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领导者

三、传言之下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市委石书记办公室。

    “人家叫你于大炮,我看也没什么不好,企业改革需要炮声隆隆开路,经委长期以来的沉闷也需要大炮震动一下。等你把情况摸透,班子需要调整,中层干部需要调换,你拿出一个意见,市委既然派你去,就决不会让你孤军作战。”

    于秋实:“请石书记放心,我会谨言慎行的。”

    石书记:“我倒不担心你放炮,你敢放炮就说明你是经过认真思考的,我担心你嫉恶如仇,喜怒于形色,会让人一眼看穿你内心世界,遭人暗算。”

    王市长办公室。

    “老于啊,你知不知道人家送给你一个雅号叫于大炮?新到一个单位,就六十几人,可比你那个万人大厂复杂多了,尤其是你针对选举省党代表的事放炮,总让人有点不避嫌的感觉。今后,工作上你尽管放炮,我做你后盾,涉及个人,最好是‘王顾左右而言他’,不给小人留尾巴。你可是石书记钦点的干将,可别给石书记造成负面影响啊。”

    于秋实:“谢谢王市长,我一定总结经验教训,但是,禀性难移,请市长多帮助。”

    市委常委、副市长钱进办公室。

    “于主任,听说人家给你起个外号,叫于大炮?我跟你说,机关不比企业,企业厂长习惯命令式工作,机关还要讲商量,工作要商量着来,急不得。我告诉你,机关的人大都是有背景的,你不知道他的靠山是谁,一不小心就可能得罪他,说不定在哪件事上找你。唉,经委比不得你那万人大厂啊,这里是庙小神通大,坑浅王八多。你说你来这个鬼地方干什么?我宁肯当你那个厂长也不干这遭罪、闹心的副市长。企业喊穷,向你要钱,职工上访,要你口供。我这个市长啊,名字好听,其实是丐帮帮主领着一群叫花子。”

    于秋实与钱进副市长早就很熟悉,当他担任工厂一把手时,钱进已经是主管工业的副市长了,虽然化工厂是省属企业,但是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因为企业在地方,吃喝拉杂睡都离不开地方政府,而且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上也需要中央、省属大企业支持,况且化工厂上缴的的税收也是市政府重要财源,在于秋实当副厂长、总经济师时,就与钱进副市长打交道了,当了一把手后,自然来往更多了,钱进副市长给于秋实的印象是“朴实厚道,平易近人,办事利落”,所以,对钱进市长似乎离开原则的一番知心话,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而觉得挺顺耳。

    于秋实从内心感到钱进市长关心自己,于是也就实实在在地说:“官场上,我是一窍不通,以后还得钱市长多指教。”

    于秋实办公室。

    他正接电话:“吴厂长啊,什么?你也听到我的外号了?哈哈,于大炮就于大炮吧,也得轰一轰机关衙门作风了。今晚?行,我去。”

    经委综合处。

    夏处长关上门,神秘地:“你们知道吗?听说于大炮让钱市长批评了。”

    外资处郝君处长:“别瞎说,他刚来没几天,能有什么错误让市长批评?”

    夏处长:“大会放炮呗。”

    郝君:“我看那炮该放,干嘛投人家反对票?变相整人呢。”

    食品处邹处长:“我看于主任这人不简单,敢说、敢作、敢为,光明正大,以后,有些人再当业余评论员、地下组织部长,要准备挨炮轰了。”

    郝君:“邹姐对于主任情有独钟啊?听说于主任丧偶未续,要不要我当红娘啊?”

    “你在瞎说,看我不撕破你的嘴,谁像你一肚子花花肠子?表面上正人君子,看见漂亮女人走不动步。”说着就去打他。

    晚间下班后,机床厂招待所。

    车刚停下,机床厂吴厂长就拉开车门,对着走出来的于秋实开起玩笑:“欢迎于大官人驾到。”

    于秋实打他一拳“赶快跪迎本官。”

    吴厂长用手一指:“你看那那些铁哥们都来了,你敢叫他们跪迎?看不砸碎你的狗头。”

    于秋实一看,十几位各个企业领导都在台阶迎他,他那敢怠慢,跑步迎上。

    别小看是企业招待所,厨师都是送出去培训,拿一级或特级证书的,酒都是市场搞不到的真品茅台、五粮液。一张两米直径旋转式大圆桌,坐十五个人宽宽敞敞。

    吴厂长拉着于秋实到主宾席就座,他坚决推辞,还是化工厂韩厂长一句话:“按老规矩——年长者为尊。”

    于是机床厂卫书记五十七岁,自然坐在首席,依次排列,于秋实五十二,排第五,化工厂韩厂长和机床厂吴厂长四十出头,位居末尾两席。

    酒桌上,卫书记首先提议,“于厂长调到市经委,虽说不是提升,但是重用,算是荣转吧,为此,大家一聚,希望你步步高升——干杯。”

    大家无拘无束,气氛融洽,全然没有企业领导和政府官员之间的那层说不清、道不明的“膜”。或共同举杯、或个别“交流”,推杯换盏。

    于秋实在频频举杯、碰杯、干杯中,请各位兄弟指点“怎么干?”

    他讲了选举省党代表落选,听石书记讲,经委关系复杂,班子不力、队伍难带的情况,最后说:“请各位指点迷津,这里我先谢了。”

    企业领导之间就是不会客气,何况在酒桌上,长城公司赵总说,“你能改变‘衙门’作风,就是头功,”

    化工厂韩厂长在老领导面前,更是直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你老兄有体会。可别丢了要饭棍子打‘花子’。我就建议老领导提拔干部,到企业来听听意见。”

    机床厂卫书记说,“如果你从调查、调整、理顺关系,解决历史遗留入手,你必定陷进‘关系网’不能自拔,就象文革打派仗,站在那边都不对,支持谁都有对立面。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还是向前看。对干部,不要追究你去之前的表现,因为环境决定行为,许多人可能借你去之机,完全变个人,领导与部下矛盾往往是领导激化的,所谓‘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楚王好舞剑,国人皆伤疤’。”

    他听得有道理,就站起来,端着满满一杯酒,“感谢各位,指点迷津,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说完就一饮而尽,众人鼓掌。

    卫书记接着说,“经委是企业的婆婆,最根本的任务是抓企业运行、市场和改革,你就抓住这些不放,从中看谁干事,能干成事,谁玩虚的,玩邪的,以工作来识别人。” 卫书记条理分明地说,“你千万不要搞自己的小圈子,你的人就是干事的人,不要管过去他们是那派的,正派人还是绝大多数,任何单位都如此。你过去常讲,提拔干部和交朋友是不同标准,望你继续实践自己它。”

    郑书记补充,“政府不同于企业,企业虽然从职工生孩子到爬

    ‘大烟囱’都管,但是还是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以经济效益为目的,什么事情都是急的,讲究快节奏。政府就不同了,它讲究的是‘为官之道’,没有硬指标,什么事情都需要三思而后行,徐缓处之,千万急不得。企业是打‘少林拳’,政府是打‘太极拳’。企业干部往往就在这个‘急’‘缓’上跌跟头。”

    于秋实感到温暖,这些肺腑之言一扫心中的疑虑和烦恼,他似乎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根据具体情况,既打太极拳,也要打少林拳,算是打“花拳”吧。

    他举杯:“那我就打花拳。”

    “好,刚柔并济,打花拳。”卫书记赞同。

    市冶金制品厂胡厂长说:“打花拳可别打花了眼,把弟兄们打得鼻青脸肿。”

    卫书记说:“咱们要不让老于打着,就得规矩点,否则,老于可是六亲不认的家伙。”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