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侠郭京

第 36 部分阅读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层冥海之“水”有时会聚“滴”落下,与凡间的降雨有些相似。落到地面后,也会汇流成“溪”、“河”之类的东西,统称黄泉。沿着黄泉行路,可以到达冥界的中心——丰都城。那里是阴间地形的最低点,也是所有黄泉的聚集地。鬼若想投胎转世,必须前往那里。因为那里有可以通往阳间的“落阳井”。当然就算到了丰都城,也要经过一系列程序才能投胎。首先丰都城大致成圆形,从里到外共分十层,每层为一殿。鬼必须依次通过这十殿。每处的鬼官和鬼卒会对照此鬼生前所作所为,判定是否需要刑罚,或是刑罚的轻重程度。例如拔舌割耳,抽筋剥皮,撕心裂肺等等。

    最后一殿由阎罗王亲自镇守,在那里为每个鬼决定投胎的地点、家世,及以后的经历和身份。可以说,来生是做官还是做草民;是享受还是受苦;是吃肉还是喝汤,或者连汤都没得喝,全在那里被决定。一旦定下来之后,鬼就可以到殿后,过奈何桥,喝孟婆汤,投落阳井。原来十殿之后,也就是丰都城的中心,有一个四面八方的黄泉水聚流而成的通阳湖。通阳湖中心有个岛屿,岛上分布着七七四十九口“落阳井”。往里一跳,就可以回阳间了。通阳湖里有许多异种虫兽,鬼若是掉进去了,就会被吃得一点不剩。如何过去呢,全靠一座横驾湖面的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名叫孟婆的老妇人在卖汤。喝过孟婆汤可以忘记前世及阴间一切的记忆。最后被鬼卒押着经“落阳井”去投胎。

    由于有“落阳井”连通阴阳,通阳湖可以接触到许多阳间之气。阳间之气对阴间来说,“热”度极高。因此通阳湖全天都是蒸汽腾腾,产生的黑雾直冲半空,汇入“冥海”。所以虽有黄泉流入,通阳湖却永远不会满。通阳湖的蒸发,也可以看作是化解阳间之气的方法。

    张初坤和刘雪倩看清了地面黄泉的走向,决定沿着黄泉飞往丰都城去见阎罗王。

    第四十八章 阎王爷的开恩

    张初坤和刘雪倩一走,邱无极就在鬼门关里生闷气。原来阴间的判官并不是个个都很厉害。很厉害的只是极少数。全因判官是个文职,习文不习武。真和人打起来,手脚上的功夫比牛头马面强不到哪去。倒是黑白无常,天天往外跑,没有真功夫不行,多少都有些修为。阳间的人错误地认为判官都是本领高强,其实全因派到阳间公干的判官都是千挑万选的高手。想来也对,总不能派一些文弱无力的判官去阳间吧。不但会遇到危险,更会丢了阴间的颜面。

    所以当邱无极突然见到两个活人闯进了鬼门关,第一反应不是打架,而是好好商量,息事宁人。能闯也敢闯阴间的人绝对是高手,打起来的话,很可能把自己小小的官衙都给拆了。这点邱无极很清楚,之前别处的鬼门关也有先例(鬼门关是一县一个,判官大抵可以与阳间县令同级)。而且能在凡间修炼成高手的,命数极佳,前世必定做下很多功德,可能还曾是位名士,在阴间也多少有些背景,得罪不起。不仅邱无极自己知道这个,连他手下的鬼卒都精得很,见了张初坤和刘雪倩都避开走。邱无极发现两人撞见了杨过,并知道了些不该知道的事,很想打倒两人,并将两人拿下。可惜自己做不到,便与他们好生说话,只求他们速走。

    邱无极自言自语道:“人死那么久了,还要求还阳,真是有病。”想了想,说:“若是阎罗大王亲开尊口,那倒不一定。”突然又想到什么,吓了一大跳,说:“坏了,刚才那两人不会去找大王吧。”想到这层,内心不禁惶惶难安。

    张初坤和刘雪倩顺着黄泉飞行。黄泉一般都是涓涓细流,广不过数尺。因为阴间寒冷,沿途不会蒸发。还有一个奇怪的地方就是,虽然从黄沙上流淌而过,却不会有一滴渗入沙下。盖因黄泉,虽名为泉,里面之物却非水。

    黄泉两边经常会有一些建筑物,大部分很简陋,是不去转世投胎或是在阴间任职的鬼搭来栖身的。也有一些建得比较好,比较大的,通常是公家的房子,里面一排排地放着许多“灯盏”。此“灯”无油无芯,却能在上头现出一粒蓝紫色的光亮。里边有不小的名堂,原来这“灯”唤作“生死灯”,每盏灯都对应着阳间的一个人。灯亮人生,灯死人灭。若是看护“生死灯”的鬼卒,发现有灯熄灭,就会将灯取下。并通知相关的黑白无常,前去拘魂。阳间的每个镇,在阴间都有对应的一座灯堂。灯堂里就放着出生在此镇的每一人的灯。

    黄泉沿途是相对来说比较热闹的地方。因为阴间一片黑暗与荒凉,鬼魂除了黄泉以外,找不到其他可以指引方向的东西。为了赶往丰都的途中不迷路,只能沿着黄泉走。这段行程,通常又被称作黄泉路。鬼魂在黑暗中会略显白色,稍微留意就可发现。张初坤和刘雪倩沿着黄泉飞去,时常能看到赶路中的或者是做事中的鬼。

    两人到了丰都城边一看,也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丰都城不愧是鬼都,大得超乎想象。高高的城墙,围了一个很大的外圈。里面还另有一层层、矮些的城墙,也都是在围圈。不计外墙,还有十九堵内墙。真是圆环套圆环。

    丰都城就被这些城墙隔出了十个圆环形的内城。每个内城都住着许多冥界百姓、兵丁和官吏,而且设有一些刑堂。最里面的内城就是阎王爷住的阎罗殿。在阎罗殿后方的丰都城中心有一个大黑池,里面的“水”不断蒸腾,形成一个黑柱直连上方冥海。

    一个护城夜叉飞上空中来,向两人问话。两人说明来意后,夜叉鬼要两人在原处等候,自己则返身去报告阎罗大王。

    过了会夜叉回来,领着两人前往阎罗殿。夜叉将两人带到阎罗殿顶层的大厅里,让他们稍候,自己则先退下去了。张初坤和刘雪倩很快被大厅四周奇怪的壁画,吸引住了。上面绘着许多风格奇特的建筑、不知用途的人造物体,还有各种各样前所未见的龙兽。不少龙兽的背上还骑着人。另有一些画,绘着不少球形物体,另有星光点缀,边上还有奇异的飞船。最怪的一幅画是许多长有白色翅膀的人,与一些异形怪兽在空中作战。

    正在看着,突然听到一声轻咳声,原来阎王爷已经不知什么时候,坐到了大厅的正位上。

    张初坤抱拳行礼后,问:“敢问您是否就是执掌阴间的阎罗大王?”

    阎罗王说:“不错。”

    张初坤说:“阎罗大王,小徒唐经天、朴正淳为人所害,死得不明不白。所以来请您相助,以求问个准信。”

    阎罗王说:“这也不是不可以,我唤人来帮你们查查。”然后按了按座椅扶手处的机关。一个鬼吏马上进来听令。阎罗王要他和张初坤、刘雪倩了解情况,并去将唐经天、朴正淳的鬼魂,速速找来。鬼吏向张初坤、刘雪倩了解下唐经天、朴正淳的生庚、死忌、籍贯等一些基本情况,便出去传令了。

    张初坤说:“多谢大王相助之恩,张某一定将此铭记于心。”

    阎罗王微微一笑,说:“客气了。其实具体的事情全是下边的部属在做。我很少会有插手。”

    刘雪倩问:“大王,若是寻到两位小徒,可否将他们带回去还阳?”

    阎罗王说:“你说可能吗?阳间每天都要死很多人。如果他们的师傅、亲友都来向我提这种要求。那该怎么办?而且刚才听你俩所述,人都已经死了4个多月了,又不是一天两天。”

    刘雪倩问:“因为他俩的尸身留存在冰雪中,所以并未腐坏,与新死无异。”

    阎罗王说:“还阳岂是儿戏,像这种情况原则上是不允许的。”

    刘雪倩问:“不知道大王所谓的原则是什么?”

    阎罗王说:“阳寿未尽的新死之人,身体完好,也非中毒。平素又行善积德,广结良缘。才够上还阳的标准。”

    刘雪倩问:“如果有一人为刀剑所杀,够不够得上标准呢?”

    阎罗王说:“肯定不行。”

    刘雪倩说:“可是你手下的判官偏偏做下了这样的事。”

    阎罗王说:“我早已将他千撕万裂、千磨万碾,然后投到通阳湖里喂鱼蛇了。”

    刘雪倩说:“大王,你可能搞错了。就在我们来的路上,就发生了这样的事。”

    阎罗王问:“此事当真?”

    刘雪倩说:“千真万确。”

    张初坤也说:“大王若是不信,可以去查一下。”

    阎罗王说:“到底是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竟敢再犯?”

    刘雪倩说:“据他所言,乃是执管建昌南丰的。”

    阎罗王想了一会,说:“邱无极?怎么可能呢,他一向挺规矩的。”

    张初坤说:“被他放走还阳的人,姓杨名过。我俩都亲眼所见。”

    阎罗王大吃一惊说:“什么,他死了?!”

    刘雪倩说:“看来大王果真认识他。”

    阎罗王说:“何止认识,还是故交。”

    刘雪倩说:“那你自己说,这件事该怎么处理?”

    阎罗王说:“这是我冥界的内务,你俩无权过问。”

    刘雪倩说:“如果大王答应放我两位弟子还阳,此人之事就当没见过。”

    阎罗王说:“倘若我不答应呢?”

    刘雪倩说:“那我就会上天宫,去找玉帝告状。”

    阎罗王想了想,问:“你的两名弟子都是什么死因?”

    刘雪倩说:“唐经天因窒息而死,朴正淳则是毒死的。”

    阎罗王说:“那个姓唐的,我允许放回去。至于这个姓朴的,因为是毒死的,还阳之后会变成‘毒尸人’。所以我不会答应。”

    刘雪倩说:“不是可以解毒吗?应该不会有事。”

    阎罗王说:“人未死之前,解毒是有效的。等到人死了,就太迟了。因为毒物已经对身体造成了严重到致死的损害,而这种损害是不可逆转的。”

    张初坤说:“话虽如此,但我听闻有一种‘借尸还魂’,不妨可以一试。”

    阎罗王说:“算了,就依你们所言。两人的魂魄可以尽管带走。至于怎么操作,你们自己处理。”

    刘雪倩说:“多谢大王美意。”

    阎罗王说:“其实你们今世能够修炼成仙,全是投胎前受了我的恩惠,希望你们会一直记得。还有那个杨过的事,千万不要向外宣传,否则影响不好。”

    张初坤说:“这个自然。鄙夫妇绝对不会忘记您的恩惠。”

    第四十九章 唐经天的复生

    过了会,刚才的那位鬼吏回来禀告说,唐经天和朴正淳都已经在城里找到,现在正在楼下候命。阎罗王让他把人带上来。很快鬼吏领着四个鬼卒,将唐经天和朴正淳押到大厅。唐经天倒好,朴正淳却是衣衫破烂、戴着手链、脚镣。脚步蹒跚,似乎刚用过大刑。

    刘雪倩说:“阎罗大王,你的手下怎么可以这样处置无辜百姓。”

    阎罗王指着朴正淳,问:“九司,他犯下过什么罪行?”

    鬼吏回答说:“报大王,此人因色乱心,杀害同门。目前还在五殿服刑。”

    唐经天一听,怒不可遏,指着朴正淳,说:“原来那天动手杀我之人,果然是你。”唐经天当日发现杀自己之人,竟然用上了天山神芒,一直心存怀疑。如今果真验证想法。

    刘雪倩说:“正淳,你怎么可以做出这样的事。我以前真的是看错你了。”

    张初坤说:“想我也是对你寄予厚望,让你掌管炼器堂。没想到你竟是这种禽兽不如的人。”

    朴正淳说:“我也是受了大师兄的挑唆,要不是他送了我一颗龙虎丹。我又怎么可能杀得了三师兄。对了,那丹药还被他做了手脚,害得我被毒死了。”

    刘雪倩说:“天哪,怎么会有这样的事。你所说的,可都属实。”

    朴正淳说:“我都到这种地步了,难道还会说谎不成。”

    唐经天说:“怪不得当时你功力暴增,原来是服了龙虎丹。我与大师兄平素并无仇怨,为何他要对我下手。”

    朴正淳说:“还是不为了掌门之位。他还曾许诺,将来会传我掌门功法。没想到,他连我也要除掉。”

    张初坤说:“亏他还是大师兄,竟然设下连环毒计,陷害同门。简直天理难容。”

    刘雪倩说:“那你们知不知道,小金她又出了什么事?”

    朴正淳说:“大师兄在送去给她的饭菜里,下了‘失神散’,然后把她带走了。让我留在飘渺峰,伏击三师兄。之后的事,我就不知道了。”

    唐经天说:“真是个混帐败类。”

    刘雪倩说:“坏了,她该不会也遇害了吧。”

    张初坤说:“阎罗大王,还麻烦你再帮个忙。查一下我弟子赵小金有没有被送到阴间。”

    阎罗王说:“不知她是哪里人氏?”

    刘雪倩说:“生在汴梁城皇宫,生辰是靖康二年一月二十二日。而且她还是徽宗赵佶的女儿。”

    阎罗王说:“依你所言,她还是个公主咯。”

    刘雪倩说:“是啊,所以大家都称她‘小龙女’。”

    阎罗王说:“小龙女?!”然后转头看向右边墙面的壁画。几人顺着阎罗王的目光看去,见他所看的,乃是一只背脊上长有两排竖立三角形骨板的四脚着地的龙兽。

    阎罗王很快又将头转回,说道:“只要查一查对应的生死簿和生死灯就一清二楚了。九司,你再去传令一下。”

    鬼吏又领命下去了。

    刘雪倩对阎罗王说:“不好意思,又给大王添麻烦了。”

    阎罗王说:“帮人帮到底,送佛送西天,倒也没多大关系。只是听来,你们在教育弟子方面还得多下功夫。”

    刘雪倩说:“说来实在是丢人,养了两只豺狼虎豹出来。大王,我这四弟子朴正淳,不想带回去了。还是继续留在您这服刑吧。”

    阎罗王说:“这样也好。带回去迟早是个麻烦。”

    朴正淳说:“师娘,这不行。你不能撇下我不管啊。”

    刘雪倩说:“事是你自己做的,别怪我狠心。”

    朴正淳说:“师父,你得帮帮我啊。”

    张初坤说:“为了得到自己的师妹,竟然可以对师哥下毒手。你自己在这里好好反省吧。下辈子千万别再走错路了。”

    阎罗王对押着朴正淳的两个鬼卒,说:“先把他押回去。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待两位鬼卒押着朴正淳下去后,又对另两位鬼卒说:“你俩也去吧,将这位唐公子留下。”

    大厅里只剩了阎罗王、张初坤、刘雪倩、唐经天四人。因为无话可谈,顿时陷入了沉默。

    唐经天看了看周围的壁画,问:“大王,这里的壁画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阎罗王说:“有些东西怕时间长了,会记不清,便将它们画下来。”

    唐经天说:“这么说,画里的东西都是真的。”

    阎罗王说:“既是真的,也是假的。因为时间能够改变一切。”

    唐经天说:“能不能给我说说里面的故事?”

    阎罗王说:“来到我这,看了这些画的人,都想知道里面的故事。可是就算我说了,他们也理解不了。如果你看了画,直接懂得其中的意思,就可以做我最好的朋友。”

    唐经天说:“我想世间应该无人,能够猜得这些画的含义。”

    阎罗王说:“你错了。虽然我也曾经这么认为,但偏偏世上还有一人识得。”

    唐经天说:“他是谁?”

    阎罗王说:“我不能告诉你。因为这不仅是一个大秘密,更关系到我和他之间的约定。”

    过了会,鬼吏九司上来回报,小龙女的生死灯尚明,生死簿上也未有更载,应是仍活在阳间。

    张初坤、刘雪倩道谢后,领着唐经天离开。阎王爷指点他们可以从通阳湖中心的忘全岛上第三十三口落阳井离开,这样能够很快到达天山附近,又给了他们一张通行令。

    两人引着唐经天的鬼魂,从奈何桥上空飞过。整个湖面蒸汽腾腾,黑雾弥漫,不得不运功相护。大致察觉此桥分上、中、下三层,中间是石制的主桥身,上边用木料另搭一层,形成一座木桥。两侧石栏系着吊索,在下方又架了座吊桥。恐怕是为了解决流量太大的问题,而做的改进。

    三层桥面颇为热闹,鬼流不断。桥的另一端有一个土台,上面摆着一排五只木桶,各有鬼卒负责。每个过去的鬼,都要喝上一碗桶里的东西,才准放行。后面另有一个老太婆坐在椅子上监视众鬼的一举一动,防着有鬼使诈不喝或少喝。

    张初坤和刘雪倩,拿着阎罗王的手令,在鬼卒的指点下找到了第三十三号井,从井中穿出后,果然到了新疆地界。回到天山后,一起运动助唐经天,还魂返生。唐经天虽逢死劫,数月之后,又历重生,也是一桩奇遇。大师兄尹志平和妻子二师姐祝婉馨已经预感不妙,先跑一步了。天山派遣出不少弟子,到处寻访两人及小龙女的下落。

    第五十章 孟婆的汤圆

    转眼已经过了年关,到了正月十五。临安城里分外热闹,张灯结彩,歌舞升平,是盛世,非盛世?丝竹声是映衬了欢笑,还是掩盖了哀怨,还是兼而有之。盛世月圆!

    杨过那日突然死而复生,也是吓了公孙绿萼一大跳。杨过见她在自己尸体边跪地痛哭,非常感动,心里发誓今后一定要好好待她。杨过缓过劲后,带着公孙绿萼飞回了临安王府。随后一直将她暗藏在府中照顾。杨过为了掩饰自己的断臂,还用符纸化了一只假手。虽然暂时瞒过了父母,但也不是长久之计。

    12月28,他又和符纸化成的假郭芙举行了婚礼。王储大婚,本就是举朝欢庆之事。君臣一堂,太后皇后都来了。杨过假作笑容,开不开心只有自己最清楚。经历了一系列乱七八糟的祸事,不仅丢了右手,还痛失初恋爱人。真是沮丧到了极点。

    好容易过了年,又到了元宵节。白天杨过还进宫去向爹娘请了安。过完这一夜,杨过就要依着“皇”命,前往秀州去守孝三年。亲人相分,骨肉相离。今夜的月还是圆的,到了明夜就缺了。也许今夜的月同样留有缺憾,只是难以察觉。或者心已经先缺了。

    杨过穿着便衣,带着一副半脸马面具,神情落寞地出了王府,门前湖边“卖汤圆”的吆喝声吸引了他。卖汤圆的是一个老太婆,挑来一副担子,到了这西湖边摆摊。有炉有锅,还有碗、筷。她拿起一根长铁勺,往锅里搅和。嘴里喊道:“吃汤圆嘞,吃了汤圆人团圆。大家快来买呀。吃汤圆嘞……”

    很多看花灯、赏月的人听了围了上去。那老太婆忙得不亦乐乎。见杨过精神不振地从摊前走过,连忙招呼道:“小伙子,来碗汤圆吧。”

    杨过转头看向她,却没有挪步的意思。那老太婆见杨过犹豫不决,马上补了一句说:“吃了汤圆人团圆。”她还故意在最后的“团圆”二字上加了重音。杨过听了“团圆”二字,精神好了不少。原来他弄丢了小龙女,又要与父母分离,盼得不正是这“团圆”二字吗。

    杨过扭身朝那汤圆摊走去。那婆婆马上对围着的还没买的其他人说:“不好意思,已经卖完了。这最后一个,要专门留给那位小兄弟。”大家纷纷感到奇怪,明明觉得锅里有不少汤圆,婆婆随手一捞都是几个一起出来,怎么说没就没了呢。有人不信,专门用筷子往锅里搅了搅。果然除了婆婆勺里的那一个之外,其余的还真没了。锅里只留了“汤”,不见得“圆”。

    大家见没汤圆了,也不再围着,纷纷散开。杨过走到摊前。婆婆用只小碗,将那个汤圆盛了,另外弄些汤进去,递给了他。杨过先喝了口汤,只觉鲜美非常,过舌难忘,不禁一饮而尽,顺带把那只小汤圆也吞了下去。

    杨过将碗递回给老婆婆,摸了摸身上口袋,不禁变了颜色,原来他出门忘了带钱。杨过一指身后的王府说:“婆婆,你等着,我这就回去,给你拿钱。”

    婆婆说:“小伙子,这就不必了。那只汤圆就当是婆婆我,请你吃的。”

    杨过说:“婆婆,那真是太谢谢你了。”

    婆婆说:“不用客气,希望你吃了汤圆后,能够尽快地与心中的那位人儿团圆。”

    杨过脸上一热,再道了声“谢”便离开了。顺着人流沿湖走,不一会来到了断桥上,想到当初就是与小龙女在这里见面,不由驻足,倚栏思念。

    突然一阵头痛,整个脑袋似乎都要裂开。杨过的第一反应是“刚刚的汤圆有毒”。马上趴到栏杆上,将那只已经到了胃中的汤圆,运功逼出,和着一大口酸水,吐入湖中。

    随后转身抱头蹲在栏杆边,稍过片刻,他似乎明白了过来,嘴里吐出两个字:“孟婆?!”原来刚刚卖汤圆给他的那个老太婆,就是阴间奈何桥边的孟婆。

    他站起来,转身看向湖面,方才所吐的汤团早已沉了下去。水色深暗,已是不知所踪。

    原来孟婆竟然来到阳间,用卖汤圆的方法,让杨过喝下了“孟婆汤”的解药—“醒神汤”。使他回忆起了昔年的种种往事。杨过方才的头痛乃是因为突然间恢复了前时庞大的记忆,大脑一下子承受不了而造成的,并非是因为中毒。

    其实那粒汤圆也是不凡之物,是颗仙丹所化,乃阎罗王特地给杨过准备的。但杨过误认为是毒药,给一口吐去,枉费他一番好意。不过也引出另一段故事。姻缘自有天注定,千年相分仍成双。

    等杨过返回到刚才孟婆卖汤圆的地方,并未见到她的踪迹,想必已经离远了。杨过还来不及道声谢,心中留有些许的遗憾。也无心继续呆在外面了,便回到王府休息静想。一个曾经叱诧风云、雄霸一方,又历经磨难、几起几落的王者,终于找回了自己的记忆。王者到底能否再一次归来,又能否将世界带入新的局面?

    原来阎罗王知道杨过不幸丧命后,既惊讶又担心。本来定于杨过18岁时,再给他恢复前世的记忆。此刻却是再也等不下去了。命令孟婆来给他送醒神汤和仙丹,希望他早日恢复记忆与功力。这样再遇到什么危险,也可以从容应对。杨过若恢复了前世全部的功力,世间又有几个会是他的对手。再加上他的冥界大军相助,又有何事不成。

    第五十一章 尘封的记忆

    杨过回到王府后,想了很久。往事不断涌现,使他对人生及世界的看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知道了自己的过去后,重新思考了未来的方向。精神状态也一改这些天的颓势,振奋了许多。安下心来后,躺到卧房的床上,不一会便进入了梦乡。

    他梦见自己解开了上古的封印,释放出了许多白羽战士。他们一起下跪对自己宣誓效忠。可这些白羽战士太过嗜好战争和杀戮,虽然有自己不断地教诲,但只是表面服从,内心却从未停止过马蚤动。终于有一天受了外人鼓惑,向众神居住的奥林匹斯山,发动了进攻,并将众神屠戮。

    历史仿佛重演了,被解封的上古的战争工具又一次击败了神界的统治者。6千万年前人类文明的高度,至今仍无法超越。而为战争而创造的物种,终究还是改变不了他们的本性。自己因为忏悔和伤心,不再领导他们,而选择了隐退。那个外人乘机夺取了权力,带着白羽战士四处讨伐各地的神族,很快以压倒性地胜利,成为了神界的领袖。

    那个外人开始骄傲放肆,自称上帝,是众生之神,唯一之神。和平还是降临了,因为神界归于了统一。但很久之后,又有一个蛇女从东方而来。历史还是惊人地相似。对战争、杀戮渴望已久的白羽战士又一次受到了鼓惑。他们的长官撒旦,稍作考虑,就下了决心。不过这次很奇怪,他们返过头来,找自己帮忙,要让自己重新成为他们的领袖。那个“上帝”闻风而逃,不知躲到了哪里。

    本来自己已经拒绝了,但不知怎么地,也被那条“蛇”引诱。不仅与她成亲,更是重新接受了白羽战士的领导权。万千白羽战士重新对自己下跪,重新宣誓效忠。一切似乎都很好,而自己则陷入了温柔乡中,深深地被麻痹。怎知一转身,他们马上在蛇女和撒旦的带领下,对天都进行了屠城。无辜百姓纷纷遭殃,血流成河。

    自己再次陷入忏悔和自责,为了挽回犯下的过错,亲手杀死了那个蛇女。而当时她正身怀六甲。自己动手之后,立即抹颈自杀。一如从前,又只剩下魂魄。

    之后自己考虑良久,觉得实在对不起那位蛇女和腹中未出世的孩子。便赶往东方,一寻就是四百年。在阳界找不到,他便达到阴间。在阴间一寻就是千年。希望能在茫茫鬼海中,找到堕入轮回的她,可是依旧没有收获。

    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早上。而这天也是定好出发去秀州的日子。杨过带上藏身后院厢房的公孙绿萼,乘坐府里的马车,赶往秀州。在秀州已经准备好了独立的庄园和新的下人。今后的三年光阴,不得不在那里度过了。杨过并未继续伤心,以他目前的身体和修为状态,确实需要一个地方,好好静养、潜修。而只要再过十来年,他一定能够成仙。断了的手可以重新长出。失去的东西或许也能够找回。他还记得阎罗王曾经说过的话,若是前世有姻缘,那么转世之后,绝大多数情况都能重新成为夫妻。自己正是冲着这一点,才答应他的请求。

    那位蛇女没有西方名字,大家都称她作“天蛇女”。而她的东方名字好象叫“夏姬”。据她自己说,是东方神灵夫妇的女儿。因为出生的时候,东方正好建立了一个叫夏的王朝,所以取名作“夏姬”。

    在东方,夏朝已经成了遥远的过去。而如今,大家称现在的朝代叫“宋”。为什么时间会连绵不绝,悠长无尽?使那些不死之灵,拥有太多太多的记忆。千年不多,万载不长。凡人一生了尽,大概60周年,却可以有许多悲、欢、离、合。已经够久,太长了不好,需要背负的记忆太多,都会成为一种累赘。

    阎罗王也说,自己活得太久,脑子里装的东西太多,有很多都记不清了。最好喝孟婆汤作个了断,却舍不得忘记一些人、事、物。

    对了,阎罗王曾经说过,养过一头雌性的食草龙兽作宠物,好象也叫“小龙女”。真不知道,他为什么给那么巨大的怪兽,取这种名字。也许是刚从蛋里孵出来的时候,还算小吧。

    阳间的大地曾经哺育出神奇的物种,辉煌的文明。而战争将这一切毁灭,时间将这一切埋葬。而那些残留的线索,正深埋在地下,等待有人去发现,去推测。

    那应该是神所创造的第一种人类。他们的智慧甚至超越了神本身,却也毁于这种智慧所创造的力量。

    第五十二章 十三年的相守

    杨过到了秀州后,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虽然父亲杨康给自己准备了一座独立的庄园,不让自己直接住进秀王府,以免暴露身份。但是秀王的赵氏亲族中来访之人络绎不绝,为啥,还不是看中了杨过的王储身份。一个未来的皇帝,不及时巴结的话,以后想巴结都没机会了。各种称呼的远方亲戚,排来弄去的本家叔伯几乎要把门槛踏平了。而他们见了杨过还不算,非要见见他的王妃郭氏。杨过所化的符人虽然也有表情和动作,但不仅不能吃饭、喝水,而且还不能开口说话。作个摆设,糊弄糊弄人还可以,时间一长肯定被人看出破绽。实在没办法,只能委屈了公孙绿萼,用符纸化出一副面具,让她戴上,逢场作戏,冒充一下自己的王妃。公孙绿萼对自己感恩戴德,自然应承。

    两人时日一久,渐生情愫。假夫妻做成了真的,甚至育出了龙胎。在秀州三年,生下了两位王子——赵愭与赵恺。赵愭出世后,杨康深感意外,和玉儿一起摆驾秀州,来一看究竟。虽然感到有些生气,但更多的是欣喜,毕竟出世的是独子长孙,以后最有可能的顺位继承人。杨家几代单传,难得又出男丁,江山社稷不愁后继无人了。也就默认了公孙绿萼这个媳妇。但由于她身份特殊,加上脸有毁损,并不为两人喜欢。

    回到临安后的一年,绿萼又生下了第三个儿子——后来的光宗赵惇。过了几年,又生下第四个儿子——赵恪。

    公元1153年,也就是杨过成亲后的十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祖师王文卿在南丰小道观中,修行圆满,白日飞升了。这成了轰动一时的佳闻。

    很巧的是,杨过也在那一年,成功地突破了天人界隔,重返神列。虽然与自己的颠峰状态,相差极远。但毕竟也是不小的进步。杨过不仅自己长回了右手,而且帮公孙绿萼修补气海废岤,输功补元,还帮她复原了容貌。由于他担心,父亲杨康知道自己修炼成功后,会立即命令自己灭亡金国。并没有将这一消息透露给父母知道。灭亡金国,意味着大规模地杀戮。陈尸塞河,万里白骨,绝对不是一句空话。以他目前的修为,配上轩辕剑,一剑杀几万如同儿戏。但这样的话,就会造成生灵涂炭的人间悲剧。杨过觉得等自己的修为再上一个新的境界,可以不伤人而屈三军的时候,再去灭亡金国。

    又过三年,公孙绿萼在杨过的帮助下,也修炼圆满、成仙证道。原来公孙绿萼知晓一门阴阳双修术。两人将其改进后,依法同炼。不仅使绿萼功力飞跃,修炼有成,更使她又结珠胎。十月足胎后,诞下一位王女。公孙绿萼之前所生的四个孩子都是男儿,这次赶巧是个凤种。

    公孙绿萼想起昔年与绝情谷谷主刘芷若的约定,不知该如何是好,便与夫君杨过商议。杨过听完公孙绿萼的话后,笑说:“娘子,如今你我都已成仙。区区一个绝情谷能把我们怎么样。还是把女儿留在身边吧。”

    公孙绿萼想了想,说:“可是我记得,你当初发下了毒誓啊。”

    杨过说:“一个誓而已,发了就发了。以我如今的修为,我不相信真的会有报应落在我身上。”

    公孙绿萼说:“指天对地,发下的誓言岂能违背。就算你成了大罗金仙,也一样会遭天谴。”

    杨过说:“那娘子,你的意思呢?”

    公孙绿萼说:“把女儿送去绝情谷,让她们将女儿抚养成丨人。”

    杨过想了想,说:“我看不必了。”

    公孙绿萼问:“为什么?”

    杨过说:“其实有个秘密,我一直想告诉你,但又怕你接受不了。”

    公孙绿萼问:“什么秘密,你就照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