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剪成手指长宽的细条儿,放入油锅里头炸,吃进嘴里又香又甜又脆,就是吃多了渴茶。
渴茶还是其次,主要是吃多红薯爱打屁,家里头的小孩子一抓一大把,吃了一个个轮流打屁。
ps:今天的任务完成了,好累又是搬宿舍又是码字,这个宿舍好久不住人,一会儿还要去把地用消毒水拖一遍,消消毒。
第一百一十九章 结案
一个农家一年二两银子就能过活儿,因为他们什么都不用买,只要不出现天灾人祸,田里收不上来粮食,他们的日子就不难过。
冬天农闲,农家也闲不下来,首先得腌菜,栗子娘一缸一缸的腌萝卜条儿,替月华腌了一缸子,剩下三缸子够吃一年的,做豆腐乳。月华一直以为豆腐乳都是买的,到了农家才知道这东西可以自家做。
豆腐乳做法有点儿恶心,打老豆腐,弄一个篮子,里头铺上干草,把切成麻将大小的老豆腐放进去,放在后屋,等它长霉,等豆腐上长了黄绿的霉取出来,放了辣椒子、盐进缸子腌制,豆腐乳的味道特别,辣辣的,咸津津的,特别下饭,栗子娘做了一大缸子,分给月华一小瓶子,剩下的也够吃一年的。
做豆瓣酱也是好几缸子,当然还不止这些,还有夏天腌的酸菜,酸豆角,酸黄瓜皮栗子家厨房的阴暗角落里码了十几个咸菜缸子,里头又各种各样的咸菜,搁在月华这儿估计十年都吃不完。
月华觉得好奇怪,问栗子来着。
“明年一开春儿就得去田里忙活,每天连做饭的时间都没有,菜全指着这些咸菜了,我小时候我爹娘去山里干活儿,每天中午匆匆赶回来煮一锅米饭,饭快熟了,就打一个鸡蛋蒸在里头,饭熟了,从坛子里挖一小碗豆豉。
一个蒸鸡蛋、一碗豆豉,两样菜,一家子这样对付着吃。
后来我大了些会做饭了,家里才吃的上菜。
我估计我不在家做饭,我娘做饭连鸡蛋都舍不得打一个,只煮一锅米饭,挑一碗咸菜对付了。”
栗子小小年纪也知道心疼爹娘,说话的时候明显感觉语气失落了很多,不过她又笑道:“不过还是做这么多咸菜,等过几天,天不阴不下雨,我爹就挑了去码头卖给码头上干杂活儿的,一坛子咸菜能挣四十个钱呢,这样凑吧明年我大弟的束脩钱就出来了。”
月华在栗子家又住了几天,栗子的大弟也回来了,月华以前对栗子的大弟没什么好感,一家子干活儿养活一个读书人,这个读书人是家里众星捧月长大的,应该很娇气,见了面才发现一点儿也不娇气。
栗子的弟弟就比栗子小一岁多一点,因为男孩子抽条晚,他比栗子矮半个头,模样很斯文,一看就是读书的孩子,很瘦跟竹竿儿似的,偏生长一双大手大脚,一双手脚一看就是能干活儿。
这男孩子乖巧,刚回来,书包袋子刚放下,虽说面嫩,还是很恭敬的给月华这个东家磕了个头,然后布鞋一脱,就换了草鞋去屋后忙活去了,没过多久就打了一捆柴,撂在后院等干,然后背了弄好的鸭食就去塘里喂鸭子去了。
为了挣更多地钱,栗子爹把村里的一个小湖围了起来,在里头放鸭子,每天早上把鸭子赶进塘里,晚上再赶回来。
养鸭子比养鸡累还脏,鸭屎拉的到处都是,还臭,栗子爹还养了不少,每天赶了鸭子出去,就得去鸭栏扫鸭屎,否则屋里屋外都是一股鸭屎味。
不用说是苦力活儿,只有家里缺钱的人家才会养一屋子的鸭子。
男孩儿去塘里折腾了一圈回来,把鸭子提早赶回来了。
当天晚上,因为男孩子回来,栗子娘第二次做酥糖,上回做还是给月华打牙祭。
酥糖这玩意儿做起来也磨人,熬米糖比熬红薯糖还麻烦,月华以前吃的酥糖都是五仁酥,放了花生、瓜子、杏仁等五种干果,农家只有花生,炒熟的花生,浇上滚烫的米糖浆,放进磨具里,完全冷冻了,取出来去,切成手指粗的小长条块儿,栗子娘难得做一回,一做就是二斗,自家留了半斗吃。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栗子爹就挑了一斗半被栗子爹挑上街卖钱去了。
栗子爹这段日子也不空闲,这个时候田里没什么事儿就得上山打柴,偶尔挑点儿东西出去卖,这样打了半个月的柴火,屋后,码了差不多有一间屋子那么多的柴火,天气越发冷,出不得门了,也得编草鞋,月华看着栗子家堂屋里堆成小山一样的草鞋堆,栗子爹只怕也罢一年的草鞋都编出来了。
月华在栗子家住了也有些日子了,期间何珩来过一趟,因为忙,吃了个饭交代了几句就匆匆的走了,月华越发想念家里,可是她不敢回去,怕真的有人找上门来。
宁成嗣的案子终于了结了,宁成嗣的夫人带着宁家的女眷放高利贷,宁成嗣不加以劝阻,反而挪用伙同夫人放高利贷,但是念在多年治理西南边陲还算有功,暂时革去都尉一职,闭门思过三个月,其女眷每人掌嘴二十以示惩戒。
别看宁成嗣被革职,可是革职对他没什么影响,虽然他最后还是没有到兵部去,他在西北郭怀安处给自己谋了个空缺,三个月后,去西北赴任去了。
就是苦了家中的女眷,好好儿的被拉出来掌嘴,女人家被拉出来当众掌嘴,传去出去不知道多丢人,家中的女眷别想在西南抬头做人了。
不过最有苦说不出的是月眉,宁成嗣打过招呼,人家掌嘴用的竹板子是薄片,啪啪啪打得响,却不疼,她的竹板子是动过手脚的,竹板子中间被人劈开,一打,啪的一声打下去,正好夹着肉,打完整张脸上都是被竹板子夹出来的一条一条的血窟窿,看着触目惊心,虽然没有被毁容,但是这张脸至少半个月不能出门。
不用说这是何珩的手笔。
这次一起受罚的还有洪生,他因为夫人放高利贷,也被革职了,不过对于咋景城有背景的洪生,也没什么用,西游记里不也这样,没背景的妖怪都死了,有背景的都被接走了,他被革职了,带着妻子回了景城,在家赋闲了半年,龙禁卫出了个空缺,家里出了二千两银子,他高高兴兴的去赴任去了。
洪生的职位空出来,没有人能做,这个六品统领理所应当的归了何珩。
在晋六品协领几个月之后,成功升到了六品,这种升迁速度也是没谁了。
ps:今天出去忙了一天,晚上才有空出来码字,希望大家给推荐票,月票什么的,明天我要跟同学一起出去玩,估计一更4000,比较晚。
第一百二十章 过年
何珩忙完了交接一大早就来接月华,月华从屋里迎出来的时候,看到何珩眼角的周围似乎更加深了,看来这段日子没少操心。
栗子娘把腌好的咸菜什么的都搬上了马车,又捉了一只鸡,一只鸭给月带过去,还说寻了腊鸡、腊鱼、腊肉给月华送过去,月华也不客气,知道就算这回自己回去不拿东西,栗子爹还得送,人家一天忙到黑,自己回去的时候捎带回去,给人家神事儿,反而比客气来的实惠。
栗子跟月华一块儿回去,何珩在外头驾马车,马车里堆了东西,只有月华一个座位,栗子垫了东西坐在泡菜缸子上,这会子笑道:“回了那边儿,我可松快了。”
“家还不好”月华挪揄的笑道。
“在东家家里少干活儿,家里反而累得慌,不过我更看不得我娘忙上忙下。”栗子笑道。
她知道再也找不到比月华更宽和的夫人了,日常从不挑来挑去,不逼着没白天没黑夜的干活儿,有说有笑的也不当下人看待,不过人在外头怎么也不比家里,回了家至少还能帮娘分担点儿。
“看把你懒得”月华笑骂道。
栗子当然知道月华绝对不是在骂她,笑着吐了吐舌头:“哼。”
月华笑着不理她。
回了家,李家的说起了月眉的事儿,月华听了只皱眉,那对银臂钏她是真打算还回去的,上回认门茶的时候月华就弄得宁夫人不高兴,宁夫人是个感情用事的人,她不明白月华的考量,这会子把人家送的东西还回去,她准以为月华要怎么样怎么样,只怕关系立刻崩坏,她也一直不好做决断,这东西就一直放在自己这里,这会子月华翻出那对银臂钏分外碍眼。
这个时候月华想把它送回去,省了麻烦,还是纠结宁夫人不高兴。
这个时候为了月眉上家里闹去找宁夫人的晦气,月华也做不出来,拿出来看了两眼仍旧收回去了。
日子过得快,入了冬,何珩到底儿升了职,月华也免不了应酬,宁老夫人偶尔让月华过去会会边关的夫人们,月华每天都没多少空闲的时候,她不太喜欢应酬,每天扯着笑脸儿跟各种不认识的打交道,听各种各样的人说话,应对各种各样的人,也很累,但是又不好不出去,好容易快过年了又得准备年节礼。
月华买了很多的桂圆、莲子、花生、核桃、红枣儿,但是她没有送出去,直到收到人家送来的节礼,看到人家送了什么、送了多少,她估么个大概,才开始准备。
南边儿兴节礼,年关之前,亲眷都得走一遍,送礼也不贵重,图个走动热闹,但是这送礼这东西,你送多了,人家送少了人家尴尬,你送少了,你也闹笑话,月华第一年准备,她不敢随便弄,人家送了到家里来了,她才根据人家送的添一点儿回过去。
这些天家里收到的节礼也堆了一屋子了,最多的还是花生瓜子桂圆红枣这些,都不贵重,但是喜庆意义好,礼品被李家的抄了出来,或者做成酥糖。
何珩比月华还忙,月华觉得就跟住栗子家似的,只不过把房子换成自己的了,月华回家,何珩几乎没在家里呆过,除夕那天晚上终于回来了。
早在二十八那天月华就让栗子回家过年去了,家里就李平夫妇和月华这一对,主仆四个人过年。
大年三十儿那天,月华让何珩换上自己老早就做好的新衣服,这衣服是比着何珩的衣服大小做得,但是衣服不上身试,永远也不知道大小合不合适,大年三十儿穿上了才发现袖子长了那么一个指甲盖儿的长短。
一般人可能就这样糊弄过去了,月华拿了针线替何珩改大小,月华一直认为没有新衣服就不叫过年,以前在拐子家,拐子对月华再不好,过年哪怕不做新衣服,也会给月华弄一件旧衣服过年,这算得上月华一年到头唯一的福利了。
何珩穿上月华给做得新衣服,去写对联儿,月华没事做,一大家子都在忙年,就你闲着,也觉得无聊,何珩写对联儿,她也凑过去,帮何珩打下手。
对联儿写好了,何珩搬了张梯子贴对联儿,月华在下头拿对联儿扶梯子,外头有人进来。
“瞧你成了亲,这夫唱妇随的。”
“这是宁大公子。”说着在月华的耳边嘀咕一声,月华这才知道这是宁夫人那个做了生意人的弟弟。
宁夫人的弟弟跟宁夫人长得一点儿也不像,很秀气。
夫妻跟外头的女人不一样,也许没有那种浓情蜜意,亲昵之中透着一股亲情味儿,贴耳谜语,也透着一股子毫不做作的自然熨帖,这跟那些完全不一样。
“你来找我做什么”何珩问道。
“没什么,我今儿也才回来,请你出去吃酒,不过你成亲了,我还打着光棍儿,怎好意思跟嫂子抢人,我不过来给你送个节礼就走。”说着身后的小子拿了两个夹子递给何珩,何珩接了,笑道:“多谢你了,你要的玉我再跟帮你寻,宁夫人那边儿只怕也在过年呢。”
“那个东西不着急,你好好儿的跟我提这个做什么你可饶了我,我可不去,一去我的耳朵就要生茧子。”
何珩微微一笑。
那人看见何珩笑了不干了:“你找到了,我还没找到呢,瞧你这得瑟样儿,不行我今儿赖在你家过年了。”
何珩伸手做了请字。
“算了,我还是去我姐姐那儿,我今儿要是去了,耳朵里只长一层茧子,我要是不去,准得张十层。”说完笑道:“东西给你送到了,我也该回去了。”
何珩笑着把他送出去。
这边儿吃年饭是在中午,放了爆竹,大门儿一关,围在桌子前吃年饭,年饭是李家的烧的,人不多,也没做多少东西,炸了一只腊鸡,炸了一盘子腊鱼,炖了了一只老母鸡,抄了几个菜,大过年的,主仆一桌子吃年饭,也热热闹闹儿的。
第一百二十一章
吃完年饭,开了大门儿,过年家家户户都关着门儿过年,家里头没有小孩子,月华还是包了两个很厚的红包儿,李家夫妇一人一个,两人拿了红包过来谢恩。
南边儿一到冬天就阴雨绵绵,难得的晴天,何珩拉着月华出去散步,大年三十儿,街上的店铺都关了门儿,只有一些卖小孩儿吃的南北杂食的店铺还开着,每个店铺前都围了一群小孩儿。
因为大过年的,小孩儿手里或多或少都有几个铜板儿,生意反倒好,一些精明的商人这个时候店门都开着呢。
两人走在安静的街道上也觉得无趣,半下午的时候又回去了,何珩钻进了书房,月华同李家的两人打推牌九,两人玩儿没什么意思,打了一会儿也散场了,冬天天黑得早,推了牌九差不多也就天黑了,该准备晚饭了。
几个人过年没打算浪费,晚上就吃着中午吃剩下的菜,不过坚持守岁吃饺子,吃了饭,点了蜡烛和李家的坐在厨房包饺子。
人不多也不打算包多少,猪肉白菜、猪肉三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