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序言(本章免费)
大概在一年以前,我打算编纂一部路易十四史,为了搜集相关资料,特意去了王室图书馆。在那里,我偶然发现一本,它的刊印机构是阿姆斯特丹灯石出版社。像当时大多数法国作家的做法一样,这本书在荷兰首都出版。倘若作家们想说些真话,又不想为此到巴士底狱住上一阵,拿作品到国外刊印出版是个不错的主意。这书名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把它拿回家,以便详细阅读,当然,我是得到馆长先生的允许后才带走的。
回到家后,我以极快的速度,近似贪婪地看完这部奇书。书中呈现出气势恢弘的时代画卷,对于这点我没打算详细解读,应该让那些热衷欣赏它的读者去做分析。这些喜欢大时代背景的读者们,也许会从书中看到一些用豪放手法勾勒的肖像画,尽管它们经常画在军营的门上或是小酒馆的墙上,读者还是能辨别出路易十三、安娜?奥地利、黎塞留、马萨林和当时多数朝廷大臣的鲜明形象。他们像昂克蒂尔笔下的历史人物一样,生动传神,跃然纸上。
作家的思维总是跳跃的,他们脑中幻化无常的东西,看似强烈不凡却不能让读者印象深刻,这是众所周知的问题。我会对文中一幅幅生动鲜活的肖像画大加赞美,正如其他人也会欣赏并赞扬那些细节一样。可毫无疑问的是,最让我感兴趣的事情,在我以前没有人认真关心过。
根据达达尼昂的叙述,他想要加入闻名已久的国王火枪队,为此求见火枪队的队长特雷维尔先生。当达达尼昂在候见室里等待那位队长时,遇见三个年轻的火枪手,他们分别姓阿托斯、波托斯和阿拉米斯。我必须承认,这三个陌生而又不寻常的名字,引起我的好奇心,随即想到它们也许都是假名。三个年轻人可能是在穿上朴素的火枪手制服那一天起,就已经为自己取好了假名,也许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心情欠佳或时运不济,才做出的决定。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肯定是达达尼昂想隐藏他们名声显赫的姓名,才故意用这三个奇怪的名字。
为了揭开姓名谜团,我从那个时候开始,便不知疲倦地在当代作品中苦苦追寻它们存在的痕迹。为了达成目的,我查阅过无数的书籍,单是书名就足够编纂成一本书目了。这书目或许能增长见闻,可对于广大读者而言,一定提不起丝毫兴趣。我下了很大工夫去研究的课题,结果却是毫无意义。所以,正要告诉读者,我已经失望透顶,打算放弃这个让人灰心的工作,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得到那位著名而博学的朋友保兰巴黎的提示,最终找到这个对开本的手稿。我已经记不清它的编号是四七七二还是四七七三,不过,题目却记得很清楚,是《拉费尔伯爵回忆录——路易十三末年和路易十四初年间法国部分大事随笔》。
我将最后一丝希望寄托在这部手稿上,仔细地翻阅着,惊喜地在第二十页发现阿托斯这个名字,随后在第二十七页、第三十一页分别找到了波托斯、阿拉米斯的名字。你们一定能够想象得到,我当时是怎样的心情,简直是欣喜若狂。
关于这部历史手稿,人们竟全然不知,这在当今历史学高度发展的时代,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此我赶忙请求相关部门同意我将手稿刊印出来,这么做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走进法兰西学院,倘若不能凭借自己的作品入选,那么也极有可能凭借别人的著作加入金石学院和文学院。我请求刊印手稿的要求被政府欣然接受。在这里我要戳穿一些人的不实言论,那些心怀不轨的家伙们口口声声说政府冷遇文人,很显然那是他们编造的谣言。
现在呈现在各位读者眼前的,仅仅是这部珍贵手稿一部分的内容,我为它归纳出一个恰当的标题。这部分内容精彩,一定会获得应有的成功,我对此深信不疑,并能郑重承诺,倘若第一部分可以达到预期的成就,那么第二部分在不久之后就会发表。
在这里,我要提醒各位读者朋友,我为这本书取了名字,自然成为它的教父,也就是它的第二位父亲,那就应该担负起父亲的职责,所以,不管你对这本书是否感兴趣,都与我有莫大关系,而与拉费尔伯爵无关。
说了这么多,接下来,我们言归正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