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足7%的利差,天下竟有如此美事!
这时候,纽约的股市想不暴涨都不可能了。
此时的美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人民被鼓励拿出所有的积蓄来进行股票“投资”。甚至连华盛顿的政治家都被华尔街的大佬们动起来了,财政部长梅龙(me11on)在一篇正式的讲话中向人民保证纽约的股市不算高,柯立基总统拿着银行家们为他起草的讲稿向全国表讲话也说股票还很安全。
1928年3月,美联储的董事在回答参议院的质询时对于证券商贷款是否过高时回答说:“我不好说证券商的贷款是否过高,但是我肯定他们(证券商)是倾向安全和保守的。”
1929年2月6日,英格兰银行的诺曼再次神秘地来到美国,紧接着美联储开始放弃1927年以来的宽松货币政策。英国的银行家们似乎是做好了一件大事的准备工作,美国方面出手的时机来到了。
1929年3月,美国金融教父保罗.沃伯格在国际承兑银行的股东年会上出了警告:“如果这种毫无节制的贪婪继续扩大的话,最终的崩溃将不仅会打击投机者自己,而且还会使整个国家陷入衰退。”[4.25]
保罗在整整三年的“毫无节制的贪婪”的岁月里保持着沉默,现在突然跳了出来厉声警告,由于他的影响力和地位,他的讲话一经纽约时报报道,顷刻引起了市场惊恐。
对股市的最后死刑判决是在1929年4月2o日,当天的纽约时报头版头条布了一个重要消息:
联邦咨询委员会在华盛顿的秘密会议
联邦咨询委员会已经形成了决议并提交给美联储董事会,但是他们的意图仍被严加保密。联邦咨询委员和美联储董事会的下一步动向仍然被一种深深的神秘气氛所笼罩。这次不同寻常的会议的保密措施非常严格。记者只能得到一些模棱两可的回答。[4.26]
1929年8月9日,美联储将利息提高到6%,紧接着美联储纽约银行将证券交易商的利率由5%提高到2o%,投机商们顷刻陷入资金陷阱,除了不顾一切地逃出股市别无出路。股票市场局面急转直下,犹如江河决堤一般卖单在1o和11月横扫整个股票市场,16oo亿美元的财富立时灰飞烟灭。16oo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呢?接近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产的数量庞大的全部物资的总和。
一位当年华尔街的证券商是这样描述的:“经过精确计划,纽约货币市场上投资股票的贷款供应量突然急剧减少所造成的1929年危机,实际上是国际金钱大亨们算计好的针对公众的‘剪羊毛’行动。”[4.27]
面对满目苍夷的美国经济,纽约时报193o年7月4日不禁出这样的哀叹:“原材料商品的价格跌落到1913年的水平。由于劳工过剩,工资减少,总共有4oo万人失业。摩根通过控制纽约美联储银行和华盛顿平庸黯弱的联储董事会来控制整个美联储系统。”
华尔街不断通过金融危机来翦除异己,从193o年到1933年,共有8812家银行倒闭,绝大部分敢于和纽约5大银行家族分庭抗礼、对美联储系统不买账的银行纷纷破产。
9.策划大衰退的真正图谋
毫无疑问,1929年的股票暴跌是在1927年的秘密会议上就敲定的事,由于纽约的利率被人为地压低,伦敦的利率被有益地拔高,两地之间的利差导致美国的黄金流向英国,以帮助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恢复金本位。
其实,欧洲的金融家早就知道以通货膨胀的手段掠夺财富的效率要远胜于放贷所得到的利息收入。以黄金作为货币放的基石,并且纸币可自由兑换为黄金,这一切无疑会大大制约银行家放手使用通货膨胀这种高效能武器的效力。令人困惑的是为什么当时以英国银行家为代表的欧洲金融界要恢复金本位呢?
原来,国际银行家们在下一盘大棋。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战败而告终,庞大的战争赔款当然不能由德国罗斯尔德家族和沃伯格家族银行来承担,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大一笔国难财。所以,第一步棋,就是由德国银行家启动通货膨胀这部财富绞肉机来迅掠夺德国人民的积蓄,人类第一次见识了级通货膨胀的威力。从1913年到1918年,在战争期间,德国货币行量增加了8.5倍,德国马克相对于美元仅贬值了5o%,从1921年开始,德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放量呈火山喷的态势,1921年比1918年增加5倍,1922年比1921年增加1o倍,1923年比1922年增加7253万倍。从1923年8月起,物价达到天文数字,一片面包或一张邮票的价格高达1ooo亿马克。德国工人每天的工资必须支付两次,拿到钱之后要在一个小时之内花出去。[4.28]
德国银行家血洗中产阶级的储蓄,使大量社会主流人士一夜之间沦为赤贫,从而奠定了日后纳粹上台的群众基础,并深深种下了德国人对犹太银行家的痛恨。比起187o年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的境遇,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