞅着要过年关了,到时候冉闵肯定要赶去邺城,接受皇家的册封,正式成为皇族成员,改姓为石。

    “张妈,我回来了!”

    跟着冉闵进入冉家的都是管令杰属下的撼山军士兵,至于花帽子营,冉闵压根就没有管他们,不等进城就撵散,打发他们隐秘行事去了。撼山军是一定要带在身边的,冉闵也不知道自己在密云山的事情有没有走漏,带点士兵在身边总是有备无患,张妈还有下面的三个弟妹的安全,冉闵自然是要考虑的。

    经过统计,石涂麾下的士兵活着的还有1438人,其中有672人在襄国城有家属,还有一些的家眷是散居在襄国城外面。冉闵眼下首先要做的,就是想法将这672户汉人,偷偷的迁移出去,大部分送到管家堡,而剩下的送去清风堡。

    而襄国城外的那些亲眷,老实说在没有完整户籍制度的后赵国里,还真是不用太担心,恐怕就连石涂这个垂直领导都不知道手下的家属具体居住的位置,就更不用说军部那些人了。

    冉闵当然是不能亲自参加这种工作的,好歹他现在是后赵国的北中郎将,同时还有皇太孙这个身份,人家李志飞送了大礼,冉闵总要去走动走动,回个礼之类的。

    “哎呀,中郎将来了,中郎将来了,稀客,稀客啊!”作为城守,李志飞一向是来的最早的一个,也是站在最里面的一个,只不过听到冉闵的名字之后,李志飞也不拿架子,笑吟吟地迎了出来。

    虽然冉闵的职务是北中郎将,在襄国城里算不上顶阶的职务,但他还有个皇太孙的身份在,所以李志飞在安排座次的时候,也是煞费苦心,将冉闵排在了第三把交椅上。

    客气一番之后,冉闵也坐了下来。

    石宣这一走,襄国城就是山中无老虎,李志飞称了霸王。大小事务一应由李志飞决断处理,不入流的官职任免也是李志飞一锤定音,权利可谓是极大。冉闵就是个武将,再加上他对朝政始终没有涉略,所以坐在第三把交椅上,就老老实实当了一台摄像机,只看只听不开口。

    不知道是不是冉闵的动静让李志飞注意到,原本还要继续的会议被李志飞提前中止,随后,李志飞邀请冉闵共进午宴,冉闵也没有拒绝,跟着李志飞回了家。

    一想到其中的种种,开宴之时,冉闵就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就连跟李志飞说话,也显得有些飘忽。

    李志飞终于按奈不住,开口问道。

    对于冉闵的问题,李志飞倒是毫不隐瞒,“冉大人乃是当世猛将,又是堂堂皇太孙,自然是不用为财物之事烦恼,事实上皇族上下除开每年朝廷拨付的费用之外,还有封地的物产,只是冉大人刚刚接触这些,不太熟悉。当初冉大人您要不是选择了一个最差的下越郡,你完全可以在册封之后,就在封地里收一次‘开迎税’,此乃是我后赵国的惯例,冉大人如此做也属正常,不会有人弹劾,岂不是就解了眼前的燃眉之急?”

    可是李志飞也说了,除非是富饶的封地,搞一次“开迎税”问题不大,不会让封地里的农户产生不满,但是像下越郡那样本来就已经是穷的叮当响的封地,再要是狠狠的收刮一次,恐怕会闹出民变来,到时候朝廷里多少会出现一些弹劾冉闵的声音,而此时冉闵还没有接受正式的册封,事情就会比较麻烦,撞上石虎心情不好时,恐怕直接降罪冉闵也是可能的。

    所以他摇头道:“不妥,这种事情还是不做为好,李大人可还有其他门路?”

    李志飞眯起眼睛,望着冉闵。

    :.。4m.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