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权分立,两党相争么?程长风并不喜欢美国式的民主,太虚伪,也不适合自己的国家。那么是像在自己哪个年代接触过的**思想,程长风到是觉得这样的思想不错,但在公元185年的中国,好像还缺乏它生存的土壤。或者像某些国家那样,来一个君主立宪?可是程长风对皇帝更没什么好印象,而君主立宪的国家,最后控制国家政权的仍然之是少数大资本家的代表。或者干脆搞一个宗教制国家,不过那样整个民族都会堕入一个思想严重被限制的黑暗时代了。
“难道,我们的民族就真的只能在痛苦中沉沦、摸索,直到千年后才能在侵略者的枪炮声中醒来?”程长风痛苦的想。
“程,你怎么了?”眼见程长风不开心的模样,罗西很担心,在他的印象里,虽然这个中国男孩严谨少言,但却绝对是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好像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困难能把他击倒,但现在……
“罗西,你说一个国家要想长期保持稳定,行驶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好?”程长风这些话也只能和一起从现代回来的罗西商量了。
“程,我在美国时,曾经信仰过苏联的**,也是工会的积极分子,所以我个人觉得苏联人提出的**还是不错的。”罗西想想道。
“可是,根据理论上讲,**需要社会物质极端丰富,而我们现在身处的年代……”程长风皱眉道。
“不、不,程,我的意思并不是立刻行使这种制度,而是可以先把这样高尚的思想传达给你身边的人,再由他们去传达给更多的人,思想改造,对,就是思想改造,可惜这个时代能理解的人比较少,阻力可能会大一些。”罗西也愁起来。
“嗯,思想改造是对的,我一直也是这么做的,但要让这个时代的人全盘接受,是不容易啊……”
“程,要是你能有你们那个伟大的先贤孔子的名气就好了,大家大概就会信仰你了。”罗西开玩笑。
“像孔子……喔……哈哈……罗西,你提醒了我!”程长风突然大笑,一把抓住罗西的胳膊,晃动着他高大的身体。
“程,你最近太疯狂了……是不是恋爱中的男孩都是这个模样啊……”罗西无奈,故做夸张的摊手道。
“你说心柔么?不要胡说,罗西,我只把她当妹妹的。”程长风心口不一的辩解着,本来凝重的气氛也缓和了下来。
“是么,那太好了,那么我就要开始追求美丽的miss张了。”罗西笑道。
“不可以,她是我的!”程长风情急之下拒绝。看来恋爱的确使人变得愚蠢起来。
两个人又说笑了几句,程长风正容道:
“罗西,你知道王莽么?”
程长风这一刻对未来的计划已经有了计较,缠绕在心头多日的症结被结开了。
第二十九章,狂飙运动
周日晚12点继续冲榜(也就是周一的凌晨),请各位拖家带口,穿着n个马甲来支持《大汉飞虎》,拜托了,哈哈:)
~~~~~~~~~~~~~~~~~~~~~~~~~~~
“王莽?没听过……”罗西尽管算是中国通,但对王莽这个在历史上恶名颇多的篡位者却是不知道。/|\'()更新快/|\
“罗西,王莽曾经谋篡了这汉朝的江山,在期间建立了一个叫做‘新朝’的国家,他在当上皇帝后,提出过一种思想——‘托古改制’,意思大概就是参照古代圣贤的法度改革这个社会,其实他推行的是自己的思想,只不过假借了圣贤的名头,而且他的改革方案中有很多近乎**的思想……”程长风把自己从史书上读到的关于王莽的故事讲给罗西听。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改革家多有利用“托古改制”美饰自己的政策,借以推广的传统。从西汉的王莽到北宋的王安石,甚至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无不如此,虽然政策不同,但形式却是类似。可见这个方法的好用。而变法之所以依托周礼,只是“以钳儒者之口,”避免遭受攻击。可见,托古不仅是思想家、改革者增强其言行之说服力的有力依据,同时也是抗衡其反对力量的重要手段。
当然,程长风既然了解了这些历史,就一定会尽量去避免王莽所犯的错误。而且托古改制正是让披上托古的外衣让百姓接受自己思想的最好办法。
“那这个王莽岂不是**的先驱……”罗西奇道。
“不、不,他只是提出了一种想法,或者叫做方案,但在行动上却没有执行好,所以最后失败了,还留下了千古骂名。”程长风摇头叹息,当年他读史书的时候就很为王莽的这种智慧惊叹,只是后来当上了皇帝的王莽好像突然成了精神病,实在叫人叹息。
“程,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你要仿造王莽的方法去‘托古改制’,做第二个王莽。”罗西抚掌道。
“不,我不是第二个王莽,我要做就必须成功!我是程长风!”程长风就是这样的性格,明确了目标,就会产生无限的信念与动力。
“对不起了,各位先贤,我要冒用你们的名义开始我的改革了!”
于是,在继任幽州城太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程长风就开始了被后世称为“狂飙运动”的改革,这场改革在当时的影响并不算大,毕竟只在一州之地的府左近,和他的根据地涿县,但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也给大汉民族一把真正开启文明、科技强国的钥匙。
这场改革在社会舆论上先是胜利的,程长风在某一日的会议上,假装不经意,和王烈等文士谈起了孔孟之道,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然后又亲自撰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文字给王烈等人观看。
“吾为伪经考,凡十四篇,叙其目而系之词曰:始作伪乱圣制者,自刘歆;布行伪经篡孔统者,成于郑玄。阅百年岁月日时之绵暧,聚百千万亿衿缨之间学,统一朝王者礼乐制度之崇严,咸奉伪经为圣法,诵读尊信,奉持施行,违者以非圣无法论,亦无一人敢违者,亦无一人敢疑者,……圣制埋瘗,沦于*雾,天地反常,日月变色。……不量绵薄,摧廓伪说,犁庭扫丨穴,魑魅奔逸,散阴豁,日星呀,冀以起亡经,翼圣制,其于孔子之道几御侮云尔(注:此为《新学伪经考》改动。)。
王烈等人看后大为叹服,可那里知道这是程长风从后代一个叫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里照搬的。
历史上那个赫赫有名的思想家、改革家或者说是投机家康有为通过历史考证的学术方法,断定《左传》等古文经典是“伪经”,它们只事“记事”而非“明义”,所以它们湮灭了孔子作经托古以“改制”的原意:“乱改制之经,于是大义微言湮矣”,(注:《中庸注序》。)“自伪‘左’灭‘公羊’而‘春秋’亡,孔子之道遂亡矣”。(注:《春秋董氏学》。)康有为为了在道义上站住脚,进而将孔子装扮成一个资产阶级历史进化论和民权平等思想的倡导者,多方穿凿附会,力图从孔子那里找到其变法维新的根据。而且这里,康有为还先斥责了当年为王莽政权服务的文人刘歆的观点,程长风对其这一点的引用,更是大得汉朝人心。
以康有为一代思想家的先进理论,自然惊住了王烈等人。很快,这篇《新学伪经考》通过王烈等人的传诵,在幽州境内流传开来,甚至到达了辽西、辽东等地,一时间人人以了解“新学”为荣,书中对的观点由于假借了孔子的名义更是在文人士大夫圈子里获得了广泛的赞同。
“看孔圣人都这么说了,难道你还能比孔圣人还孔圣人?”
眼见舆论在这些迂腐儒生沸沸扬扬的宣扬下已成气候,程长风趁热打铁,在与张道等有名的大世家脑协商后,推出了所谓的《告幽州民众书》,为了不触逆朝廷,这份名为文书,实为法律的文本,以榜文的形式传遍了幽州的乡野。
《告幽州民众书》主要从屯田垦荒、税收、商贸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文书提出,幽州刺史府鼓励流民开垦荒地,并且以谁开垦归谁所有的原则,但各大世家却不得以任何名义再侵占无主荒地。对开垦荒地的农民给予一定数量的政府贷款及张晨开的水车等新技术的支持。至于税收则规定,新开垦荒地三年内免税,只交纳当年余粮的1/6即可。同时,程长风大力提倡与边境鲜卑等少数民族及内地的贸易,并规定今后幽州境内不得歧视商人,并对经商的商人给予低廉利息的政府贷款及货物保价系统。
为了保证这部《告幽州民众书》的威严,程长风硬性规定,该法规在幽州境内有违反者,以黄巾余孽处理,反正我说你是黄巾你就是黄巾,这也算是他长风无赖了一把,并命令飞虎军捕杀了几个胆敢公开闹事的土豪。
应该说,这未来中国的第一部貌似改革的条例并不算多么激进,为了取得大世家势力和儒生们的支持,程长风做了很大的妥协,先就没有把土地改革和奴婢制度改革提到议事议程上来。不过程长风自有他的方法,按照他的计划,他将在目前自己控制的范围内广兴公商,到时候,那些大地主在利益的驱动下自然会主动放弃自己手中不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利润的土地,然后自己再以政府的名义收购。
但程长风并不是无原则的妥协,他先利用这两年来的秘密调查取证,公开审判了一批民怨较大的贪官和地主,以违反古训,不守周礼的名义把他们砍了脑袋,家产充公,粮食分配给平民,土地一半给了声誉较好的世家,一半收归政府所有。
本来这样程长风已经很满意,但没想罗西却向他提出了另外一个建议。
“土地方面,承认现有土地私有,以保证你们这些中国的大农场主们不提出疑义。”尽管程长风一再纠正,罗西还是喜欢把这些大世家称为农场主。
“但这并不等于让他们脱离控制,他们必须同意由刺史府设置专门的机构管理和等级土地的所有权。土地所有人可以选择自己耕作,但是每年都需要向国家交纳部分收成作为赋税;而那些地主和世家控制的土地,或是因战乱等原因荒废的土地,全部由我们的管理机构统一管理耕作,自己不得私相租赁。这些土地,由刺史府统一安排屯田军耕作。如此,我们就可以将所有的流民纳入军制,编制更多的屯田军,使得军队的兵员和粮草都有基本的保证。”罗西摇头晃脑的说。
“嗯,不错,继续说……”程长风来了兴趣,鼓励罗西。
“至于那些大农场主方面,我们根据耕地的收成,留足耕作者的口粮,其余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土地所有者、屯田军和府库,这样即不损害大农场主的利益,也有效的利用了现有的土地资源。而这个政策实施后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名正言顺的推出土地登记和土地交易管理制度了。因为,非自己耕作的土地必须由刺史府管理,所以土地必须登记。当然,返回给地主的收益是有最低标准的,如果歉收,刺史府就倒贴,而刺史府倒贴的基础,当然是大力展商业,这简直和老大你的计划不谋而合啊!”罗西受到鼓励,更加得意。
“可是这样会不会伤害到世家的利益呢?”程长风指出建议的症结所在。
“当然不会,老大,你想现在是什么时候?打仗啊?想想我们美国南北战争的时候,多少大农场主的土地都成了荒园,尤其在南部,再想想我们曾经的西部,那土地都没人要啊?”罗西的话叫程长风一震。
“是啊,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候,能有多少土地真正耕作起来啊?很多世家光拥有土地,却因没有人力、或者不善管理,而荒芜着,自己正好以代管的形式逐渐掌握这些土地啊!”程长风激动的简直想抱住罗西亲上一口,但看着他满脸坚硬的胡子,还是算了。
计议已定,程长风立刻找来张道,与他一计算,张道立刻表示赞同,他家的土地就大都荒芜着,根本雇请不到农民耕种。于是,在张道为的世家撮合下,幽州的大世家、大地主觉得还是刺史府统一管理收益好,而且程长风过去几年再涿县推广商业带来的效益已经让很多世家眼热,加上前面以杀黄巾的名义大杀了几个闹事的大地主,所以,经过再三考虑,这些世家主动把土地全部上报,以求谋得更大利益。
“跟着程大人干总没有错的。”张道劝慰这些人,程长风知道后暗笑不已,这感觉好像自己成为了黑社会老大一般。
就这样,在程长风的推动下,在张道等世家的支持下,一场改变未来历史的改革悄悄的在东汉大地的东北部开展着。
~~~~~~~~~~~~~~~~~~~~~~~~~~~~~~
周日晚12点继续冲榜(也就是周一的凌晨),请各位拖家带口,穿着n个马甲来支持《大汉飞虎》,拜托了,哈哈:)
第三十章,商业兴州(1)
大家推荐啊!!!冲新书榜啊!!!有马甲的上马甲,没马甲的请尽心,谢谢各位了!!!推荐推荐推荐!
~~~~~~~~~~~~~~~~~~~~~~~~~~~~~~
程长风决定为未来的展寻找一个突破口,制度的改革虽然在潜移默化的进行,但显然这仅仅是个开始,而且还有些遮遮掩掩;也想过通过武力去解决问题,但现在飞虎军的实力自保有余、扩张绝对不足,至于科技,生产力都如此低下,何谈科技,所以,突破就在商业。“用工商为未来打下一个雄厚的基础,至少是富裕的基础。”程长风想。
既然决定鼓励商业展,就要选好合适的商业突破口,而且为了带动那些还在犹豫观望的大世家,程长风决定继续在涿县的事业,带头展商业,当然这时候就不能开个酒楼,或者让飞虎军保镖可以解决的了,但如果选择边境贸易,根据程长风的眼光,那不是长久的打算,所以,思来想去,程长风决定**战争财。现在正逢乱世,最缺的一是军粮,二就是军需物品,程长风决定从这两个方面同时入手。
军粮当然不能把自己积存那些粮食直接卖给各地的军阀,而且那样利润也少,至少也要粗加工。任何时候加工产业永远比简单的买卖更有利润颗榨取的。
程长风一直在考虑把这些粮草做成什么,还是罗西提醒了他,那日,罗西吃完了这中国古代的美味佳肴,感慨道:“好怀念在飞虎队时吃的压缩饼干啊,程,你派人去当时我们降落的草原,把我们飞机上那些压缩饼干都般来吧。”
当日他们降落汉朝的时候,随身也曾把那压缩干粮带了一些,但早已吃完,大部分还是留在了飞机上,也不知情况怎样?罗西一直惦念着。
程长风一听开始还在笑罗西吃了山珍海味还不满足,但转念一想——压缩饼干,那可是行军打仗的绝好食品啊,容易随身携带不说,还不爱霉变,而且经济实用。
想到这,程长风立刻命人找来张晨,把压缩饼干的想法和他一说,张晨脑袋转的飞快,道:“程大哥说的什么压缩饼干,不就是把谷物变成干粮,再把干粮中多余的水分都弄出去吗?”程长风听了连连称善。
于是,程长风命罗西亲自带领5oo飞虎军,全部是骑兵,每人配备3匹好马,让他带领这些人,日夜兼程,去当日飞机着6的地点把飞机上的东西全部搬回来,而那架c-47也分部件标注好数字,全部拆卸回来。
2个月后,罗西把当日飞机上的剩余物品全部搬运回幽州,程长风立刻把带来的一箱军用压缩饼干交给张晨,叫他从此入手,把多余的粮草都制成这些古代人没见过的压缩饼干。
张晨见了这越时代的干粮啧啧称奇,但马上笑道:“这个就是严重缩水的饼子嘛。”
程长风一喜,虽不中亦不远矣,默默退出,不再打搅张晨的思索。
至于军需,程长风把突破口放在了铠甲上。但相对于压缩饼干构想的的顺利,铠甲的研究则遇到了一些困难。
汉末和三国时,兵士的铠甲十分简单,这种铠甲,仅在胸背部分缀以甲片。胸甲和背甲在肩部用带系连,另在腋下也有带子相连。采用的甲片均呈长方型,前后各三排,最高一排用六片,下面两排各八片。主要是用麻绳和皮条制造,由于这类铠甲比较轻便,下长仅至腰部,所以多用于骑士。
西汉时期,铁制铠甲开始普及,并逐渐曾为军中主要装备,这种铁甲当时称为“玄甲”。西代戎服在整体上有很多方面与秦代相似,军队中不分尊卑都穿禅衣,下穿裤。禅衣为深衣制。汉代戎服的颜色为赤、绛等都属红色。
这两种铠甲都有自己的缺陷,第一种铠甲防御虽然轻便,但防御性能极差;第二种铁甲在防御性上虽然有提高,但覆盖面积有限,而且极其沉重,不利于持久的撕杀。
目前飞虎军,普通战士的铠甲就是一层薄薄的皮革,防御性能虽然高过那种麻绳和皮条制造的铠甲,但仍然不能有效的保护战士的生命安全。
至于那些所谓的名将所穿的铠甲,无非就是上好的铁甲,覆盖面积多一些,但这样则更增加了身体的负担,体力消耗极大。所以,那时候能冲锋陷阵的名将无一不是身高体壮或是天生神力者,像吕布、关羽都是身高一米九以上的巨人,而张飞、赵云等更是天生神力,所以否则没等到敌人身前,自己先累个半死了。
而程长风要做的就是研究出一种新铠甲,经济且省钱,轻便且防御性好。程长风先想到的是加厚牛皮厚度,但这样一来成本高,二来防御性并无实质提高;接着他又想仿照古代欧洲军队,明一种全身铠甲,并减少铁皮厚度,以减轻重量,那哪个时候没有冲压机器,铁皮太薄无法成形。如此种种,经过多次实验,仍不得要领。
直到罗西押送飞机回来,仍然没有头绪。
“罗西,带我去看看咱们的老‘伙计’。”飞虎队的飞行员都爱把自己的飞机称作“老伙计”,程长风决定先放下眼前的难题,去看一下自己的飞机。
“我也想死他了。”到了幽州城内飞虎军军营内一个重兵把守的角落,罗西把脸贴在刚再次组装好的c-46冰凉的铝制机身上,动情的说。
“好了,罗西,不要恶心我了。”尽管因为时隔两年又看到了自己的爱机,程长风也很激动,但罗西那一脸夸张的表情还是让他觉得很受不了。
“说说这次都带回些什么?”程长风问。
“压缩饼干5o箱,长次剩余的汽油5o桶,机载机枪两挺,呃,还有两副中国麻将。”罗西夸张的拈起了堆积在一起的物资上的一盒麻将,那本来是他们带给缅甸的中国远征军某高级军官的,结果那军官在程长风他们到达前就已经殉国了,这两副麻将又被带了回来。
“这是什么做的……”程长风眼睛一亮,一把抢过罗西手中的麻将牌,这副麻将牌的确很不同,是用四川特产的竹子制造的,一片片,坚硬而轻巧。
“我们的铠甲有材料了……”程长风笑了起来,罗西接过那麻将牌左看右看,也没看出和什么铠甲有关系。
“你看,如果把这些竹片削得再薄一些,然后用油浸泡,晾干,再用细牛筋串连成铠甲的模样,岂不是即轻便,还有很高的防御性。”程长风抚摩着那一张张竹子制作的麻将牌,浮想联翩。
“呃,的确有道理。”罗西的眼前也是一亮。
~~~~~~~~~~~~~~~~~~~~~~~~~~~~~~~~
大家推荐啊!!!冲新书榜啊!!!有马甲的上马甲,没马甲的请尽心,谢谢各位了!!!推荐推荐推荐!
第三十一章,商业兴州(2)
各位,请多多砸票支持我冲榜啊!现在排名第十二,和前十差距不大,恳请各位兄弟姐妹努努力,把我砸上前十啊!!!
/////////////////////////////////////
中国麻将本来与铠甲是风马牛不相及,绝对联系不上的事物,但罗西手中这副精致如工艺品的竹制中国麻将不但为程长风未来的理想之国开辟了一个铠甲制造产业的新方法,更在未来东汉王朝开创了一个产业的先河——那就是,麻将馆。
当然,这是后话,眼前的任务,是如何把这一块快单一的竹板变成串联在一起的铠甲。轻便、紧密,造价还要低廉。当然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竹子的资源。
说干就干,在程长风的印象中,他们老家东北是不产竹子的,但他现在所处的幽州,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河北却有少量竹子生长,所以,他先派人四处收购竹竿,并密告分散在各地的自己那1oo名密探手下,让他们看哪里有合适的竹子产地。
一周后,派出搜寻竹子的手下归来,但由于北方不适宜生长竹子,所以竹子产量极低,费了很大劲才收集到5oo多根竹竿。
这些竹子,显然是不够大批量生产用的,没有办法,程长风想到了已经在四川做起了土霸王的刘焉,那里可是盛产竹子的天堂啊!
“于是,一封情深意切、思想高远的信笺在王烈的抄录下被送到了刘焉那里,程长风在信中大大赞美了刘焉为国为民,甘愿流落边荒镇守益州的伟大情操后,就胡诌说急需要一批竹子搭建更为坚固的营地,望刘焉能看在往日情分上给他一批竹子。”
“不知道程云这个小鬼在搞什么鬼?不过一些竹子也值不了几个钱……”刘焉一想这样对自己没什么损害,还能拉拢程长风这样的人才,加上程长风马屁拍得爽,就很爽快的运送了一万多根竹竿给程长风。
当然,两年后,程长风的竹制铠甲以天价销售到益州的时候,某人后悔懊丧的心情无以言表。
这些救命竹竿一被运送到程长风的手中,程长风马上命巧手的工匠仿照手中麻将牌的形式制作了若干厚度在2o毫米,面积在4平方厘米左右的竹片,然后用油浸泡,晾干,最后在上边打孔,穿上绞好的细牛筋,细密的排列在一起,编织成铠甲的模样。
很快,第一件竹制的铠甲被开出来,程长风亲自穿上,让士兵拿普通的刀剑劈砍,都不能对他造成伤害,而从一百米外射来的弓箭更不能进入。
“这简直是藤甲的简易版,而且比藤甲更省时省事。”程长风想到了后世出现的一种藤甲兵,但那可是用千年老藤编织造就的,出产极低,而且工艺烦琐。
自己这竹子铠甲则不然,虽然防御性和轻便性上不及那藤甲,但他已经很满意了。于是。重赏了那些工匠,通过这件事情,程长风也认识到这些工匠的价值,命人专门建立了一所工匠营,专门为这些巧手的工匠提供住房、食物和其他生活用品,当然这是后话。
1oooo根竹竿顺利的在程长风的策划下变成了5ooo件竹制铠甲。面对这些全面越了现有盔甲性能的防具,程长风很高兴,但同时也有了新的忧虑,那就是把这些铠甲卖给别人,会不会对自己的未来统一中国的战争造成阻力。
但很快,这种想法就被他摒弃了。只有把这些铠甲卖给别人,他才能有大量的资金,有了资金,他才能展基础事业,或者开利润更大的产品,而且,这个时代最高的科技始终是在他掌握之中的,包括最高的科学人才张晨!
有了这些,他自然可以开出比竹制铠甲好的多的东西,还用怕那些守着祖宗制度,拿着落后冷兵器的割据势力么?
更何况,程长风有百倍的信心,自己现在手中的3ooo多飞虎军,和幽州体系的原有的万余名军队和黄巾降军,在经过自己训练后,完全可以保障幽州的安全,保障自己的建设大计不被打断,至于扩张领土,暂时也只好放一放了。
“二年,只要给我二年时间展,我程长风还怕谁?我飞虎军谁还能当?我们的大汉必将重新傲立东方!”程长风看着面前新研制出的压缩饼干和竹制铠甲,心潮澎湃,仿佛看见光明的未来再向他招手。
“赶快命人再去筹集竹子,并在附近寻找到大的竹子产地,有提供竹子产地者重重有赏!”程长风暂时不准备把这些竹制铠甲卖给刘焉,因为这个东西的科技含量太低,刘焉一看很有可能利用四川现有的资源就地大量模仿生产,至于以后,先挣两年钱再说。而且,程长风也不准备再继续管刘焉要竹子,这样仰人鼻息的话,早晚要被别人所钳制。
而且在他的印象里,在他那个年代,幽州的南部山区应该有大量的野生竹资源。现在人烟稀少,应该比现代更多才是。
接到命令的手下人很快四处分散去寻找竹子资源,而这个时候,为了顺利的把自己生产的这些已经生产出的产品顺利的卖出去,程长风命人从五虎山李严那25oo人的屯田队伍中抽调出5oo人,以张道的名义组建了一个大型的商队,负责人干脆就为张道,直接归罗西管辖。这个大世家族长的经商才干不比罗西差多少,所缺的只是更加灵活的理念而已。
很快,在中平二年第一批压缩饼干和竹制铠甲在这个名为“长风商队”的运送下,经过两个多月的旅行,被运送到了东都洛阳,一到洛阳,这些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商品就很快被那些精明的商家抢购一空,然后而各地的割据势力很快从行走各地的商人手中得到了这些东西,并且立刻现了其中的军事价值,命人四处寻找货物来源,不久,“长风商队”和幽州程长风就成了这些商人和各地郡守人人皆知的名字,而程长风也愈的成为大6上炙手可热的人物。
///////////////////////
各位,请多多砸票支持我冲榜啊!现在排名第十二,和前十差距不大,恳请各位兄弟姐妹努努力,把我砸上前十啊!!!
第三十二章,商业兴州(3)
兄弟们,推荐啊,收藏啊,推荐啊,收藏啊,推荐啊,收藏啊!!!
/////////////////////
就在“长风商队”的买卖各地畅通无阻,大横财的时间里,身在幽州的程长风也没有闲着,由于他近几个月来的杰出表现,不但成为各大割据势力重视的对象,更成为他们拉拢的一个重要目标。|/\/\|
甚至还有若干说客带着某某大人的亲笔信来向程长风提婚。更有那好事者悄悄绘制了程长风的画像,卖给那些待嫁闺中的少女。总之,在幽州,程长风不但成为了金子的代名词,还俨然成为了少女们的偶像。
而且,好消息接踵传来,先是那些本来还有些犹豫,握着自己手中土地不肯放手的各个地主世家一看,原来在刺史大人带领下的经商是这样有“钱途”,立刻改变了初衷,都想参与进来,这样的一个时代,什么最重要?一是命,二就是钱。
面对这些请求,程长风趁机提出了,以他们手中现有的荒地取在长风商队中的股份的要求。
那时候的人当然不知道什么叫股份制,就连程长风,如果不是在美国生活了多年,也不会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不过经过罗西的解释,大家的心中都有了一个基本通俗概念:“股份嘛,就是大家一起出钱当本钱做买卖,比如这个买卖的整个本钱一共是2oo两金子,你出一百两,我出一百两,这就算各占整个股份的一半,将来要是挣了钱,比如挣到了5o两金子两个认能平分到一半的利润,每人25两。以此类推,你们的荒地将根据地段、质量、田亩大小,就可以折价成一定的银钱,当作你们的股份,不论多少。”各大世家的族长们听的到是明白,但还是有些狐疑,但一想第一个投资的张道已然挣了大钱,再等下去也没什么意思,兵荒马乱的时节,那些荒地他们本来也没有能力去耕种,早晚成为别人的土地,这个刺史大人还是讲道理的,遇到个不讲理的用军队强行占了去,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所以,这些人立刻把所有的荒地地契都拿了出来。既然这些荒地暂时对他们也没什么效益,如今拿来赌一把也是好的。
荒地一到手,程长风立刻加大了招募流民的力度,除了保持原有的优惠政策外,还鼓励流民家庭,加入当地的民团组织,和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当然在税收上对这类人更加减免了一些。
程长风之所以这样着急,甚至说有些明目张胆,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即使悄悄少量的招募流民也不合大汉律法,早晚要被人告,所以索性在朝廷的严令没有下来之前,能招募多少是多少。
到时候,这些拥有了自己土地的流民,绝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土地被什么皇帝收回,皇帝老儿想动武,也要先通过这十几万流民的拼死抵抗。
其次,程长风派人在幽州境内寻找竹子资源的计划很快达到了,而且纯属意外收获。
说来很简单,在某大世家兑换股份的一片荒地中,包含了幽州南部的若干山区,被派去接收的刺史府官员意外的现了数量极其巨大的竹林,回来禀告程长风后,程长风还专门抽时间亲自去视察了一遍,站在那苍郁的竹海间,程长风差点乐出声来。
那哪里是什么竹子啊,分明就是一箱箱的黄金,一队队精锐的士兵和未来的理想之国再向他招手啊。
当然,砍伐这些竹子是有计划的,程长风可不想一时激动就把这一片竹子全部砍光,而且,程长风也知道,任何东西越少,其附加的额外价值就是越高,故事里的古董商人把一对花瓶砸碎一个,另一个以天价卖出,他程长风当然也不是傻子,他已经决定以后每月只生产8oo套竹盔甲,一副盔甲卖价1o两黄金,而且还要造成一副有价无市的局面。
至于压缩饼干,一石卖价1两黄金,但限量供应,因为现在程长风的存粮也不多,他要等秋后粮食丰收了再加大生产,到时候一边卖饼干,一边收各地的余粮,这买卖可是划算的很。低成本收购,进行粗加工就有了这么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