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已之下,景国妥协,让出礼司,由庆官把持,同时其余各司的司正、左司正和右司正的三位主官中,必然让庆官担任右司正,而且左司正也必须是象州本地人,只有司正可由景国其他州的官员担任。
景国已经做出极大的退让,并承诺十年后若象州安定,逐渐增加象州人官吏的比例,并且愿意让象州人担任象州牧,对象州官员和读书人的待遇,远远比庆国对象州更好。
庆国统治象州期间,有许多严苛的规定,不仅州牧、都督和院君必须由庆国人担任,各司司正、左司正、右司正以及各府知府和同知,也必须由庆国人担任。
即便七品的知县,一开始也有九成由庆国人担任,后来庆国“开恩”,规定三五的县城可由象州人担任知县。
换言之,当年庆国统治时期,七品以上的官员中,九成都是庆国人,一成是象州人。七品或以下的官员,象州人才占据较大的比例。
景国现在给象州的待遇已经远远超出庆国,可即便是这样,象州那些反景国的庆官或读书人还跑到论榜大肆攻击景国,说景国不给象州人权力,说自己永远是庆国人,说怀念庆国云云,即便有节日也悬挂庆国的国旗,跪拜庆君画像等等。
最可笑的是,在景国与庆国交接象州政权之时,一部分象州人竟然要求庆国人继续担任法司、刑司和礼司的司正,反对落后的景国玷污象州公正的法司、刑司和礼司。
此事一出,天下哗然,景国许多官员纷纷表示,若景国真的羸弱不堪,这种事可以忍,即便忍也要规定出时限,若是不加限制全盘接受,那简直是一国的国耻,任何国君若将一州之地的司法之权让予他国人,不如退位让贤。
一位官员甚至大声疾呼,若真出现这种情况,那所有人都可以说象州不属于景国。
此事本来不至于继续闹大,但左相一党竟然支持,从而在朝会上引发大乱。
左相党的最大理由就是,让象州树立一个榜样,毕竟景国被吞并的不止一州,如此一来可以让其他州相信景国不会压榨重新回到景国的旧州。
这个理由让许多原本反对的官员沉默,毕竟这种说法很有道理。
正常的景国人十分愤怒,大骂这些象州人,只有左相党那些随时准备叛国的人称赞这些人,称赞这些庆官。
象州除了长江流经,还有一条极大的长江支流,名叫无香江,于是一位景国翰林抨击那些象州人“自甘为奴,让香江无香,让象州如犬”。
就在朝会当天,文相姜河川掷地有声道:“象州,是方虚圣拼命夺回来的!若继续让庆官官员治理象州,那便是在喝他的血,吃他的肉!既然方虚圣拼着性命夺回象州,我们便拼着性命守护象州的完整!”
至此,左相党之外的所有官员支持姜河川,景国用一次朝会便否决了那些象州读书人的奇葩申请。
这件事发生时,方运还在殿试,无法参与庙堂之争。
但现在,方运是象州主宰。
方运扫视严悟与其余庆官,目光淡然,却充满彻骨冷意。
“礼司哪里会审案,此事便交由法司单独审理吧。另外,本官将上奏刑殿与内阁,以象州为试点,将监察司分为监察司与州检察院,前者监察百官,后者检察案件。”方运道。
一些官员听到方运的第一句话原本想出言反对,继续试探方运的底线,可听到方运说完,无一人敢开口反对。
(。)
第1626章 布局象州
本书籍由 qgkan520/ 提供下载
仅仅“刑殿”两个字便堵住所有官员的嘴,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想起方运和刑殿的关系有多密切,即便是方运想分割刑殿为“刑殿”和“法殿”,法家大多数读书人依旧支持方运。
都说法家之人没有私情,不会徇私枉法,但是,方运明显在帮助法家,在增强法家圣道,为了法家圣道,法家人有充足的理由偏向方运。
没人敢确定方运是刻意提到刑殿还是无意,但无论怎样,谁都不敢冒这个险。
谁也不想当象州第一个被方运动用刑殿捉拿的官员。
董文丛立刻道:“我朝监察院向来有监察百官与百姓之职,但过于重官员而轻百姓,常有偏颇。您将监察司一分为二,莫非是为加强监察百姓?”
方运笑了笑,道:“是为让刑司、法司、监察司与州检察院各司其职。”
在场的所有官员都无法理解方运的意思,但许多人隐约觉得,方运所说的事非常不简单,极可能涉及法家圣道。
更有敏锐的官员发现方运说“州检察院”,怀疑可能会有府检察院或县检察院,甚至可能有国检察院。
庆官们都看向庆官明面上的领袖,礼司司正聂长举,象州翰林,当年被庆国打压,郁郁不得志,在景国接手象州前,庆国突然委以重任,于是此人立刻变成反景急先锋。
这些庆官都知道,聂长举身为庆官之首,私下里没少攻击方运,什么脏话都骂得出来,若是此刻真有人敢站出来反对方运,也只有他了。
但是,聂长举并未开口。
众多庆官暗暗叹息,显然,这位翰林也不敢贸然得罪方运。
“法司司正何在?”方运问。
“下官在!”一位年过五十的法家进士走了出来,方运看了一眼,微微一笑,此人曾经在景国大理寺任职,去过宁安县。
“蒋司正,复兴社一案,便交由法司审理。不过,凡事要有章程,既然复兴社员非官员,理应由检察院出面。刑司司正与监察司司正何在?”
“下官在。”两位曾经在京城刑部与监察院任职的进士出列,都与方运相互认识,都曾去过宁安县。
为了方运能安稳治理象州,太后等人全力以赴,把象州主要官员全部换上信得过的人。
方运看向监察司司正蔡源,道:“蔡司正,明日你便临时搭建一套州检察院的班子,你任第一任院正。”
“下官遵命。”
方运随后看向刑司司正贾和道:“贾司正,你们刑司当彻底侦查此案,然后把此案相关的细节交由检察院审查,再之后,由检察院决定是否向法司发起诉讼。最后,由法司审理,无论是刑司、监察司还是州牧,都不得干涉!从今日起,法司审理相应案件,其他衙门永不得干预!”
“下官遵命。”贾和的神态有些不对。
其他官员只是疑惑不解,但在场的所有法家人则各个神情恍惚,他们最清楚,若是以后三司按照方运所说的步骤进行,那等于让象州的司法系统进行翻天覆地的革新,若试点扩展,简直是在革新法家。
法司司正蒋正明轻咳一声,道:“总督大人,您所言牵扯甚大,可有刑殿与内阁文书?”
方运道:“明日便会有刑殿文书,至于内阁文书大概要等几日,吾乃两州总督,有先斩后奏之权。”
一些官员差点用白眼去看方运,这话外人听不懂,但官员却明白这简直太霸气了,翻译一下就是:我还没跟刑殿说,但我既然想革新,刑殿一定会下文书支持。至于内阁的文书,他们给我便好,若不给我,不用理会,他们管不着。
蒋正明一看方运已经把话说到这份儿上,立刻道:“下官领命,一定保证法司审判,若有外人干涉审理,下官要么提着自己脑袋见您,要么提着他人脑袋见您!”
“好!”方运轻轻点头。
在场的象州官员无论是景官还是庆官,都极为震惊。
他们不为方运的霸气独断震惊,不为方运的蛮横强硬震惊,而是为蒋正明、贾和与蔡源三人尤其是蒋正明的反应而震惊。
方运所说所做,本身已经够蛮横霸道,把一州试点与革新说得跟酒楼换菜谱一样简单,这可是关系着上亿人的生活,更涉及圣院与整个景国,甚至可能跟全人族息息相关。
可即便如此,即便在刑殿与内阁没有答应之前,蒋正明就敢领命,与方运站在一起,不仅说明蒋正明果断,不仅说明方运有领袖之能,更说明,景国官员无比自信!
革新有危险又如何!刑殿可能反对又如何!内阁可能不同意又如何!
跟着方虚圣就是了!
蒋正明与方运展现的自信,让象州官员无比羡慕,被庆国压制了几十年后,这些象州官员仿佛已经不知道“自信”两字如何书写,这就导致部分官员彻底变成奴才,好好的景国官员不当,非得去当奴才一样的庆官。
方运看了看天色,道:“若是我等浩浩荡荡进城,不知道会堵多久。我看时间不早了,诸位还要去鲁肃阅军楼参加文会,我看不如各自回去准备,阅军楼上再会。”
“谨诺!”众官领命,陆续离开,但还有一些官员留在方运身边。
董文丛道:“总督大人,巴陵未有总督府,还请您移驾州牧衙门,待总督衙门建成后,再移驾总督衙门。”
总督衙门必须要建,这是朝廷的规矩,方运没有反对,只是道:“我就不去州牧衙门了,我去宁园暂住一段日子,宁园乃是江南著名园林,我向往已久。”
在场的官员露出又尴尬又愤怒的神色,董文丛无奈道:“回禀大人,庆国官员在撤离象州时,把能带走的都带走,带不走的都砸了。宁园一片狼藉,修缮后成为普通园林,只是地方大一些而已。别说宁园,就连州牧府的桌椅,他们都砸了不少。”
“竟会有如此荒唐之事?庆国官员是三岁小儿吗?”方运说完,突然想起奇书天地中一些书籍记载,意识到这种事还真不是孤例。
“的确属实。”董文丛道。
“蛮夷虫兽耳。”方运道,“罢了,我先暂住州牧衙门,你这几日替我找合适的住所,到时候我把家人接来居住。至于办公的衙门,暂时也借用州牧衙门。”
“下官这就去办。”
“今天就算了,曾参与完履新文会,明日再忙。”
(。)
第1627章 天下第一楼
本书籍由 qgkan520/ 提供下载
方运与州牧董文丛和州都督方守业同乘一辆马车,前往州牧衙门。
一路上,三人以文胆覆盖车厢,详谈象州秘事。
刚谈一阵,董文丛和方守业就发现方运频频手摸官印,不过并不影响方运说话,两人也就不多言。
方运有些无奈,本来想专心跟董文丛与方守业聊聊象州之事,现在不得不一心二用。
包括刑殿阁老高默在内的众多法家读书人纷纷传书,询问方运之前所说是否属实,因为在那之前方运还没有透露半点口风。
不仅法家读书人,连方运的好友们也纷纷询问。
“我说方革新,象州可不是宁安县,一县之地,如掌上观纹,一清二楚,你可以轻易掌控。但象州有八十余县,人口过亿,官员千百,更有庆官与景官之争,你若革新,怕是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