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不颜

不颜_分节阅读_28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华城属南,南边多处郡县情报加急,说是旱情严重。而北边却连日阴雨,引发洪灾。而边境地区,也不知是有人故意走漏消息还是时机巧合,各个小国蠢蠢欲动,互相集结兵力,多次犯境,一时间岷王朝陷入前所未有的外忧内患的险境之中。

    华城是岷王朝的都城,政治权力的中心,这里对一切都是最敏感的。华城的民心是最脆弱也是最坚固的。

    岷和帝薄容,一日之内连下三道圣旨昭告天下。第一道委任新任中书侍郎林弦之前往南方旱情严重地区,查看旱情,并负责相关赈灾事物。第二道派遣自家弟弟六王爷去往北边,平定洪涝之灾。第三道启用秦老将军之子—秦长戈。出征边境,保国安宁。

    朝局紧张,天灾不断,边境不宁。惹得人心惶惶,各种风言风语四散开来。

    民心不稳,国之大忌。

    接连几日,华城西边的市口。处死了不少人。

    处决的理由皆是清一色的妖言惑众,动摇民心。

    鲜血总能给人以最直观的警醒。

    帝王铁腕,生杀威慑。惶惶不安也只能揣着,不敢再表露出来。于是,流言渐止。

    然,过度威吓终不是长久之计。万物讲究制衡,帝王之道更是深谙此理。

    于是叩天求神,下旨安民,亲临抚慰民心的工作做得十足。

    巴掌甩得疼,糖也给得甜。

    天还没塌下来,国还在,朝也未亡,表面依旧平和。

    百姓终归是偶尔愁一愁,然后继续过日子。

    毕竟普通小百姓要愁的不是国,是家,是自己。

    摆摊做活,掰着手指头算钱

    天热了,那就早点摆摊早点收摊。日子终归还是要过。

    华城依旧繁荣,安宁。有着它该有的样子。

    只是天亮得早了,人也都挑着早些的时间出门了。

    天热,但早晨总是有些凉得过分的。

    顾卿拉着卜颜的手,穿过人群,一步步往街市的尾端走去。

    一棵大树下,一张黑檀木桌,却没了昨日的纸和笔,也没了盛着墨的砚台。桌上放了三个茶盏。

    易卿桥不再靠着椅子睡觉,而是含笑看着顾卿和卜颜朝自己缓步走来。

    “故事有些长,所以我备了茶。”易卿桥道。

    顾卿和卜颜双双落座。卜颜摘下了自己的面纱,放置一旁。坦然地露出自己那张布满紫斑可怖的脸来。

    顾卿和卜颜坐着,望着易卿桥,但手并不动桌上的茶盏。

    易卿桥笑了笑,兀自拿起自己的茶,微提茶盖,茶盖一起,便立刻有一阵清香窜了出来,染了热气的茶香格外的暖人。

    易卿桥轻划盏沿,低头合眼细细闻了半会,再睁开眼,啜饮了一小口。

    抬眼望向坐在自己对面的两人仍是丝毫未动。

    易卿桥叹了口气,道:“喝吧,这茶热的才是最好喝的。”

    卜颜的神色微动,犹豫片刻,终是慢慢拿起了桌上的茶盏,也饮了一口。

    “好茶。”卜颜道。

    顾卿也执起了自己面前的茶盏,小饮了一口后,轻轻放下,淡淡道。

    “好茶。”

    易卿桥笑眯眯的,神情甚是和善,与昨日的懒漫或者偶现的凶狠截然不同。

    “你母亲其实是黍国人。”易卿桥缓缓开口道。

    话音才落,卜颜端着的茶盏就险些翻了。顾卿眼疾手快地稳了住,茶水才没有洒了出来。

    易卿桥的神色不变依旧自顾自地继续道。

    “黍国北岭虽是严寒之地,但并不是无人居住的。北岭最高山上有着一个极其神秘的民族。全族不过三十人,但人人均有传唤雪凤的本领。族内实行内部婚配,也就是说族内的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和除其本族之外的人结合。可你娘就是凤族一女子与外族人的结合的结果。按照族法本该被处死,但族长心下不忍,留了你娘一命。依靠黍国依靠进献的队伍将她送出了黍国。辗转到了岷国。”

    易卿桥拿起桌上的茶盏喝了一口继续道。

    “收养你娘的是一个宫女。你娘后来也顺着在宫中做一名小宫女。机缘巧合遇到了她遇到了……”

    易卿桥突然停了口,又古怪地低声笑了起来:“他我该怎么说?怎么叫他?百姓口中的明君岷高帝薄勘?还是我眼中的狗东西?”

    卜颜紧抿着唇不发一言。

    顾卿则含笑而答:“随先生意。”

    易卿桥微微扯了扯嘴角,嘲讽之意尽现:“叫他狗东西,我还怕辱没了狗。”

    “百姓叫他明君,我一小小布衣自也是要叫他一声明君是不是。”

    顾卿微笑,卜颜无话。

    “你娘遇到咱大岷朝的明君岷高帝薄勘时,薄勘那个狗东西,还不是皇帝。甚至连个太子都不是。是个毫不受待见的皇子。后来那落魄皇子为了能成功破下西域,混入西羌皇室,当了个将军。再拐了巫蛊族的公主,带了西羌军灭了巫蛊族。不费我岷朝一兵一卒,却平了多年都打不下的西域。”

    “他薄勘还真是好计谋。心计如此,他不当皇帝,谁当皇帝?你们说是不是?”易卿桥放下端着的茶盏,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顾卿和卜颜道。

    顾卿依旧还是笑,仿佛从易卿桥开始讲故事的那一刻他就一直保持着微笑。冷静,淡然。

    卜颜则从一开始整个人就是失去了任何表情的。甚至连眼睛都很少眨一下。

    没得到两人的回复,易卿桥竟也没有露出半分不高兴来。身子往后一靠,整个人软在椅子里,语气散漫地继续道。

    “你娘自是心灰意冷。不辞而别。但命运弄人,你娘后来跟了一个人。但她一定没想到这个人是薄勘的好友,堂堂的颜氏军第三十二代帅将—颜墨。纸包不住火,咱岷王朝的明君薄勘发现了,自己的心上人居然成了臣下的妻,于是继续玩弄起手段来。密旨谴派颜墨出兵攻下黍国北岭。屠灭凤族。攻克黍国。”

    “待你娘知此消息,为时已晚。颜氏军已出发。你娘不得不携剑闯入皇宫,剑架在我大岷朝明君薄勘的脖子上,要他撤回颜氏军。”易卿桥端起桌上的茶盏,细细地喝了许久。

    “你知道,我们岷王朝那个大明君薄勘给你娘开了什么条件吗?”易卿桥望着卜颜道。

    卜颜终是开口说话,声音嘶哑得不成样子:“什么?”

    易卿桥伸出手缓缓地抹过茶盏的边沿,一遍又一遍,才道:“他要你娘回到他身边,否则他就要这世上再无颜氏,再无凤族,再无黍国。”

    卜颜张了张口,想说话却又说不出,反复数次。终是无比艰涩地问出口。

    “那么……我娘答应了吗?”

    易卿桥突然放声大笑,片刻才止了笑声,望向卜颜,道:“你说呢?你娘不是死于北岭了吗?”

    卜颜怔住,慢慢地垂下头,嘴里喃喃道:“怪不得,怪不得……爹没把娘的尸骨带回。原来……原来……原来是这样。”

    ☆、第三十章

    易卿桥放下茶盏,道:“行了,我的茶喝完了。你娘的故事我也讲完了。接下来,还有一个故事你们听不听?”

    卜颜的神色仍是有些茫然失措的。顾卿面色平和,依旧笑意浅浅,道。

    “先生愿意说,我们自是愿意听的。”

    易卿桥点了点头,似是细细思索了很久,目光穿过顾卿和卜颜两人,不知在望些什么。

    面上露出笑意,目光变得温柔起来,话说得轻得很,也不知道是说给别人听的,还是自己在絮叨:“建武八年,犬戎犯境,岷初帝派八皇子出兵平定,在那次大军中有一个小医女。一个分明胆小却被拉到战场上的小医女。”

    “除了胆小,还十分地爱哭。不过说来倒也奇怪很,她的医术却是军中数一数二的。于是很快就被提携为军上医女。军中有个军师,有一次那军师受了毒箭,毒性霸道,必须将毒肉生生剜去。分明是血腥很的事,小医女却跑来说非要她来做。”

    易卿桥摇了摇头失笑道:“别人都纷纷劝她,结果那小医女居然发了脾气。抽过身边人的剑唰地一下就削去自己的一缕长发。道:‘我自认为我的医术在军中无人能与我相较,既是在军中,那我也来立个军令状,治不好他,我顾三千削发为尼。’”

    “你们说,那军师最后身上的毒是解了还是没解?”易卿桥恍惚的眼神突然精神起来,望着卜颜和顾卿,问道。

    顾卿笑了笑,没有回答却反问了回去:“不知先生说的指的是哪个毒?”

    易卿桥一愣,随即大笑起来,抚掌道:“那军师身上的毒自然是解了。可那小医女在那军师身上下了另一种毒。”

    易卿桥顿了顿,才似是低叹般地道:“小医女的医术这么高超,她下的毒自是最厉害的是不是。那军师中了毒很久很久很久才知道知道自己中了另外一种毒,叫情毒。”

    “情字如毒,夺人心魄。”低低的八个字,瞬间就消散在空气中。

    日头渐渐上来了,凉风也捎上了几分暖气。

    易卿桥抬眼看了看头顶上的太阳,忍不住眯起眼,在低下头,看着神情仍有些恍惚的卜颜,然后伸出手在卜颜面前轻叩了两下,道:“你可还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