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神箭传说

第 166 部分阅读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队足地五万多人,粮草却并没有带多少,是以不断向渭南求援。不过毕竟要经过刘虎把守的地盘,规模一向不大,对于近千人的神威营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除了神威营外,刘虎不时还怕出小股骑兵。不断加以马蚤扰,双方虽无大的战事,但在这一带却小战不断。不过叛军现在还不敢过于靠近长安,是以一直都是刘虎这方占据绝对的优势,莫要说神威营。就是其他部队也未受到什么的挫折。没想自己的规模到底还是让对方摸到了。想到这里,刘虎不由暗暗后悔:“到底怎么样了?”

    “在离蓝田三百里的时候。

    们碰上了一队骑兵,只有二百人左右,不过装备却极张庆接口说道:“随后我们又发现敌人队伍中有一个衣着华贵的人。而且还带了两名女眷,肯定是个重要人物,我们就从两边包抄了上去。”蓝田离长安不过四百多里,距武关不足百里,顾凯锋象征性地在那里驻了两千步兵。若不是顾忌着驻在青泥那三千骑兵和两万步兵,刘虎真想一窝端了他,免得碍自己的眼。

    “两百人就把你们伤成这样?”刘虎不可置信的问道。自己的神威营可有近千人,若是自己亲自率领,就算是两百乌金铁骑,也有七成的把握可以全歼。虽然是俞兵,但要想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不要说是这样的惨败了。

    张庆摇了摇头,回忆道:“当然不是,不过对方还真不弱,在我们的相对冲击之下竟然还能保持阵形。也许是知道不是我们的对手,我们还没有开始第二次冲击,对方剩下的百多名骑兵便护着重要人物向蓝田方向逃去。我们当然不肯轻易放过,在追上去地时候在其他一匹战马上发现一张藏起来的旗帜,上面绣着一个大大的顾字。”

    “唉,中计了!”刘虎顿足叹道。从蓝田方向来,又姓顾,对方保护的人物自然不言而喻。莫要说俞兵,恐怕自己在场也会经不住这个诱惑,不论是生擒还是斩杀,没了顾凯锋武关那边的五万兖州军便会乱成一团。不过既然是如此重要地人物,哪里会如此招摇呢?看来再谨慎地人在长期的胜利下也以难以保持,俞兵自己也不会例外。

    “是啊。”张庆低着头说道:“当时地情形,对方根本逃不回蓝田,我们也没想这么多。不过没想到对方的骑兵竟然越战越勇,我们追杀他们三十多里,他们还有近百人。我们便更加坚信对方是个极其重要的人物,更不放松了。不知不觉间就追了百多里路,等感觉到有些不对时,已经进入敌人地包围圈了。”

    “对方足有两万多人,又挖了不少陷坑。俞统领见势不对,立即带着我们突围,眼看就要突出去了,却又杀出来两千多骑兵。”赵历沉重的说道:“为首那人特别厉害,我们的兄弟几乎连三刀都挡不下来,而且对方的骑兵也极为强悍,兄弟们死伤惨重,若不是俞统领亲自带人断后,恐怕一个也回不来了。”想起当时的战况的惨烈,二眼中尽是悲痛。神威营的每个士兵都是历经生死,面对再强大的敌人也不会有丝毫惧怕,但是对于战友的惨死,哪能不为所动呢。

    刘虎站起来按着两人说道:“没给我们神威营丢脸!下去好好休息,血债只有用血来偿,用不了多久……”面对两万精心埋伏的步兵和两千多精锐的骑兵,这样的战绩传出去已经完全值得骄傲了。不过若是在正面战场上,刘虎自信自己的神威营可以做得更好。

    二人告辞而去,刘虎重重的一掌拍在旁边的方桌上,实木制作的方桌竟然应声而裂。“孙尧安!”三个字几乎是从刘虎齿缝中挤出来的,刘虎一直压抑的怒火再无法掩藏。他倒不是因为这次神威营遭受败绩,毕竟在战场之上,每一个人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追求着胜利。只要能获得胜利的强者,都是值得他尊敬的对手,只不过孙尧安此次对付俞兵的手段,却让他难以忍受。作为一个高傲的战士,死亡并不值得惧怕,但是成为一个废人却绝对是一个比死亡更加可怕的噩梦。更何况这个噩梦正出现在自己最忠实的部下和亲密的朋友身上,这让他如何忍受。

    屠一万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在了刘虎身后,一直待刘虎平静下来之后才淡淡的说道:“白吃白喝了你这么久,好像也应该帮你做一点事,我答应你了。”

    “什么?”刘虎闻言不梦悲喜交织。孙尧安毕竟是出自征北军中的名将,对付起来恐怕并不轻松。更何况此战他的河东铁骑也尽显实力,虽然没能全歼他的九百多骑兵,但那毕竟是己方一意突围的情况之下,若是真的陷入缠斗,结果还真是难说。即使是神威营能胜过河东铁骑,但神威营不足五千人,河东铁骑可有三万人,绝对可以成为今后自己一个强劲的对手。屠一万不仅是个难得的高手,而且几乎能完全隐匿自己的杀意,这样的一个杀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个恐怖的存在,即使是强如孙安,也不是没有一搏的可能。

    屠一万笑了笑,沉吟道:“十天,或许应该够了。”

    “可是……太危险了!”刘虎迟疑道。万军之中再加上孙尧安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杀他哪是如此简单的事情。而且就算能侥幸成功,屠一万想要活着回来也是千难万难。虽然能在两军对垒前杀掉他对自己是个极大的诱惑,不过因此而损失掉屠一万就有些不值了,毕竟自己手下的人才并不多,能像屠一万这样的人更是天下难寻了。

    “老实说,我也看不惯这个姓孙的,不杀掉他心里还真有些不舒服。”屠一万轻松的说道,不等刘虎开口,人已飘然下楼。神箭传说 第七卷 第三十八章 关洛争雄·二

    第三十九章 关洛争雄·三

    过,南乡新建成的县衙里已是人头攒动,好不热闹。两州有头有脸的军政要员,连商会的几大负责人和一些地方上有名望的人也皆在杨诚的邀请之列。一场战争牵涉的范围实在太广,要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除了让他们完全信任自己外,也得让他们知道当前的形势。正是因为从上到下的全力支持,杨诚这几场仗才打得顺风顺水,全无后顾之忧。而这一次面对的敌人更加强大,杨诚当然不会专断独行。

    人数虽然不少,不过大多各找相熟的人扎堆小声讨论,并无喧哗之声。除了少数人外,大多数人都是一脸喜色,毕竟这次能如此迅速的击溃州军,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振奋的消息。而那些新近加入的荆州人士更感新奇与激动,可以说这次杨诚在战后的生产组织上实在做得太漂亮了,特别是在荆南,不仅新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而且在没有荒弃一块田地的情况下,还新垦了大量的农田。原本生计艰难的百姓,几乎每一个人手里都有着足够的田地和足以维持到第一季水稻收获的粮食,大量的农具和耕牛更是由官府免费的借出,这样的好事简直让他们犹在梦中般。

    由乱至治,几乎只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各地新上任的官员便完全获得了百姓的信任的拥戴。虽然这些人大多是由交州选派而来,但却以其鲜有的廉洁和与之前官吏难以比拟的办事效率,成功的启动了荆州这具停滞已久的巨型机器。虽然这次获胜地荆州军几乎完全来至交州,但却并没有让荆州的百姓产生丝毫的隔阂,而是发自内心的欢欣与自豪。没有什么刻意的做作,荆交二州已经开始融为一个整体。

    荆州的有才之士也从开始地观望和怀疑。而变得踊跃起来,特别是荆北之战结束以来,几乎形成了一种热潮。大批的人才积极的参与到各种事务之中,更让荆州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恢复着。别的不说,单说杨诚的号召一出,荆北逃亡的百姓几乎在不到五天内便有序的回到故里。便已是难民史上的一个奇迹了。因为战争而千里空村地荆北,不仅没有错过最佳的播种时节,甚至连一块土地也没有荒弃,这可是在平常年景也难以做到的,单是这一点便让来往的商旅交口称赞。

    不过县衙里也并不是人人欢喜,张破舟和洪承业此时便躲在一角喝着闷酒呢。荆北之战处处报捷,唯独他们这几个拥有最强兵力的人无法抬头挺胸。虽然他们的歼敌数量也不少,而且也没有吃大的败仗,但却让最重要的武关落到了顾凯锋的手中。虽然杨诚并没有责怪他们,但却让他们心里更加难受。谁都知道,武关丢失的后果是多么严重,以前荆州军从南乡出发只要一两天便可进入关中,全速行进地话不到五天便可直抵长安城下。而现在他们却只能望武关而叹,就算关中形势再危急,他们也只能干瞪眼而已。

    “不是吧,你们喝酒喝到这里来了!”粗犷的声音在人群中显得那样剌耳,两人不由暗自皱眉。虽然此际不是战时,并不算违反军令。不过毕竟影响不好,更何况过会就要召开战前会议了,让杨诚知道就算不说什么他们二人心里也不安啊。不过吴嘉火可不管这些,老不客气的坐在二人身旁,抢过张破舟的酒杯一饮而尽:“你可真不够意思。说好了等仗打完了兄弟两好好喝一顿。你可倒好,一直躲着我!”

    张破舟挤出一丝苦笑。无奈的说道:“兄弟我现在恨不得找个缝钻进去了,老哥你就别说风凉话了好不好。”战前他便决意在这次立下大功,抢回之前公孙勇地风头。哪料到却是这个结局。要知道他可是在很多人面前吹嘘过地,虽然功过要在一会儿才知道,不过他这几天却是躲得极为辛苦。

    “干嘛?”吴嘉火看了看二人的脸色,奇怪地问道:“你们怎么好像欠人很多钱似得?”

    张破舟瞪了吴嘉火一眼,要不是自己和他不相伯仲,只怕要狠狠的揍他一顿才会舒服。“老哥你又不是不知道,就不要拿我寻开心了吧!”语中隐隐有些不快,吴嘉火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切,你们的仗打得不错嘛,干嘛?大人骂了你们吗?”吴嘉火不解地问道,那副表情还真让人分不清是真的还是装的。这些日子各军都分派到郡县帮助恢复秩序和生产,倒还没来得及论功行赏。不过对于南乡这边的战况吴嘉火当然不会全然不知,顾凯锋手里可也是十万左右的大军,虽然带了五万多进武关,却也有四万多的损伤,而张破舟他们的四万人损伤尚不及其一成,这个战果也算是不错了吧。

    “不错个屁!”洪承业也是憋了好几天了,本来他还想及时挽救,在短时间内夺回武关的。不过张晋根说什么也不肯,只让他们原地坚守。好不容易等到杨诚的命令下来,打开一看却让他从头凉到了脚,除了黄勇刚领五千人驻守梅坡外,其他人全被调去种田了,他更在房陵做了三天临时县令。虽然满肚子意见,却也无可奈何,反抗杨诚的命令那可是他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好不容易熬过来了,他和张破舟却又如何争取将功抵罪而愁肠百结。

    武关的艰险当时他们可以看在了眼里的,虽然他们无时不想抢回武关,不过心里也知道,要真打起来自己还真讨不得什么好。武关外可供施展的余地太小,根本摆不了几具大型的攻城器械,摆上之后也没有多少空间安排保护的士兵。五千守军就让顾凯锋的几万人几天也摸不到边,现在换上顾凯锋的五万人,白痴也知道要想强攻武关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吴嘉火也不生气,不以为然的说道:“你们是愁怎么攻下武关吧?这有什么好难地,你们两个仗可打得不少。这点办法也没有吧。”二人的心思他当然看得出来,不过他以前也从武关经过几次,虽觉艰险,不过却并没有太放在眼里。

    二人齐刷刷的望向他,异口同声道:“你有办法?”被“发配”种田这段时间二人可没少花心思,不过种种可能全被否决。二人聚在一起交流了一下之后,才发觉对方和自己的想法也差不多。

    吴嘉火向二人招了招手,一脸神秘的说道:“正面去不了,我们从侧面嘛。”

    “去!”张破舟还以为他有什么妙计,一听之下不由大失所望:“你说得是那两条小路吧?人家顾凯锋在武关屁股还没坐稳,就派人去封了,而且还派人一直看守,我们前脚上山,后脚还没落地人家就知道了。”二人当时就知道强攻回来已经变得极为艰难。而且

    出极其惨重的代价,这些鬼点子当然早就想到了。无在太精明了,还没攻下武关之前便把这些打听得一清二楚。而且这两条路根本不容大军通行,只要他稍加防范,就算不毁路他们照样奈何不了他什么。武关做为关中唯一地南大门,在数朝的经营下破绽已经是少得可怜了。

    “真的?”吴嘉火皱眉问道,他可是好不容易才打听到这些的,正打算着一会向杨诚献计呢,哪知道被张破舟一句话便打碎了。不过他心里也暗自庆幸,若不是如此。一会恐怕自己就要出洋相了,当下拍着张破舟的肩膀安慰道:“不用愁了,不管怎么样,大人总会有办法的,一个小小的武关。岂能难得住他?”虽然年龄上吴嘉火比杨诚足足大了十多岁。不过却丝毫不能影响他对杨诚的敬佩。这么多在他看来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几乎都在杨诚手下迎刃而解。一个小小地武关自然不在话下。

    “也只好如此了。”二人脸上均有些落寞的神色,由他们自己解决和让杨诚解决,心里上的感觉当然完全不同了。不过事实如此。他们也无可奈何,只希望一会能分到较为重要的任务,来弥补之前的过失了。

    正说话间,人群却是一阵马蚤动,三人急忙站了起来,只见杨诚已与张识文、黄南杰、张晋根等人出现在门口,一边与旁人打着招呼,一边向大堂走去。众人也在杨诚等人进入之后,依次而入,张破舟和洪承业互视一眼后,也只得硬着头皮赶去,要面对始终还是要面对。

    不多时,众人已依次就坐。杨诚高居上首,张识文依然安坐在杨诚的右下,张晋根和黄南杰则居杨诚左下,堂下则是左文右武分列而坐。虽然坐无虚席,不过堂内却是极为安静,几乎没有一丝杂音。见人已到齐,杨诚便直入话题:“这次麻烦大家赶来,主要有三件事。一则荆州战事已定,经过咨事营认真统计之后向大家做个详细说明;二来荆州全境百姓基本已定,政务上的一些事情也要让大家知晓;最后便是接下来的平乱之战,除了各军将领外,还需在座诸位鼎力相助。”说罢杨诚向张晋根微微示意,后者立即起身上前。

    咨事营成立时日尚浅,很多人甚至还不知道其存在,再加上这次南乡之战外人多有非议,张晋根虽然只是负责参谋,但却承受了极大的压力。是以杨诚才会在此次故意加强咨事营的地位,以恢复其信心。咨事营地虽然现在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不过杨诚却是极为看好,面对的敌人越多,需要收集整理的情报便越多,这些都不是一两个人可以办到的。以往大多是自己一人决断,小打小闹地时候倒还没什么,但一旦铺开便显出其中不足,毕竟一个人思虑再周全,总会有所遗漏。有了几十甚至上百人帮着参谋,至少可以让遗漏降到最低。

    至于这次南乡之战,杨诚倒还算基本满意,毕竟以微小地代价取得这样的战果,怎么也不算败吧。虽然丢了武关,但是那也是可以理解了,对上顾凯锋这样地人,初次上阵的张晋根没有犯下大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况且他在军中的威信不高,也是导致这次武关丢失地重要原因,只要他们不那么着急地赶上去。武关的守军根本就没有可能会出关而战,以至上孙尧安捡了个大便宜。要知道在全力防守之下,就算孙尧安和顾凯锋两面夹击,武关也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打下的。

    同时南乡之战也暴露出另一个问题,那便是武将对战功的追求,特别是诸将一齐出阵时。那就更加明显了。这本是无可非议的,甚至可以极大的激发将士地斗志和战意,但在有些情况下却容易被敌人所利用。再加上张晋根资历尚浅,又没有立下什么大的功劳,要想服众确实有些困难,特别是这些还算得上颇有战功的大将们。。张破舟他们都是由自己一手栽培起来的,看来除了自己,还真没人能完全约他们。这个问题还真是让他头痛,他手下这些人都可以算得上是员战将。但除了公孙勇以外,其他人还不能完全独挡一面,特别是遇到擅长谋略的敌人。这场仗还有得打,总不能永远由自己领着他们吧。

    杨诚思虑之间,张晋根的声音已经传遍堂内。“这次荆襄之战共经五次大战,四十多次小战,完全击退了侵入的二十万兖州军,除了一两场小仗外,其余皆以己方获胜告终。”

    第一场是蔡进锐指挥的水之战。除了一艘战舰逃脱外,兖州军的所有水上船只均被烧毁。歼敌百余,伤敌两千余,而己方却不损一人。虽然最终证实那批粮船是冒牌货,不过成功地给在场的兖州军将士留下难以抹灭的阴影。特别是火神弩的巨大威力,在其后的襄阳之战时。敌人的攻城部队看到城墙上的火神弩时。几乎因此而丧失了斗志。

    听到这里,蔡进锐和一众水师将领却并没有多高兴。毕竟是劳师远征。又没有江河相通,兖州那点水师实在太弱了,只给了他们一次露脸的机会。这还不是主要的。更可气的是不论是以后进军关中还是中原,除了当当运输队,他们地水师几乎已经没有上场的机会了。虽然在洛阳三家的联合水师实力还不算弱,不过除非他们能把战船从安乐抬进千里之外的黄河,否则根本连碰面的机会也没有了。好戏才刚刚开始,他们却没有露脸地机会,虽然现在受到赞赏,不过心里地沮丧却是外人难以明白的。

    第二场大战则是樊城之战,己方参战地是吴嘉火率领的两百荆州军和南乘风的两万扬州军。击毙兖州军统领级符廷远,歼敌一千二百人,伤三千多人,除了故意放走报信地人外,近三千八百人全数被俘。荆州军战死十几人,近百人受伤;扬州军也有数百的伤亡。樊城之战虽然规模并不大,不过却直接导致了夏侯超强攻襄阳,而且城中没被烧毁的五千多石粮食,直接用在了其后的百姓安抚之中。可以说荆北其后能顺利的安顿百姓,也有其中不小的功劳。

    听到这里,吴嘉火不由暗自跺脚,当时自己烧得过瘾,哪里会想到这些,早知道少放几把火,现在的功劳岂不是更大一些。看来以后不要随便乱放火了,幸好那些烧毁的民房没有算在自己头上,不然可就亏大了。想到后面,他的气愤已经完全消散了,樊城近半的民房差不多都是他烧掉的,虽然他家境还算殷实,但就算卖掉他所有家产,也不够赔啊。

    第三场大战是襄阳之战,己方参加的有吴振翼率领的三千襄阳军;蔡进锐水师战船七艘,战士八百人;大人的亲卫队五百

    凤营一千骑兵;耳联军四百人,总共近六千人。三死五千七百人,重伤六千八百人,轻伤无数,除了重伤中有两千三百人不治而亡外,共俘敌

    近二万二千人。敌方主将夏侯超自刎而死,张志明走投无路时投江失踪,顾祝新则被耳联军生擒。我方战死两千三百人,多数是襄阳军,轻重伤一千多人。

    身上仍然缠着绷带的吴振翼不由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他的三千襄阳军几乎所剩无几,除了二十多个轻伤外,活下来的三百人几乎全是重伤,其中一半甚至将成为终身残废。虽然获得不小的战功,但如此惨重的代价还是让他这个主帅难展笑颜。若不是其后飞凤营及时来救,包括他在内的襄阳军恐怕一个也活不下来。想到这里,他禁环顾四周。却没有见到左飞鸿的踪影,这让他不禁微感疑惑。虽然左飞鸿是女儿身,但他现在却再没有半点轻视之意,虽然她打败夏侯超时对方已经在他身上耗了不少力量,不过他明白若是单打独斗,自己恐怕还真不是对手。他向来只信服于强者。便不觉对她生出一分由衷地敬意。

    名列其中的蔡进锐不禁微微叹了口气,虽然是在表功,却又无情的揭了一次他的伤疤:正是从襄阳之战开始,他的水师完全沦为了运输队了。敌人渡江时放下大量乱木,他根本靠不上边,总不可能弃船登岸去找敌人拼命吧。虽然他的战船完全隔绝了两岸地联系,让过河的兖州军成了孤军一只,但到底是没有过一场战斗了。倒是在其后那海量的物资运输,着实让他忙活得够呛。一直到前天的时候,他才总算运完了。他倒不是嫌弃后勤运输的任务,毕竟这也是决定战场胜负的重要一环,不过作为一个带兵之人,最大的希望当然还是可以在战场上建功了。

    不过这点希望恐怕他是没有了,现在长江上下除了他们便只剩下扬州水师了,依目前的情况看两方恐怕是没有打起来的可能地。而且就算打起来,以他现在的实力去面对水战闻名的南乘风,他还真没有什么把握。就连交州沿海的那些海盗,也是早就被他清理得一干二净。以现在交州政通人和的状况,谁还会去海盗这么危险的事,算来算去,他可真是完全绝望了,运输的事情结束之后。只能安安心心的回去做自己那个珠崖群守了。

    张晋根可不知道被表扬的这些人竟然会有这些想法。顿了顿之后继续朗声宣读道:“第四次大战是黄渠之战。我方参战的有大人亲自率领地五百亲卫队和近四千荆州军,另有豫州和扬州两支友军各两万人。兖州军是由主帅顾良洪率领的步骑五万余人。经过近两天的激战后,战死一万三千余人,被俘三万四千人。其余皆逃往洛阳。其中由大人亲自率领的五百亲卫队大破敌人中军大营,歼敌五千余人,余者皆伤,更击毙敌首,直接导致敌军主力溃逃。在其后的追击中,除了顾祝升以外,其他诸将均被生擒。”

    杨诚微微一笑,张晋根执意要将那一战单独提出,张识文他们也坚决支持,他也无可奈何。说起来这一战南乘风和叶浩栋地功劳也不小,在得知顾良洪死后,剩下地几大将领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一支向北逃窜,其他地却冲向了樊城,想要夺回那里的粮草,却正好落入南乘风设好的包围圈里,自己还没赶上去呢,大部份几乎还没开打就投降了。倒是向北那支撞上了正要追击顾祝升地叶浩栋,一直打了一天一夜才总算被完全击溃。五万兖州军如此不经打,倒还真出乎他的意料,不过若是顾良洪在,那当然又是另一番境况了。

    众人听了却是一片惊叹,这其中倒也不是完全恭维。杨诚的亲卫队能以一敌人并不是什么值得奇怪的事情,但一般来说,中军所在往往都是最为精锐的部队,再加上处于守势,这便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虽然杨诚的亲卫队在山林中有着恐怖的战力,但却仍然不能掩盖这一战的锋芒。而铁严华在下面更是一胜兴奋,这十天来他早已整理出不少的说书内容了,特别是黄渠一战,更是他大肆渲染的对像。虽然并没有多少吹嘘的成分,不过在他嘴里说出来自然与张晋根现在说的有着完全不同的效果了。

    第五战是南乡之战,说到这里,张晋根脸上不禁有些不自然了。看众人都望向自己,他这才收拾心绪继续说了下去。南乡之战我方共投入五营近四万人,而敌方顾凯锋属下的兖州军近十万人,不过在之前近四十场小仗的打击下,能战者仅有八万人。激战四天之后,兖州军战死两万人,被俘八千多人,剩下的有五万进入武关,余者皆向洛阳逃窜。加上前面死伤的近两万人,共计歼敌近四万。我方战死三千二百人,伤万余人。

    之前那些小战,除了十几次马蚤扰重在伤敌外,其余几乎都是歼灭战,是以南乡这边杀敌最多,俘虏却反而少得可怜。说到这里,众人均是沉默不语。这是功是过倒还真难说清楚,毕竟人家歼敌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其他所有战场的人数。不过若要把丢掉武关的过失强加在他们头上,这点功劳就有些难说了。只是众人心里都清楚,若不是武关守军见财起意,顾凯锋的八万大军只怕都要葬送在武关之前了。以此来看,也不知道说顾凯锋是精明过人,亦或是一个疯狂的大赌徒。

    “不管怎么说,这一仗我们都是打胜了。”杨诚站起来说道,再论成败已经无济于事,他可不想众人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的纠缠。“此番我军共歼敌六万余人,俘虏敌兵六万八千人,虽然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总算赶在春播之前结束了战斗。所有参战将士皆有功劳,日后我自会上报朝廷,为大家请功。”

    说起来俘虏的这批敌兵这一次还帮了不小的忙,杨诚并没有把他们关起来,而是把他们用来了这次春播和重建之中。不过他们倒也没有什么不满,这六万多俘虏大半都在战争中负了伤,若是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根本连命都保不住。根据战后的统计,俘虏的伤兵死亡率竟然还比州军自己的伤兵死亡率低得多。受到这么好的待遇,俘虏们当然是感激不尽,更何况他们做事杨诚竟然按正常的民工待遇给予工钱,算起甚至比他们在兖州军中的军饷还要高。杨诚对这些俘虏的约束并不多,但却没有引起一场暴动,一向以为被视为包袱的战俘,反而成了一大助力,说出去恐怕都没有人敢相信。神箭传说 第七卷 第三十九章 关洛争雄·三

    第四十章 关洛争雄·四

    偷偷拭了拭微微冒汗的额头,感激的看了杨诚一眼,的座位。既然杨诚说都有功劳了,其他人自然也不好说什么,不过杨诚刚才说到已经达到之前的目标时,他心里却忍不住有些惭愧。他也知道,对于这次荆襄之战的结果杨诚并不十分满意,不误农时只不过是政治上的目标,而军事上的目标却是阻击兖州军,而阻击的目的便是不让他们通过武关而威胁关中。如果从军事角度来说,他们是完全失败了,本来想把敌人堵在外面,哪料到自己反而被人家堵在了外面。

    接下来便轮到张识文出场了,短短两个月不到,比杨诚还要年轻四岁的张识文眼角和额间竟有了几道皱纹,虽然并不明显,但也可以看出这段时间他是如何渡过的了。前方军资的调拔、荆州官吏的替换、交州本地的政务,甚至于移民与本地人的纠纷,几乎每件事都他的身影。倒不是底下的官员不够得力,而是身上的担子太重,让他不敢对自己有丝毫的松懈。

    杨诚自己对生活的要求极为简单,不过对百姓花起钱来却是极为大方,哪里的百姓饿肚子了,他大手一挥又送钱又送粮,还要减免赋税。这种做法张识文从内心来说当然是绝对支持的,他和很多官员都是出自贫寒,对百姓的苦楚当然是再清楚不过了。不过不当家不知道盐米贵啊,交州虽然经过近四年的高速发展,不过毕竟开发尚短,要想真正和那些中原大州相比还为时尚早。幸好交州百姓对官府的信任达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很多在其他州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在交州却毫不费力地顺利执行下去。仗着这一点。他才能够勉强支撑,饶是如此,从征谢明伦到现在,交州的府库仍然见了底。

    张晋根才报了喜,现在轮到他却是要报忧了。清了清嗓子,张识文平静的说道:“这几个月来。大家的鼎力支持下,荆州全境已经初步平稳。先后安顿流民三十万人,新建民舍七万所,除荆北外,其余各地的百姓都可以维持到秋收。在商会的大力配合下,各地地物价还算平稳,没有出现屯积居奇的状况。民生已安,交州的协助人员从下个月起就会从各地陆续撤离,以后就要各位官员多多辛苦了。”

    众人听了倒没有什么反应。只是从荆州选拔新人们眼中微现激动。这样的政绩放在外面,足以让任何人为之惊奇了。特别是流民问题,向来为各地最头痛的事情,不过放荆州竟异常顺利。从关中和中原逃亡来的这三十万百姓,现在已经广布在荆南各地,多数都在新设立的三郡十二县中安居乐业。虽然一切都是从头再来,不过荆州清明的吏制却让他们把这个新的家园当成了乐土,只怕战争结束之后,真正愿意离开地人也不会有多少。

    仅此一项,荆州的人口便凭添了二十多万。完全弥补了谢明伦之乱和州军入侵所造成的损失。不过官府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惊人的,这三十万人中,大半都是贫困的百姓,安顿他们所需要的房屋、田地和农具几乎都是官府掏的腰包。即使是携资而来的人,置业的成本也是低到了极点。正因为如此。荆襄之战还没有结束。百姓地安顿便已经基本完成了。

    去年北方不少地方都遭了灾,再加上三家几乎征用了境内的所有壮丁。粮食的价格已经涨到了天价,再加上各地豪强刻意抬价,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出现大批饿毙的百姓。虽然现在北方的小麦快要成熟了。不过三家为了维持宠大地军队开支,早已盯得死死地了,真正能分到百姓手里的恐怕就少得可怜了。与之相比,荆、交二州地百姓便幸福多了,虽然各地粮店的销售有着严格的限制,不过一般百姓却并不愁无米下锅。

    只是如果外地地商人想要在荆襄购粮,却需要州府的同意才行,虽然交州连续三年获得了大丰收,不过也经不起这般折腾。现在的存粮只能勉强支撑两州的军民所需,哪里敢大量卖出。饶是如此,在荆襄之战刚刚停止的时候,中原的商人便如潮水般涌入,特别是在襄阳一带更是商贾云集,比起和平时期的中原大都市也毫不逊色。虽然现在各地都极为混乱,不过毕竟其中的利润太过诱人,足以让任何逐利之人冒险而来。一时间之间,刚刚战事刚刚平息的荆襄之地,竟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