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唐烈

第 58 部分阅读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心知肚明,但是装作不知道,吐火罗派使者来控诉,李佐国就对底下的军将申斥一番,然后李护这些将领就收敛一段时间,然后就加变本加厉的进行打扫,那可真是打扫了,连人都全部抢跑了,吐火罗无奈,只有强忍,国境线向南边一再的退,靠近大唐边境的国土上基本没有了人烟。

    李嗣业的命令下来了之后,整个安西的十几万大军开始了准备,而雄烈好战的安西唐军全部都渴望着能够再立功,战争的氛围浓郁了起来。

    关中潼关外三十里,官道上正有一行三十多人骑着快马往北打马疾驰,三十几骑全部是唐军的武器铠甲,三十多人却有六十多匹战马,都是一个双马,这些唐军个个精悍老练,虽然身穿甲胄打马飞驰却队形保持得非常的好,所有的唐军全部一层层的围住了中间的一人,即使打马飞驰都没有露出一点空隙。

    中间被保护得严严实实的人身穿同样的唐军铠甲,不过铠甲要精美华贵得多,防护力也看得出来非常的强,有这么一队精悍的骑兵保护应该是非常安全了,但是这个中年人发福了的脸上却显得有点惊惶,这正是冒险回长安向唐玄宗表示忠心的三镇节度使安禄山。

    安禄山自认为已经牢牢的把握住了唐玄宗的心理,所以这次回长安是险实安,果然杨国忠虽然唐玄宗面前说了安禄山的无数坏话,但是唐玄宗这个皇帝看顺眼了一个人简直是无条件的信任,其实对杨国忠来说是有迹可循的,唐玄宗对李林甫,对杨国忠自己,都是这样无条件的信任。

    对安禄山也是这样,安禄山奉旨进京唐玄宗就觉得安禄山还是忠心的,不然会一召唤就进长安吗?如有二心就根本不敢回来了啊,于是就觉得安禄山是忠臣了,根本没有听杨国忠的话,对安禄山温言抚慰,还多有赏赐。

    照理说安禄山应该很得意的度过了此次危机了,但是长安期间安禄山遭到了三次刺杀,危险的一次一只弩箭射穿了安禄山的卫士长,卫士长正好出门的时候走到了安禄山的前面,结果安禄山看到了从卫士长后背透出的弩箭,要是安禄山走快一步估计死的就是他了。

    对于这样的刺杀安禄山本能的认为一定是杨国忠干的,杨国忠眼看无法搬倒安禄山干脆撕破脸皮直接用刺杀这一招了,安禄山却是对这招没有办法,后一次行刺安禄山是安禄山的府中,刺客来了高手,安禄山正好地下室睡觉,结果上面卧房睡着的安禄山的替身,包括守府中的二十八名亲兵全部被杀,安禄山看着自己手下这些身经百战的精锐士兵的尸体,一时间心中冰凉,杨国忠长安居然有这样强横的实力?

    于是安禄山连夜出了长安,他要回到自己的地盘,这样才能够放心,安禄山怕了,他不想长安提心吊胆的等待下一次刺杀了。

    刺杀安禄山的行动确实不是杨国忠做的,是李建勤,李佐国的吩咐李建勤记心里,同时郑春民李白的调教下神功大成,于是李建勤底气十足的开始了针对安禄山的刺杀,要不是安禄山运气好,早就被李建勤和郑春民的后一次刺杀给解决了。

    安禄山只想早早回去,心中对杨国忠的恨可谓滔天,一定要杀我吗?安禄山心中想着,杨国忠,我安禄山与你不共戴天。

    第三章风云始动

    阅读全的小说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四章 大唐乱局

    第四章大唐乱局

    天宝十四年春末,整个大唐处于一种混乱之中,首先是传来南征大军的消息,将近二十万大军加上同等数量的辎重兵,还有大唐将近两年的赋税全部毁于一旦,大军回来的只有五千多人,其余的唐军几乎全部消失,死于瘟疫的唐军撤退的路上几乎将路都铺满了,死去的唐军的尸体路边堆积如山,根本没有人掩埋,一路的恶臭使这一路从南诏入蜀的道路几年没有人敢通行。哈18&

    直到此后六年年之后这段路才开始有人来往,路边还经常可见唐军士兵的尸骨,死于南诏军队的唐军不到五千人,其余的唐军完全是被这边恶劣的自然环境打败的,由于准备不足,军中爆发了大规模的传染疾病时候唐军从上到下都是只有慌乱,结果精锐的关中唐军加上陇右唐军精锐这一战中十不存一。

    鲜于仲通不敢回来面圣,自杀身亡,唐玄宗盛怒之下命令将鲜于仲通蜀中的家业全部查抄,家人流放两千里,女眷卖官充为教司坊为ji,但是大唐立国以来的重大的损失已经造成了,因为杨国忠是力主此次出兵的,因此唐玄宗对杨国忠也怒不可遏,要治罪杨国忠,杨国忠马上上书请罪,安庆宫门外整整跪了一天一夜,加上杨贵妃的劝说,唐玄宗居然不顾朝中大臣惩治杨国忠的意见,原谅了杨国忠,还升杨国忠为左相,至此杨国忠反而因为这次打败坐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唐第一相的位置。

    此次大败南诏固然无力攻入大唐,但是大唐的隐患却爆发了,安禄山回到自己的地盘之后借此机会上书力主严厉制裁杨国忠,说杨国忠为误国j臣,望圣人能够斩杨国忠而给天下一个交代,没想到杨国忠反而得到了提拔,对于自己的死敌杨国忠坐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相,安禄山为了自保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反唐了。

    就这样一个微妙的时间吐蕃人行动了,吐蕃十万大军冲出伽达多山道,对神威城和应龙城进行了围攻,唐军两城的兵力也经过了加强,不过总数还是没有超过一万,面对十倍于己的吐蕃大军唐军一面拼力抵抗,一边对陇右道河西道代节度使长孙成华发出求救,长孙成华立即调动两镇节度五万唐军由长孙成华堂弟长孙成冕领军支援。

    没想到这长孙成冕不能说是一个草包,但是却是类似赵括一般的人物,纸上谈兵可谓厉害,但是没有领兵作战的经验,不要说领五万精锐大军了,要只是这样还好,毕竟这五万唐军是哥舒翰留下的唐军精锐,和吐蕃人作战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偏偏这个长孙成冕却是一个自视甚高的人。

    刚刚要到达神威应龙两城的时候就将唐军分为两部,他是设想得很好,一部唐军前示敌以弱,然后退后进入剩下唐军布阵之地,然后一起反身与追来的吐蕃军决战,吐蕃人没有料到会有唐军接应,必定能一战而定,从而解两城之困。

    结果赶路了十多天了唐军没有修整的情况下马上兵分两路开始进攻吐蕃军,两万唐军作为诱饵去进攻神威应龙城下的吐蕃大军。

    这样没脑子的战术前面获得了成功,派去的两万唐军被八万吐蕃军进攻确实败了,长孙成冕没有想到自己并不是哥舒翰,唐军败了容易,没有威望的主将却不能够将败阵的唐军立时组织起来投入反攻,于是两万真败的唐军冲乱了三万唐军的阵脚,然后一片大乱中吐蕃军冲了进来,坚持了不到半个时辰,又饿又疲的唐军崩溃了,被吐蕃军斩杀一万多,俘虏了两万,杀散的唐军后回到凉州的士兵不到一万人。

    大唐的赵括长孙成冕打仗不行,而逃跑却是一等一的好手,这样的情况下居然逃了一命,回到了凉州之后为了推卸责任居然要将唐军的几个将领捆起来,要说是这几员将领乱命才导致此败,其中就有哥舒翰心腹大将左车。

    长孙成冕又一次高估了自己,唐军拒绝执行他的命令,唐军差点哗变,愤怒的唐军将长孙成冕捆了起来送入凉州城,交到了他的堂哥长孙成华手中,一看这个情况,长孙成华为了安定军心,避免大的损失,将长孙成冕斩首示众,从而平息了败军的怒火。

    但是稳定了败兵之后大的问题摆了面前,吐蕃军击败了唐军之后立即回头猛攻神威城和应龙城,失去后援的城中唐军进行了殊死绝望的抵抗,又抵抗了一个月之后两城先后被攻破,两城之下损兵折将的吐蕃军副帅桑央嘉措下令将城中唐军包括平民全部斩杀,同时长孙成冕手下被俘的唐军被同时斩首五千,被斩首的唐军的百姓达到了一万多,鲜血将不远的青海湖都染红一片,吐蕃搬开了挡自己面前的后两块绊脚石,他们现可以直接进攻大唐的腹地了。

    面对如此恶劣的情况长孙成华手中除了一些团练部队就再也没有军队了,向长安求援之后被唐玄宗下旨申斥,其实就是一个意思,长安已经无兵可派,你自己想办法,要是吐蕃的问题解决不了,那么就不是丢官的问题了,连项上人头都保不住。

    无奈之下长孙成华向自己看不起的安西节度使,安西大都护李嗣业求援,希望安西唐军能够进入陇右道帮助击退吐蕃大军,李嗣业接到求援信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做好了准备的安西军河洲的三万唐军作为先锋,李护为主将进入了陇右道,对着正石堡城下集结兵力的吐蕃军直插过去。

    吐蕃这一次也是出动了全国七成的兵力,源源不断的应龙城神威城下聚集兵力准备趁大唐损失了很多兵力,国家空虚的时候狠狠的大唐的身上咬下一块肥肉,然而李佐国绝对不会允许马上要面对安禄山反唐的时候令大唐国力损耗太大。

    安西这个一直李佐国手中变强的西的边镇终于大唐的国土上露出了獠牙,李护作为前锋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找杀伤吐蕃的军队,因为骑兵的力量不一条线上,李护的三万军队的实力可以说非常强大。

    而李佐国则开始整合安西的唐军,使其真正的捏合一起,随后李佐国亲自领兵五万出河洲,开进陇右,寻求与吐蕃军决战,以扫平大唐西南边境的后一个隐患。

    陇右道的大部分处于现的青海境内,这里已经是高原了,由于地处内陆,雨水较少,并不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因此人口比之安西也是远有不及,贫瘠荒凉的土地上一些顽强的耐旱植物生长着,远远的可以看到连绵的群山,每年雪山融化的雪水形成了一条条河流,留下了一道道绿色之后又消失,剩下的就是河流干涸之后的裂口,明年的雪水一样回来,但是走的河道也许就不是这条了,就这个高原上,一群黄羊正悠闲的吃草,领头的公羊一边吃草一边警惕的转动耳朵,高原上任何疏忽都会送命,黄羊正是狼和雪豹等猛兽的食物。

    突然黄羊的头羊发现了什么,立即开始奔跑,身后的妻妾子女一起跟着奔跑了起来,黄羊群很快的就消失了,高原又开始了静寂,不过很快静寂就打破了,一队骑兵约有五十几骑从远处奔来,战马是吐蕃特有的吐蕃马,这种马胸部宽阔,肺活量较大,体格粗壮骨架也大,体毛比一般的平原战马要长,适合高原,这些战马都喘着粗气,显然是跑了不短的路程了,马上的骑士衣甲基本相同,都是皮甲配合缀铁片组成的嵌甲,这种甲重量较轻,防护也不弱,是吐蕃骑兵的只要护具。

    骑兵身上的武器是横刀和矛,大多数骑兵用的是角弓,少数几个军官模样的吐蕃骑兵背着军弩,显然这些武器装备是从唐军手中得到的,这些军弩弩臂较长,其实不适合马上使用,但是这些吐蕃骑兵还是背着,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吐蕃人的脸上充满惊慌,战马看见了近处的一条小河,再也不想跑了,都立足长嘶起来,一半以上的战马口角都流出了白沫。

    跑第二的一个吐蕃人一把拉住前面吐蕃骑兵的马缰,说道:“错给,不能再跑了,马已经到极限了,不休息一下马就只有死了,没有马离神威城还远,我们也是死路一条。”

    被叫做错给的吐蕃军官听了缓缓的拉住战马,点点头说道:“好,就这里休息一下,不过只有半个时辰就走,后面的唐军简直阴魂不散,根本甩不掉。”

    吐蕃骑兵下了战马,骑兵们纷纷从马背上拿下皮制的水桶去河中打水饮马,饮了马之后自己也掏出干粮来吃,拉住错给的吐蕃人是这只骑兵队伍的副将,名叫桑杰,他饮好马之后走到错给身边,脸带忧郁说道:“我们这次探哨走得远了点,不过遇到的唐军骑兵到底是什么地方的军队?这么难缠,先是遇到了十人的小队,我们一百人的骑队就攻击,结果根本追不上,还被他们用弩箭射死了好几个,然后他们的人就像闻到了血腥味的狼群一样越来越多,后都有七八十人了,我们就开始逃跑,要不是战马适应高原,恐怕我们昨日就已经被他们杀光了吧?”

    错给听了桑杰这种伤士气的话并没有发火,反而沉思了起来,想了一会错给抬头说道:“我听说安西的骑兵作战就是这种风格,远程的弩箭犀利无比,每名骑兵都是好马,而且是双马以上的配置,一遇战斗就兴奋雀跃奋勇当先,是比任何蛮族还要好战,我吐火罗见过安西唐军外销的弩,一具弩的价格可以换三匹好马了,但是确实非常的不错,不但力量大,而且操作简单,准确度好,比我们缴获的这些陇右唐军的军弩要好得多,重量也轻,威力还大,那还是外销的弩,听说他们自用的弩要加的好,我估计这次我们碰到的唐军骑兵就是安西的唐军,我们一定要将安西唐军已经出动的消息传回去。”

    说道这里错给将桑杰拉远了一点,生怕手下的吐蕃士兵听到,低声说道:“等下如果我们被唐军追上,我要你立刻带着两个士兵逃走,我会带剩下的人拖着唐军,你要马上将那两个士兵解决了,有他们的两匹马你就有机会将这个消息传回去,不然我们会全部死这里。”

    桑杰脸色一变,忙说道:“错给你怎么这样说?说不定我们已经甩掉了后面的唐军呢,我桑杰宁愿和兄弟死一起也决不愿暗算自己兄弟做那逃跑的懦夫。”

    错给大怒:“甩掉唐军那是不可能的,我们跑了将近一天了,结果呢?半夜唐军就追上了我们,要不是我们人还多过他们,早就被他们杀光了,结果死了四十多个兄弟,要是我们全死了,消息没有传回去,你知道是什么后果吗?”。

    错给怒视着桑杰,桑杰不由低下头去,错给说道:“要是这些唐军骑兵有一万人,那么他们面前的我们的军队就危险了,你认为我们的军队能够抵挡多少这样的骑兵的攻击?五千,还是一万?所以无论如何就算我们死光了都要有人将这个消息传回去,你听见了吗?这时命令,你不能叫我们白死。”

    桑杰嘴里嘟囔着:“这不是还没有肯定这些唐军能够追上我们吗………”

    正说到这里不远处的吐蕃骑兵突然鼓噪起来,桑杰和错给两人的心一下沉了下去,唐军追击的速度越来越快,现还才休息了不到一刻钟,就已经又来了,两人抬眼望去,果然远处出现了黑点,黑点越来越多,看上去远远的不止一百多骑了。

    错给马上往自己正啃食青草的战马跑去,翻身上马之后看着都上战马的吐蕃骑兵说道:“桑央和估错,你们两人和桑杰马上往我们大营撤退,其余的人留下来挡住唐军,你们一定要将消息传回。”说道后面的几个字眼神凌厉看向桑杰,让想说话的桑杰低下了头。

    三匹战马小跑着往远处去了,错给拔出腰间的横刀,将背上背着的军弩丢给身边的一名吐蕃战士,说道:“我们是优秀的战士,为了胜利留下阻挡唐军,如果挡不住也要拖时间,就要让消息传回去,唐军是仁义的部队,我允许你们投降,这样你们还是能够保住性命,现只是拖住唐军而已。”

    错给这只骑兵中威望还是很高,听说要留下来阻挡唐军吐蕃骑兵马蚤动了一下,错给又说道:“我们再跑下去也是跑不掉的,相信你们也清楚,唐军追到我们的时间越来越短了,我确定他们的战马每人必定不止一匹,所以我们只有这里一拼才有活路,要是击败了唐军我们就是英雄,要是实抵挡不住也就结束了这场逃跑了,勇敢的战士不愿背对敌人逃命。”

    错给的这番话激起了剩下的几十名吐蕃骑兵的士气,不少吐蕃骑兵都举起了手中的武器狂呼了起来,错给横刀一挥,所有的吐蕃骑兵都准备好了弓箭军弩,站成一个横排静静的等待起来。

    很快唐军就接近了,唐军似乎也没有料到这几十个吐蕃骑兵居然敢这里等待,唐军比较松散的队形就集中了起来,这时错给才看出唐军骑兵已经超过了三百名,骑着一匹黄马的一名唐军军官站唐军排好的阵形前面。

    唐军骑兵开始了换马,每名唐军果然是带有两匹备马,两边相隔不到五百米,唐军领头的校尉是万海,李佐国将原来手下的亲卫基本上全部下放到了军中,很多亲卫的官职都做到了校尉一级,要想再进一步就需要军功了,万海看着眼前的吐蕃骑兵。

    这些骑兵装备并不好,战马却不错,不过让万海生气的是吐蕃骑兵使用的武器一看就知道很多都是唐军的制式武器,这说明了唐军失败了这些装备非常简陋的吐蕃人手中,这让万海心中像火烧一样,他决定先拿眼前的吐蕃士兵开刀。

    万海举起手中的骑槊,眯起眼,高原的阳光还是比较刺眼的,身后的唐军纷纷举起了手中的角弩,万海轻轻的一磕坐下战马的腹部,黄铯的大宛战马摇摇头,轻轻打了个响鼻开始向前小跑起来。

    万海马上大声说道:“就按李护将军的吩咐,我们就是来收拾这些杀我大唐俘虏的吐蕃人的,我们也不留俘虏,一个也别放过,前进……”

    望着铺天盖地般冲来的唐军,三百多骑居然看上去就像千军万马一般,那种精锐的程度是错给见过的唐军中没有的,错给将牙齿一咬,手中的横刀往前一指,吐蕃骑兵纷纷举起了手中的弓箭和军弩,战马也向前迎了过去,人数相差巨大的两军接近着,就像是一直小羊迎向了饿狼一般,还没有进入吐蕃骑兵的射程唐军的角弩就发射了,错给一马当先,第一时间身上就射满了弩箭,掉下马的瞬间,错给看见了唐军当先将领举起了手中的骑槊,那锋利的槊尖阳光下发出闪烁的寒光…………

    第四章大唐乱局

    阅读全的小说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五章 一力降十会

    第五章一力降十会

    李佐国骑大宛战马黑云的背上,这匹陪伴了李佐国四年的马王已经六岁,正是生命中好的时候,强壮的身躯驮着身穿重甲的李佐国和巨大沉重的霸王拐突枪一点也不吃力,轻松的小跑冲上一个土坡,马蹄下败草纷飞,战马雄健的肌肉奔跑中战抖着,显示出无比的力量。

    登上了土坡前面一片巨大的平原景象,然而却是一片荒芜,只有一些灌木和杂草无序的生长,夏日的风这里似乎也变得狂暴了许多,李佐国黑色的披风被风吹动得直接向后铺开,配合黑色的铠甲和战马,像是一尊充满铁和血的神像一般,身后的亲卫就像是李佐国的陪衬,永远是陪衬,李佐国所的地方所有人都只会注意前面的李佐国,其余的亲卫战士都被忽略了。

    土坡的左面一只沉默行军的大军正前行,骑兵前,步兵再中,辎重后,排成了长长的两路,一眼望不到头,走过土坡的士兵都看见了那个身影,那个雄壮的身影,每一个唐军的战士都露出了崇拜尊敬的眼神,只要那个身影手指所向,那么这些精锐的战士会毫不犹豫的冲锋进攻,无论挡前面的是什么。

    陇右道和安西大都护一样,都是大唐的战略延伸,地广人稀,从河洲进入陇右道之后两天,除了第一天见到了几个河边的村子,就再也没有看到人烟了,这片大地还是荒凉的,没有经过开发的,远处天边有群山的影子,山顶隐隐的可见白色,这样的高原地区李佐国麾下的战士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轻微的高原反应,不过这些精选的战士很快的适应了,李佐国也没有让战士加紧行军,因此连运送辎重的辎重兵都没有出现大量的减员。

    李护的大军已经远远的将李佐国的大军丢了后面,已经深深的插入高原了,因此李佐国的部队行军中只是派出了少量的斥候,李护的大军过去之后基本保证了李佐国部队前进的安全,况且面对这样广大的土地,吐蕃军队也没有这么多的军队分兵对李佐国进行伏击。

    沉默的大军只有铠甲碰撞的声音发出,如林一般的长枪的锋刃高原的阳光下反射出森寒的光芒,虽然是行军,而且也走了不短的路程了,但是不管是步军还是骑兵都是整整齐齐的前进,军纪已经深入了这只军队的骨髓,甚至连士兵腰间佩戴的横刀的角度都几乎看不出有什么不同。

    李佐国土坡上看着眼前经过的钢铁雄狮,心中自豪,身边的亲兵已经不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场面了,但是每一次观看都会让人情不自禁的热血沸腾,这些亲兵已经是重选出的军中精锐了,他们基本都是出身安西军将之家,家学渊源使他们十万大军中脱颖而出,成为李佐国的近卫营一员也让他们无比骄傲,黄博是李佐国的亲兵统领,领了卫将军职,此时他正骑马上李佐国身后等待。

    黄博本身的武技高强,且又是从小师从李白培养起来的忠心之士,他不愿意外放领兵,就李佐国身边做了亲兵将领,这时李佐国看着大军前进沉默不语,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但是黄博很清楚李佐国这时有心事,他轻轻的一磕马腹,战马往前走了几步。

    黄博对李佐国说道:“将军,我们的雄师无敌,是吐蕃人根本无法抵挡的,说不定我们这些军队都不用上阵,李护李将军就能够解决吐蕃人了。”

    李佐国闻言没有回头,说道:“我并不是担心这次出兵,泰山压顶而已,吐蕃人能翻天?要不是这次陇右的军队主将太过无能,凭吐蕃这些农民军队,怎么可能击败大唐的军队?”

    李佐国目视远方,慢慢的说道:“我担心的是大唐的东北,国内当政的都是蠢货,要是逼反了东北的那位,这就是大唐大的祸事了。”

    说道这里李佐国声音低了下去:“算算时间差不多了…”

    黄博没有听清楚李佐国后面一句话,又靠近了一点说道:“将军说的是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吗?”。

    李佐国转头一笑:“你不错啊,看来还是比较关心大唐的局势,知道东北有事必定是安禄山,说说你的想法。”

    黄博目视下面滚滚前进的大军有力的说道:“不管是吐蕃还是安禄山,我大唐只要有将军,有这样无敌雄师,所有的叛逆麻烦都将灰飞烟灭。”

    李佐国哈哈大笑,阴霾的心情随之一爽,指着黄博说道:“你这家伙,越来越会拍马屁了,都会这样拍了,真是有进步。”

    黄博脸一红,不过马上就犟声说道:“本来就是,将军所向之处无可匹敌,末将不是拍马屁,这里的每一个士兵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不管是那里的军队都挡不住将军你的马蹄所向。”

    身后的亲兵听到了李佐国和黄博的后面的对话,一张张年轻却带着杀气的脸上都露出了赞同,李佐国手中的马鞭一挥,豪气的说道:“说得对,只要有这样的雄兵手,什么我都不怕,当我们这几年的准备是白准备吗?这叫做一力降十会,管他几路来,我只管一路去,决战我们疏勒军怕过谁?”

    说完李佐国一带马缰,黑云后腿有力的一蹬地,驮着李佐国往前一冲,带起一道尘烟冲下了土坡,身后是五百精锐骑兵跟随,五百人的骑兵如同千军万马一般,飞快的融进了下面向前的大队唐军之中,黑色的洪流滚滚向前,势不可挡。

    李护这时很开心,他雄壮的身躯随着战马的奔驰上下起伏着,巨大的开山钺倒持右手上,一段钺尾从李护的左肩探出,倒持的开山钺锋刃上面的血汇成一道溪流钺尖汇拢,随着迎面的风将血滴横向吹到了身后,雪亮的钺面似乎一滴鲜血都不能沾上,李护黑色的铠甲上面还有血痕,披风上面因为鲜血过多贴了马背上,李护似乎觉得披风太过碍事,直接左手往后一扯,就将披风扯下,肩头挂住披风的铜扣因为大力变了形,李护将披风手上一卷,就胡乱的塞进了马鞍后面的皮袋之中。

    身后的亲卫突然拍马加速超了上来,这名亲兵手上牵着一匹战马,这是给李护替换的备用马,李护根本没有停止前进,疾驰的战马上直接单手一按备马的马鞍,丢开马镫一跨就轻松的换了坐骑,然后轻轻的一磕战马,这匹马力充沛的战马就散开大步高速奔跑起来。

    这时李护身后的五千骑兵全部换好了备马,整个骑兵队伍的速度就提了起来,远处已经可以看见正逃跑的吐蕃骑兵的背影,这些仓皇的吐蕃骑兵不顾马力的催马逃命,短时间拉开了和唐军的距离,但是唐军换马之后很快这些马力耗的吐蕃人就被追上了,这是一场屠杀,李护冷酷的再次下令屠吐蕃人,鲜血地上横流,黄土吸饱了鲜血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黑色。

    李护下了战马,边上有一名唐军军官上前来报告:“吐蕃人的战马几乎全部脱力,我们的兽医看了,只有三百多匹战马还可以用,其余的已经累废了。”

    李护就说道:“那就弄一百匹杀来吃,好好犒劳下我们的小伙子,都是好样的。”

    这名军官接着说道:“此战吐蕃一万左右骑军大部被歼灭,逃去的不到五百人,都是一开始就脱离战场往回跑的,吐蕃主将也被俘虏,请问将军怎么处理?是不是也照吐蕃其余的俘虏的处理方式?”

    李护咧嘴一笑,却显得只有狰狞,殊无笑意:“当然是和他的手下一样的待遇了,吐蕃人敢杀我唐军的俘虏,那么我们就不留俘虏,想必李逸那家伙肯定喜欢得很,不过我也喜欢这样,一报还一报。”

    李护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脸上的满足神色似乎说这样的血腥味非常的好闻啊,那名唐军军官打了个寒颤,李护平时对士兵和手下的将官都不错,但一上了战场就完全成了一个嗜血无比的怪物,李护的手下对他的感觉就像是面对一头猛兽,压力不是一般的大,不过李护手下的这些骄兵悍将也只有他的一句话就能够令行禁止,这也是一物降一物吧。

    巨大的人头堆总共四堆,摆放得整整齐齐,各种表情的吐蕃战士的首级堆成了金字塔一般的京观,他们主将的人头还带着唐军的将军头盔,头盔十分精致,这名吐蕃的将军参加了击败长孙成冕的战斗,亲自斩杀了唐军的一名骑兵校尉,这个头盔就是这名吐蕃将领的战利品,现他所有的东西也就只有这个战利品了,至于名字,李护对于死人的名字从来不关心。

    李护带领的五千唐军冲得快迎面遇上了吐蕃骑兵一万人,这一万骑兵是这次吐蕃下高原所有军队的三分之一了,因为向西方向派出的侦骑居然二十天没有一个回去的,吐蕃人感觉不妙,就直接派出了一万骑兵向西寻过来,就和李护迎面撞上了,一场遭遇战,没什么压力,一阵弩箭,然后冲锋,两次凿穿,吐蕃军大败,面对备马众多的唐军连逃跑都是奢望,也因为桑央嘉措的屠杀唐军俘虏的命令让他们也尝到了屠杀的命运。

    李护慢慢的将一大块带着骨头的马肉塞进嘴里,用力撕下一大块马肉,咀嚼的时候李护腮帮子高高的鼓起,没有煮透的马肉还带着血水,随着李护的咀嚼血水顺着李护的嘴角流下,李护毫不意,几下就将这大块马肉吞下,不远处唐军十人一组围坐,伙夫将火烤或水煮的马肉一桶一桶的提到每一组唐军面前,同时还有面饼。

    唐军都加紧进食,战马不远处,负责战马的唐军正喂食战马精料,巨大的皮做的饮马水槽地上铺开,清水倒了进去,战马轮流上前喝水个巨大的人头堆就唐军野餐的小河下游一点,靠近那边的唐军甚至能够看清楚人头堆上吐蕃人的表情。

    但是没有一个唐军被影响了胃口,吃得可能比平时还要多,这些唐军已经练就了钢胆铜心,战场上哪怕再恶心的场面要吃下东西也是面不改色的,他们那一个不是经过了无数的搏杀才能够进入骑兵队伍的,疏勒的骑兵待遇好,训练苦,战利品多,升迁快,能够进入骑兵的战士那一个不是精锐中的精锐?

    李护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所有的唐军都知道,遇到了这样大规模的吐蕃骑兵意味着吐蕃大军不远了,恶战还后面,这一次对上吐蕃骑兵的唐军只有五千,损失不到两百人,全部是冲击吐蕃骑兵阵形时损失的,要是李佐国恐怕就会说李护了,怎么不多射几箭再进攻?李佐国要比李护爱惜手下的每一个战士,这些战士对于李佐国来说就是自己的本钱。

    而李护则只知道打仗那里有不死人的,要是远远放箭就算打败了敌人也会有大量的逃亡,这样硬碰硬的战胜敌人是李护爱,至于死人?不是没死几个吗?李护几口将吃食全塞进嘴里,抓起地上的皮囊就灌,里面是发泡马奶,也就是马奶酒,李护一口气灌下去半袋,打一个饱嗝,拍拍肚皮站起身来。

    李护对不远处的一个亲兵招招手,那名亲兵将手中的面饼塞进嘴,拍拍手走了过来,铁鞋后跟碰撞一起,这名亲兵立正右手垂胸甲向李护行礼。

    李护说道:“马上派人出去和其余的骑兵联系,所有大军向我们靠拢,步军加紧行军靠近,这里不错,就这里扎营,到三天以后吐蕃军要是不敢来,我们就过去,我来试试吐蕃人的成色,要是不打,等将军来了就没有我们什么事情了。”

    铁靴碰撞声再次响起,那名亲兵领命去了,很快就有十几骑离开了正吃饭的唐军,高原上向着几个方向离开传信去了。

    李护看看离开的信使,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说道:“希望吐蕃人不要让我太失望,真是期待啊……”

    桑央嘉措脸色铁青的看着眼前的一众败军,回来的吐蕃骑兵只有三百多人了,还有一百多骑兵