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权宦

权宦_分节阅读_49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元狩帝穿了雪貂衣,拥着手炉看了一回雪,又牵着寿哥儿安哥儿的手问了功课,安哥儿垂着手有些紧张,虽然背书十分流利,眼睛却带着惧意,时不时看向楚昀,双林一旁看着却知道这孩子怕是私下花了大功夫背诵,虽然面貌的确和当年楚煦略略相似,天赋仪态气质却大不相同,只是小小年纪就被大人硬拗着如此辛苦,真可怜见的,元狩帝大概也有些怜爱,看他背完,赏了些东西给他。

    寿哥儿却是极为爱笑,背书背到不通的地方,自己就笑起来,一双眼睛骨碌碌转着很是慧黠,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虽然比安哥儿功课上略差,却一股天然拙稚,教人喜爱,和元狩帝说话也是叽里咕噜的并不见怕,元狩帝十分欢喜,笑对楚昭道:“朕从前看你信来说寿哥儿是你亲自教养,如今看来倒不像你,你小时候老成得很,寿哥儿你教得好,更有个孩子样。”

    楚昭有些愧色,低声道:“孩儿让父皇失望了。”

    元狩帝笑道:“又不是怪你,你很好。”看了眼一旁的楚昀笑道:“安哥儿也不错,朕如今身子不好,倒希望你们多些皇孙承欢膝下,看着心里也开心。”

    楚昀道:“太子妃身子不好,不过是个贤惠的,如今孩儿后院又有个侍妾前儿有了喜信,正想等稳固些再和父皇报喜。”

    只听一旁福王低笑了声,元狩帝看他也笑道:“旼儿笑什么?你再不娶妃,看看太后都担心成什么样儿了。”

    福王道:“皇上龙体不安,皇祖母也身子不适,我日夜难安,恨不得以身相代,如今日日都吃斋为皇上和皇祖母祈福呢,这后院之事,等皇上和皇祖母大安了再说吧。”

    一时楚昀脸上十分尴尬,他只管炫耀自己子嗣繁盛,却忘了这些日子元狩帝和洛太后都生病,虽说后院之事并不至于要求禁绝,但被福王这么一说,登时就衬得自己十分不孝来,他看了福王一眼,心里正恼怒,元狩帝却只是笑着对福王道:“你也都这么大了,后院侍妾也不少,还当为皇兄留条根儿才是,整日里只是胡闹呢。”

    福王嬉皮笑脸道:“兴许是侄儿没福呢,这也是天意,皇叔父就让侄儿松快松快好了。”

    元狩帝笑吟吟,又转头去和瑞王道:“今儿也不带曜哥儿过来玩玩?虽辈分高了,年龄却是差不多的,正该带来热闹热闹。”

    瑞王楚霄道:“曜哥儿才入了冬便着了凉,不敢带来怕倒带了病气过来。”又微笑道:“我看寿哥儿这身子倒是调养得壮实,不知有甚么窍门?”

    元狩帝笑道:“是,朕记得前年昭儿还和我抱怨过寿哥儿身子骨不够结实,说话慢。”他抱了寿哥儿道:“如今倒是沉实多了,脸色也好,说话也机灵。”又问寿哥儿问:“你在藩地每日做什么呢?你阿爹教你什么?”

    寿哥儿在元狩帝怀中,却也丝毫不拘泥,笑嘻嘻道:“阿爹每日教我写五个字,先生教我一个时辰,然后睡起来,就可以和如意玩啦。”

    元狩帝问:“如意是谁?”

    楚昭笑道:“是只草原上的牧羊犬,寿哥儿小时候身子骨有些弱,我平日也忙,无人陪伴他,教下边人弄了只狗来陪着他,他整日和狗玩耍,身子骨倒也好多了。”

    元狩帝起了兴趣道:“哦?教人带上来看看。”

    楚昭便吩咐人带如意上来,果然一会儿有内侍牵了头半人高极为威猛的大犬上来,毛色鲜亮,威风凛凛,看到寿哥儿却俯首听命,起身坐下都极为服帖,元狩帝笑道:“好狗。”

    一边又对楚昭道:“寿哥儿虽然教养得不错,但你大男人在外始终难以兼顾,谭氏去世也有几年了,如今你后院无人主持中馈,看着也不像,还是当定个王妃才是,你有中意的哪家闺秀,只管和朕说,朕替你做主。”

    楚昭低头道:“父皇做主便是。”

    元狩帝含笑拿了杯茶喝了两口,笑问:“这普洱沏得好,茶谁沏的?倒是不错,该赏。”

    楚昭笑道:“父皇过誉了,不过是今儿父皇驾临,下边人不敢不用心罢了。”

    元狩帝道:“你不知,这茶有讲究,朕好久没喝到这样味儿正的了,是谁沏的?叫来给朕看看。”

    双林站在楚昭后头,从元狩帝夸茶开始,心就已沉了下去,看他一再追问,楚昭侧头笑问身后的他道:“茶水是英顺负责的吧?叫他上来领赏。”话音未落,看到双林脸上神色,却已心里一咯噔。只看双林走出来双膝跪下道:“今儿负责茶水的英顺告病,这茶是小的沏的,小的也不过是尽忠职守罢了,凑巧合了陛下的口味是小的侥幸,不敢厚颜领赏。”

    元狩帝和颜悦色道:“倒是个小心谨慎的人,朕也爱喝普洱茶,如今宫里竟没一个人能泡得如你这般好,色好,香味也都泡出来了,味道也醇厚,你叫什么名字?”

    楚昭勉强笑道:“不过是凑巧罢了,这是傅双林,母后当时赐儿臣的,当时赐了几个,如今也只剩下这一个罢了。”

    元狩帝却笑道:“原来是皇后的人,怪道适才看着有些眼熟。”又凝目看了一会儿低着头的傅双林道:“朕想起来了,你当年也伺候过三郎的吧?当年三郎没的时候,说有个伴读的小内侍下水去救过他,后来昭儿来找朕求过情饶了你,是吧?”

    楚昭道:“是,三郎没的时候,恐母后看着伤心,打发他去御茶房了几年,后来看他勤勉,我身边又没几个细心人,便打发到了我身边,又随了我就藩,去年征狄,他任大宁府监军,于大宁守城有功,因此多有倚重。”

    元狩帝点头叹道:“大宁府去岁以少胜多突围,那捷报朕有印象,原来是这般年轻的监军,宫里如今还在的老人儿也没几个了,还是你母后会调理人儿。”又转头向身旁的逢喜笑道:“朕看御茶房的得喜也不成了,泡的茶竟不如这的好,看来以后朕要喝普洱茶,还得常来肃王府了。”

    这话意思已非常明白,楚昭心里明白自己这下应该表态了,但他喉咙发紧,看着地上跪着一动不动的双林,喉结上下滚动,却说不出话来,楚昀已笑道:“父皇这话说得,不过是个能泡茶的内侍罢了,让二弟将他送宫里专门伺候父皇喝茶便是了,难道还缺个人使唤不成?要是二弟舍不得,我回去调理几个给父皇送去,只是没这么现成。”

    元狩帝看着楚昭笑道:“昭儿才进京,朕就抢了他身边得意的人儿,可有些不好开口。”

    楚昭站了起来垂手,耳朵嗡嗡作响,只听到自己麻木的声音道:“父皇这话儿臣愧惶无地了,儿臣一身皆为父皇所赐,父皇喜欢……儿臣尽其所有,只求父皇龙体安康。”

    第113章 秉笔太监

    双林走到王府书房门口,书房门紧闭着,值守的内侍看到双林来,微微欠身低声道:“殿下谁都不见,也没让点灯,膳房来问过两次要不要送膳了。”

    双林看了眼紧闭的房门,低声道:“你先下去吧,我来试试。”

    内侍走后,双林轻轻敲了敲门:“殿下?是我。”

    书房里头静悄悄一片,毫无反应。

    双林低声道:“逢喜公公让我明天卯时到宫里内务司报到。”

    依然沉寂,仿佛书房里根本就没有人。

    双林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摸了摸门,道:“原本该给您磕头辞别的,既然殿下不想见,那我就隔着门磕过头好了。”说罢他双膝跪下,隔着门才伏下身,就听到了门打开的声音,然后一只有力的手拉住他的手臂使劲往上提,他的身子收势不住,整个人往门里一冲,撞入了一个结实的胸膛上。

    门在他身后关上了,屋里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炭盆应该也没点上,和外头一样冷飕飕的。

    双林背靠着门,被紧紧抵在了门上,感觉到了楚昭胸膛急促地起伏着,呼吸轻拂在他额头上,他微微抬了头:“殿下?”

    楚昭低了头,在黑暗中准确地吻上了他,这吻急躁紧迫,充满了不安和委屈,双林手抵在他的胸膛上,只能微微张了嘴承受。

    然而如同他的突如其来一般,这吻又突如其来地中断了,楚昭不发一语,将手臂越收越紧,双林甚至感觉到了疼痛和呼吸困难,楚昭头靠在了双林的肩窝上,双林听到了他急促地呼吸声,伸了手反抱他,不小心手背触到了楚昭的脸颊,感觉到了那里湿凉一片。

    两人在黑暗中依偎了一会儿,楚昭却始终没有下一步行动,一句话都没说,双林久久得不到回应,低声道:“殿下,今后要多保重。”

    楚昭依然抱着双林,力度却已松了下来,双林轻轻挣开,推了门走了出去,外头新月一弯,院子里冷冷清清,双林回头看了看漆黑浓重的屋里,慢慢走回了自己院子里。

    他在院子口遇上了英顺,英顺神情复杂,双林心情低落,也不想和他说话,低了头走过去,英顺却叫住了他:“不管你信不信,我真的不知道会这样。我只是接到了指令,叫我那天告假,其他别的事情,我谁都没说过。”双林转头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低声道:“以后殿下这边多劳您费心了。”以他一贯缜密的性子,皇帝入口的东西,他必然会亲自过问,负责茶水的英顺不在,王府又全都是新来的奴婢,双林在御茶房待过,最稳妥的办法当然是自己沏茶,确保不出纰漏。元狩帝开口要人,给也要给,不给也要给,无论楚昭当时给不给,最终的结果都一定是他进宫,至于形式,都不重要。

    英顺苦笑了声:“我如今只怕是个尴尬人儿了,殿下未必想看到我,说到底也都是上边的棋子,谁又能顺心如意呢。”迟疑了一会儿又道:“你千万别犯了傻……走不掉的,那可是一国至尊,要个人儿还有要不到的吗。”

    双林道:“殿下心里有数的,这事怪不到你头上——你之前也提醒过我,是我想差了。”

    英顺摇了摇头,也不再说话。

    这一点楚昭和他都清楚,所以楚昭对他无言以对,便是他自己也没办法再说什么,怪谁吗?那是楚昭的亲生父亲,一国之君,掌握所有人的生杀大权。

    他看了眼漆黑的院落,心里也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元狩帝到底为什么要把自己放入宫中?他知道自己和楚昭的关系吗?这位帝王的心,一直如此高深莫测。

    天亮的时候他拿着逢喜给他留的牌子进了宫,内务司早就换了一拨儿的人,接了双林的牌子已陪上了笑脸:“原来是傅公公,您请坐喝一杯茶,昨儿逢喜公公已来交代过了,按您的品级配备东西,一应都要最好的,住的院子我们昨晚已经连夜给您收拾了,一会儿派人带您过去,有什么需要的只管交代咱们给您补上。”说完果然麻利地给双林换了宫里用的牙牌、对牌以及本月份例,本季衣袍等,又叫了个小内侍来替双林捧着,亲自送他出了门。

    双林将东西安置好后,去了逢喜处报到,逢喜上下打量了他一会儿笑道:“听说你是极能干的,本来殿下爱喝你的茶么,应该安排你在御茶房,只是御茶房如今也没空缺儿,只能委屈你跟着我,做个秉笔,论品级是委屈你了,不过听说你从前在王府也替王爷处理藩地政事,应是不差的。”

    双林心里微惊,自司礼监田英事后,司礼监废了,没了照阁票批朱的大权,但这御前总管里,依然有着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随堂掌章奏文书等职司,如今安喜、逢喜分别为御前提督太监和掌印太监,两人都是御前深受信任的总管太监,安排双林在秉笔太监一职上,主要便是协助掌印太监处理内外奏章等陛下贴身文书事宜,这权重可就大了,品级上他如今正四品,去做从四品的秉笔太监,但职权上,却几乎可以说是比之各监的掌事太监还要权重几分,已经无限接近于朝廷枢密军机了,便是朝廷外官,也要给几分颜面的。元狩帝要他当然不是真的要喝他的茶,这事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这么重要的岗位,却又是最容易出错,最容易被抓小辫子的岗位,此事他忙道:“为陛下当差,不敢当委屈二字,公公有事只管吩咐。”

    逢喜含笑道:“就听说你是个谨慎小心的,如今你来了,我们也能松快松快。”

    双林低声应了,逢喜带了他又去见了安喜,将他负责的职司都一一给交代了,又亲自带着他到了前头内阁见了几位阁老、翰林院那边也走了一遭儿,总之是需要打交道的几个衙门都走过,这一日才算折腾完。

    第二日便正式上了岗,主要就在御书房当差,御书房里安静肃穆,每日里处置奏折,几乎不曾停歇,他心里又提着一根弦,处置得分外谨慎,一步不敢多踏,一字不会多说,连夜半都时时惊醒,回忆白日处理的奏折可有不妥之处,所受压力之大,几乎从未有过。

    在御书房当差几日后,他在御书房见到了楚昭,他奉诏到御书房讨论藩地军机之事,几位阁老也在。双林上前奉茶的时候,他眼睛淡淡扫过他,并无一丝神情变动,仿佛他和别的太监没什么不同。之后元狩帝到了,说起撤藩一事,他款款而谈,思路清晰,和从前一般无二。

    双林一旁低头做记录,心里却知道如今他这个位置,楚昭为了避嫌,决不能在外人面前表现出一丝一毫的亲近来,而他作为御书房里的秉笔太监,和外臣乃至藩王,都更不能结交甚至来往过密。他们只怕今后这样相对如不识的场面,只会多不会少,想到之前的种种曾经,他心里不由一阵难过。

    御书房伺候听着好听,其实宫里的建筑老得很,又空旷又四面漏风,虽然帐幔重重,为着设了炭盆,还是得保持通风。而在皇帝和王爷、阁老们面前,太监自然是不可能有座位的,因此双林一站就是几个时辰,手脚不免便都僵木起来,在御前,阁老大臣们尚不敢喝茶多,就怕奏对之时如厕,御前失仪,他一个伺候的太监更是滴水不敢沾,静悄悄仿佛不存在一般站在后头奋笔疾书。

    谈到告一段落,大家都沉思着的时候,楚昭却忽然命人添了几个炭盆在御书房的四角,元狩帝笑道:“肃王在辽东呆了几年,怎的京里的冷倒耐不住了?”

    楚昭含笑道:“父皇有所不知,辽东有三宝,其中一宝就是乌拉草,我从前不知道乌拉草有甚么用,后来才知道辽东苦寒,那乌拉草是穷人塞在鞋子里御寒用的,我当时征狄之时,因在外行军,有些条件跟不上,又不肯和那普通军士一般在靴子里头塞上这乌拉草,因此脚上有些许冻伤,一到冬日便容易复发,复发起来年年做痒,也是烦得很,早知道当时就不该端着王爷架子才是,也省得如今怕冷得很。”

    元狩帝听他说得有趣,忍不住笑起来道:“我儿辛苦了,迟点朕叫御医给你调治下。”

    楚昭道:“并不甚严重,不过说了给父皇一笑罢了。”

    一旁褚阁老笑道:“殿下仁厚,怕是看老臣们年高惧寒,变着法子照顾老臣们罢了。”

    元狩帝慈爱看向楚昭道:“我儿一贯就是这样仁厚性子。”一边又叫一旁伺候的安喜道:“命御膳房送点暖身子的八宝甜汤来,今日大家都辛苦了。”一时几位臣子都起身谢恩,又笑道都是托了肃王的福,倒是一派和气。

    第114章 帝心莫测

    楚昀第二日就到了御书房来找元狩帝:“父皇,听说您昨儿找了阁老和二弟来商量撤藩的事?怎的不叫我呢。”

    双林在一旁磨墨,听到他这直截了当没大没小的语气,感觉十分意外,一国之君,想见谁不见谁,他一个太子居然毫不避嫌直接问?也不怕人说他恃宠而骄?

    没想到元狩帝居然毫不在意,笑道:“昨儿褚阁老谈起撤藩的事,有些藩地的事宜想问问,现成的肃王在,自然叫了你二弟来商议,也不是什么大事,你不是在忙着冬至大宴的事吗?还有春闱一事如今也要忙起来了,朕看你这些日子监国也辛苦得很,就没叫你了,如今朕病还没全好,好多事还得你帮忙才行。”

    楚昀笑道:“父皇那是在给儿臣历练的机会呢,岂敢言累!”

    元狩帝笑着又问了他后院那有孕侍妾的情况,一边命人赏那侍妾,又道:“这个侍妾的出身位份还是低了些,眼看开春又到了,朕想着给你二弟选个王妃,顺便再给你挑几个有些位份的妃子,早些开枝散叶,可惜太子妃身子不好,不然你早该有嫡子了,当初你母妃给你选她朕就觉得身子骨有些弱了,不过你母妃坚持,太后也看上了,也就罢了。”

    楚昀脸上掠过一丝不满道:“母后哪里是看上人呢,不过是看上那一个姓罢了,就是个纸糊的美人灯罢了,好在还算贤惠,还是父皇心疼孩儿。父皇,说到春闱这事,褚阁老都做了春闱主考官多年了,我看满朝几乎都是他的门生,长此以往他们眼里还有皇家吗?依我看明春的春闱,不如让颜阁老做主考官的好,颜阁老也做了多年副考官,学问资历上尽够的。”

    元狩帝笑道:“朕这些日子还是时时觉得精神不济,倒是想不到这些上,只由礼部推选上来罢了。还是我儿想得周详,此事既已交给你了,便由你定便是了。”

    楚昀喜形于色道:“父皇养好身子便是,有什么事只管交代儿臣操持,儿臣殚精竭虑,必不让父皇太过辛劳的。”

    元狩帝含笑道:“我儿孝心可嘉,不可不赏。”,又叫一旁伺候着的双林道:“朕记得昨儿安南那边贡来了一批极好的香,如今冬日正是用香的时候,你去内库那边支上安南贡香三十锭给太子带回去,年下自用也好,赏人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