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侯夫人

侯夫人第23部分阅读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娘跟这个庶妹关系向来不亲密,就是现在,她都还记得当初在林平县,斗姨娘与陈夫人争宠之时,这个庶妹躺在地上撒哭冤枉陈夫人打她的情景,实在是令人喜欢不起来。满娘也向来对正房嫡出的三位姑娘不亲近。

    如今茵娘还真不习惯满娘对她的亲热,只是一个八岁的小姑娘扑上来,茵娘也不好不理她,只好道:“你的礼物,我等一下让人拿给你。”

    满娘又道:“我的礼物是什么,跟三姐姐的是一样的吗?”

    茵娘愣了一下,低头看着那双一直闪闪发光看着她的眼睛,心道:果然是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几年过去了,这妹妹也还是让人喜欢不起来。

    陈夫人看着满娘的样子,瞪了她一眼,怒道:“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你还有没有规矩?”说完又转头对旁边的丫鬟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把四小姐带下去。”

    旁边的丫鬟急忙上来拉着满娘走,满娘一边挣扎着,一边道:“你别拉我!”说着又抬头望着茵娘:“二姐姐,你还没回答我呢,我的礼物要跟三姐姐一样的,要不然我可不依的。”

    陈老爷看着被拉着出去的满娘,努了努嘴想帮满娘求求情。虽然他也觉得这个小女儿说的话有些不对,但也是因为年纪小的缘故嘛。但看着陈夫人瞪过来的眼睛,再看看站在二女儿旁边的女婿,最终还是没开这个口。

    满娘的这件事情最终也只是小小的插曲,满娘出去后,接着很快气氛又融洽起来。

    到了中午,陈家设宴款待新女婿,宴席丰盛,各色菜肴做了满满的一桌,酒是上等女儿红,家中唯一的成年男丁陈老爷陪饮。

    等吃过了午饭,茵娘与陈夫人和萍娘一起到正院说话,林凤祁则留在外面让陈老爷招呼。

    等入了正院,院子里突然传来一阵婴儿的哭声,茵娘正觉得奇怪,等进了门,才发现竟是她那名为根哥儿的便宜庶弟。此时不知因何而啼哭,奶娘抱着她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的哄着。

    或许是奶娘照顾得法,根哥儿很快就停止了哭声。等陈夫人和茵娘萍娘进来,奶娘抱着根哥儿给陈夫人等人行礼。

    陈夫人此时见根哥儿没再哭,也不再管他,对奶娘道:“你将小少爷抱到隔壁暖阁里去,注意别让小少爷冻着了。”

    奶娘道是,然后就出去了。

    茵娘看着奶娘抱着孩子走远之后,才回过头来问陈夫人:“娘,根哥儿怎么会在你院子里?”

    说道这个,陈夫人显得有些义愤填膺,对茵娘道:“说道这个我就生气,我就没见过这么当娘的。前天的时候,斗姨娘和秋姨娘因为一根簪子在院子里吵起来了,根哥儿在房间里哭得震天响也没人管,我过去的时候,那孩子躺在床上嗓子都几乎要苦哑了。我看不过,将秋姨娘训斥了一顿,便将根哥儿抱到我房里来照顾,免得这老陈家的独苗苗让个姨娘折腾没了,我以后到了地底下见了公婆也难交代。这秋姨娘也是狠心,根哥儿抱到我房里这两天,她竟一次也没来看过。”

    秋姨娘可不像笨人,她会为了根簪子而不管她用以安身立命的儿子。这话说出来,茵娘怎么都不会信,想当初秋姨娘随着陈老爷来京城,根哥儿不过两个月大,一路风尘仆仆,根哥儿可是被她照顾得面色红润的到了京城。能这样反常的不管儿子,那必然是有所图。

    现在的陈夫人有什么能让人图的呢,除了嫡子的地位,还有的恐怕就是两个高嫁有出息的女儿。

    秋姨娘怕也是看清楚了陈家的形势,根哥儿虽然是陈老爷唯一的儿子,但陈老爷现在在家中基本上是没什么地位了,陈家的家底一穷二白,现在吃的住的都是陈夫人的嫁妆,她现在就是再讨好陈老爷,也不能给她儿子谋到多少利益。

    讨好陈老爷没用,不过可以攀上陈夫人嘛。若根哥儿记在了陈夫人名下,并且由陈夫人养大,不说陈夫人的两个女儿对这个非一母同胞的弟弟有多少感情,看在是陈夫人养大的情分上,总会看顾一二,就这一点,都能让根哥儿受用无穷了。

    当然,陈夫人虽然没有儿子,但不表示她就愿意抚养妾室的儿子,更何况陈夫人一向讨厌妾室,就算秋姨娘凑上去讨好怕也没有用。不过好在陈夫人是个心软的人,所以秋姨娘才会想出这个计策,故意引得陈夫人看见她对根哥儿照顾不周的样子,好对根哥儿产生同情。

    不得不说,秋姨娘其实要比斗姨娘聪明很多。早些年要是陈老爷纳的是秋姨娘而不是斗姨娘,只怕陈夫人被欺负得连骸骨都找不到了。

    第74章敬妃

    --

    茵娘走到陈夫人旁边坐下,问陈夫人道:“娘,你很喜欢根哥儿,想将他养在膝下吗?”

    陈夫人道:“那也不至于,不过是看他可怜,才想将他抱过来照顾罢了。”

    “娘,你还是将根哥儿抱回给秋姨娘养吧,秋姨娘是根哥儿的亲娘,哪里会不疼他的。”

    陈夫人也不是什么笨人,听着茵娘的话也听出点味道来了,于是问道:“怎么,你是觉得秋姨娘在诈我?”再想到前些时候陈老爷一直在她耳边碎碎念,想让她将根哥儿记在名下,那时候她不耐烦管陈老爷的庶子,不愿意。难道秋姨娘是故意让她看见她不管根哥儿,好让她觉得可怜,指望这样她就愿意将根哥儿记在名下。陈夫人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

    茵娘却没有回答陈夫人的话,反而说道:“娘,你知不知道,原来皇后娘娘是想抱养白贵嫔身边的二皇子的,你知不知道皇后娘娘后来为什么又不愿意抱养二皇子了?”

    这种事情陈夫人自然是不知道的。

    茵娘继续说道:“是因为白贵嫔在皇上面前帮自家的兄弟求官,因此皇后才疏远了白贵嫔,反而选择抱养姐姐的儿子的。姐姐的娘家有亲近的兄弟,对姐姐和小皇子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陈夫人听后低着头,露出沉思的表情来。茵娘见此,便不再多说。

    她现在已经出嫁,以后回家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少,在家的时候她也不想浪费与母亲妹妹相处的时间,于是又用其他的话题引开了陈夫人的思绪。

    新婚一月不空房,新婚第一个月,新妇是不能在娘家留宿的,新妇须赶在日落之前赶回夫家。

    陈夫人看着时辰差不多时,便依依不舍的将茵娘和林凤祁送出了门。

    茵娘和林凤祁走后,陈夫人又坐在椅子上低头沉思了一会,但很快就站起来,使唤身边的丫鬟道:“你去将秋姨娘叫过来,让她将少爷抱回去养,你跟她说,孩子是她生的,自该由她这个做娘的管生管养,她若不将孩子抱回去,我就抱给斗姨娘让她替她养。”

    她虽然可怜这个孩子,但自然也还是亲女儿亲外孙更重要的,没有让她为了这便宜庶子而不管女儿外孙的道理。

    ####

    回门回来第二日,便是腊八节,宫里如往年一样,照样有腊八粥赏赐出来。永宁侯府自己也做了腊八粥,盛在白釉瓷瓮中,由丫鬟们分发送往各处的亲朋好友。

    二公主生于腊八节,今日亦是二公主的周岁日,因着再过几日便又是三皇子的满月礼,陈嫔娘娘秉着低调的原则,在请示了皇后娘娘之后,并不准备大办二公主的周岁宴,仅在澜和宫内开了几席,邀请了一些宗族近亲的王妃公主和京中一品的外命妇。

    若按民间风俗,茵娘作为二公主的亲小姨,是定要参加二公主的周岁宴的。但皇家毕竟不是普通人家,茵娘现在的身份是永宁侯世子夫人,按照大燕的诰命制度,属于正三品。按品级,茵娘并不到参加的资格,宫里又没有特别的旨意出来,因此二公主的周岁礼,茵娘并没有参加。只是在林侯夫人回来的时候听到,小公主抓周时竟然抓了一本诗经和一把小木琴,喜得皇上直称:“皇家要出一位才女公主咯。”

    新婚前四日,茵娘与林凤祁都没有什么得闲的时间,直到了第五日,才好好的闲了下来。林凤祁原本说了是要带茵娘出去好好玩一日的。茵娘虽然在京城住了一年多,但平时出门的机会少,根本没什么机会出门,茵娘是极想出去逛一逛的。

    结果早上一起来,打开窗户发现,外面又下起了鹅毛大雪,冒着飞雪瞎闲逛,茵娘还没有这么浪漫的情怀,不得已,出门逛街的念头只好打消了。

    两人无事可做,便围在炕桌上玩双6。茵娘琴棋书画不咋地,玩双6却非常拿手,两人玩的时候,基本上茵娘赢得时候多。不过,玩双6那也不能玩一天的,两人玩着玩着就转战到床上玩其他游戏去了。

    林凤祁前两日忍得狠了,到今日得了娘子的允许开了荤,两人在床上厮磨,一直折腾到了快傍晚才停下来。林凤祁酒肉餮足之后,抱着累得手指头都抬不起来的茵娘,一边意犹未尽的回忆着刚才的韵味,一边叹道:“果然是美人恩,英雄冢。”

    茵娘与林凤祁的新欢便这样一晃过去,到了腊月初十,林凤祁开始每天去军衙当值,而茵娘则开始慢慢学习为人媳妇的生活。

    她先是花了些时间归拢了自己的嫁妆,特别是铺面田亩一类的固定产业,虽然不用自己亲自打理,但该选那些人去打理也是有讲究的。就算选了人去管理,那也要时不时的将管事庄头敲打一番,或者时常查看账目做到心中有数,免得被滑头的管事庄头期满了去。又有沐德堂的内务之事。好在沐德堂原来便被管理得井井有条,茵娘接过手来倒也没有花多少力气。

    等茵娘将这些都理顺之时,日子已经滑到了腊月十六。

    腊月十六是三皇子的满月宴。三皇子因是养在皇后身边,皇后将他的满月宴办的比他前面的两位兄长都要盛大一些。茵娘随着林侯夫人一起进宫参宴,宴中茵娘并没有看到燕娘,席上只有皇后抱着三皇子接受众人的祝贺。

    穿着真红金绣龙凤纹大袖衣,红罗长裙,红褙子的皇后抱着用大红襁褓裹着的小皇子。皇后看向小皇子的神情慈爱,面带光辉,看得出来是极喜欢小皇子的。

    围在皇后身边的命妇太多,茵娘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多看小皇子一眼,只从襁褓中稍稍露出的小脸上看出,小皇子面色红润,应该是长得极健康的。茵娘欣慰的同时,看着热闹喜庆的满月宴,却独独缺少了皇子的生母,茵娘也是有些为自己的姐姐黯然的。

    二皇子的满月宴过去不过两天,接着在陇西打败了北羌的两位薛将军班师回朝,皇帝厚赏两位将军,除了赏赐良田千亩,黄金万两之外,两位将军官升一级,骠骑将军薛简,官升荣禄大夫,为从一品,广威将军薛唯,官升昭勇将军,为正三品。

    自此,朝堂之中,原本地处劣势的淑妃和宁国公一系,重新回到与皇后和康国公一系相对平衡的地位来,甚至可能稍强于皇后和康国公一系。

    就连后宫之中,同为薛家人的薛淑妃在抄写了几个月的经书之后,也以华丽丽的姿态回归众人视线。据闻皇帝连晋升淑妃为贵妃的旨意都已经拟好了,就等着在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时候下发旨意晓喻六宫。

    不过皇后对此也不是没有应对之策,在皇帝提出晋升淑妃之时,亦向皇帝请示:陈嫔和白贵嫔等生育皇嗣有功之人,是不是也该晋一晋了?另还有一些新承宠,侍奉帝王有功的人,也该抬一抬份位了吧?正好趁着两位将军得胜凯旋之喜事,也让这些后妃一起得沐皇家恩泽,臣妾看正好可以将这些妃妾的晋封礼跟淑妃的册封礼安排在一起,避免铺张浪费。

    皇帝低头一想,皇家子嗣不丰,宫中至今也才五个孩子,孕育皇嗣,的确是大功一件,是该晋封。于是挥手同意了。

    得皇帝点头同意之后,皇后草拟后妃晋封名单:贵嫔白氏升宁妃,和嫔陈氏升敬妃,婉美人因怀育龙胎得以连跳两级升婕妤,孕育大公主有功的康嫔秦氏因为最近犯了错,不在晋升之列,另还有几位今年春选秀新近,颇得皇帝欢心的选侍、美人,贵人等也一同得以晋封。晋封名单在得皇帝首肯之后,与贵妃的册封旨意一同下达后宫。

    不得不说,淑妃抄写了几个月的经书之后,养气功夫了得,听闻这个消息后,春和宫中,竟无一个瓷杯茶具破碎,亦无宫人被罚,连跟报信的内侍说话时,竟还能面带微笑,温言和气的道:“妹妹们于皇室有功,是该晋一晋份位的。”

    大燕的后妃品级制度并不像前朝那样复杂,太祖懿德皇后改革前朝复杂繁冗的后妃制度,仅留选侍,美人,贵人,婕妤,嫔,妃,贵妃,,皇贵妃、后九级。其中选侍、美人、贵人、婕妤皆无定数,嫔九名,妃八名,贵妃一名,皇贵妃一名,其中皇贵妃仅在后位悬置之时得以册立。嫔以上皆有封号,嫔为贵、德、贤、庄、丽、安、和、僖、康九字,妃为德、贤、庄、宁、丽、敬、顺、康八字。

    说起来,新人的表现其实颇为平淡,虽多得以承宠,皇帝稍有偏爱的有之,但特别得君王青眼的没有。也不知是土地不好,还是皇帝浇灌不够,新人进宫已近一年,却几乎无人得孕。倒是有一个贵人身边的宫人被皇帝宠幸一夜,得幸有孕,结果却在怀胎六月时因时时惶恐被害,心情焦虑而落胎。皇帝听闻落下来的是个女胎,又因对该宫人早没了印象,倒也没多大伤心遗憾的。

    新人表现不佳,陈嫔怀孕生子不得承宠之时,原本已经被皇帝冷落下来的婉美人趁势而上,重新复宠。作为与淑妃一国的婉美人,在淑妃一派低谷之时,能杀出皇后一派的重重包围,最终绝地反击重新走入皇帝的视线,并成功怀上龙嗣,虽说有婉美人漂亮的因素在,但也不得不说她的手段了得了。

    陈嫔得以封妃,永宁侯府算是陈嫔的半个娘家,府中听到消息时,却也是欢呼了一阵的。林侯夫人为贺此喜,给府中的下人多发了两个月的赏钱。

    等到腊月二十日,宫中行册封礼时,林侯夫人和茵娘皆需按品大妆,进宫去观礼。册封礼后,敬妃于澜和宫中首先召见永宁侯夫人和世子夫人,并有首饰,玉器、锦缎等赏赐赐出,这亦算是敬妃给永宁侯府的体面了。

    嫔位升妃位虽然是一级之差,但不得不说,两个品级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不仅从待遇来说,从权利上讲亦然。比如,嫔位以下的妃妾若想召见外命妇,必须得到皇后的同意才行,而妃位以上的妃妾却能自己召见外命妇。就比如以前,燕娘若想召见自己林侯夫人或茵娘进宫说说话,必须经过皇后的同意让皇后帮你下旨才行,但如今,燕娘自己就可以下旨召见,不过为了表示对皇后这个中宫之主的尊敬,还是需要按规矩给皇后报备一声的。

    又如妃位以上的妃妾对低位嫔妃有管教之权,而嫔位却没有这样的权利,这意思便是,若是妃位,若看哪个低级嫔妃不顺眼,只要抓了她的错处,就可以直接一巴掌甩过去。而嫔位若想教训低级的妃嫔,你必须先得将她的错处告诉给皇后或其他有管教之责的妃子,请她帮你甩巴掌才行。但至于这皇后或妃子愿不愿意帮你甩,那就不是你能决定的了。

    燕娘出了月子之后,却并不像上次那样着急去重新获取圣宠。她两年之内连生二胎,生育频率太过频繁,虽说她身体的底子好,但到底还是伤了些元气的。她又无须抚育小皇子,整个人便有些懒惰下来,因此极少出门,大部分时候都是躲在宫里慢慢调养身子,或者教小公主学说话学走路,无聊的时候便将茵娘宣进来说说话。

    皇帝喜爱这个与他相像的小公主,对燕娘也有情分在,虽不能宠幸燕娘,但也时常会到澜和宫来看看小公主,或者与燕娘说说话,关切一下她的身体。这样看着,燕娘虽不能承幸,却也未受到冷落。

    这一日,茵娘照样进宫来陪燕娘说话,寝殿内点了火盆,房间里温暖如春。茵娘逗着小公主玩了一会,然后将她抱起在膝盖上,看她低头玩着一个水晶九连环。

    她穿了一件红底金绣仙翁逐鹿的小袄,头发扎了两条小小的辫子,脚上穿着一对小棉鞋,鞋尖上还带有一个用白色貂毛做成的小球。此时正坐在茵娘的膝盖上,认真的掰着九连环,掰不开,却也不放弃,将九连环转了一圈,研究了一下,又开始重新掰。室内温暖,小公主又用了力气,额头隐隐的有汗出来。燕娘看着她,眼神温柔得几乎要溢出水来。拿了帕子帮小公主擦了擦额头,又摸了摸她的头,这才靠回床上。

    小公主学话学得早,现在已经能说出一些短小的句子了。只是她性子颇为安静,并不太愿意多说话,乖乖巧巧的,常常见人就笑,倒是让人觉得非常可爱。她性子虽乖巧,却天生胆大,也不怕生,谁来抱她她都是愿意的。

    茵娘时不时的逗逗小公主,间或跟燕娘话话家常,因为是自家姐妹,燕娘也不避讳,跟她说起后宫里的事情来:“前些时候我怀着小三儿不便侍寝,皇上嫌弃那些新进的妃嫔过于端庄刻板又不大看得上,倒是让婉婕妤见缝插针,将皇上的注意力又吸引了过去。她得宠的那些时候,几乎是独擅专房,皇上十天里倒是有七天是召她侍寝,她运气也够好,倒还真让她怀上龙嗣了,就不知道我们的贵妃娘娘对她怀孕的事情有什么反应了。”

    “我以前还觉得她真有些手段,现在看来,也是个鼠目寸光的,前些时候贵妃落魄她得意,她是贵妃一手提拔起来的,在皇上面前她竟也没为贵妃说过话,以贵妃霸道多疑的性子,不起些想法才怪了。后宫之中,独木难支,她还真以为抓住皇上就可以万事大吉了。”

    “她早已被划作贵妃一派,以前贵妃拿她当刀子使,令她得罪了不少人,若失了贵妃的倚仗,任她再多手段,怕也难敌四手。”

    燕娘是着过婉婕妤的道的,虽然吃亏的时候不多,但也的确是吃过她一两次的亏的,因此说起她来,燕娘总会带着一股怨气。本来嘛,大家同为妃妾,争同一个人的宠,又分属不同阵营,本就容易矛盾重重,而婉婕妤这个人又仿佛天生就爱针对她,时不时的总爱对她出几个阴招。闹得燕娘对她实在是不得不产生厌恶感。

    茵娘听着茵娘的话,有些不相信的道:“我看贵妃娘娘与她倒不像关系失和的样子,我进来时,还看到她们一起在御花园赏雪,两人说说笑笑,像关系很好的样子。”

    燕娘撇了撇嘴,讽刺道:“婉婕妤怀孕四个月了吧,大冷天的,带着一个孕妇出门赏雪?这宫里是什么地方,当面对你笑得再灿烂,背后也能朝你扔石子。”说完又有些幸灾乐祸的接着道:“你瞧着吧,此次晋封的妃妾,大半都是皇后一边的人,余下的大半又都是中间派,贵妃一边的人不多。而婉美人只是怀孕而已,孩子是男是女都还不知道,皇后却让她连跳两级,贵妃的脑袋算不上多灵光,生性又多疑,能坐上高位全凭生了皇长子和娘家人争气,她这次不定就在心中存了芥蒂。”

    燕娘心情好,又跟自家妹妹多说了一些其他宫里的事,比如说秦康嫔因为脑残罚了一个贵人,结果又被皇后禁足啦,低位的妃嫔里,谁和谁又结成一派排挤另一个谁啦。说到一些人倒霉,少不了又是一阵幸灾乐祸。茵娘对这些就当听故事一样,也能听得津津有味,燕娘幸灾乐祸时,也陪着一起笑。

    说说笑笑一阵子,快傍晚的时候,有内侍进来传皇帝的旨意,说皇上晚上会来澜和宫用膳。茵娘看了看天色,便要跟燕娘辞别回侯府去。皇帝要过来,燕娘也不好多留茵娘,便让彩陶送她出去了。

    进了腊月二十,很快便要到新年。各家的主母都忙着置办年货,辞旧迎新。茵娘虽然是新嫁娘,但也要跟着林侯夫人一起,忙着准备过年的事宜。

    到了腊月二十六,皇帝封印准备过年,各衙门亦要封衙停止办公,林凤祁无需再上衙当值,只等到出了元宵皇帝开印之后再回去当值。

    腊月二十八,在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即将过年的喜悦中时,康国公府报丧的钟声响起。久病于床的康国公终是没能熬过今年,于腊月二十八日辰时亡于自己府中。

    康国公死前,派人将打发到老家的庶孙子接回了府中,已经出嫁的几位姑奶奶也在姑爷的陪同下回到了康国公府,老人家在弥留之际将府中众人一一叫到床前叮嘱,至于叮嘱的是什么内容,除了康国公和其本人,无人知晓。

    太医早些时候就已经说过,康国公只怕熬不过今年,因此丧葬事宜早有准备。将本是准备过年时用的一些喜庆用品一应收起,挂起白布白条,设灵堂。又打发人去宫中给皇上和皇后娘娘以及各相好之家报丧。

    宫中的皇后娘娘听闻家中祖父过世,悲痛难掩,于凤仪宫中,在众妃面前失态而哭。靖晖帝有感于康国公历经三朝,忠心为名,辅佐君王。听闻他辞世,亦是难掩悲色,当场下旨,赐封谥号“忠”,配享太宗庙廷,陪葬永陵。

    永宁侯府与康国公府算是通家之好,听过小厮的报丧之后,亦准备了三牲畜口和纸钱等丧仪,由世子林凤祁亲自送往康国公处。

    康国公于灵堂停灵七日,康国公门生众多,每日来奔丧的人将灵堂挤得熙熙攘攘,直至正月初五下葬,康国公的丧礼办得也算体体面面。

    康国公去后,因有皇上皇后特意督办,康国公世子承爵又无争议,礼部极快的将康国公世子承爵的事宜办好。原康国公世子承爵成为新任康国公,第一件事便是上折请封嫡子玉哥儿为世子。承爵和请封事宜完成之后,康国公府便关门谢客,开始替康国公守丧。这些都是后话。

    康国公辞世,于朝堂之中可能会引起不小的波澜,毕竟康国公是皇后一系的主心人物,其手中积累的人脉势力,康国公世子根本无能力接收。群龙无首,人心便会涣散,这些人中若不出现新的领头羊,只怕会慢慢分散削弱,这于皇后一系是大大的不利。

    当然以康国公深谋远虑的性格来说,其生前对这些势力的去处很有可能早有安排。

    但这些都是男人关心的事情了,茵娘作为内宅妇人,关心更多的是一家人的衣食住行,其本人对康国公亦是不熟,康国公的辞世,对她的生活也只是起了很小的波澜。她除了跟着林凤祁叹息一声之外,接着就投身到过年事宜的准备工作中。

    第75章过年

    --

    “这道酱猪肝放这边,旁边的菜移一移,将那道鸿运当头放中间,筷子放整齐一些,仔细检查一遍碗碟,不要把缺角的摆上来了……”

    棠荣院里,茵娘正指挥着家中的丫鬟摆年夜饭。吩咐完摆膳的丫鬟,茵娘又问旁边的站着的青藤:“可让人去请少爷小姐们了?”

    青藤答道:“去了,都派人过去请了。”

    “大伯母和四弟哪里呢?”

    “也去了,栗麽麽亲自过去请去了。”

    茵娘点点头,又在心里将所有的事情过了一遍,确定没有什么缺漏之后,才抬脚去了隔壁的房间。

    而此时房间里,林侯夫人正坐在炕上,跟跪坐在他身边的小儿子林凤鄯说话。林侯夫人穿了一件银红织金丝牡丹团花褙子,林凤鄯则穿了一件天青色团云纹的衣裳。衣裳都是为了过年新做的。

    林凤鄯不知道跟自己母亲说了些什么,直逗得林侯夫人开怀大笑。

    “……就这样,我跟苏家哥哥一起,从薛八哪里骗了一百两银子过来。”

    薛八是宁国公四房的嫡出次子,据闻长得肥头大耳,却偏偏非常得薛四爷和薛四夫人的喜欢,说他长得有福相,因为从小得宠,因此性格非常乖张。

    林侯夫人虽听得高兴,但末了却不忘板起脸来叮嘱儿子:“这种事可不能再做了,那宁国公府是什么样的人家,做事狠辣霸道,万一当时让他识破了,动起手来伤了你可怎么办,你又不想苏晋那小子,是个练家子。”

    林凤鄯笑道:“娘,你放心吧,你儿子这么聪明,怎么可能会被人识破。更何况薛八可笨得很,骗他太容易了。”

    茵娘走上前去,笑着问道:“娘,三弟,你们在说什么呢,这么高兴?”

    林凤鄯站起来,捂着嘴笑道:“我才不告诉小嫂嫂!”

    话虽这样说了,但她看他眉飞色舞,眼睛亮亮的看着她的样子,根本就是一副“你快问我啊”“你快问我啊”的表情。

    茵娘原来不过是随口问的他,对他想说的事情根本没有多少兴趣,但见他兴趣足足满满想要说的,还是非常配合的问道:“三弟,你就告诉我嘛,我真的很想知道?”

    “你真的很想知道啊?”问完还没等茵娘回答,自顾自的就说了:“好吧,看在你这么想知道的份上,我就告诉你吧。我跟你说,我跟苏晋一起,将一件破陶罐卖给了薛八,骗他说是古董,然后足足赚了他一百两银子……。”

    其实都是小孩玩的那些把戏了。薛八平时仗着自己是宁国公府的少爷,没少在大街上横冲直撞欺负人。平头百姓迫于宁国公府的势力也不敢声张,林凤鄯早就看不惯他了。今日林凤鄯与苏大将军的次子苏晋一起上街的时,正好看到薛八又在欺负一个古董铺子的老板,非要用低价买走了人家的镇店之宝。

    林凤鄯与苏晋看不惯,便故意设了一个仙人跳,让薛八以一百两银子的买了一个只值一两银子的破陶罐,还宣称薛八占了大便宜,这原本是值一千两银子的。局是很简单的局,若是一般人怕也早就识破了,但也真想林凤鄯说的,薛八蠢得很,竟然就相信了。

    林凤鄯说完后,还笑嘻嘻的对茵娘道:“小嫂嫂,你可不能跟大哥说啊,要不然他又得罚我了。”

    茵娘道:“行,我帮你保密,绝对不跟你哥哥说。”

    林侯夫人听了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才问茵娘:“饭已经摆好了?”

    茵娘道:“是,都准备好了,大伯母和几位弟弟妹妹哪里都让人去请了,相公哪里,刚才也派了石英过来说,说很快就回来了。”

    正说着曹操,曹操就到了,茵娘话音刚落,就见林凤祁从外面进了来,茵娘连忙迎上去。

    林侯夫人见儿子进来,问道:“你回来了,外院可安排好了?”

    林凤祁道:“是,我让厨房多做了几个菜,给每个管事都装点回去,另外还给他们每人多发了一个月的工钱。”他刚刚是去外院见管事。外院管事帮主家辛苦了一年,连过年都在加班,作为主家,当然要对这些辛苦的管事表示一下感谢的。

    天气寒冷,林凤祁穿了大麾,茵娘过去帮他把大麾解了下来。又对他道:“怎么也不回去换身衣裳再过来,我让丫鬟端点热水给你烫烫手,你的手冷的很。”

    说着让丫鬟端了热水进来,亲手帮他试了水温,又拿了帕子给他擦手。

    林凤祁来后,二少爷,二小姐和三小姐,以及几位姨娘都66续续来了。就连经常在府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林侯爷都到了,少爷小姐以及姨娘们进来后,给林侯夫人见过礼,接着就围在林侯夫人身边陪着她说话。半屋子的人,说说笑笑的,倒也热闹。

    林侯爷在屋子里望了一圈,然后问林侯夫人:“大嫂和鄠哥儿呢,怎么没来,是不是没让人去请?”

    林侯夫人原本还高兴的心情立刻冷了下来,道:“怎么没让人去请,这人都去了好几趟了,没见这一屋子的人也都在等着她们吗?”

    林侯爷道:“那恐怕是被什么事情耽搁了,让人再去请一遍去。”

    林侯夫人虽有些不高兴,但还是对身边的袁麽麽道:“你亲自去一趟清和院将大夫人和四少爷请过来。”

    袁麽麽屈膝道是,接着出去了。

    大家又等了一会,接着大夫人董氏和鄠哥儿就到了,旁边还跟着袁麽麽,想来两拨人是在半路就遇上了。

    董氏进来后道:“二弟,二弟妹,让你们就等了!”却一句不说因为什么耽搁了。

    林侯夫人撇了撇嘴,林侯爷却道:“大嫂,一家人说什么这么见外的话,来了就入座吃饭吧。”

    接着大家入席,准备吃年夜饭。姨娘们是不能与主子们一起上桌的,于是在花厅旁边另摆了一张小桌子,另外置办了一席饭菜让姨娘们吃。

    一顿饭吃得安安静静。

    吃过饭之后,林侯爷和林侯夫人以及董氏则开始给小辈们发利是钱。茵娘虽已经成亲,但因为还没及笄,林侯夫人也给她发了一个荷包,茵娘拿在手里捏了捏,里面竟有两个,每个大概十两重的金元宝,喜得茵娘抱着林侯夫人的手臂直喊恭喜发财。

    董氏亦给了茵娘一个荷包,里面放了金豆子,应该也有十多两重,茵娘也给董氏道了谢。

    发过利是钱后,林侯夫人便吩咐家中的小厮去放烟花,一家人站在院子里面看。林凤鄯正是爱玩的年纪,闹着也要跟着小厮一起去放,结果放的时候差点把自己的衣裳都烧着了,吓得林侯夫人连忙让小厮将他带回来。

    林侯爷劝林侯夫人道:“他爱玩就让他玩去,旁边一堆的小厮,周围又都是水缸,难道还真能烧着他不曾。”说完看到旁边安安静静的鄠哥儿,又道:“鄠哥儿,别傻站着,你也跟你三哥一起去玩去,你们年纪相近,兄弟两个正好亲近亲近。”

    鄠哥儿看了一眼远处正从小厮手里抢过火折子要点火线的林凤鄯,低下头掩住自己的表情,然后对林侯爷道:“谢谢三叔父的美意,侄儿站在这里看着就好。”

    林侯爷张开嘴还想再说什么,结果林侯夫人拉了拉林侯爷的衣服,瞪了他一眼警告他不要多事,最终他只好无奈的合上了嘴。

    看了一会烟花之后,林侯夫人便让大家都散了,各自回自己的院子守岁去。茵娘与林凤祁也一起回了沐德堂。

    等回到内室,茵娘将从林侯夫人和董氏哪里得来的荷包拿出来,将里面的金元宝和金豆子全部倒出来,叫青花拿了一把小称子称了称,加起来竟然有三十六两重。茵娘将它们倒在小匣子里,用手摸了摸,冰凉光滑的,真是令人舒服。

    林凤祁见了,笑道:“真是个小财迷。”

    茵娘不理他,继续摸了摸金子。林凤祁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从自己袖子里面掏了掏,然后掏出一个荷包来,丢给茵娘:“这个给你?”

    茵娘终于将注意力回到自己相公上来,问道:“这是什么?”说完打开荷包,将里面的东西掏出来,发现竟然是银票,都是一百两面值的,好几张叠在一起,卷起来放在荷包里,茵娘数了数,竟然有十张之多。

    茵娘立刻眉开眼笑,扑倒林凤祁身上,笑道:“你今天对我真好。”

    林凤祁捏了捏鼻子问道:“难道我平时对你不好吗?”

    “也好,但今天更好。”

    “那你应该怎么报答我?”

    茵娘凑到他脸上,重重的亲了一口,然后问道:“这样报答行不行?”

    林凤祁道:“当然不行,至少得这样才行!”说完就压下茵娘的脑袋,吻上她的唇。吻了一会儿之后,茵娘推开林凤祁,然后抱怨道:“你的酒气真大,臭死了,你得去漱口去,漱完口才给你亲。”

    大年初二是姑奶奶回门的日子,茵娘作为长媳,自然要留在家中招待回门的姑奶奶。

    永宁侯府出嫁的姑奶奶一共有三位,分别是董氏的两个女儿凤菱和凤蓉,林侯爷的庶长女凤萱。

    大房的凤菱和凤蓉都回来了,凤萱却因为即将临产,现在正是随时都有可能会生的时候,田家的人哪里敢让她出门,因此初二回门,凤萱只让人送了年礼回来,人却没有到。

    随年礼一起过来的,还有送给茵娘的礼物。是一支点翠如意金凤钗,做工精细,凤嘴里衔着一颗宝石,熠熠发光,放在铺着红缎的红木匣子里,茵娘一看到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在闺中时,茵娘与凤萱的关系就比家中其他姐妹要好,茵娘成亲,凤萱因为怀孕并没有到,这支金凤钗是她的赔罪礼物。

    凤菱和凤蓉虽然是永宁侯府的姑奶奶,但两人回来的时候少,茵娘并不常见她们,茵娘记得,她们一般也只在年节的时候回来一下,回来之后也不会久呆,茵娘与她们说话的次数,只怕十个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

    凤菱和凤蓉容貌有七八分相似,长得都比较像董氏,只是凤菱的身量高些,可能因为是长女的原因,性子更端庄稳重,而凤蓉看起来则更娇柔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