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落星追魂

第 3 部分阅读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猩猿追上,慌忙之下,也顾虑不了这些,但他全身气血,因这一阵子飞跑,而更加速运行.是以昏倒过去。也不知道过了好久,他悠悠的转醒,迷朦中,但觉有一丝香气,从鼻端慢慢钻进他的肺里。虽然那股香气是如此的淡薄,若有若无的,一缕缕断断续续的飘送而来,但他吸进以后,胸中郁结已久的一股闷气,顿时开畅了许多。

    他闭着眼睛拚命的吸着,惟恐一阵风来,便会吹散似的,他脑中只想到吸!吸!吸!别的什么都不想了。

    好一会儿,他张开了眼睛看一看四周,只见晨曦已经投射在大地上,自己也置身在松林之外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大片石头堆成的小假山,假山傍有一块又大又长的石头,石头中央有一个小洞,洞中装满了|乳|白色的液体,氤氲四散,洞上有一凸出的石盖。

    盖子上长着一株尺来高的小树,树根完全生在石头上,一条主根直伸入石洞的液体里,见不到底。

    树干上长了十几片叶子,每两片叶子相对并生,青翠可爱,娇艳欲滴。

    小树的顶端结了一颗艳红的果实,那芬芳的气息,就是发自果实上,这时那树茎好像承受不住这颗果实的重量似的,慢慢的弯了下来。

    李剑铭正在口渴之际,突然见到这颗娇艳欲滴的果实,那还不一伸手摘将下来,往口里一送那果实也真好吃,方一进口就化成一股清凉的津液,直下胃肠。

    李剑铭方待看清这四周的环境,忽觉腹中一股热气,直往四肢发散而去,越来越热,烧得全身都发燥。

    他热得难受,忙将棉袄脱下,可是身上还是热得很,并且那温度一直加高,好像腹中有火在烧,烧得他直蹦直跳的。

    他身上直冒汗,口渴得要冒烟,他迫不及待的把头伸到那小洞上,就着那些|乳|白色的液体猛喝起来,仅仅喝了数口,那些|乳|白色的液体,就给他喝光了。

    这时他才觉得全身都凉爽舒适了,因那液体一下肚,身上的燥热尽消,口中生津,毫无饥渴之感。

    他想道:“这果子不知道是什么果子,吃下去真把我差点给烧死,若不是那些|乳|液,我这条命是死定了。”

    “咦!这树怎么了?”他一抬头。惊诧的叫了起来。

    原来那株生在石头上的小树.这时那本来翠绿的树叶,迅速的枯萎了,树茎也都变成苍黄,一瞬间,整株小树都枯干了。

    他看到这情形,方始恍然大悟,忖道:“怪不得,我原先在想这棵小树,怎会生长在石头上呢?原来是靠那|乳|液,才能够活着的。”“哦!那么这|乳|液就是书上记载的‘空青石|乳|’了,但那果子又是什么毒果呢?幸亏这旁边有这‘空青石|乳|’,否则我真会完了。”

    到了这个时候,他方才有机会打量周遭的环境,这一看之下,顿时把他给楞住了。

    原来这片松林之中,是一大块草坪,中间一座假山,假山后一泓清碧的水潭,潭后植有许多翠竹修篁,微风吹来,轻轻的低啸,夹着阵阵松涛,有如一曲仙乐。

    围着那澄清的潭水四周,有许多的奇花异葩,正展开鲜艳美丽的笑容,像在争奇斗姘,反映在澄清的潭水里,更是娇艳可爱;水面飘浮着许多荷叶和几朵早开的荷花……潭上搭着一弯虹桥,一端横架在水面上的一座台榭上,另一端则在岸上的竹林边,一倏用洁白如雪的碎石铺成的小道,伸入竹林深处。

    这座水上台榭更是清雅玲珑,翠竹盖成的顶棚,白色的月槛窗棂,配上朱色的栏杆,更有一番调和的感觉。

    台榭内正对东方之处,放着一个巨大的炉鼎,好似青铜铸成的,足足有一人来高。

    李剑铭自小生长在小村庄里,虽然家中也是非常富有,但何会见到像这样一个如此奇绝的所在?

    他一愕之下,连忙提起包袱,沿着那潭边草地走去,因为他想看看那台榭上到底有些什么东西,而那巨大的炉鼎也使他的好奇心提高了。

    他踏在那如茵的绿草上,觉得脚底软绵绵的,非常舒服,而眼睛看到的尽是朵朵娇丽的鲜花,鼻中闻到的尽都是芬芳的气息,是以心中异常轻松,顿把这几天来所受的辛劳忘个一干二净,走起路来也觉得轻飘飘的。

    一会儿,就走到桥边,他看了看那竹林里的小道,但一想还是先到台榭上去看看的好,所以他跨步上桥走向那座竹楼。

    待他一进室内,更令他觉得惊奇不已。原来那室内竟是空空没有一件家俱,只在那炉鼎前面摆着一个厚厚的蒲团,也许是年代久了,中间竟深深的四下去一个盘坐着的印子,那印子里放着一木灰黄的线装书籍,封面都没有了。

    原先看来,就很高大的炉鼎,这时走近一看,更是大得惊人,鼎是青铜铸成的,上面刻着许多野兽、飞禽的图案,栩栩如生,这至少也是百千年以上的古物了。

    他摸了摸那鼎上的花纹图案,想把盖子给揭开来,但是转念一想自己身息隐疾,出力不得,所以又将手缩了回来。视线一转又回到那个蒲团上,到这时他才发现那本书,好奇心使他蹲了下去,拿起那本书,翻阅起来。书的前几页已经被撕去了,留下一些撕破的痕迹,书中的文字乃是用毛笔手抄的,某些地方,还加上了朱红的眉批。他只见书上一边写着:“……夫气,大之可充塞淤天地,小之,则藏淤芥子……”他看书上所写的与孟子所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甚有关联之处,以往他读到孟子公孙丑篇中这句话时,总是嫌那儒师讲的不够明白,他也曾问那老儒师浩然之气如河养法,但都把老儒师给问得张日瞪眼,不知如何回答。所以现在看那书上写着浩然之气之养成,以及阐明那气之修练方法,怎样保守,运用,故而看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

    直到后面几页,竟都是记载那驭衔自己心灵,而使之一分为二的奇妙玄功,他依著书上所载,试了试,这使李剑铭更觉新奇好玩,返复看了两遍,竟把书中文字整个儿背诵起来,牢记心中;因他想学学这分心之法。须知他本是个身具“五阴绝脉”之绝顶聪明的人,几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之能,所以很快的就给默记在心中。

    等他把书看完时,他方才想到不应在未得主人的许可时,就胡乱翻阅人家的东西,是以他赶忙的把书放回蒲团上,但他并没注一意到那蒲团河以会深深的凹下去一个印子。

    他只以为是年代太久,所以才磨出这么个深深的印于,他并没想到何以坐久了不动,会使蒲团陷下。因为他对于武功一道,可还是一窍不通呢!

    他放下书后,便起步走向那竹林间的白石小道。

    这时清晨的雾已经散去,但竹叶仍留有许多夜来的露珠,一颗颗晶莹可爱,在晨曦的照射下,有如宝石般的霞光流转……这条小道相当的曲折,他弯弯曲曲的走了好一会儿,方才走出竹林。

    待他扬目一看,又把他给楞在那儿,久久才透回一口气来。

    原来他看到许多青翠的山峰,层峦叠嶂,峻险挺拔,每一座山都峨然耸立,高出云表。

    如絮的白云轻纱似的缠绕着山腰,有的竟一把紧抱着那峭立的山壁,只让山峰浮凸在云海之上……那一片飘渺而浩瀚的云海,在层峦群峰里缭绕浮沉,变幻莫测,奇伟而美丽,映着朝阳艳丽的光芒,更是令人目瞠神呆,叹为观止。

    李剑铭立足之处,乃是一片平滑如削的悬崖。

    崖壁上丛树不生,只有一片片浓绿的鲜苔,和几堆小草,看去险峻骇人,崖壁下是一个不见底的绝谷,这时因云气弥漫,更看不见谷底有些什么了。

    然而在这崖壁的左侧却突出一块平坦的土坪,土坪上,乱石交错杂置,在一堆堆的乱石中有一座用茅草搭成的草棚。

    土坪的侧面,从峰腰里挂下一条瀑布,自高处直泻而下,好像一条银蛇在抖动着浑身的鳞甲,游向那万丈绝谷之中!

    他楞了好一会。方始定过神来,他忖道:“这样好的所在,怪不得有高人在这儿隐居,但是为什么只有一个草棚呢?奇怪,那棚里没有人呀!”

    “而且那块土坪离这里有好几丈高,他又怎能跳下去呢?”

    他想了一下!终想不出什么原因,便也不去想了,重又回到原先的潭边,因为他的肚于已经饿了。

    他坐在那如茵的绿草上,拿出干粮,用起餐来,但在他吃东西时,他好像觉得小腹中有两团硬硬的东西似的,但他只摸了摸,并不在意。

    他吃饱后,拿起水壶就着潭中,装了满满的一壶水,便欲离开此地。

    他想道:“那竹林是一个深谷,没路好走,但是来路却有猩猩在那儿,我也不能过去,咦!那猩猩为何到现在还未出现,昨晚他不是跟在我后面的吗?”

    “哦!它大概是在我刚进树林时跟着我的后面进来的,所以没有被阵法困住,后来我一跑,它就走错了脚步,被那阵法给困住了,现在恐怕还在松林里打转呢?”

    想到这儿,他毫不犹疑的迈开步伐,向那片松林走去,当走到松林的边缘时,他回头望望那美丽的清潭,望望那水上的台榭,然后带着留恋的心情,依来时的步法走进松林。

    他心中也为这奇妙的一日而觉得不平凡,但他并不知道,这一天对他今后的一生里的影响,是多么重大。

    就像每一个人一样,他在某一段时期内,做了一件事,但他并不知道这事将来对他有何影响,也许整个的一生,会因此而改观--变好或变坏--这在当时他并不能预料得到的。

    且说李剑铭根据差正反五行之理,果然无阻的走出了这片松林,他又回到那密密的森林里了。

    他认清方向,走向他来时走错的道路走去,迎着阳光,浴着温暖的春风,他充满了希望……日落崎滋之际,他已经走出了这座峰峦重叠的熊耳山,踏上通往洛宁城的小道,当然,一路上,他曾经问过许多人。

    他迈着疲乏的步子,向前走去,虽然他觉得双腿很是沉重,而那双仅有的较好的布鞋,经过几天磨损,鞋底破了一个洞。

    这时,他走到一条黄土的小道,远远可以望见一缕缕的炊烟,自屋顶升起,在夜风中,飘呀飘的,一会儿就消失在苍茫的黄昏里……道旁植有许多柳树,在晚风下飘飞起舞,一丝丝的柳枝,像无数的手臂,张开着,拥抱那扬起的灰沙。

    路上行人也较多了,但每个人都是匆匆忙忙的赶着路,赶向他们自己的家中,欲享受一顿丰富的晚餐,他们谁也不注意谁,当然,他们更不会注意到像李剑铭这样一个乞丐般的小孩子。

    李剑铭走着走着,突然他脚上不知被什么东西一绊,摔了一跤,摔得他昏头昏脑的,四肢疼痛异常。

    好不容易,他爬了起来,回头一看,只见地上睡着一个老年叫化子。

    那老叫化也真可怜,穿了件百补千缀的破衣,上面满是泥污油腻。

    两条枯竹似的小腿,又瘦又黑,满是污泥,脚上倒还套着一双破拖鞋,手中握着一根青翠的竹杖,抱在怀里,横躺在道路旁。

    李剑铭一看是这个老叫化把他绊了一跤,心中只怪自己走路不当心,才会摔倒,并没有想找老叫化麻烦的意思。

    尤其是一看到老叫化那付可怜的样子,恻隐之心反倒油然而生,他也不顾自己的腿跌得还在隐隐作痛,走上前去,想将老叫化摇醒,因为他怕这叫化冻坏了。他蹲下身去,用手摇了摇老叫化的身子,日中叫道:“老丈,醒来!老丈,醒来。”

    那知老叫化,只口中喃喃的说了几句梦呓,便又翻过身去,依然熟睡如故。

    李剑铭见无法唤醒这老叫化,便解开包袱,拿出一条他仅有的毯子,盖在老叫化身上,便又起步而去。

    在他起步离去时,他仿佛听到老叫化说了声:“孺子可教也!”但因声音含糊不清,也就没有注意,可是他走了两步,再回头看着老叫化时,却好像看见他在裂嘴滋牙的笑着。

    李剑铭以为这老叫化是在做着梦,是以他依旧掉头走去。不再回顾。

    要知他本性甚是厚道良善,因此对于这等穷困贫乏的老人,才会将自己仅有的一条毯子,毫不吝惜地给了人家。

    本来,人要是将自己所剩下的,施舍给比自己穷困的人,并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只看他愿不愿做吧了!

    但是要将自己唯一的东西,拿出来施舍给比自己更穷困、更需要的人,那就非要具有大慈悲心肠的人。方能做得出来。

    不过这种人可说是凤毛麟角,在芸芸众生中,真是少之又少了;因为给了别人,自己就没有,谁有这种舍己为人的心肠?

    故而李剑铭自己认为只不过做了件应做的事,但在那老叫化心中,却为之深深的感动。

    这老叫化见李剑铭已远远的走在道路的那端了,他霍地站了起来,施出“脱形换影”的轻功绝技。

    有如一缕轻烟般飞过李剑铭前面,在土道上又躺了下来,挟着付杖,盖着那条毯子.原式不变的睡在路旁。

    李剑铭自觉心中非常快乐,也没想到今晚寒冷时该盖什么东西,以及等会吃些什么。

    他只想到一到洛宁城,就可以见到那离别四年的父亲了,那时他一定要把家中的清形告诉父亲。

    他一定要告诉父亲,他多么的想念着父亲……他想父亲也会脸上带着微笑,问着他学业的进展,以及对他的想念与祝福,然后……他一面走,一面想着,然的,他又被绊倒在地上,摔了一个跟斗,这一摔,差点把他给摔得昏了过去。

    他狼狈的爬了起来,拾起包袱,回头一看--这一看,几乎使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他用手揉了揉眼睛,定神细看,方知自己并没有被摔昏了头,而致看错了人。

    显然地,那睡在地上的老叫化,正是刚才会绊倒过他的那个老叫化,因为他那条毯于,还盖在老叫化的身上。

    他莫名其妙的看了看来路,他记得自己走时上叫化还在做好梦,说着梦话。

    但自己在路上并没有停留,而走到这儿,却又见到这老叫化睡在这儿,并且同样的,又被绊一跤。

    他本非愚笨之人,仅是连摔两跤,摔得他晕头晕脑的,没有加以细想罢了。

    这时略一定神,可就想到这老叫化决非寻常之人,所以他便恭恭敬敬的蹲了下来,轻唤道:“老丈,醒来!老丈,醒来。”

    但是他一连的叫了几声,那老头仍是理都没有理他.照睡不误。他只得伸出手来推推那老叫化了,但那老叫化,却又是一翻身,口中含混的说道:“去!去!我倦欲眠。”李剑铭见老叫化这么一说,知是不愿自己打扰,是以他就站了起来说道:“既然老丈如此说,那么小子不打扰您了。”

    说完,他背起包袱,起步离去。

    其实,他见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恐怕晚了,进不了城,耽误他时刻想见的父亲的相会时间,而且又见这叫化这样说,因此毫不迟疑的走了。

    那老叫化见他竟是如此守礼,对长老又是如此恭敬,心中不由暗暗赞美。

    这时见他已走了,心中笑了笑,便又施出“脱形换影”的绝顶轻功绝技,飞身追去。

    他还想开李剑铭一个玩笑,所以一到李剑铭身前,倒身便睡,竹杖一横,又将李剑铭摔了个跟斗。

    那知他见李剑铭摔在地上后去没有爬起来,他想道:“这小子是装死,还是真摔昏过去,我且看看……”他将李剑铭扶起一看,只见剑眉紧皱,星目不张,那瘦瘦的小脸,一片黄铯……这时路人看到,有几个人走向这边,想看看倒底发生什么事。

    老叫化连忙抱起李剑铭,飞身一跃,施出“脱形换影”的轻功,飞也似的奔向道旁右边的草后坡地。

    那些人见到仅一阵风吹来,两个人就像烟雾般,消失了踪影,都以为遇见了什么神仙了,一齐吓得跪倒在地上,祈祷着神仙赐福给他们,连连的磕了十几个又响又重的头……老叫化抱着李剑铭,奔到一座小小的土地庙前,他把李剑铭抱在怀里,仔细一看,忖道:“像这等根骨的少年,我老化子还是初次见到,偏又本性如此善良,更是难找了。看他这落魄的样子,恐怕也是个没有父母的孤儿,我不若收他为徒--唉,我已经七十多了,还收什么徒弟?……只是,现在如放过这种绝佳资质的少年,以后根本就不可能再碰见第二个像他这样的人才了!”

    他心中决定不下,便又细细的着着李剑铭,突然,他看见李剑铭眉心中有一条红筋,不禁惊异的道:“啊,这是身具‘五阴绝脉’的现象呀!他难道真有此种现象……”他不大相信的用手摸了摸李剑铭的耳后--终于他证实了自己的想注,一时竟呆了过去。

    半晌,他方始惊觉到李剑铭昏倒了还没有醒来,忙定了定神,正待将李剑铭弄醒时,李剑铭的脸色已经转变为青色了。

    他心中不由暗自着急道:“不好,这小子已经满十五岁了,现在经脉已经快要硬化,若不替他打通岤道,定是死数……”“但现在无人护法,我也不敢运功施为,否则一个不巧,连我也受害了,不过……不过我忍心见他死吗?眼看着如此一个百年难遇的奇才,像一颗慧星般,还未照完他全部的光芒,便无声的摔落在黑暗里?何况他又是那么良艮善--”“好吧!我拚了老命也要为这孩子,把生命给延续下来。”这些念头如电光石火般在老叫化的脑际一闪而过。

    他这时赶忙掏出一个黑色的药瓶,从里面倒出两颗红色的丸子,把它放进李剑铭口中,又将瓶子放回怀里。

    老叫化抱着李剑铭,走进庙里,迅速地将他放在地上,自己盘膝坐好,运气一周,神凝紫府,气聚丹田。

    然后他将右掌按在李剑铭头顶“百汇岤”,左掌按在背后“命门岤”,两股内力,缓缓攻入因李剑铭全身经脉已将硬化,故注入的内力进行极慢,半盏茶之久,那股内力才推至丹田,这时他觉得李剑铭的丹田中,好像有股什么力量,在互相牵拉着他的那股内力,是以他只得将内力自丹田升起,由左边经脉处,先行推进。

    待至左边经脉已经全部打通,他又缓缓的向右边推进,这时但见老叫化头上白气蒙蒙,满头乱发也根根向上耸立……显见他是尽全力在为李剑铭打通岤道。

    就在这个时候,庙门轻轻的被推开了,一条人影一闪而入,他见到老叫化这个情形,竟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身形一动,移到老叫化的面前,脸上露出j笑,右手一扬……老叫化虽在运功之际,仍能感觉到有人进来,这时见来人仅脚步一动,便已到他面前,心中凛于这人的轻功高明。

    及至一闻笑声,他心知不妙,但这时内力屡攻不进,正在紧要关头,不能罢手,所以只能加速向前冲撞,同时他张开眼睛正好看见来人扬起右手,他呼道:“白骨邪魔!”

    呼声中那人也正好扬手掌劈下,欲劈向老叫化的“百汇岤”,老叫化连忙一低头,肩头一侧,承受了这一掌。

    刚在此时,老叫化冲入李剑铭右边经脉的那股内力,却遭受到一阵极大的阻力,带着李剑铭左侧已通脉络的潜力,涌入老叫化体内:白骨邪魔一掌劈下,突觉老叫化身上涌起一股潜力,将他整个身体反震出二尺之外,他心中一惊,方思退避,忽见老叫化睁大了眼,站了起来,头上须发根根直立,有如刺猬,两手提了起来,慢慢的扬起……他连忙飞身退出庙外,逃之夭夭。

    老叫化这时一张口,喷出一股血水,人也颓然的倒在地上,他觉得浑身真气乱窜,经脉淤塞,知道自己已是走火入魔,离死不远了,但他心中惋惜的却是未能将李剑铭全身经脉统统打开,以致他将会立即丧命…….他始终迷惑不解的是,为何李剑铭的体内,会有一股潜力,这潜力竟使那白骨邪魔被反震得退后两尺。

    而误认为自己练成金刚不动之身法,见自己一站起来,便吓得逃走了,连头也不敢回……这时他取出那个黑色的瓶子,倒出两颗红色的药丸,吞了下去,但他方一运气,便觉全身疼痛,真气不能凝合,他心知这下是无药好救了。

    他绝望的叹了口气,那声音是那样的凄凉……庙外面夜色渐渐的浓了,晚风吹起一片灰沙……-------------------------闯荡江湖扫描,张丹枫ocr第二章脱颖而出天色阴沉沉的,还没有开朗,几天来的阴雨霏霏,使得地面上泥泞遍地,走在上面,泥浆溅得四射。

    风,冷得剌人骨髓。呼啸而过,刮得人耳朵通红,脸上发痛……这处,一辆马车,由两匹骏马拖拉着飞快的奔驰而来,车轮辗过泥泞的黄土路,溅得泥浆射出老远,轮后曾下两道深深的车辙……车上两个大汉,安稳的坐在上面,腿上盖着一条厚厚的毯子,身上穿着一件棉袄,上面已是脏得变成灰黑色了,满是土灰和着泥浆。

    这时坐在左边的那个大汉,用手把头上戴的风帽拉下一点,对着另一个说道:“老张!

    现在可该到了吧!这半个月来,可把我给憋死了,一直在赶路!赶路!连吃饭都不曾舒服的吃过一餐好的,又碰上这种鬼天气,老是阴雨连绵,风又冷得要命,真是他妈的难受!”

    坐在右边那个被叫做老张的大汉说过:“好了!好了—发什么牢马蚤呢!马上就到堡里了,你还乱说话!谁叫你我投错胎,注定要替人奔跑卖命。你没听过‘有福之人人服侍,无福之人服侍人’这句话?我们既然如此,谁也别怨。等会一回堡里,把事情交待清楚后,我们去喝他几盅,解解酒馋……”左边坐的说道:“那是当然的啦!这几天没吃酒,把我肚里的酒虫都快给饿死了!嘴里都淡出个鸟来,真要大喝一顿。喂?老张!我们堡主这次请这么多客来,是干什么的,我到现在都有点不清楚……”“你连这个都不清楚啊!那是咱们少堡主自少林学艺,现在已经艺满归来,要出江湖了,是以堡主特地为他举行一次宴会,要把少堡主介绍给天下的英雄,使他以后行走江湖时,有个照应……”“嗯!怪不得最近堡主喜气洋洋的,好像有什么喜事样,不过,老张!我还听说堡主要在这次宴席上,为少堡主选个好媳妇,这你有没有听说过?”

    那老张不耐烦的说道:“你管他娶媳妇不娶媳妇,反正轮不到你就是了,我们还不赶路,尽说些闲话干什么。”

    另一个壮汉一听,拿起马鞭,狠狠的向那马背上抽去,想把这股怨气也抽掉……那马受痛,酒开了四蹄,跑得更快了,带起一片片的泥浆,抛向车后……一会儿已经走到一条青石的大道上,蹄声得得,车声辚辚,飞快的将道旁两侧的巨松,抛在背后。

    这时远远可以看见一列高大的麻石围墙,气势雄伟的耸立在一道宽搁的河旁。

    墙内隐约可见到连绵的屋宇,重叠的楼阁,巍峨辉煌,气象万千……马声啸啸中,这马车已经奔上了一道吊桥上,慢慢的驰进了堡门。

    车上的两个大汉,早就把盖在腿上的毯子,给拿了起来,放在车垫后,这时同站在堡门口的两个堡丁,打着招呼,精神抖擞的,坐在车上进了堡内。

    马车经过一个广大的细沙铺着的大广场,驰进了一条碎石路,向着堡后,慢慢的驰去。

    车上那个被叫做老张的,这时将手中缰绳一拉紧,马车停了下来,他跳下了车,对另一个壮汉说道:“老王!你把车子驶到马房去,让他们照料吧!我现在去向余总管报告,我们在房里见面。”说完他一转身走了,走了几步,又回头喊道:“记住要准备酒……”那个老王点头答应后,也将马车缓缓的驶走。

    仅一会儿车子就驶进了堡后的马房,老王从车上跳了下来,抱起那条毛毯,对着走向前来的一个少年说道:“小李,把这马给牵进马房去!给它加料,好好的刷一刷……”说完,他独自走了。

    那个少年就将马给卸了下来,牵着走向马房,他看着马儿鼻中直冒白气,怜恤的说道:“马儿,跑了很长的路罢,等会我给你加点豆饼,让你吃个饱再好好的替你洗个澡,你就舒服了。”说着他还用手摸了摸马背,轻轻的梳了梳那美丽的鬣毛,马儿也低嘶一声……一会儿,马已经舒舒服服的被关在马廊了。

    少年提了个空桶,放回原处后,也洗了洗手,回到那马房旁的一间矮房里。

    他一走进房里,便拿起一条毛巾,把手擦干,将身上的衣服脱下,只留下一条单枪,就着脸盆里的冷水,将上身擦了擦,又将衣服穿好……他摸着自己结实的胸膛,粗壮的肌肉,骄傲的笑了笑,想道:“这是一年多以前的那个瘦弱的小孩吗?说来我真一该感激那个老前辈,他使我的生命得以延续,但他却死了……”他心中一阵黯然,那个老人的影子,又浮上脑际,而那幕情景也明显的出现在眼前——他正是李剑铭——这个离家出走的孤子。

    那天他正要赶路到洛宁城去,那知道在路上被一个叫化子给连绊两跤,但他为了心急于找寻父亲,所以也不加理会,并且还看那老叫化可怜,把他仅有的一条毯子,也给送出去,但是他方走几步,又摔了一跤,这一跤就把他给摔昏过去了……好久,好久——他觉得自己悠悠忽忽的,不知道身在何处,但突然一股力量冲进了他的血液中,使他猛地坠落在地上……他张开了眼睛方一看,觉得自己躺在冰冷的石板地上,四周暗暗的,只有壁上挂着一盏油灯,那微弱的光芒,使他可以看出这儿的一切。

    首先他看到的是一座神像,而他自己是睡在这神像的背后,是以他看不到大门。

    他的目光一移,看到的是那躺在地上的老叫化,到这时,他方始恍然,他悟道:“哦,原来我是昏倒在路上,被这老叫化给抱到这庙里来的……但是,他为什么睡在那儿没有声息呢?大概天黑了,他睡着了吧!不过,我还没吃东西呢。”

    于是,他坐了起来,想从包袱里找出那剩下的干粮,但他发觉包袱已经不见了。

    这时他方在找包袱,但听见那老叫化在低声的说道:“啊!你没有死!你竟活过来啦!

    你现在要找什么东西……”这声音微弱而又缓慢,竟是说得很困难的,但语气中却充满了喜悦。

    李剑铭仿佛觉得有点不对似的,所以他靠近那老叫化,轻轻的问道:“老丈,您是否有些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刚才我还得谢谢您把我给抱到这庙里!否则……啊!老丈,你是否要叫我把您扶起来,您有什么话要说,您对我说好了,我叫李剑铭……”他把那老叫化给扶了起来,靠在壁上,这时。看出那老叫化身上有一大片血迹,胡子上也沾上了血,已经干了,把胡子都给粘在一起,他惊道:“老丈,您怎么啦!”

    那老叫化摆了摆手,制止他说下去,问他道:“你以前是否练有内功?你父亲是谁?”

    李剑铭答道:“内功?什么叫内功,我不知道,我也没练过内功;至于我父亲,他老人家叫做李英杰。”

    老叫化道:“李英杰?这名字我好像听过……现在记不起了。但我却奇怪你没有练内功,体内却有一种潜力……”说到这里,他突然咳嗽数声,双手按住胸口,显得很痛苦的样子。

    李剑铭忙问有什么事,但老叫化摇了摇头,从怀中掏出个瓶子,自里面倒出两颗丸药,咽了下去。

    一会儿,那老叫化缓缓说道:“原先,我见你骨格很好,又很忠厚,想收你为徒,但详细一看,你竟是具有‘五阴绝脉’之人,而正在将临死亡之际,若没人替你打通岤道,那么你将立即经脉硬化而死。”

    “我为了使你这等绝世奇才,不致无声无唤的死去,所以我拚著有走火入魔的危险,来替你打通岤道……”“孩子!你不知道什么叫走火入魔?当然罗!你没习过武,怎知这话的意思?”

    “走火入魔就是真气在运行之际,还未完全的行完九宫雷府、十二重楼、再回至丹田,而突然受惊或受打击,致使真气停滞,经脉淤塞……”“你问什么叫九宫雷府、十二重楼?这现在跟你说也说不清,等以后你习了武后,自然就知道了。”

    “我刚才说到什么地方?啊!我是说要跟你打通岤道,所以我就把你抱进这庙里,给你服下我们丐帮里的‘臭狗丸’,这‘臭狗丸’乃我丐帮独门灵药,名字虽不好听,但跟‘大还丹’‘小还丹’比,可差不了多少!现在我能够这样安祥的跟你说话,可完全是它的功效,否则,我怕早就死了。”

    老叫化说到这儿,凄凉的笑了笑,又接着说下去:“那知我将全身真气运好,替你打通岤道,只觉你体内有股潜力在抗拒着,我只得尽全力的向你半边攻去,先将你半身经脉软化,再慢慢的攻向另一边……”“然而这时却见到那白骨邪魔进了庙里,他扬起手掌,使出他那白骨掌,便要向我顶心‘百汇岤’劈下。”

    “我当时正在行功紧急之际,见此情形,只得将头一侧,欲以肩膀承受他的一击,而尽全身真气,冲向你另外半身的岤道,图使你能保全性命。”

    “但不知你体内却有股反抗的力量,汹涌而到,冲回我的体内,竟将那白骨邪魔,震出两尺开外,所以他吓得立即就跑,但我却内腑已全部震坏,而经脉也已经闭塞。”

    老叫化摇摇头唏嘘了一下,接若说道:“我还以为你会因此而经脉寸断,但未料到你能不死,这太奇怪了,哦!你是否吃过什么仙药!”

    李剑铭正在内疚之际,听老叫化这么一问!方始恍然大悟,他答道:“我曾服过空青石|乳|。”于是他把在山中所遇之事,简单扼要的告诉了老叫化。

    老叫化惊诧道:“哦!你竟有如此奇遇;福缘不可谓不厚了,你可知那莫实是什么?那并不是如你所想的是一种毒果,乃是那本南方之火而生的朱果,怪不得你吃了会全身发烧,幸好你服下那石|乳|,否则你将致全身烧焦而死。”

    “依我所猜想那个地方必是数百年前青城练气士道玄子,修真之所,只可惜你没把那个巨鼎给揭开来看看,否则你所获,将不止于此,不过天缘巧合,你既没有那个缘份,也就算了……”“你想以后再去?那你就想错了,你这次只是因为机缘好,所以给你闯进去罢了,否则那有如此轻易的事情,那松林的玄妙阵法,也不会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