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一个伟大的文明!”苏源如梦呓般说道。。
了解到米德什兰迪文明的历史后,她心里感到无比震撼,这是一个一步一步走向宇宙巅峰的强大文明啊,虽然如昙花一现很快淹没在历史长河里,但不可否认它们曾经取得过让人为之动容的成就。
身为地球文明的一员,她在为这个文明所取得的科学成就感到钦佩时,不自觉地将地球文明和米德什兰迪文明作比较。
结果她发现两者在近现代的发展上有惊人的一致,但地球文明能否健康的成长到抵达米德什兰迪文明的层次,苏源是一点底气都没有。
站在她的时间点,米德什兰迪文明是一个已经覆灭超过五万年的文明,在时间长河中,属于被历史“淘汰”的文明,但覆灭了的文明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因为无法适应宇宙的环境而覆灭,就不值得冠以“伟大”的称号。
事实上发展如米德什兰迪这样的文明,一般的“优胜劣汰”丛林法则已经不怎么适用。对于已经掌握了空间运用、拥有曲率航行能力和几近无限能源的它们而言,生存的压力已经十分微小,即使碰巧某个星球不适宜它们生存,它们也完全可以从容地选择其它星球。
但米德什兰迪文明还是覆灭了,造成这一后果的可能性不外乎两种——战争或者一场突如其来的宇宙大灾难。
如果是战争,那么与它交战的对手必然也是一个科技发展到极致的文明,不然很难消灭掌握了空间技术的米德什兰迪文明。如果战争假设成立。也就是说当时还存在着一个不亚于米德什兰迪的文明?
但从杰恩瑞讲述的历史中,苏源知道米德什兰迪文明在以空间为主体方向的前提下。各个方面都堪称极致,杰恩瑞的自豪不像是夹杂着被另一个文明击败过的信息。那么她有理由相信不是战争覆灭了这个文明,最大的可能还是宇宙中变幻莫测的“超自然”现象!
“宇宙对于冒险者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存在太多可以挖掘的东西,同时它对安于现状的生命来说又是一个充满不测的恐怖怪兽,谁也不知道日落之后将会面临一个怎样不一般的黑暗。”
“我们的母文明由弱小走向强大,并且将探索的范围不断扩大,其间我们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文明,有善良而强大的高等级文明,我们与它们进行沟通、交易、交换科技成果。它们也不吝赐教地给予我们指点;还遇到过与我们相当,但极富侵略性的暴虐文明,我们与之经历过战争,并成功消灭了它;还遇到过对于我们而言十分弱小的文明,这时我们不妨充当了一回善良而强大的前辈……”
“这一切是多么美好,文明的历程就是一卷不可预知内容的灿烂卷轴,眨眼间,我们的母文明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短短几万年甚至超越了那个曾经指点过我们的已经有上百万年文明历史的善良文明。成为了宇宙间最为黑洞不是星体,黑洞也不是洞,黑洞同样没有大小,黑洞其实就是一个没有规则的奇点,它自诞生之初就有一个特定大小的引力,这个引力十分的大,以至于连光线都无法挣脱它的拉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黑洞大小,实际上指的是黑洞的视界大小,在视界线上,物体的逃逸速度等于光速,低于光速的物体,则被黑洞的引力拖向视界内未知的黑洞奇点。
我们都知道,宇宙大爆炸起源于奇点,奇点本身没有规则,没有时间、空间的物理定义,既然没有时间、空间定义,所以奇点没有大小,同样也没有“奇点之前”这种说法,又由于宇宙始于以奇点为开始的大爆炸,所以奇点也是时间的。
那么黑洞之内存在的奇点,虽然在黑洞之内,但它没有大小的概念,它完全可以是另一个宇宙的整体。在黑洞中,空间、时间发生颠倒,黑洞的半径变为时间轴,大小是一种类似外界的“时间”的抽象概念,即黑洞是一个以时间为“实体容器”,以空间轴为发展方向“熵增”的奇怪区域。
那么降维的作用对黑洞有效吗?结果自然不得而知。
杰恩瑞一脸痛惜道:“遗憾的是,母文明的自救失败了,黑洞果然不是轻易能被降维的存在,黑洞依旧顽强的待在它原本应该待的地方。面对整体性的失败,母文明已经在劫难逃。”
“……而且更加恐怖的事情也发生了,因为要为数量庞大的超级机器提供超负荷运行所需的能量,需要数量众多的空能发动机一起启动,这就导致母文明所在的区域实质上进行着大量的高维空间被降维的情况,造成了空间的极度不稳定。”
“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不知为什么苏源脑海中出现了这么一句话。
米德什兰迪文明以空间技术见长,但最后的覆灭也很有可能就是源自空间破碎!(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